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原理考前辅导笔记--北京邮电大学-E.ppt_第1页
组成原理考前辅导笔记--北京邮电大学-E.ppt_第2页
组成原理考前辅导笔记--北京邮电大学-E.ppt_第3页
组成原理考前辅导笔记--北京邮电大学-E.ppt_第4页
组成原理考前辅导笔记--北京邮电大学-E.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组成原理 习题及解答(第三部分),北京邮电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六章习题,简 答 题,画出PCI总线结构框图,说明HOST总线,PCI总线,LAGACY总线的功能。 答:,简 答 题,HOST总线:该总线又称CPU总线,系统总线,主存总线等,它不仅连接主存,还可连接多个CPU。 PCI总线:连接各种高速的PCI设备。PCI设备可以是主设备,也可以是从设备或兼而有之。系统中允许有多条PCI总线。它们可以使用HOST桥与HOST总线相连,也可以使用PCI/PCI桥与已知HOST桥连接的PCI总线相连。从而得已扩充整个系统的PCI总线负载能力。 LAGACY总线:可以是ISA,EISA,MCA等这类性能较低的传统总线,以便充分利用市场上现有的适配器卡,支持中,低速I/O设备。,简 答 题,集中式仲裁有几种方式?画出链式查询方式的逻辑结构框图,说明其工作原理。 答:有三种方式: 链式查询方式,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独立请求方式。 链式查询方式的工作原理:链式方式,除一般数据总线D和地址总线A外,主要有三根控制线:中央仲裁器BS(忙):该线有效,表示总线正被某外设使用。BR(总线请求):该线有效,表示至少有一个外设要求使用总线。BG(总线同意):该线有效,表示总线控制部件响应总线请求(BR)。链式查询方式的主要特征是总线同意信号BG的传送方式:串行地从一个I/O接口送到下一个接口。假如BG到达的接口无总线请求,则接着往下传;假如BG到达的接口有总线请求,BG信号不再往下传。这意味着I/O接口就获得了总线使用权。,简 答 题,何谓分布式仲裁?画出逻辑结构图进行说明。 答:分布式仲裁以优先级仲裁策略为基础。每个潜在的主方功能模块都有自己的仲裁号和仲裁器。当它们有总线请求时,把它们唯一的仲裁号发送到共享的仲裁总线上,每个仲裁器将仲裁总线上得到的号与自己的号进行比较。如果仲裁总线上的号大,则它的请求不予响应,并撤消它的仲裁号。最后获胜者的仲裁号保留在仲裁总线上。总线仲裁如图所示。,简 答 题,总线的一次信息传送过程大致分哪几个阶段?若采用同步定时协议,请画出读数据的同步时序图。 解:总线的一次信息传送过程,大致分为如下五个阶段:请求指令,总线仲裁,寻址(目的地址),信息传送,状态返回(或错误报告)。 在同步定时协议中,事件出现在总线上的时刻由总线时钟信号来确定。如图所示,总线周期从t0开始到t3结束。在t0时刻,由CPU产生设备地址放在地址总线上,同时经控制线指出操作的性质(如读内存或读I/O设备)。有关设备接到地址码和控制信号后,在 t1时刻,按CPU要求把数据放到数据总线上,然后,CPU在时刻t2进行数据选通,将数据接收到自己的寄存器。此后,经过一段恢复时间,到t3时刻,总线周期结束,可以开始另一个新的数据传送。,简 答 题,总线的一次信号传送过程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若采用异步定时协议,请画出读数据的异步时序图。 答:分五个阶段:请求总线,总线仲裁,寻址(目的地址),信息传送,状态返回(或错误报告),简 答 题,总线的一次数据传送过程大到分哪几个阶段?比较同步定时与异步定时的优缺点. 解:一次总线的信息传送过程,大致可分为如下五个过程:请求总线,总线仲裁,寻址(目的地址),信息传送,状态返回(或错误报告)。 