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 议论文(一)信(2016金华市)胡 耕人言即信。从字的结构可见,仓颉老祖用意深远。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理念中,有五个非常重要的字“仁、义、礼、智、信”,可以说这五个字涵盖了中国人理想的人格精神。其中“信”字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他四个字的基础。“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很难想象一个不诚实的人能够有仁爱之心,做义气之举,讲礼貌之言。因此可以说,“信”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最推崇和最依赖的精神理念。它是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一种至高人格标准。中国历史上就不乏“信”的经典。孔子的学生曾子,因为妻子随口答应要杀猪给孩子吃,他不愿言而无信,也不管乡亲笑他迂腐,说服妻子,并一起杀猪,煮了肉分给孩子和乡邻们吃;喻世明言中的汉朝书生范式与张劭约定两年后在他家见面,范式游魂千里迢迢赶来赴约;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宣布谁能搬动立在门口的木头就有赏金,后来他果然给搬动木头的人以重赏言而有信,行而有果。信,必然使人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必衰。当今社会,“信”尤显重要。一个人要时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说了就要做,做不到就不要说。“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一言百系”就须“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可以说,在人际交往中,“君无戏言”,更不可信口开河,信口雌黄。失信必寡,寸步难行。时下,流行信用卡,有人说,它是一种时尚潮流、个人身份的象征,有人却戏谑:有信不用卡,无信才用卡。信用被卡住了,就需要这张卡片当通行证。“信”的丧失,常常让人言中的陷阱机关显得太多。现如今,很多时候人言不仅不可信,而且是“人言可畏”。怎样让人言不仅不可畏而且可信呢?前日,与一位诗友谈论信息,他高深莫测地进行了一番剖析,让人醍醐灌顶:“人言”为信,“自心”为息。对信息发布者来讲,若想确保自己的信息算得上可信的“人言”,就要进行一番“自心”的检点。对信息的接受者来说,“人言”是否有诈,是否可信,尚需用“自心”做出冷静清醒的判断。信息能让你发达,也能让你败家破产、身陷囹圄。人言固然不少,鬼言也很多,否则怎么会有“信息垃圾”和“信息战”之说呢?人言若非信,自心当忏悔。如今懂得“信”的人太少了。许许多多的人一方面在谴责社会种种恶劣行为的同时,自己却偏偏忘了“信”的根本,心外求心,误入歧途。信,就是一面亮澄澄的镜子,每个人对着照一照,其义早已说得清清楚楚,只是人们在一旁谁也不愿意去揭穿而已。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们在召唤“信”的回归时,切莫忘了自己。(选自汉字悟语,略有删改)1下列选项中的“信”,与文章标题“信”的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2分)A信口开河 B愿陛下亲之信之C通风报信 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第段列举中国历史上“信”的经典事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_3文章通篇围绕“信”展开论述,其中第段的顺序能否调换?并说明理由。(3分)_4当前形势下如何营造“信”的社会风气?细读文本并结合“链接材料”,阐述你的观点。(4分)【链接材料】 近日,上海某白领打车,答应下车后用手机付款,但司机一直未收到36元车费。司机找到该白领所在单位,单位因此将其开除。36元给了白领一个警示,也给大家拉响了“警钟”。(摘自中国剪报2016年第55期) 成都一家卤味店采用自助售卖形式,购买者自行选购,自觉付费。营业两天,顾客的自助付款额还不足商品总价值的百分之三十。人们没有意识到“信”的重要性,而把占便宜当成了自然的事。(摘自作文素材2016年第1期)_(二)“刻奇国”里说刻奇(2016广州市白云区)蒋方舟 一个人的自我欺骗叫作矫情,一群人的自我欺骗叫作刻奇。 我们从小到大都处于刻奇之中:小时候写作文“看着胸前的红领巾我骄傲地笑了”,军训结束之后抱着教官哭得稀里哗啦,在人山人海的地方求婚,引来千人围观如同商场促销。 这些时刻的共同点是:当事人带着激动和赞美看着自己的灵魂,感慨自己的崇高。 网络时代,刻奇变得越来越专制:灾难之后,微博上满屏插遍红蜡烛,拒绝加入感伤洪流的人被视为冷酷或居心叵测;微信上大量的“男人一生要懂的10句话”“母亲20个让你流泪的瞬间”“关于小日本你不知道的99件事”,大多缺乏逻辑和审美,极尽煽情之能事,让人躲避不及。 刻奇用“珍爱生活,快乐当下”的空洞慰藉,掩盖人生的千疮百孔。刻奇用热泪高呼和呐喊,体验着虚假的崇高。刻奇用粗糙简单的“正能量”包装苦难,让我们对社会顺从。 刻奇,是一切真实的反面。格林伯格与刻奇“刻奇(kitsch)”一词来源于19世纪的德国,它的原意如今并不可考。