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当代大学生对环保关注度的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关于对当代大学生对环保关注度的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关于对当代大学生对环保关注度的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关于对当代大学生对环保关注度的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关于对当代大学生对环保关注度的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对当代大学生对环保关注度的调查团队名称:六扇门团队负责人:张菁团队成员:汪海兵 刘明昊 李晋川 杨燕 赵振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目录一、调查背景:3二、调查目的、方法及过程简介:3(一)目的3(二)方法4(三)过程简介5三、数据分析:6(一) 调查对象分析6(二) 主观能动性分析7(三)思想意识12(四)意见采纳16(五)交叉分析17四、走访细节:21(一)对环境学院副院长王老师之走访21(二)对环境学院生物系主任顾老师之走访22五、总结23(一)问题现状23(二) 学生反馈24(三)原因分析25(四)意见与建议26附录2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一、调查背景:早在2012年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前总书记就提出了要大力推展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加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来,依据中国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乃至世界自黑色工业革命发展以来的惨痛教训来看,走边发展经济边污染环境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只有建设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之上发展经济方是上上之策。而近些年来,生态环境却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人口增长和粮食增长的矛盾,2013开始出现的雾霾.环境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影响我们的生活,乃至将来威胁到我们的生存。也正是在当前这样多种环境问题存在的情况下,在2016年3月5 日至 16号在京举办了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草案。会议重点提出了在未来五年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而我们大学生,接受着高等教育,接受来自是世界各地先进的思想潮流,我们是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群体,我们对于环境保护又了解几何?二、调查目的、方法及过程简介: (一)目的:自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经济、军事、医学、科学等等行业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果,社会的进步不仅仅提高了人们的生存环境以及生活质量,医学的大力发展也提高了人类的平均寿命。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象在显示用环境污染所换取经济发展的后果是人类所不能承受的!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不可忽视!而当今许多民间的国家的乃至国际的相关人士和组织的环保呼声一直不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颁发了很多的法律法规,为生态建设不断的努力着,但是效果甚微!由此我们想问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惨烈的现象?社会的环保意识究竟处于哪一个层面?人们对环保的关注度到底有多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我们此次对大学生对环保的关注度,了解信息的方式渠道以及大学生具有怎样的生态观念进行调查。希望根据这些数据分析,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内在的原因,并试图提出一些合理的,较为可行的建议。 (二)方法: 我们六扇门小组此次信调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走访法。问卷调查法分为线上问卷星调查和线下问卷调查。 线上调查是以地大为基点对武汉市大部分高校进行调查;线下调查主要是采用对地大环境与非环境专业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走访是对环境学院老师进行采访,以老师的视觉来讲述现在大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对环保关注度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与意见!(三)过程简介:小组初步讨论确定主题以及调研方式 收集信息预调研确定最终主题问卷制作及发放走访老师总结整理访谈内容 收集问卷整理信息小组总结整理信息并对结果进行谈论得出结论报告书的整理及PPT制作三、数据分析:本次调查线下发送问卷205份,有效问卷为197份;线上问卷为301份,有效问卷为271份。