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质量手册.doc_第1页
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质量手册.doc_第2页
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质量手册.doc_第3页
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质量手册.doc_第4页
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质量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质量手册 Q/xx-SC-2012 版本号/修订号:A/0 第 39 页 共40 页xx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质 量 手 册编号:Q/xx-SC-2012版 本: A/0状 态:发 放 号: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2012年4月8日发布 2012年4月8日实施xx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会 签 栏部 门负 责 人办 公 室销 售 部技 术 部生 产 部采 购 部目 录0.1 公司简介.40.2 颁布令.50.3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60.4 管理者代表授权书70.5 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图80.6 质量体系过程职能分配表.90.7 质量手册管理.101范围. 102引用标准.103术语和定义.104质量管理体系.114.1总要求.114.2文件.124.2.1总则124.2.2质量手册124.2.3文件控制程序134.2.4记录控制程序145管理职责.155.1管理承诺.15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155.3质量方针.165.4策划.165.4.1质量目标16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165.5职责、权限与沟通.165.5.1职责和权限.165.5.2管理者代表.175.5.3内部沟通.175.6管理评审程序176资源管理196.1资源提供.196.2人力资源控制程序196.3基础设施.206.4工作环境207产品实现207.1产品实现的策划207.1.1产品的业务流程及工程流程21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217.3 设计和开发.227.4采购控制. 267.5生产和服务提供.27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27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27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277.5.4 顾客财产.287.5.5 产品防护.28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288测量、分析和改进.298.1总则298.2测量和监视298.2.1顾客满意程序.298.2.2内部审核控制程序30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31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318.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328.4数据分析.338.5改进.338.5.1持续改进.338.5.2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338.5.3预防措施控制程序.34附件:国家行业标准36程序文件目录.37 0.1公 司 简 介 xx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xxxx医药集团投资创办的高技术、产业化、生产型公司,是专门从事大功率LED(Light Emitting Diode)、纳米陶瓷电极灯等光电产品的应用、开发、生产、销售及其配套工程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秉承对产品质量提高、提高、再提高。对产品技术改进、改进、再改进。对产品的服务、客户的满意是我们的服务标准。以节能降耗,营造绿色环保光电生活,促进生产力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技术先进、高品质的环保节能LED、纳米陶瓷电极灯系列光电产品,并申请注册商标“超光益群”(注册申请号:6215565)。公司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现代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公司研发的大功率LED照明产品,主要用散热体芯片调控50W以上照明灯,在65摄氏度以下,解决不发热的技术难题,广泛运用在交通领域、城市亮化、军用设施、民用商业市场等,目前拥有大功率LED系列产品:大功率30W-200W路灯、室内2W-5W照明灯、3W-10W台灯、矿灯系列,其中大功率LED照明灯(专利申请号:2cccccccc),LED照明灯(专利申请号:cccccccc)已申请国家专利。xx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06年研发成功特制纳米陶瓷电极,该电极的诞生使灯寿命可增到3万小时,150W的照明路灯可代替250W的高压钠灯,是国家节能减排的主要推荐产品。并申报国家专利,专利号(200610070801.0)。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批量生产伞形螺旋纳米陶瓷电极荧光灯(3W、6W、9W、16W、26W、48W、80W),螺旋和纳米陶瓷电极直管型荧光灯(T5、T5.5、T6)且新型T6可直接替换(原T10T8传统镇流器之灯管),功率因素95,省电4045,寿命长达30000小时,采用了新型技术的带预热保护功能的电子镇流器,专利号“cccccccccc”,造型美观、无频闪、更省电;及高亮度大功率路灯、隧道灯、工矿灯等系列高品质电光源产品,经过国家权威部门质量检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地 址:cc电 话:vvvv传 真:xxx邮 箱:zzzz网 址:cccc邮 编:xxx0.2 颁 布 令依据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结合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由公司管理者代表组织建立了符合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本质量手册(含程序文件)。质量手册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是全体员工质量活动的依据,现予批准发布,全公司各级人员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总经理: 2012年4月8日0.3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本公司的质量方针是:创新的科技节能减排 优良的质量顾客满意 细致的服务持续改进质量方针内涵: 产品质量是公司最高宗旨,诚信服务是公司生存发展的基石。