一说是指在三明治上涂抹一些精美的东西,来抚慰孩童;另一种说法是说保留一些破烂,作为人生中某个时刻的纪念。刻奇被广泛认知的定义,是指一些通俗的、商业化的艺术和文学,包括杂志封面、广告、廉价油画、畅销小说、好莱坞电影等等。1939年,美国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之一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发表了一篇前卫与刻奇的文章,最早预言了刻奇将会是艺术的坟墓。看廉价的爱情小说,就可以获得的感动,何必去费劲读莎士比亚?看列宾的画就一目了然的情感与故事,何必去在毕加索的一堆颜料和线条当中猜测作者意图?这就是刻奇为艺术带来的伤害:观众用廉价的成本,获得廉价的眼泪,并且深深为此满足。格林伯格对于刻奇的批评,体现出艺术批评家的清高。他的清高当然是对的,这是自古艺术家的最高价值。明朝文人沈德符曾经说过自己识别出的三重审美趣味:文人雅士居上,士绅热衷艺术者居中,易上当受骗的新安或徽州商人居末。然而真正的、严肃的艺术必然是高成本的无论是物质上还是时间上。古代有个故事,说有个商人想得到一幅水月观音,再三央求,前后十数年,画家终于答应下来,历时三年才完成,当画完成送给商人的时候,其人已经故去。无法阻止普罗大众有享受艺术的要求,也无法要求一个工人为一幅名画穷尽一生,要求一个家庭妇女精准地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页里行间的绝望。于是,我们抱怨刻奇、嘲笑它,却无法逃避它如洪水一般的席卷。格林伯格生活在一个真正的艺术与刻奇肉搏的年代,而如今,刻奇文化已经取得了世界性的压倒性的胜利。一百年前,没有非洲人是刻奇的,而如今,义乌小商品市场都能批发到非洲风情的硬木雕塑。被格林伯格斥为“高等刻奇产品”的纽约客现在只剩下“高等”两个字。艺术家要么是热闹的,要么在表演着孤独。刻奇是人们找到的一条通往高雅的捷径,殊不知,就是这条小道毁了高雅。人类正在走向虚张声势,而刻奇,就是我们的缩影。我们与刻奇 人们期待得到高于自身的人物的赞扬,在很久之前,这个评价的人是神、是上帝、是高于自己的生命体。文艺复兴和科学的发展,把人们从上帝那里解救出来。没有了上帝,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个上帝的化身,所以要赋予生命一个热泪盈眶的理由,一个崇高而神圣的意义,一个感觉自己与其他人类同在的时刻。然而,在大多数时候,这种神圣的时刻并没有出现。所以我们只能自我欺骗,并寻求认同。人无法只依靠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地在这个世界上活着,而必须对生活的意义进行包装,对崇高情感(例如集体荣誉、爱国、牺牲)的追求,对美学的向往,对终极目标的想象。因为有这些东西,人更能解释“为什么要活着”。而当我们把它代入日常生活,植入社群,由自我欣赏变成一种群体共鸣,我们就陷入了“刻奇”。我们寻找容易擦掉的眼泪:韩剧中得绝症死掉的女主角,电影里妻离子散、母子分离得哭天抢地、妈妈的白发和爸爸的驼背。我们_:在微博上呐喊“不转不是中国人”“这一夜我们都是人”;我们寻找轻而易举的共鸣:“能哼出黑猫警长的主题歌说明你老了”“还记得小时候拍过的圣斗士星矢的动画片吗?”欺骗是对别人掩盖真情,自欺是对自己掩盖真情。自我欺骗很难克服,因为它如同气球爆炸一样在瞬间发生,自身甚至毫无察觉。克服刻奇,首先要做到的是克服孤独。当其他人共同感动、流泪、愤怒、快乐的时候,要有足够的勇气不与他人同悲同喜。克服刻奇,并不是靠嘲笑他人“刻奇”来实现,而是靠捍卫自身的情感,如同捍卫自己的城堡。【链接材料一】 刻奇是一种被认为低俗的艺术风格,是高雅艺术的反面。用于形容一种视觉艺术风格。大量使用流行元素产出的艺术或设计。使用浮夸没品的物件或装饰,以达到让大众认为很时尚的目的。也用于形容音乐。(摘自百度百科)【链接材料二】 刻奇的层层递进表现为:一、自我感动及感伤。二、难以拒绝的自我感动和感伤。三、与别人一道分享的自我感动与感伤。四、因为意识到与别人一道,感伤变得越发加倍。五、滔滔不绝的汹涌感伤最终上升到了崇高的地步,体验感伤也就是体验崇高。六、这种崇高是虚假的,附加含义大过实际含义。七、当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谁要是不加入这个感伤的洪流,就是居心叵测。八、这是最主要的,刻奇是一种自我愚弄。(摘自百度百科)1.阅读文章,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我们从小到大都处于刻奇之中,网络时代,各种信息的泛滥更让我们被笼罩在刻奇之中。B.自古以来,真正的、严肃的艺术不应是廉价的,而应该是要花去物质和时间上的高成本的。C.我们期待得到高于自身的人物的赞扬,事实上这个时候并不会出现,所以我们只能刻奇。D.格林伯格对于刻奇的批评体现了艺术批评家的清高,自古以来清高是艺术家的最高价值。2.对照文章中的【链接材料】,下列不属于刻奇表现的一项是()(3分)A.作家扎加耶夫斯基经历了对事物真谛的顿悟,写下一首诗歌,然后拆开有电话账单的信封。B.如果发生灾难事件,不是揭示真相和提倡反思,而是宣扬制度的优越,将丧事变成喜事。C.幸福的人晒快乐,不幸的人也挣扎着活出点意思,通过“刷存在感”来体现出“活在当下”。D.有人胆敢对猫狗不利,一定奋起维权;拦下装载有大批猫狗的货车,人肉虐狗虐猫者。3.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A.容易陷入“刻奇”是因为我们把解释“为什么要活着”的一些东西代入生活和社群中,由自我欣赏变成一种群体共鸣。