(1) 调查对象分析:1、请问您的性别是:( ) 2、请问您所在的年级( ) 这两道题主要是反映调查的对象。男女各半;271名中大一大二所占比例较大,大三大四所占比例较少;大一占49.45%;大二占41.33%; 大三占7.38%; 大四占1.85% 。(2) 主观能动性分析: 38、11、13、14题主要是调查当代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环保关注度,环保意识强度,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事,通过什么途径来接触环保知识,参与环保行动的积极度和举例子对比7个问题来探寻!3、请问您平常对环保类的信息关注程度如何( ) 4、您觉得您是一个有环保意识的人吗( ) 5、如果您发现垃圾桶旁边有一个废弃塑料瓶,您会怎么做( ) 35题调查结果呈现正态分布,呈现一种比较好的趋势,证明大部分大学生环保意识以及对环保的关注度比较强,身边的小事更是证明大多数同学愿意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6、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接触环保知识的( )【多选】 这一题表明一部分学生会通过各种平台去了解关注有关环保的信息,另一部分是通过社团的宣传,朋友同学老师的宣传得到相关信息。说明还是存在大多数同学不能主动的去关注获取环保相关信息,对趋势以及社会热点的了解程度不够高!7、您经常参与学校环保社团组织的活动吗?( ) 8、您所在学校的环保社团活动形式有哪些( )【多选】 这两题表明大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不是很高,经常参加只占16.24%,偶尔参加的只占55.35%,从不参加的居然有15.13%。实在出乎意料;而学校相关环保社团的活动比较单一,宣传效果不明显,存在一定的问题!11、您对下列哪些环境问题比较了解( )【多选】 13、您知道长江法和“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吗( ) 14、您看过穹顶之下吗( ) 11、13、14三题,通过例举已经出现很多年的环境老问题老现象和自“十三五”规划中才出来的新政策新措施来证明当代大学生对环保相关问题的主动了解程度! 绝大多数对过去很多年的水土污染,大气污染,生物多样性破坏,臭氧层空洞等被媒体长期报道追踪而且广泛的问题持有较高的关注度;对2015出来的轰动一时的穹顶之下有较高的了解,可能由于后期被封杀的原因导致很多人只看了片段而没有全面的观看,但是仍然存在有人没有了解的情况;对于2016年“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来的长江法的制定情况和“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走廊建设”知之甚少!这些问题对比表现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已经长时间报道的环境问题了解比较多,而对刚刚提出来的新政策新措施了解很少,缺乏一种对时事的关注度,侧面也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国家政策的不了解,不关注!作为当代大学生这种情况事实上是不应该出现的!(三)思想意识:9、您认为不是环境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关注环保问题吗( ) 大于95%的人都认为关注环保很有必要,表明大家的思想上已经确定自己是一个有爱护环境的心的人,主观上很强,但是还是需要在能动性上加强!10、您认为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状况如何?( ) 大约94%的同学认为周围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是比较严重的,说明大家在主观上认为周边环境是遭到了较大的污染,这也反映出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收到了较大的污染,体现出大家对身边环境问题的关注。15、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有着不同的观点,这里列出了其中的四种,请问您最赞成哪种观点? ( ) 77.49%的同学赞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说明大家普遍同意并接受了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还有一部分同学主张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这无疑是破坏环境的举措,显然这部分同学缺乏正确对待自然的态度。16、科学技术总会有办法解决所有的环境问题,您对这种观点的看法如何?( ) 超过半数的同学不同意上述题干的观点,说明在这些同学看来,科学技术并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唯一手段,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共同努力,比如人为对环境的保护;而其余的有约10%的同学不清楚科学技术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说明这部分同学对环保及科学技术之间关系认知的匮乏,有待提高!17、西方用了几百年时间,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您认为在当前的国情下,应该如何走自己的环境保护道路( ) 18、为了保护环境,可能会造成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提高,商品价格也会随之提高,那么您是否愿意接受提高的价格( ) 从17题可以看出,大家已经意识到环境已经被破坏,并且不愿看到环境再度受到破坏,希望人与自然始终能走和谐相处的道路;进而18题所提的问题,则进一步反映出一半的同学不愿以高价格来承担环境保护的成本,或许这也是环保所受阻碍的原因之一。