比较:同步定时协议中,事件出现在总线上的时刻由总线时钟信号来确定,由于采用公共时钟,每个功能块什么时候发送或接受信息都由统一时钟规定,因此,同步时钟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由于同步总线必须按最慢的模块来设计公共时钟,当各功能模块存取时间相差很大时,会大大损失总线效率。 异步定时协议中,后一事件出现在总线上的时刻取决与前一事件的出现,即建立在应答式或互锁机制基础上。它的优点是总线时间可变,不把响应时间强加到功能模块上,因而允许快速和慢速的功能模块都能连接到同一总线上,但这以增加总线的复杂性和成本为代价。,分 析 题,分析说明下图所示某CPU总线周期时序图。,分 析 题,解:该总线系统采用同步定时协议。总线周期是在时钟信号CLK和CLK2定时下完成的并与所有的机器周期保持时间上的同步。一个机器周期由2个CLK时钟周期组成(T1,T2节拍)。机器周期1为读指令周期(W/R=0,D/C=0,M/IO=1)。在T1时间主方CPU送出ADS=0信号,表式总线上的地址及控制信号有效,在T2时间末尾,从方存储器读出指令并送到数据线D0D31上,同时产生READY=0信号,通知CPU本次“读出”操作已完成。机器周期2为读数据周期,除了D/C=1外,其余与机器周期1相同。 机器周期3为写数据周期,W/R=1,写入的数据由CPU输出到数据线D0D31上。假如在一个机器周期内能完成写入操作,则在T2末尾由存储器产生READY=0信号,。假如T2末尾尚未完成写入操作,则READY=1,并将T2延长一个时钟周期。CPU在后一个T2末尾检测READY=0,于是结束写入周期。T2可以多次延长,直到READY=0为止。读出周期也可按此方法处理。 图中还示出总线的空闲状态,空闲状态仅有一个Ti节拍,只要总线空闲,可以连续出现多个Ti节拍。,第七章习题,简 答 题,试推导磁盘存储器读写一块信息所需总时间的公式。 解: 设读写一块信息所需总时间为Tb,平均找道时间为Ts,平均等待时间为Tl,读写一块信息的传输时间为Tm,则 Tb = Ts + Tl + Tm 假设磁盘以每秒r转速率旋转,每条磁道容量为N个字,则数据传输率 = rN个字/秒, 又假设每块的字数为n, 因而一旦读写定位在该块始端,就能在Tm(n/rN)秒的时间中传输完毕。 Tl是磁盘旋转半周的时间,Tl = (1/2r)秒。由此可得: Tb = Ts + 1/2r + n/rN (秒),分 析 题,如图所示是从实时角度观察到的中断嵌套。试问:这个中断系统可实现几重中断?并分析图中的中断过程?,解:该中断系统可以实行5重中断。中断优先级的顺序是,优先权1最高,主程序运行于最低优先权(优先权为6)。图中出现了4重中断。 图中中断过程如下: 主程序运行到T1时刻,响应优先权4的中断源的中断请求并进行中断服务; 到T3时刻,优先权4的中断服务还未结束,但又出现了优先权3的中断源的中断请求;暂停优先权4的中断服务,而响应优先权3的中断。 到T4时刻,又被优先权2的中断源所中断,直到T6时刻,返回优先权3的中断服务程序,到T7时刻,又被优先权1的中断源所中断,到T8时刻优先权1中断服务完毕,返回优先权3的服务程序,直到T10时刻优先权3中断服务结束,返回优先权4的服务程序,优先权4的服务程序运行到T11时刻结束,最后返回主程序。 图中,优先权3的服务程序被中断2次。,计 算 题,刷新存储器(简称刷存)的重要性能指标是它的带宽。实际工作中,显示适配器的几个功能部分要争取刷存的带宽。假设总带宽50%用于刷新屏幕,保留50%带宽用于其他非刷新功能。 (1)若显示工作方式采用分辨率为1024768,颜色深度为3B,刷新频率为HZ,计算刷存总带宽应为多少? ( 2 )为达到这样高的刷存带宽,应采取何种技术措施? 解: (1)因为刷新所需带宽 分辨率每个像素点颜色深度刷新速率 所以10247683B72/S = 165888 KB/S = 162 MB/S 刷新总带宽应为162MB/S 100/50 = 324MB/S (2)为达到这样高的刷存带宽,可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使用高速DRAM芯片组成刷存 刷存采用多体交叉结构 刷存至显示控制器的内部总线宽度由32位提高到64位,甚至128位 刷存采用双端口存储器,将刷新端口与更新端口分开。