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三菱化学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宁波三菱化学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宁波三菱化学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宁波三菱化学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宁波三菱化学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HPS20110145宁波三菱化学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Ningbo Municipal Research&Design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二一二年七月目 录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总投资11.2产品方案21.3项目组成22产业政策分析33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符合性分析34清洁生产分析45主要污染治理措施45.1废气污染防治45.2废水污染防治55.3噪声污染防治65.4固废污染防治66总量控制要求77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8风险评价109环境管理1110公众参与1111总结论11121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总投资项目名称:宁波三菱化学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改扩建工程项目性质:改扩建建设单位:宁波三菱化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NMC”)项目位置:本项目位于大榭岛东北,东邻NMC一期厂区、北邻宁波思多尔特有限公司、西临炮台岗山体、南临环岛北路。东经12148,北纬2958,其地理位置参见图1.1-1。总 投 资:项目总投资437172万元人民币。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新增定员105人;四班三运转;作业时间8040h/a。三菱化学一期PTA厂区本期扩建工程位置图 1.1-1 项目地理位置图1.2 产品方案本期扩建工程产品方案为纤维级精对苯二甲酸(PTA),设计公称规模120万t/a,实际年产量120.6万t/a(150t/h),建成后NMC的PTA总设计产能达到180万t/a。1.3 项目组成本次改扩建工程内容包括120万吨/年PTA生产装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辅助生产设施和服务性工程等。其中配套公用工程、辅助生产设施和服务性工程尽可能依托一期工程,无依托的予以改扩建或新建。本次改扩建工程的主要工程组成及依托现有设施情况见表1.3-1。表 1.31 主要工程组成及依托现有设施情况序号主项名称主 要 内 容备注1生产装置1.1PTA装置氧化工段、PTA精制工段、CAT回收工段、PTA粉料输送工段、制氢单元、控制室及自控系统等新建2辅助生产装置2.1原料罐区PX贮罐、醋酸贮罐、碱贮罐、燃料油贮罐新建,其中醋酸、碱及燃料油贮罐在一期地块新建2.2码头可停靠500-50000吨船泊位1个、栈桥以及配套设施一期现有码头年吞吐能力为181万吨,二期工程可以依托2.3成品库PTA成品仓库,包括PTA包装设施、贮仓、装车设施在一期地块新建2.4化学品库化学品储存库在一期地块新建2.5维修机、电、仪维修(中、小修)及其仓库在一期地块新建2.6中心化验室原料、中间产品、成品以及公用工程等分析和化验依托一期2.7码头至PX罐区输送管线PX输送管线新建2.8海水系统海水取水口、海水泵以及海水给排水管线新建3厂内公用工程3.1脱盐水系统工艺用去离子水、锅炉给水处理装置、脱盐水罐、泵及供水管线新建3.2闭式冷却水系统海水换热器、冷却水泵及管线新建3.3开工锅炉新增一台蒸汽锅炉在一期工程锅炉北面空地扩建3.4给、排水系统给水、排水管网、泵房等新建3.5总变电站110/10/6.3kV总变电站新建3.6供配电及照明系统厂内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新建3.7电信电话总机系统及广播新建3.8IA/PA/N2系统空压站、变压吸附制氮新建此系统作为备用。正常时N2从Linde外购,IA/PA由工艺空气压缩机供应。3.9全厂工艺管廊全厂物料、燃料、淡水、蒸汽、仪表空气、工厂空气、氮气输送管网及管架新建3.10污水处理场污水处理及回用水处理设施新建3.11消防新建二期泡沫站、消防设施、管网、火灾报警系统消防水池、水泵依托一期;移动消防依托开发区。3.12总图运输道路、土方、车辆、货运停车场、围墙、大门及绿化地等班车外包,叉车等自备,产品运输依托自有运输公司。4服务性工程综合行政办公楼、食堂、门卫、更衣室等将一期现有设施拆除后新建。办公楼和食堂移至厂外布置。2 产业政策分析本项目不属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中的限制类和禁止类项目,也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本项目符合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乙二醇、精对苯二甲酸装置”的要求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精对苯二甲酸(PTA)、对二甲苯(PX)“十一五”建设项目布局规划的通知本项目为鼓励类行业。