B.要想在刻奇国克服刻奇,一方面要勇敢捍卫自己的感情,哪怕面对孤独;另一方面要敢于对他人的刻奇现象进行讽刺批判。C.刻奇并不是直面可能千疮百孔的真实人生,而是粗糙简单地包装苦难,走向真实的生活反面,陷入群体的自我欺骗之中。D.廉价的成本,就能获得自我感动,并且深深为此满足,观众和读者自然不会费时费心去欣赏的真正高雅的艺术作品,这是刻奇对艺术的伤害。4.请在文中横线上填上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文连贯,并说出你这样补充的理由。(4分)_5.请分析文章画线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格林伯格生活在一个真正的艺术与刻奇肉搏的年代,而如今,刻奇文化已经取得了世界性的压倒性的胜利。_(三)读韩愈(2014广州市海珠区)梁 衡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 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他的那篇谏迎佛骨表,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正气和献身精神。但是,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韩愈自己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他在过蓝关时写了这首著名的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孙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这里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其习俗又多崇鬼神,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人们长年在浑浑噩噩中生活。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到任之后,就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语”,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推广普通话。从他贬潮州到再离潮州而贬袁州,短短八个月就干了四件事。当其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 当我手倚韩祠石栏,远眺滚滚韩江时,我就想,宪宗佞佛,满朝文武,就是韩愈敢出来说话,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上书直谏呢?如果在韩愈被贬时又有人出来为之抗争呢?历史会怎样改写?还有在韩愈到来之前潮州买卖人口、教育荒废等四个问题早已存在,地方官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任又一任,其任职超过八个月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没有谁去解决呢?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解决了这些问题,历史又将怎样写?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衰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角天涯。 身处逆境,韩愈见心明志,脚踏实地,尽力而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江畔沉吟,蜀道叹难上。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三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一百七十二名。这是他大开教育之功。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 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蛮夷之地施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这是人民对办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纪念。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 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选自觅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3分)A韩愈刚到潮州就发现当地情况很糟糕,弊政陋习极多,人们长年浑浑噩噩地生活,因而心境更坏。B韩愈到了潮州后,写了一首著名的诗歌左迁蓝关示侄孙湘给他的侄孙,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C贬到八千里外的潮州当地方小官的韩愈,虽然身处逆境,仍心系百姓,脚踏实地,尽力为民办事。