,计 算 题,某磁盘存储器的转速为3000转/分,共有4个记录面,每毫米5道,每道记录信息为12288B,最小磁道直径为230mm,共有275道.问: (1)磁盘存储器的存储容量是多少? (2)最大位密度,最小位密度是多少? (3)磁盘数据传输率是多少? (4)平均等待时间是多少? (5)给出一个磁盘地址格式方案。 解:(1)每道记录信息容量 = 12288字节 每个记录面信息容量 = 27512288字节 共有4个记录面,所以磁盘存储器总容量为 427512288字节 = 13516800字节 (2)最高位密度D1按最小磁道半径R1计算(R1 = 115mm): D1 = 12288字节/2R1= 17字节/mm 最低位密度D2按最大磁道半径R2计算 R2 = R1 + (275/5) = 115 + 55 = 170mm D2 = 12288字节/2R2 = 11.5字节/mm,计 算 题,(3)磁盘数据传输率 r = 3000/60 = 50周/秒 N = 12288字节(每道信息容量) C = rN = 5012288 = 614400字节/秒 (4)平均等待时间 = 1/2r = 1/250 = 1/100秒 = 10毫秒 (5)本地磁盘存储器假设只有一台,所以可不考虑台号地址。有4个记录面,每个记录面有275个磁道。假设每个扇区记录1024个字节,则需要12288字节/1024字节 = 12个扇区。由此可得如下地址格式:,计 算 题,磁盘组有片磁盘,每片有两个记录面,最上最下两个面不用。存储区域内径cm,外径cm,道密度为道cm,内层位密度位cm,转速转分。问: (1)共有多少柱面? (2)组总存储容量是多少? (3)数据传输率是多少? (4)采用定长数据块记录格式,直接寻址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寻址命令中如何表示磁盘地址? (5)如果某文件长度超过一个磁道的容量,应将它记录在同一个存储面上,还是记录在同一个柱面上?,计 算 题,解:(1) 有效存储区域= 16.5 11 = 5.5(cm) 因为道密度= 40道/cm,所以405.5 = 220道,即220T圆柱面 (2)内层磁道周长为2R = 23.1411 = 69.08(cm) 每道信息量 = 400位/cm69.08cm = 27632位 = 3454 B 每面信息量 = 3454B220 = 759880 B 磁盘总容量 = 759880B10 = 7598800 B (3)磁盘数据传输率Dr = rN , N为每条磁道容量,N=3454B r为磁盘转速,r=2400转/60秒 = 40转/秒 Dr = rN = 403454B = 13816 B/S (4) 采用定长数据块格式,直接寻址的最小单位是一个记录块(一个扇区),每个记录块记录固定字节数目的信息,在定长记录的数据块中,活动头磁盘组的编址方式可用如下格式: 16 15 14 8 7 4 3 0 台 号 柱面(磁道)号 盘面(磁头)号 扇区号 此地址格式表示有4台磁盘,每台有16个记录面,每面有256个磁道,每道有16个扇区。,计 算 题,解: (5)如果某文件长度超过一个磁道的容量,应将它记录在同一个柱面上,因为不需要重新找道,数据读/写速度快。,计 算 题,有一台磁盘机,其平均寻道时间为30ms,平均旋转等待时间为10ms,数据传输率为500B/ms,磁盘机口存放着1000件,每件3000B的数据,现欲把一件件数据取走,更新后再放回原地,假设一次取出或写入所需时间为:平均寻道时间 + 平均等待时间 + 数据传送时间,另外使用CPU更新信息所需的时间为4ms,并且更新时间因输入输出操作不相重叠,试问: (1)更新磁盘上全部数据需多少时间? (2)若磁盘机旋转速度和数据传输率都提高一倍,更新全部数据需多少时间? 