19、您认为应该建立怎样的投资方式来加强环保与节能工作( ) 大多数人都选择政府与企业共同合作的方式来加强环保与节能工作,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主张政府为主导,三分之二的人主张企业为主导,企业能动性高,政府则具有宏观调控作用,说明大多数人支持企业的自主能动性。(四)意见采纳:20、您认为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是由于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 )【多21、您认为如何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 )【多选】 对于这两道题,从外部来看,绝大多数人把环境的破坏归咎于企业的一味发展和个人环保意识的不足,还有政府、人口以及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影响等因素也促使环境的破坏;从内部来看,大家希望校园中能够多多举办环保类的活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校园环保的匮乏,除此之外,在学校开设环保类通选课、媒体对环保的进一步宣传以及专业人士的知识普及也是不可缺少的。(五)交叉分析: 1、性别交叉分析: 3、您平常对环保类的信息关注程度如何( ) XYA.十分关注B.经常关注C.偶尔关注D.几乎不关注小计A.男神18(12.41%)48(33.1%)72(49.66%)7(4.83%)145B.女神15(9.43%)50(31.45%)89(55.97%)5(3.14%)1596、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接触环保知识的( )【多选】 XYA.通过书本知识了解B.通过社交软件的推送消息C.校内环保组织的宣传D.浏览新闻E.其他小计A.男神74(51.03%)69(47.59%)73(50.34%)97(66.9%)44(30.34%)145B.女神75(47.17%)80(50.31%)83(52.2%)116(72.96%)40(25.16%)1597、您经常参与学校环保社团组织的活动吗?( ) A.有活动就参加B.经常参加C.偶尔参加D.从不参加小计18(12.41%)21(14.48%)84(57.93%)22(15.17%)14522(13.84%)31(19.5%)85(53.46%)21(13.21%)1598、您所在学校的环保社团活动形式有哪些( )【多选】 XYA.做展板宣传环保知识B.定期举办往年的固定活动C.该协会的官方平台会定期推送消息D.不清楚小计A.男神85(58.62%)81(55.86%)71(48.97%)32(22.07%)145B.女神112(70.44%)92(57.86%)76(47.8%)21(13.21%)15913、您知道长江法和“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吗( ) XYA.知道B.听说过C.不知道小计A.男神12(8.28%)36(24.83%)97(66.9%)145B.女神6(3.77%)31(19.5%)122(76.73%)15914、您看过穹顶之下吗( ) XYA.看过B.听过一点,但没看过C.不是很了解小计A.男神61(42.07%)55(37.93%)29(20%)145B.女神54(33.96%)62(38.99%)43(27.04%)159由以上几个图可以得知:性别的不同并没有对环保关注度产生影响,说明关注环保现象参与环保行为是人人平等的!2、 年级交叉分析: 3、您平常对环保类的信息关注程度如何( ) XYA.十分关注B.经常关注C.偶尔关注D.几乎不关注小计A.大一18(12.16%)45(30.41%)78(52.7%)7(4.73%)148B.大二10(7.75%)45(34.88%)69(53.49%)5(3.88%)129C.大三3(13.64%)7(31.82%)12(54.55%)0(0%)22D.大四2(40%)1(20%)2(40%)0(0%)56、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接触环保知识的( )【多选】XYA.通过书本知识了解B.通过社交软件的推送消息C.校内环保组织的宣传D.浏览新闻E.其他小计A.大一71(47.97%)63(42.57%)79(53.38%)94(63.51%)35(23.65%)148B.大二65(50.39%)72(55.81%)67(51.94%)99(76.74%)38(29.46%)129C.大三10(45.45%)12(54.55%)7(31.82%)15(68.18%)11(50%)22D.大四3(60%)2(40%)3(60%)5(100%)0(0%)57、您经常参与学校环保社团组织的活动吗?( ) XYA.有活动就参加B.经常参加C.偶尔参加D.从不参加小计A.大一28(18.92%)31(20.95%)72(48.65%)17(11.49%)148B.大二11(8.53%)17(13.18%)82(63.57%)19(14.73%)129C.大三0(0%)2(9.09%)14(63.64%)6(27.27%)22D.大四1(20%)2(40%)1(20%)1(20%)58、您所在学校的环保社团活动形式有哪些( )【多选】 XYA.做展板宣传环保知识B.定期举办往年的固定活动C.该协会的官方平台会定期推送消息D.不清楚小计A.大一98(66.22%)87(58.78%)70(47.3%)26(17.57%)148B.大二83(64.34%)72(55.81%)65(50.39%)21(16.28%)129C.大三13(59.09%)11(50%)10(45.45%)5(22.73%)22D.