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经济管理学院.doc_第1页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经济管理学院.doc_第2页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经济管理学院.doc_第3页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经济管理学院.doc_第4页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经济管理学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 生 姓 名:学 号:学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学系专 业:工商管理论文题目:指导教师: 2007 年 12月 09 日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1结合毕业论文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在该方面内容上,主要撰写关于该课题的背景,即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政策背景、课题研究的相关现实情况,指出课题现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从而指出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例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产业的独立性日益提高并受到广泛关注。行业的背景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环保法规约束力度的逐步加大,逆向物流的经济价值也日益显现立法和社会背景。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1999 年的逆向物流成本约占物流成本的5 %;到2001 年,逆向物流成本所占比例则翻了一翻,大约为10 %1。 另据美国逆向物流协会(RLEC) 的估计,美国逆向物流的成本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 5 %。许多知名企业,如:通用汽车、IBM、3M、西尔斯、强生、雅诗兰黛等,都通过改善逆向物流系统,获得了物流成本下降、顾客响应时间缩短、客户满意度提高、赢得更大竞争优势等诸方面的综合效益2。用数据说明该课题的重要性 现在国内也有不少企业开始涉足逆向物流领域,比如赛意公司已经签约华为逆向物流项目。由此不难看出,在环境问题加剧、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逆向物流作为物流管理的新领域正由幕后走向前台,并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研究的意义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分别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出发分析。说明本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状况,重点研究的领域和方向,介绍课题的有关各种观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着重说明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例如:1.国外研究现状:分类说明国际学术界和企业对逆向物流管理的重视也才是近十年的事情,最早提出“逆向物流”这个名词是Stock在1992年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的一份研究报告提出。美国物流管理协会认为逆向物流是对原材料、加工库存品、产成品,从消费地到起始地的相关信息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流动而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指出核心理论的历史出处时间和当时的定义。Kopicki在1993年提出了逆向物流的原则和实践,讨论了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机遇。指出核心概念提出后,初步的发展和研究方向。90年代后期对逆向物流管理的研究逐渐深入,Stock在1998年研究了逆向物流管理的建立和实施;Rogers和Tibben Lembke在1999年介绍了逆向物流广泛的商业应用;在技术方面,Guide等在2000年详细讨论了再制造系统的优化设计问题。进一步的研究领域和方向Fleischmann等在1997年将逆向物流研究领域分成三个主要研究方向:逆向物流网络规划、库存控制和生产计划。其中物流网络的构建是整个逆向物流的基础,大部分研究是在具体建模时一般将各种随机情况进行确定性的近似,将逆向物流网络设计问题建模成混合整数规划问题或者非线性规划问题,得到了一个较优的逆向物流系统。Shih, Li-Hsing,2001; Hu, Tung-Lai,2002等建立的模型是多级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模型,目标函数大多是从电子产品运行周期的角度要求平均成本最小,约束条件则一般包括物流运输的平衡约束、生产处理能力约束、库存容量限制约束、设备数量约束以及决策变量的非负约束或非负整数约束。因为逆向物流网络问题的复杂性,模型的求解需要运用启发式方法,比如拉氏分解或其他搜索方法3。最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2.国内研究现状中国在逆向物流管理的研究则比较晚,有关逆向物流系统模型和优化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向盛斌等在2001年着重从环境伦理上论述了逆向物流管理必要性,强调政府管制;柳键在2002年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对逆向物流管理作了分析。朱道立等在2003年对逆向物流系统的功能作了分类,研究了逆向物流系统的系统结构以及相应的系统技术。国内逆向物流的引入和研究达庆利等在2004年在国内外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地总结了逆向物流系统结构的研究成果,重点讨论了逆向物流系统的结构特征、设计原则及设施的选址定位问题。谢家平等在2004年分析了废弃处理策略的成本与效益;考虑再用收益最大化、再生收益最大化、填埋成本最小化、回收净收益最大化、再生项数最大化等目标约束,建立了产品回收策略优选的0-1型目标规划模型4。国内最新研究的方向和领域目前,国内外公开发表逆向物流网络建模优化的文献较少,尤其是国内学者的应用研究成果还鲜有报导5。总结国内外研究的新的领域和方向三、本课题相关理论综述课题相关的理论,观点和看法,明确其作者、提出者及其出处,注意引用。在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评述其优缺点,综合得出自己的有关观点。例如:1、逆向物流的概念及内涵刘忠敏等在逆向物流研究中对逆向物流的内涵下了定义,他认为逆向物流意指物资从产品消费点(包括最终用户和供应链上客户)到产品的来源点的物理性流动6。某某人在某某书或者某某一文中提出了某某观点或者看法李艳在国外逆向物流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里提出, 逆向物流是物流领域的经济增长点, 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已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企业的关注和重视7。但在我国, 逆向物流几乎处于空白, 与国外差距甚远。我们应大力加强对逆向物流的政策和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物流系统目标、物流设施设备和物流活动组织等进行改进与调整, 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和对环境的最低损害, 以提高我国物流管理水平, 促进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顾艳在逆向物流驱动因素之浅议里提出,国外许多知名企业把逆向物流战略作为强化其竞争优势,增加顾客价值,提高其供应链整体绩效的重要手段8。