顾客的需求在不断地变化和提高,只有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全面满足顾客需求,不断增强顾客满意,才能在顾客中赢得信誉,勇于创新不断提高产品性能,才能使公司立于不败之地。持续改进是企业追求卓越的动力,要增强顾客满意就要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巩固改进成果,增强管理实效,以优良的质量管理业绩,保证和促使产品质量提高,从满意中找出改进的机会,使企业不断发展。务实是企业生存的法宝,只有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努力工作、不断进取,才能“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本公司的质量目标为:1、 产品装配一次送检合格率不低于98%(按检测项目计算);2、 顾客满意度不低于90%,每年提高0.5%;;3、 重大质量事故为零;4、 坚持每年的管理评审和内审,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总经理: 2012年4月8日0.4 管理者代表授权书现任命公司 xxxx 为公司管理者代表,其职责权限如下:a) 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的建立、实施和保持;b) 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及改进需求;c) 对全公司员工通过各种方式(如培训、交流等)加深对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d) 负责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总经理:02012年4月8日0.5 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图总经理管理者代表技术部采购部生产部办公室销售部 成品库房设计组质量检验原料库房生产车间0.6 xx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质量体系过程职能分配表部门体系要素领导层管理者代表办公室技术部生产部采购部销售部生产车间4质量体系4.1 总要求4.2文件要求4.2.1 总则4.2.2 质量手册4.2.3 文件控制4.2.4 记录控制5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 质量方针5.4 质量目标、体系策划5.5 职责、权限和沟通5.6 管理评审6资源管理6.1 资源的提供6.2 人力资源6.3 基础设施6.4 工作环境7产品实现7.1 产品实现的策划7.2.1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7.2.2与产品要求确定的评审7.2.3 顾客沟通7.3 设计和开发7.4.1采购过程7.4.2采购信息7.4.3采购产品的验证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1f)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7.5.4 顾客财产7.5.5 产品防护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8测量分析改进8.1 总则8.2.1 顾客满意8.2.2 内部审核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3 不合格品控制8.4 数据分析8.5.1 持续改进8.5.2/3 纠正/预防措施领导主控职责 部门主控职责 相关配合职责0.7 质量手册管理07.1办公室负责质量手册的制定,并对其进行管理。07.2管理者代表确定质量手册的发放范围,办公室按编号发放受控的质量手册。07.3质量手册的使用单位应按规定要求执行,保管若丢失、损坏、复印须提出申请,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办公室负责补发。07.4办公室在每次管理评审前应对质量手册的充分性、适用性、有效性提出意见,提交管理评审。07.5质量手册的更改按版次修订号进行,现行手册为A/0版,修改后可改成A/1,A/2版。1、2、3需要更改的内容由申请单位填写文件更改单,经手册原审批人员审批后,办公室负责实施更改(具体执行文件控制程序)。07.6在组织机构、产品、过程有重大调整及质量方针调整时应及时对质量手册进行换版,换版版本号为B/0、C/0版07.7受控质量手册应有“受控”标记,公司使用的质量手册均应为“受控”版本,发生更改时必须及时更新。提供给顾客和相关方的质量手册可为“非受控”版本。“非受控”版本可不作标识,不跟踪更改。质量手册未经管理者代表批准,不得擅自提供给公司外部相关方。1 范围1.1 总则1.1.1质量手册作为公司各项质量活动的控制依据,目的是取得顾客的信任,向顾客提供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顾客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不断增强顾客满意。1.1. 2质量手册还适用于对外证实公司有持续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1.2 应用1.2.1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范围为:系列照明灯的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1.2.2公司质量体系涉及ISO9001:2000版标准全部条款,对条款无删减。2 引用标准a) GB/T19000-2000idt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b) 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2.1 产品标准和行业规范 见附页 2.2 法律、法规 见管理文件 3 术语和定义3.1 质量手册采用GB/T 19000-2000 idt ISO 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规定的术语和定义。3.2 供应链质量手册使用的供应链为: 供方 公司 顾客4 质量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4.1.1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框图顾客顾客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管理职责产品实现(主过程)资源管理测量、分析和改进满意要求产品4.1.1.1公司按GB/T 19000 2000 idt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结合公司的实际和产品实现特点,采用过程方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予以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并确保公司全体员工理解、贯彻和实施。