综上,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政策。3 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在大榭开发区内建设,符合浙江省、宁波市和大榭开发区的总体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功能区划、产业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及大榭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要求。4 清洁生产分析本项目的主要原料是对二甲苯(PX)和醋酸(HAc),产品为精对苯二甲酸(PTA)。PTA及PX均为低毒类化工产品,常温下蒸汽压很低,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但进入水体会使水中CODcr浓度增高。HAc无毒性,对皮肤及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合理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从工艺上来讲,本项目采用三菱化学第四代工艺技术,与当今其他几种代表技术相比,三菱化学第四代技术具有以下特点:高活性Co/Mn/Br催化剂、两段氧化技术、催化剂回收技术、共沸蒸馏技术、4段晶析工艺等、内部蒸汽平衡。与NMC一期装置相比,本期工程也作了进一步改进:大幅提高装置规模、优化蒸汽及母液处理去向、改进共沸蒸馏工艺等。本项目工艺技术属当前世界先进水平。本项目全过程均较好的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进行了设计,将清洁生产的思想贯穿于生产工艺的全过程;经比较,本项目的物耗、能耗和“三废排放”指标优于目前国内、国际同类项目,属于国际先进水平。总之本项目工艺及设备先进,单位损耗等指标先进,清洁生产水平较高,采取了全过程污染控制,在同行业中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行列。5 主要污染治理措施5.1 废气污染防治1)工艺废气(1)设置蓄热式焚烧炉(RTO)处理高压吸收塔、常压吸收塔尾气,RTO排气再经喷淋塔采用碱液喷淋,经处理后废气通过高30m排气筒排放;(2)氧化反应尾气经高压吸收塔醋酸、水洗涤后的废气,部分经干燥处理,用作物料输送和PTA干燥用气,剩余部分去RTO焚烧;(3)常压吸收塔包括气体净化塔(醋酸和水两级洗涤)和排气吸收塔(水洗涤)两级处理塔。CTA工段设备所排放的含有醋酸的低压尾气(2#结晶器冷凝器排气、CTA干燥余气、CTA母液回收系统的醋酸甲酯吸收塔排气、母液罐及醋酸溶剂罐和残液蒸发器排气)和CAT工段酸化槽排气,均进入常压吸收塔系统处理后送RTO焚烧;(4)PTA结晶闪蒸蒸汽经回收热量后进入母液固体回收系统,该系统排气经排气洗涤塔用水洗涤后排放;制氢装置尾气也排入此洗涤塔处理。(5)对于PTA成品输送采用密闭系统,在储仓顶部设袋式除尘器,排气再通过洗涤塔洗涤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大气。2)罐区呼吸气对于对二甲苯储存采用浮顶罐,以减少呼吸损失;醋酸储存,因为浮顶罐密封圈易受醋酸腐蚀,只能采用拱顶罐储存,对于其呼吸气体设置洗涤塔进行洗涤,实现达标排放。对于装置区、罐区的无组织排放气,主要是采用密封性能好的阀门、法兰片等设备,以提高系统的密闭性,防止物料泄漏污染大气环境。3)燃烧废气(脱硫塔)开工锅炉燃料采用的是轻柴油,不设置脱硫除尘系统,分别通过45米高烟囱排放。本项目热媒加热炉设置了脱硫塔,经脱硫塔镁法脱硫后,热媒加热炉排放的烟气达到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二级标准。排放烟囱高度45m。4)调节池、污泥池等加盖处理,并用引风机将废气引至碱液洗涤塔处理后排放。5)非正常工况废气PTA装置非正常工况废气主要有系统超压泄压排放气、系统开停车吹扫气。对于系统超压泄压排放,将系统中各个安全阀排气收集起来处理,生产装置利用氧化单元CTA排气洗涤塔作为事故洗涤塔,排放气可直接经CTA排气洗涤塔处理和RTO处理后排放,但该系统废气排放量和浓度不确定。系统开停车时需使用氮气吹扫,废气量约4000m3/h,由于在吹扫过程中各个废气洗涤塔仍正常运行,所以废气仍可通过系统各部分的处理装置进行处理。5.2 废水污染防治1)精制工场TA回收滤液即PTA废水,含有较高浓度的Co和Mn,通常Co约6mg/L,Mn约4.0mg/L,在排放前设金属回收系统(CRV)预处理,采用离子交换法回收重金属Co,回收达到90%以上,同时Mn的回收率也可达到74%,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Co、Mn含量,再送污水处理站处理。2)厂区的生产污水送至污水处理场和回用水场进行处理。生活污水经重力排入化粪池经预处理后,其上清液重力排入生活污水提升池,提升至污水处理场进行生化处理。各生产装置和辅助生产设施排出的污染雨水、地面冲洗水在生产装置和辅助生产设施界区内采用排水沟收集后,重力排入各排水池,由提升泵提升后通过生产污水管道送至污水处理场的缓冲罐。3)各装置区内非污染区雨水及各装置区之间通道及道路上的清净雨水经明渠收集后,排入厂区雨水系统,然后经厂区雨水排水口排入大榭开发区排洪沟内。清净下水主要来自脱盐水站反渗透浓排水和酸碱再生废水,经中和后水泵提升排入厂区清净雨水系统。4)污水处理场本期工程污水处理场及回用水场总的设计规模为550m3/h,正常处理量为462m3/h,回用水出水量154m3/h,回用于一期循环冷却水补水。