解:(1)磁盘上总数据量=10003000 B = 3000000 B 读出全部数据所需的时间为3000000 B/ (500B/ ms)=6000ms 重新写入全部数据所需的时间=6000ms 更新磁盘上全部数据所需的时间为 2(平均找道时间+平均找道时间+平均数据传送时间)+CPU更新信 息时间=2(30+10+6000)ms+4ms=12084ms (2)磁盘机旋转速度提高一倍后,平均等待时间为5 ms 数据传输速率提高一倍后,数据传送时间变为 3000000B /(1000B/ms) =3000ms,计 算 题,一台活动头磁盘机的盘片组共有个可用的盘面。每个盘面存储区域外径18英寸,内径10英寸,已知道密度为道英寸,位密度为位/英寸(最内道)并假定各磁道记录的信息位数相同。试问:(1)盘片组总容量是多少兆(106)位? (2)若要求数据传输率为MB/S,磁盘机转速每分钟应多少转? 解: (1)有效存储区域=18-10=8(英寸) 内层磁道周长 = 23.145=31.4(英寸) 每道的信息量=1000位/英寸31.4英寸=31400位 每面的信息量= 314001008=25120000位 盘片组总容量=2512000020=502400000位=502.4兆 (2)磁盘每秒转速r =C/N C为磁盘数据传输率,C=1MB/S N为每条磁道容量,N=31400位 r = C/N=1000000/31400=32转/秒,计 算 题,某CRT显示器可显示64种ASCII字符,每帧可显示64字25排;每个字符字型采用78点阵,即横向7点,字间间隔1点,纵向8点,排间间隔6点;帧争50HZ,采取逐行扫描方式,问: (1)缓存容量有多大? (2)字符发生器(ROM)容量有多大? (3)缓存中存放的是ASCII代码还是点阵信息? (4)缓存地址与屏幕显示位置如何对应? 解: (1) 缓存容量为6425=1600字节 (2)ROM容量为648=512字节 (3)缓存中存放的是待显示字符的ASCII代码 (4)显示位置自左至右,从上到下。相应地,缓存地址由低到高,每个地址码对应一个字符显示位置。,计 算 题,如图是一个CRT显示器框图,可显示个汉字,每字以1116点阵组成,字间间隔一点,两排字间间隔四线,字排,排屏。一个汉字编码占两个字节。帧频HZ,帧回扫和行回扫均占扫描时间的20%(扫描时间包括正扫和回扫)。行频可在us间选择。试求: (1) RAM=( ) ( ) (2) ROM=( )( ) (3)各计数器位数分别是多少,时钟频率是多少(不考虑扫描非线性),计 算 题,解: (1)RAM存储器存储字符的编码,因为一屏可显示3212=384字,每个汉字的编码占2个字节,所以RAM=6412byte=768byte. (2)ROM存储器是存储汉字的点阵信息,因为总共可显示3,000个汉字,每个字以1116点阵组成,所以ROM=3,0001116bit=3,00022byte=66,000byte (3)排计数器:汉字可显示点阵占12排,通常上下边缘区因失真较大而各留2排不显示,所以一共是16排,则排计数器是4位。 行计数器:每个汉字点阵占16行,两排字间隔4行,故一排汉字共用20行,则行计数器最多计到20,需要用5位。 字计数器:每排32个字,左右两边缘因失真共留4个字空闲,水平回扫占扫描时间的20%约9个字符时间,故字计数最多计到45,则字计数器需用6位。,计 算 题,点计数器:每个字的点阵是11列,加上间隔1点,共12点,故计数器为4位。另一方面,题目限定行频可在6070s之间,其中包括了20%的回扫时间,即正扫时间=(60-70)80%=48-56us,回扫时间=(60-70)20%=12-14us.在(48-56)us内安排(3612)个像元,所以,每个像元的时间是(48-56)/432=(0.11111-0.12963)us,则频率为9-7.72MHZ。这个范围包括了上面所计算的8.64MHz。 上面的分析将一屏分为16排,每排20行,一共是320行,这个数是非标准数值(如果按标准行数,则要适当调整)。,第八章习题,简 答 题,何谓SCSI?