公司按照过程方法和PDCA方法: a)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全部过程及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见上图);b) 确定上述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 确定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质量手册、相关支持性文件及记录);d) 确保获得上述过程所需适宜的资源和信息,支持过程运行、监视和改进;e) 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 f) 采取必要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4.1.1.2公司识别外包过程有:电路板的订作、灯管铝槽和喷漆支架、灯架、灯头、包装盒的订作。对外包过程按本手册7.4条款进行控制。 4.1.2 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4.1.2.1产品实现主过程包括目标客户调查和合同签定、相关产品设计开发、采购、产品生产、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产品交付和销售、售后服务。4.1.2.2支持性过程a) 最高管理者提供管理承诺,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将质量目标逐级分解、展开和落实;b) 建立与质量体系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并规定有关部门及各类人员职责权限;c) 实施内部沟通,并保持与顾客沟通;d) 提供和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及顾客要求所需的各类资源;e) 进行顾客满意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f) 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g) 开展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坚持持续改进。不断创新,提供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和服务。4.2 文件要求4.2.1 总则 按照GB/T 19001:2000标准的要求,结合公司的规模、产品形成的过程及过程的复杂程度和人员能力,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a)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含在质量手册中);b) 质量手册(含标准要求的六个程序文件和公司为过程控制所编制的四个程序文件);c) 作业文件、管理文件和规范(见手册附录);e) 质量记录(标准所要求的记录和过程控制其他记录)文件采用书面和电子版形式进行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结构 (图6)第一层文件 第二层次文件、 质量手册(含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程序文件) 管理文件、作业文件、规范、规程和记录格式等 4.2.2 质量手册4.2.2.1质量手册符合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的要求,阐明了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明确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规定了职责和权限,并描述了公司管理体系所包含的过程顺序及相互作用。质量手册规定了质量体系覆盖的系列照明灯的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4.2.2.2质量手册涵盖了标准要求和公司过程控制编制的程序文件。4.2.2.3质量手册的编制、批准和发放按本手册的文件控制程序条款进行控制。质量手册的管理见本手册0.7章。4.2.2.4质量手册确定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见1.2)4.2.3 文件控制程序4.2.3.1 目的 为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中文件进行有效的控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批、发放、更改、标识和作废处理,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文件均为有效版本。特编制本程序。4.2.3.2 范围 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包括适当范围的外来文件的控制。4.2.3.3 职责1) 总经理负责制订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批准质量手册(含程序文件)、管理文件、作业文件等第二层文件。2) 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制质量手册(含程序文件),负责质量手册的的审核。3) 各部门负责相关管理、作业文件的编制,部门负责人审核。4) 办公室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含外来文件)的归口管理。5) 技术部负责公司产品技术文件的管理。6) 外来文件由办公室和技术部分别实施控制.7)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文件的管理。4.2.3.4 工作程序 1)文件的编制审批。a) 总经理负责制订质量方针和目标并签批发布,办公室根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行沟通、并将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并进行考核;b) 管理者代表组织办公室编制公司质量手册(质量手册包含了程序文件),并组织相关部门会签,经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发布实施,以确保文件是充分性和适宜性;c) 管理、作业文件,产品技术文件由各相关部门编制,部门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发布实施。2)文件的发放 经审批后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类文件由办公室编号并加盖“受控”标记,填写文件发放回收记录表,技术文件、作业文件,由技术部编号并加盖“受控”标记,填写文件发放回收记录表,发放给需要使用文件的部门或人员,领用者签字后领取有效版本。若部门有作废或失效版本文件,文件主控部门应收回原版本,加盖作废或作废/保留标识,确保文件在使用时均为有效版本。 3)文件的使用和管理 a) 办公室和技术部建立公司管理类和技术类文件的受控文件清单,注明使用者及其受控号,对其进行管理。各部门保存本部门的受控文件,建立清单进行管理。文件复制(包括电子文件)时,应确认有效版本。 b) 文件不允许随意涂改,确保文件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c)质量手册分为受控和非受控版本。 4)文件的更改 a)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必要时应对其适宜性进行评审,如需更改、更新时(需要时经评审后实施),由提出部门/主管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交办公室或技术部报请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b) 办公室或技术部依据审批后的文件更改申请单对文件进行更改。文件的更改内容填写在更改内容栏内。文件更改涉及内容少时,采取换页的方法进行,并做好更改状态标识。