大四3(60%)3(60%)2(40%)1(20%)513、您知道长江法和“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吗( ) XYA.知道B.听说过C.不知道小计A.大一6(4.05%)36(24.32%)106(71.62%)148B.大二9(6.98%)24(18.6%)96(74.42%)129C.大三2(9.09%)5(22.73%)15(68.18%)22D.大四1(20%)2(40%)2(40%)514、您看过穹顶之下吗( )XYA.看过B.听过一点,但没看过C.不是很了解小计A.大一41(27.7%)62(41.89%)45(30.41%)148B.大二55(42.64%)49(37.98%)25(19.38%)129C.大三16(72.73%)5(22.73%)1(4.55%)22D.大四3(60%)1(20%)1(20%)5对不同年级进行交叉分析可以粗略看出不同年级的人对环保的参与度以及关注的是存在差异的。大一大二的同学明显对环保参与度比较高,但是关注度相对较低,而大三大四的正好反过来,这可能和自己的知识面,了解外界事物的条件和能力,关注相关事务以及参与相关活动的热情度有关系!四、走访细节:(一)对环境学院副院长王老师之走访: 1.王老师,您对大学生在环保这方面有什么看法? 王老师:大学生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团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大多数人的环保意识觉醒相对较强。大学生个体能通过树立自己的环保意识进而去影响周边的人,一传十,十传百,影响会变得越来越大,所以,对于大学生而言,拥有强烈的环保意识是很重要的。在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只注重口头与头脑中的环保,却缺乏把环保付诸于实践的过程,这一步需要每一个大学生的努力。而且,不同的教育也会造就不同人的环保意识,比如家长有十分强烈的环保意识,那么孩子的环保意识也就不会差了。环保需要从小时候的教育做起,这也跟我们的教育制度有一定的关系。 2.那么您如何看待大学生在环保这方面的影响力呢? 王老师:我上面也提到过,大学生是十分具有活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接触新思想比较多,也能够传播新思想。大学生在校时可以影响周围的人,毕业进入社会也能够把环保的理念传播到社会上。一代代的大学生不断的影响,必然会使得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记得前几届有一个女生,参加过一个活动,最后成为了联合国的环保大使。榜样的力量也是十分重要的。 3.在环保这一方面,西方国家曾经过的是走 “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那么在中国当前的国情下,老师您认为应该走什么样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呢? 王老师:首先要说的是,西方国家曾经走过的路,目前来说显然是不能被我国所借鉴的。中国的环境原来是比较好的,后来为了发展而破坏了环境,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去保护并改善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一条长远之路。我们国家花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便完成了西方国家几百年完成的事情,相信科技的力量会使我们国家可以在环保这条路上有更好的发展,进而环境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而且依据“十三五”规划上对生态保护提出的新要求,我想“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肯定不会出现在我们国家! (二)对环境学院生物系主任顾老师之走访: 1.请问老师您从事生态学教学和研究有多少年了?顾老师:我是2003年开始的,到现在是13年了。 2.您从事生态学的这些年,就您的感受,环保的社会氛围有什么变化吗?顾老师:这些年,人们对于环保的意识确实是越来越强了,但是人们对于生态似乎还不大了解,人们都知道要保护环境,但我们到底要保护什么?从专业的角度来讲,譬如生物多样性人们还并不清楚。人们还没有一个所谓的生态责任,平时 教室亮着一盏灯,有多人能真切想到去关掉它呢? 3.从您从业至今,选择环境方面继续深造的大学生人数有什么变化?顾老师:近几年,选择生态方面的研究生每年都有上涨,当然这和国家的政策有很大关系,国家的对这方面的关注让这个专业的前景更好了。不过呢,现在还没真正达到热点,只是刚刚起步,初露锋芒。 4.对于环境保护,从您一个教育者的角度,您觉得还应有哪些方面的努力你呢?顾老师:这其实还是一个生态观的问题,像南京大学,他们学校已经把生态学设立为基础学科,每个大学生都要去学。我觉得不仅如此,每个人都应从小就培养这种生态观,因为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如果每个人都具备了这种生态责任,那国家就不用这样费力去整治了。五、总结 (一)问题现状: 1、主观能动性: 通过这次调查,可以得到绝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环保意识的人,并且对环保的关注度都呈现出很高的趋势,但是后面有关于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环保问题大家都只是存在一种很肤浅的层面。存在一种理想化的境界,认为自己是一个环保人,但是真正的现象却是主动去了解关注的概率几乎为零!缺乏一种能动性,只存在于意识但是并不能驱使其行动!2、现实行动: 通过我们对老师的走访以及平时的观察发现: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及相关政策对社会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注重GDP之时对生态关注很低,导致很多机构过多的追寻这些短期利益而忽视了一种长远的影响。