污水处理及回用水场正常排污量为308m3/h,推荐与一期工程污水一起纳入温排水排海管线排放入海。处理尾水排放参照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主要污染物CODCr、氨氮、总锰的排放浓度分别执行60mg/L、15mg/L、2.0mg/L,废水中总钴排放浓度按照1.0mg/L执行。5)事故水收集及排水系统本系统主要收集全厂各装置、单元发生事故时的物料泄漏、消防废水、设备的冷却水及雨水等。收集的事故水由泵提升后送污水综合处理场处理。本期工程新增事故水池4000m3。6)地下水防渗措施本项目的装置区地面、废水收集池及沟、污水处理池、固废临时贮存场所等应按要求设置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防止地下水受到污染。5.3 噪声污染防治在建设项目的噪声治理中首先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其次对于高噪声设备如空压机、鼓风机及放空管采取隔声、消音、吸音及减振等措施,以降低噪声的影响,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l2348-1990)3类区标准。5.4 固废污染防治1)危险固废危险废物委托处置前,在厂内应避雨堆置,有各自专门的堆放场地和容器,堆放场地需考虑防渗漏措施和围墙。在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中,CTA有机残渣含有苯系有机物和重金属钴、锰,属于危险废物,送往江苏常州沈氏化工残渣处理有限公司处置,其处理流程如下所示:对于生产装置产生的废催化剂,含有Pd贵重金属,由催化剂生产厂家负责回收。本项目动力设备产生的废油临时储存在危废处理公司提供的特殊废油桶内,达到一定数量时外售至北仑天河环保有限公司进行回收;氢溴酸空桶作为危险废物送至宁波大地化工环保公司进行回收利用。2)一般固废一期、二期污水处理站污泥拟采用污泥生物沥浸干化技术脱水减量,并可脱除部分污泥重金属,以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干化后水分减少至60%以下,热值可达到1200kcal/kg。干化污泥作为一般固废送至宁波中科电厂焚烧发电。3)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6 总量控制要求根据企业原环评批复、污染源普查更新结果以及本次环评分析核定,项目建设后,全厂总量增减情况如下表6.6-1。根据表12.4-1,建议COD、NH3-N、SO2和NOX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229.5t/a、11.48t/a、187.88t/a和235.23t/a。 表 6.61 本项目达产后总量增减情况汇总类别序号污染物名称单位原环评批复指标现有工程污普量一期工程脱硫/中水工程削减量一期工程脱硫/中水工程运营后排放量本项目排放量达产后全厂排放量达产后排污量与原批复指标差值达产后排污量与污普数据差值废气1SO2t/a266236.82157.0979.73108.15187.88-78.12-51.062NOxt/a100.531.7498.79136.44235.23+134.70废水1排放水量万m3/a237.2200.5466.84133.70248.79382.482CODt/a284.6137.5457.3280.22149.27229.5-55.1+91.963氨氮t/a17.8913.884.017.4711.48-6.41根据宁波市环保局出具的关于宁波三菱化学有限公司120万吨/年PTA二期项目总量平衡调剂方案的报告,宁波三菱化学有限公司120万吨/年PTA二期项目总量指标平衡方案如下:氨氮(NH3-N)、二氧化硫(SO2)排放量指标在企业一期项目环评核定总量内平衡,新增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91.96吨/年和新增氮氧化物(NOx)排放量134.7吨/年指标通过外部平衡解决。本项目新增化学需氧量总量指标91.96吨/年,按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第七条“化工行业削减替代比例1:1.2”要求,需削减替代110.35吨/年,其中40吨/年指标由大榭污水处理厂通过提标工程(从二级标准提高的一级B标准)予以解决,剩余70.35吨/年指标从余姚市铜钱桥菜业有限公司污水综合整治工程削减量中予以平衡。本项目新增氮氧化物总量指标134.7吨/年,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第七条规定可按1:1替代,该项目削减替代总量指标134.7吨/年,由大榭开发区万华工业园热电有限公司脱硝工程削减量中予以调剂解决。7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论(1)小时、日均最大浓度及年均浓度预测分析小结关心点:本项目SO2、NO2、CO在各关心点最大小时、日均浓度值及年均浓度均能达标,其中SO2、NO2叠加本底,其余特征污染因子未叠加本底。网格点:本项目除NO2在网格点的最大小时浓度略有超标外,其余指标均能达标。(2)超标点情况、各典型小时气象条件下预测分析小结NO2:本项目网格点处NO2最大小时浓度存在超标,根据NO2超标点统计分析,预测范围内超标区域106hm2,占整个预测区域的1.84%,超标点73个,均在东侧及南侧山体上,不涉及敏感区。通过统计,当保证率为98.95%时,评价区域内无超标点。本项目NO2在各网格点小时浓度1年中的超标分散时数不超过全年时数的2%,连续时数不超过12小时,超标地点没有居民等环境空气敏感目标,因此,其环境影响是可以接受的。