文件重大或多次更改应换版本。c) 技术文件的更改由技术人员按技术文件更改要求执行。 5)外来文件的控制 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等外来文件由办公室(法律法规)和技术部(国家和行业标准和规范)收集并跟踪最新版本,并总经理审批后,将文件发放到相关部门。外来文件和资料应建立外来文件、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目录清单,保持其原有编号,做好标识,外来文件的发放仍需填写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并对其有效性进行控制。 6)文件的作废和销毁 a) 所有作废或失效的文件由归口办公室门及时从所有发放或使用场所收回、加盖“作废”章。有保留价值的加盖“保留”章。 b) 对需要销毁的文件,由办公室人员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销毁。 7)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评审 每次管理评审时,应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具体按本手册的5.6条款执行。 8)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号方法。a) 质量手册 编号为 Q/xx-SC-2012; b) 作业文件、管理文件编号为Q/xx-ZY-200或 Q/xx-GL-200; c) 质量记录 编号为 JL.-;d) 原有的产品技术文件、记录格式或外来文件,保持原编号和格式。其中: Q-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xx-xx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SC-质量手册 GL-管理文件 ZY -作业文件 JL.-记录格式条款号 -序号 200-年代号4.2.4 记录控制程序 4.2.4.1 目的 为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实施控制,公司制订和执行质量记录控制程序。4.2.4.2 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记录的控制。4.2.4.3 职责 a) 办公室是公司记录的主控部门,负责发放管理公司的质量记录。 b) 各部门负责收集、整理、保管本部门形成的质量记录。 c) 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部门编审质量记录格式。4.2.4.4 工作程序1) 各部门专(兼)职人员负责收集,整理、保存本部门的质量记录。2) 质量记录的标识和编号按本手册的4.2.3条款执行。3) 质量记录的填写 a) 质量记录填写要及时,真实、内容完整,字迹清晰不得随意涂改,如因某种原因不能填写的项目,应能说明理由,并将该项目用单杠划去;各相关栏目负责人签名应齐全,不许空白。 b) 质量记录不许涂改,如因笔误或计算错误更改原信息或数据,可采用单杠划去原数据, 在其上方写上更改后的信息或数据并签名。4) 质量记录的保存、保护 a) 各部门的主管人员将本部门的质量记录分类整理好,存放于适宜的环境和场所,所有的质量记录保持清洁,字迹清晰、标识正确、易于检索。 b) 办公室编制记录清单将公司所有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记录汇总,制订记录的编号,规定记录的保存期、使用部门。各部门应按记录清单的要求,保存记录。产品完工交付后应将全部过程控制记录及时归档保管,以便追溯。c) 公司记录通常情况下保存三年。需要时,可延长保存期,或与产品寿命相适应(保存期限见质量记录清单)。d) 电子文档的记录,应有文件名称,检索路径和编号、贮存方式,并存有备份。 5)质量记录的发放 办公室将记录格式表单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一起及时发放到使用部门,各部门也可以到办公室领用。 6)质量记录的作废和销毁处理执行本手册4.2.3文件控制的规定。 7)记录格式 质量记录格式由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编制,随相关文件批准后作为特殊文件填入质量记录清单保管和发放。5 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总经理对公司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作出承诺:a) 通过会议、文件等形式向全体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b) 制订质量方针、质量目标;c) 定期进行管理评审;d) 确保提供必需的资源。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总经理应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得到确定,将其转化为公司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通过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在公司内树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理念,以达到实现增强顾客满意的目的。5.3 质量方针5.3.1总经理负责制订质量方针,并确保质量方针:a) 适合于公司的特点、性质;b) 与公司的宗旨相适应;包括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及其他要求的承诺;c)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d) 提供制订和评价质量目标的框架;e) 通过宣传、培训、文件等方式使质量方针在公司内得到沟通和理解;f) 每年管理评审时对其适宜性和持续有效性进行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经总经理批准后发布。5.3.2公司的质量方针及内涵见质量手册0.3。5.4 策划5.4.1 质量目标5.4.1.1 总经理确保在公司的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与公司的质量方针保持一致。质量目标包括满足顾客对产品质量要求和满足服务要求所需的内容。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公司质量目标见质量手册0.3)5.4.1.2管理者代表组织办公室负责公司年度质量目标的制定、分解、考核和实施效果的检查。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5.4.2.1 总经理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策划的输出应形成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作业文件),主管部门负责识别和确定过程及其相互作用,以确保过程运作、控制和持续改进,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5.4.2.2当内、外部环境变化,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变更时,应进行策划。更改的策划和实施应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5.5 职责权限与沟通总经理规定各部门和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并以文件形式在公司各相关职能层次予以沟通。