D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三名,因他大开教育之功,登第进士最多时达一百七十二名。2下列说法,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A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写得很好,读韩愈的散文比读他的诗歌更能了解他的精神世界。B身处逆境,屈原停留在江畔沉吟,李白停留在蜀道叹难,而韩愈为民兴利,只这一点韩愈更高明。C潮州的韩公祠,祠后的韩山,祠前的韩江,皆因韩愈而名,不仅是纪念他的冤屈,而且是纪念他的功绩。D韩愈在潮州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希望永垂不朽,于是潮州百姓就为他刻碑勒石,建庙建祠。3纵观全文,作者写了韩愈被贬前后的哪些事?请分点概括。(3分)_4根据文意,回答下列问题。(5分)(1)“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中“陈利害”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_(2)作者“读”到了一个怎样的韩愈?请概括韩愈的性格特点。(3分)_5.在潮州有一幅关于韩愈的对联:“溪石何曾恶,江山喜姓韩”,根据文章内容,探究“江山喜姓韩”的缘由,并简要分析。(4分)_(四)如何阅读一本书译序(2016衢州市)郝明义 我是在1999年春节期间,第一次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离这本书的初版(1940年),有六十年了。 会知道这本书,极为偶然。 前一年,也就是1998年年底,我和一位译者讨论稿件之后,聊天聊到一部叫作益智游戏的电影。电影是真实故事,主角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英姿焕发的年轻教授,查尔斯范多伦。查尔斯范多伦由于博览群书,才气过人,就参加当年风行美国的电视益智节目,结果连续拿下十四周冠军(今天网络上还可以找到当年的题目,难度非同小可)。查尔斯范多伦固然因而成了英雄,但是他终究不敌良知的煎熬,最后坦承主办单位提供了他一些问题的答案。电影在查尔斯范多伦得知他被学校解聘的黯然中结束。 那天我在聊天中得知他后来如何又蒙艾德勒收留,以及他们两人后来的故事。 艾德勒在美国学界和出版界都是个传奇性的人物。早年因为想当记者,所以辍学去报社打工,后来为了改善写作,去上大学的夜间部课程。这时他读到了一本书,改变了他的一生。这本书就是19世纪英国重要的思想家密尔的自传。艾德勒读到密尔竟然是在五岁就读了柏拉图的书之后,不但从此为哲学所着迷,也开始了他在大学的正式求学。【A】(不过因为他拒绝上体育课,所以没能拿到学士文凭。但是他留校任教,最后拿到了博士学位。) 艾德勒除了任教,写过第一版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外,还以主编过西方世界的经典,以及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而闻名于世。 查尔斯范多伦和艾德勒一起工作后,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一方面把如何阅读一本书原来的内容大幅修编增写,因此,今天我们读到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是由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共同领衔的。 我因为对范多伦故事的好奇,而去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而最后满足的不只是我的好奇心,还有对阅读及出版的重新认识。 一气读完后,有两种强烈的感觉。 先是羞耻。我是个做出版工作的人,成日与书为伍,结果到那个春节前的两个月才知道这本书,到自己四十四岁这一年才读这本书,几乎可说无地自容。之外,也不免深感懊恼:如果在我初高中青少年时期,就能读到这本有关如何读书的书,那我会少走多少阅读的冤枉路? 但,另一个感触则是:何其有幸。【B】在出版业工作了二十多年之后才读到这一本书,与其说是不幸,不如说是有幸。这么多年来,我在阅读的路上,思索固然很多,困惑也多,想清楚的有一些,想得模糊的更多。就如同书名如何阅读一本书所言,这本书帮我就读书这件事情的思索和困惑,作了许多印证和总结。如果没有经历这么多年的寻觅与颠簸,发现与失落,我读这本书的感受不会这么深刻,收获也不会这么丰富。因此不论就读者还是出版者的身份,我相信这本书都深远影响我的未来。 因此,我必须谢谢介绍这本书给我的汪怡先生。谢谢他那天下午在来来饭店的指点。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台湾商务印书馆工作,所以一方面决定出版这本书,一方面也决定自己动手翻译。 但是一旦开始翻译之后,就知道实际的时间多么不够。事实上,这本书几乎全部都是朱衣翻译的。我的工作,则是把她的全部译稿再仔细校阅一遍。这样我们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琢磨,才完成了全部工作。如果读者发现翻译上的疏失(一定不免),责任由我们共同承担。2003年3月31日亚马逊网络书店的排行榜上,如何阅读一本书排名第569名,历久弥新,由此可见。现在,就请好好享受这顿知识的盛宴。(选自如何阅读一本书,有删减)1关于自己与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介绍了哪些内容?