研究逆向物流形成的驱动因素对于我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及时发现问题,找到有效的管理手段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而言,我认为,逆向物流是从供应链的下游(消费者方向)向供应链的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方向)进行的物理性流动过程,包括常见的退货、维修、包装等,是供应链中重要的物流活动,对于提高效率,增强竞争优势,增加顾客满意度有重要意义。2、逆向物流的问题及策略潘继红在我国企业逆向物流的现状解读与路径选择里指出,我国逆向物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企业对逆向物流存在认识误区; 消极的退货政策阻碍了逆向物流的有效运作;逆向物流业务与常规业务的冲突;缺乏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缺乏资金和人力资源支持9。徐克林等在逆向物流发展分析研究里指出, 我国可以回收而没有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达300350 亿元, 每年约有500 万吨左右的废钢铁。20 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0。1400 万吨的废纸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目前,我国政府对生活垃圾的大力回收和处理(分类.焚烧和掩埋等) 是逆向物流活动中做得较好的一项.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的逆向物流运作在有些方面还处于“地下暗流” 和无人管理的状态下。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许多制造企业都有着较为完善的产品回收体系, 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负责。综合来看,我国逆向物流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于逆向物流重视程度不足,缺乏足够的政府立法支持,在企业层面上管理较为混乱,没有足够的信息支持,效率地地下。四、作者的观点和主要思路最后对该课题的综合看法和明确的结论,并说明你的课题是如何一步一步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得出结论的思路。例如:我认为,逆向物流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为企业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提升信息共享,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顾客价值,增加竞争优势;降低物料成本,增加企业效益;改善环境行为,塑造企业形象。但是在我国,物流特别是逆向物流业起步较晚。缺口还相当大,回收物品的利用率大大低于国际的平均水平。中国要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就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努力发展我国逆向物流事业。我的研究思路是:通过对逆向物流的基本概念的介绍,对中国逆向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及对外国经典案例分析,从而得出我国企业逆向物流的管理策略。参考文献:1 Fleischmann M, Krikke H R, Dekker R ,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Logistics Networks for ProductRecovery. Omega , 2000 , 28 : 6536662 Rogers D S , Tibben - Lembke R. Going Back2 wards : Reverse Logistics Trends and Practices.Pitt sburgh , PA : RL EC Press , 19993 周耿,涂志玲,彭磊.逆向物流浅析.管理现代化.2003,(2).注意参考文献的格式,并且在开题报告中以上标的形式加以标注,引用应该按照次序进行。参考的文献必须在近5年以内。4 吴枚,刘金兰,刘立旺.如何进行逆向物流管理.综合运输.2003,3(11).5 孙明贵.回收物流管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15,19206 马春光. 逆向物流的经济价值及管理策略研究. 辽宁大学学报,2005,33 (2) :1321357 杨汝梁. 逆向物流的形成原因及价值分析. 企业经济,2005 , (3) :25278 曾宇运,杨超.逆向物流管理初探. 管理科学文摘,2003 , (12) :54569 刘忠敏,回宝祥,李宝中等.逆向物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4(2):14714810 孙林岩,王蓓.逆向物流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机械工程,2005,16 (10) :92893411 陈 宇唐春勇.逆向物流的有效管理策略分析.软科学,2004,1.303212 王霞,黄培清.逆向物流 .企业管理 2003,(7) .13 王长琼.国外逆向物流的经济价值及管理策略初探.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8) 14 张志文.企业逆向物流渠道及其管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科学院,200515 韩经纶,杜培枫.论逆向的成因及战略价值.经济问题 2004(2) 学术期刊 作者.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期):页次如果作者的人数多于3人,则写前三位作者的名字后面加“等”,作者之间以逗号隔开。例如:1 李峰,胡征,景苏等. 纳米粒子的控制生长和自组装研究进展. 无机化学学报, 2001, 17(3): 3153242 J.Y.Li, X.L.Chen,H.Li. Fabrication of zinc oxide nanorods.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001,233:57学术会议论文集 作者.论文题目.文集编者姓名.学术会议文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页次例如:3 司宗国,谢去病,王群.重子湮没快度关联的研究.见赵维勤,高崇寿编.第五届高能粒子产生和重离子碰撞理论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1996:105图书 著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如果该书是第一版则可以略去版次。例如:4韩其智,孙洪洲.群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01预印本 作者.论文题目.预印本编号(出版年份)例如:5Xiaofeng Guo and Jianwei Qiu.The leading power corrections to the structure functions.hepph/9810548(1998)学位论文 作者.论文题目.学士(或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例如:6 陈异. 纳米粒子形貌控制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中国科学院, 2002电子文献 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地址. 发表或更新日期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