若设备的优先级依次为CD-ROM,扫描仪,硬盘,请用SCSI进行配置,画出配置图。 答:SCSI是“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的简称,它是一个智能化的并行I/0标准接口,可以混接各种磁盘,光盘,磁带机,打印机,扫描仪以及通信设备。它首先应用于Macintosh和sun平台上,后来发展到工作站,网络服务器和pentium系统中,并成为ANSI标准。所给四种设备的SCSI配置如图所示:,简 答 题,何谓DMA方式?DMA控制器可采用哪几种方式与CPU分时使用内存?画出示意图说明。 解:直接内存访问(DMA)方式是一种完全由硬件指令I/O变换的工作方式。DMA控制器从CPU完全接管对总线的控制,数据交换不经过CPU,而直接在内存和I/O设备之间进行。 方式:(1)停止CPU访问内存:当外设要求传送一批数据时,由DMA控制器发出一个停止信号给CPU,DMA控制器获得总线控制权后开始进行数据传送。一批数据传送完毕后,DMA控制器统治CPU可以使用内存,并把总线控制权交还给CPU.(2)周期挪用:当I/O设备没有DMA请求时,CPU按程序要求访问内存;一旦I/O设备有DMA请求,则I/O设备挪用一个或几个周期。(3)DMA与CPU交替访内:一个CPU周期可分为个周期,一个专供DMA控制器访内,另一个专供CPU访内。不需要总线使用权的申请,建立和归还过程。,简 答 题,简 答 题,何谓IEEE1394?其性能特点是什么?若有设备硬磁盘,CD-ROM,数字相机,扫描仪,打印机,请用IEEE1394进行配置,画出配置图。 答:IEEE1394是高速串行接口标准 特点: 数据传送的高速性 数据传送的实时性 体积小,易安装,连接方便,简 答 题,主端口(主适配器及其端口)时1394接口树行配置结构的根节点。一个主端口最多可接63台设备,这些设备称为节点,它们构成亲子关系。两个节点间通信时中间最多可经过15个节点的转接再驱动。,分 析 题,磁盘,磁带,打印机三个设备同时工作,磁盘以20s的间隔向控制器发DMA请求,磁带以30s的间隔发DMA请求,打印机以120s间隔发DMA请求。假定DMA控制器每完成一次DMA传送所需时间为s,画出多路DMA控制器工作时空图。,分 析 题,图为单级中断结构,它要求CPU在执行完当前指令时转而对中断请求进行服务.现假设:TDC为查询链中每个设备的延迟时间,TA,TB,TC分别为设备A,B,C的中断服务程序所需的执行时间,TS,TR为保存现场和恢复现场所需时间.试问:就这个中断请求环境来说,该系统在什么情况下达到中断饱和? 注意:“中断允许”机构在确认一个新中断之前,先要让即将被中断的程序的一条指令一定要执行完毕,设主存工作周期为TM。,分 析 题,解:假设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也为TM 则中断处理过程和各个时间段如图所示 当三个设备同时发出中断请求时,依次分别处理设备C,B,A的时间如下: tC = 2TM + TDC + TS + TC + TR tB = 2TM + 2TDC + TS + TB + TR tA = 2TM + 3TDC + TS + TA + TR 处理三个设备所需的总时间为T = tC + tB + tA 因此达到中断饱和的最小时间为T,即中断极限频率为f = 1/T.,分 析 题,分 析 题,如图所示的系统中断结构是采用单级中断结构,它要求CPU在执行完当前指令时中转而对中断请求进行服务,如果此时真的有中断的话,CPU就向外部设备系统发出一个肯定(INTA)信息,一个设备如果要捕获ACK脉冲,它就必须发出中断请求。现假设: TDC 为查询链中每个设备的延迟时间 TA,TB,TC分别为设备A,B,C的服务程序所需的执行时间 TS,TR为保存现场和恢复现场所需的时间,分 析 题,试问:假设现有采用多级优先中断结构,设备A连接于最高优先级,设备B次之,设备C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