(3)叠加大榭岛同类污染源影响预测分析由全年逐日、逐时气象条件下的地面浓度最大值预测统计结果可见,在叠加大榭岛同类污染源及本底后,本项目SO2和NO2在各关心点的最大小时、日均和年均浓度均符合标准要求。(4)厂界监控点浓度分析小结通过预测,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PX和HAc厂界浓度均小于各自的周界外浓度限值。(5)防护距离设置经计算,本项目各无组织排放源大气防护距离为0m;卫生防护距离装置区为300m,PX罐区为50m,HAc罐区为50m。参照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SH3093-1999)规定,定为700m。2)海域水质影响预测结论(1)污水处理站出水与温排水混排和单独排海两种排水方案比较,污水与温排水混合排放方案更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对海域水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更小。推荐NMC一期、二期工程污水排放选择与温排水混合排放方案。(2)扩建项目循环冷却水和一、二期废水混合排放的情况就整个潮周期垂向平均最大温升包络线而言,1包络线覆盖面积为0.2043km2,4C包络线覆盖面积为0.0177km2。就整个潮周期而言,取水口处表、中、底最高温升分别为1.89、1.87和1.86,全潮平均温升均为0.13。就整个潮周期垂向平均最大余氯浓度包络线而言,0.01mg/l包络线覆盖面积为0.1350km2,0.1mg/l包络线覆盖面积为0.0153km2。就整个潮周期垂向平均最大COD浓度包络线而言, 0.1mg/l包络线覆盖面积为0.1764km2,0.5mg/l包络线覆盖面积为0.0323km2。就整个潮周期垂向平均最大氨氮浓度包络线而言,0.01mg/l包络线覆盖面积为0.2957km2,0.05mg/l包络线覆盖面积为0.0723km2。就整个潮周期垂向平均最大Co浓度包络线而言, 0.001mg/l包络线覆盖面积为0.1764km2,0.005mg/l包络线覆盖面积为0.0323km2。就整个潮周期垂向平均最大Mn浓度包络线而言,0.001mg/l包络线覆盖面积为0.4341km2,0.005mg/l包络线覆盖面积为0.0908km2。综上所述,项目废水达标排放情况下,COD和Co、Mn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小。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受纳海域的稀释扩散条件好,评价海域水深流急,再者污水与温排水混合排放也对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较为有利。本项目设计冷却水的排放,因此本次评价对温排水和余氯的影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工程排放余氯和温排水对工程邻近海域海洋生物影响甚微。3)声环境影响预测结论经预测,项目营运后,除南侧厂界夜间噪声超出标准4.4dB,超标范围为厂界外90m范围内外,南侧厂界昼间、其它厂界昼夜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南厂界超标主要原因是PTA主装置、辅助设备(冷水塔及空压机)集中于南厂界附近而造成的。但由于项目周边范围内无声学敏感点,项目噪声对环境影响较小。4)固废处置及环境影响分析结论只要建设单位严格进行分类收集,堆存场所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设计、建造,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基本原则,在自身加强利用的基础上,按照规定进行合理处置,本项目固体废弃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8 风险评价1)本项目涉及众多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的危险性物质。这些物质分布在贮存、生产等区域地块,属风险事故的防范重点;最大可信事故为PX泄露造成毒性物质挥发。2)本项目事故风险的类别主要有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事故源主要来自贮罐区、生产装置区和运输。火灾爆炸事故通过热辐射和抛射物对环境造成危害;毒物泄漏,通过大气和水体进入环境,对环境造成危害;3)在设定的最大可信事故下,毒物泄漏事故时,通过大气弥散,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危害。经预测,各关心点PX落地浓度均不会超过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限值要求;PX区域最大落地浓度是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限值要求10.16倍;超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小于伤害阈浓度的面积为15.3hm2,基本在厂区内及附近山体;没有超出伤害阈浓度和半致死浓度的区间。单项事故最大风险值为0人死亡/年。该风险值低于化学工业目前统计值8.3310-5人死亡/年,属可接受水平。4)本项目PX罐区围堰高2.0m,项目主装置区周围设高0.3m围堰,并拟建4000 m3的应急事故水池,结合现有应急水池有效容积核算,满足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 50483-2009)和中石化集团以中国石化建标20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