请分别概括。(3分)_2下列句子的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电影益智游戏介绍了查尔斯范多伦博览群书,成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B译者坦言自己读完这本书后,有两种强烈的感觉:先是羞耻,之外,也不免深感懊恼。C郝明义直到1998年底在来来饭店和汪怡先生聊天时,才知道了如何阅读一本书。D因为这本书“几乎全部都是朱衣翻译的”,所以共同承担翻译上的责任是句客套话。3结合语境,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分)(1)画线的【A】处,括号里的内容有什么作用?(2分)_(2)画线的【B】处,“不幸”“有幸”分别指什么?(2分)_4你认为这篇译序能吸引读者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吗?请结合本文简述理由。(4分)_(五)让文明素养追上现代化的脚步(2015资阳市)李浩燃“海星被摸死!模型巨蜥的脚趾也被摸断了!”最近一则微信广泛传播,从一个侧面表明,开馆不足一个月的上海自然博物馆,陷入了喜忧参半的处境。博物馆受公众热捧令人欣喜,但观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不文明行为,又引人忧虑。事实上,“海星被摸死”只是网上持续热议的文明话题的一个新注脚。从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到成都武侯祠前出师表石刻,“路培国”们的“到此一游”刻字,至今没有绝迹;向空服人员泼面、攀爬红军雕塑照相,种种劣行仍然在各种场合上演。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一些地方出现的当街暴打妇孺现象,更引来群情激愤。无论是出境旅游的不良行为被媒体打“差评”,还是公路上的违章驾驶、危险飙车等,许多不文明现象,可说是腰包“鼓起来”、生活“阔起来”后遭遇的社会发展新课题。搭乘着城镇化、现代化的时代快车,许多人逐步远离了物质匮乏的窘迫,又浑然不觉地陷入了另一种窘境。“发展的列车匆匆驶过精神的站台,现实的变化把心灵的地图抛在身外。”充满诗意的语言,道出了一些人“脑袋”轻于“口袋”、灵魂跟不上身体的尴尬状态。如果从社会层面来思考,公民文明素养如何与现代化同步,精神文明如何与物质文明比翼齐飞,已经成为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恩格斯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关键词汇,“文明”折射国家发展的境界、社会进步的状态,是凝聚当代中国价值公约数的重要平台。应当看到,文明不仅仅需要被唤醒,更应在制度设计层面体现软硬结合、标本兼治。日前,继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近一个月后,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大闹亚航、强行打开飞机应急舱门、攀爬红军雕塑照相等不文明事件的四个当事人被列入“黑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牛皮纸稻草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2025至2030烷基多糖苷表面活性剂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木材公司销售合同范本(32篇)
- 2025合同登记备案指南
- 2024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练习试题A卷附解析
-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流程计划
- 2025年中国晶圆的静电卡盘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肉禽类罐头市场调查研究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方法计划
- 2025年中国畜牧养殖用罐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技术参数
- 2024年不动产权变更协议书样本
- 干眼症的中医治疗
- 校园安全管理策略
- 四川省南充市第五中学校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数学试题(无答案)
- 2024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前十页纸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初中语文九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
- 重庆市纤维增强改性发泡水泥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了解DSA-200型受电弓结构及作用讲解
- 周至县中小学生转学证明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