大环境的氛围始终在影响着身处其中的人。其次是作为个人而言,对生态理念认识度不高,随手可为的环保行动没有意识到!(水电的节约,一次性消费问题)(2) 学生反馈: 在调人员100%认为自己具有环保意识 ; 大于97%的学生认为不管环境类专业还是非环境类专业均应该对环保进行关注; 大于77%的同学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只存在个别偏激现象! 67%的同学同意在学校开设环保方面的通选课; 63%的同学同意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 43%愿意邀请专业环保人士来做讲座; 80%更愿意在校园内多开展环保类活动。 这些数据表示绝大多数学生并不缺乏环保生态意识,缺的只是一个敦促他们去行动的动力或者平台。也可以看出学校以及各学校内部的环保社团的环保普及能力还是欠缺!(三)原因分析:1、外界原因:外界因素主要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应该从小就在父母的教导下树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保常识以及生态责任感,孩子要从小教起!学校,一个好的学校不仅仅是能让学生获得优异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新鲜事物的能力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社会,社会是一个最能锻炼以及影响人的环境,一个社会是否拥有良好的积极向上的风气对每一个成员的影响都是致关重要的!国家,国家是一个起着重要意义的角色,一个国家实施的政策往往能影响社会的走向甚至国际上乃至地球的某些形式的改变。外界的环境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然而我们大学生在未来担任的角色将会是至关重要的!2、 自身原因: (1)缺乏生态责任感 。没有深刻认识到环保与自身生存之间的紧密联系,没有将环境生态的保护当作是自己的责任。 (2)主观能动性不高。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环保意识的人,自己在关注环保,但是这仅仅是自身认为。后面的例子很明显的证明了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所以同学缺的不是意识,缺的是行动,但是对于这个方面意识貌似难以驱动行动! (3)诱惑太多,意志力薄弱。对于环保行为不够坚持,容易因为外界的因素而放弃,对一些身边的小事持一种可做可不做的态度。(四)意见与建议: 1、学生方面:(1) 培养自身的生态责任。要清楚地认识到环境破坏对人类生存和生态稳定的威胁,体会到环境保护的责任使命感,并肩负这种责任,去努力改善我们的环境。(2) 积极去了解相关环保知识和环境问题。只有我们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我们对于环保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并懂得要保护什么,如何去保护环境。而对环境问题的了解则能让我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增强我们对于环境保护的使命感。(3) 将环保落实到身边小事。我们要意识到身边小事对于环保的重要意义,勿以善小而不为,平时一个小小的举措,积累起来就能对环保作出巨大的贡献。2、 外界方面: (1)学校要重视生态教育的普及:像上面顾老师采访时说的,将生态学设置为一门基础学科,像南京大学那样,使每个人都能了解到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肩负起生态责任,以这些来引导他们的平时生活和日后的工作。 (2)倡导学生环保社团积极行动起来对于学校环保社团,可以定期的在自己平台推送相关普及知识;在线下制做一些精品普及性课堂,对本校大学生以及周边社区小学中学进行一种普及性的教育;可以多多举办相关环保活动,激励大学生积极参加;评选一年一度的绿色环保形象大使,提高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附录:当代大学生对环保的关注度调查亲爱的朋友: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参加本次的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当今环保问题的关注度,调查不会涉及您的隐私,所得信息不会用作商业用途,请您放心填写。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参加本次调查,非常感谢您的配合!1、您的性别( )A.男神 B.女神2、您所在的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3、您平常对环保类的信息关注程度如何( )A.十分关注 B.经常关注 C.偶尔关注 D.几乎不关注4、您觉得您是一个有环保意识的人吗( )A.很强 B.一般 C.不强 D.一点也不关心5、如果您发现垃圾桶旁边有一个废弃塑料瓶,您会怎么做( )A.装作没看见 B.走过去捡起塑料瓶将其放入垃圾桶中C.想把塑料瓶捡起放入垃圾桶中,却碍于人多放弃这一想法D.看自己心情,心情好就去把塑料瓶捡起放入垃圾桶中,心情不好则扬长而去E.埋怨为什么没人把塑料瓶放入垃圾桶中6、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接触环保知识的( )【多选】A.通过书本知识了解 B.通过社交软件的推送消息 C.校内环保组织的宣传 D.浏览新闻 E.其他 7、您经常参与学校环保社团组织的活动吗?( )A.有活动就参加 B.经常参加C.偶尔参加 D.从不参加8、您所在学校的环保社团活动形式有哪些( )【多选】A.做展板宣传环保知识B.定期举办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