护楼队环卫绿化组鑫园管物理业部5.5.1 质量职责与权限5.5.1.1公司各部门职责:1.办公室: 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资料、质量记录的管理。负责准备管理评审资料、参与管理评审;组织实施内审,;负责对内部质量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制订的纠正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负责识别人力资源需求和配备;建立各级人员培训档案,并负责企业各级人员的培训、制订年度培训计划并实施,负责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保存培训记录。负责基础设施,办公环境的管理工作。组织质量目标的量化分解和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分析。负责公司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工作。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各过程组织监视和测量。负责提出公司质量体系相关数据分析的报告。负责本部门文件、资料、质量记录的管理。2生产部: 负责生产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对产品实现过程质量负责;负责企业设备的管理,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生产的正常工作。负责生产过程产品的标识、搬运、贮存、防护措施的落实;负责生产现场工作环境的管理,确保安全生产。负责教育操作者执行工艺纪律,坚持“三按生产”(按图纸、按工艺、按产品技术质量标准)。生产过程坚持“三检制”(操作者自检和互检,检验员专检),保持自检、互检和专检记录。负责物资的收发工作,保证帐、物、卡相一致;负责原材料库房的管理,对产品进行分类标识,进行防护和产品发放工作。负责本部门文件、资料、质量记录的管理。3.销售部: 负责公司对顾客及来宾接待。负责进行市场调研和预测,保持与顾客进行良好的沟通,收集有关顾客的各种信息,了解顾客的需求与期望,增强顾客满意。负责产品的销售,并不断开发,扩大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负责确定顾客的需求,并对销售合同进行评审。负责进行顾客满意程度的调查,处理顾客的投诉。负责本部门文件、资料、质量记录的管理。负责成品的收发工作,保证帐、物、卡相一致;负责成品库房的管理,对成品进行分类标识,进行防护和产品发放工作。4.采购部: 负责选择和评价合格供方,并建立合格供方目录,保持合格供方评价的资料。负责向供方传递采购信息,保证在合格供方处采购。实施采购,保证采购在受控的条件下进行;负责本部门文件、资料、质量记录的管理。5.技术部:负责公司的技术工作;负责公司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并形成文件;负责定型产品的质量改进,负责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工作。将产品有效技术文件及时发放到生产现场,并收回失效和作废的技术文件负责产品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负责本公司内部特殊过程能力的确认,确保特殊过程受控。对需要由特种工人操作的岗位(如检验员,电工等),负责督促持有效的上岗资格证人员进行作业。负责公司采购产品的质量验证;负责公司产品检验和试验工作负责公司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负责产品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 负责对不合格产品的控制; 负责本部门文件、资料、质量记录的管理。5.5.1.2公司各部门和岗位职责权限见公司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5.5.2 管理者代表 总经理指定公司管理人员 xxxx 为管理者代表,其职责见管理者代表授权书5.5.3 内部沟通总经理采取有效方式在内部各层次及部门之间进行沟通。沟通内容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实施的有效性。内部沟通方法和内容:a) 管理层沟通:通过经理办公会、管理评审等形式在管理层内进行内部沟通;b) 管理层与员工的沟通:通过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会议和下发相关文件(包括会议记要、通知等)及检查落实情况的方式,达到管理层与各部门、部门主管及基层员工之间的有效沟通;c) 部门之间沟通:以召开各类专题会议、文件(工作联系单等),规定各过程及有关部门之间的接口关系等方式,确保信息及时、正确传递和沟通;d) 信息类别:按管理范畴分为:内部、外部,按其内容分为:行政、质量、市场,按其重要程度分为:紧急、重要、一般;e) 办公室负责收集员工对公司管理的意见、建议和相关信息,并定期提交管理层,以达到自下而上的有效沟通。f) 办公室负责公司内部沟通的归口管理,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内部沟通管理。5.6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5.6.1目的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满足现行的质量方针、目标和GB/T19001:2000标准的要求进行评价,找出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求,公司制订和执行管理评审程序,对管理评审进行控制。5.6.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的控制。5.6.3 职责1)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管理评审,编制管理评审计划书和管理评审报告;3)办公室负责对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4)各部门负责提供与管理评审有关的资料和实施评审中提出与本部门相关的纠正和预防措施。5.6.4 工作程序 总经理按管理评审计划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其持续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价其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求,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办公室保持评审的记录。 1)管理评审计划。 a) 管理评审每年进行一次,间隔时间不超过12个月,当发生下列特殊情况时,总经理可考虑追加管理评审。w 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w 连续出现顾客投诉、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w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等。b) 管理者代表在管理评审会召开前,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下发至相关部门。相关部门依据管理评审计划的要求,准备相关资料。2)管理评审输入:由办公室组织准备以下评审资料; a) 审核结果,包括第一方、二方、三方审核结果(由办公室准备资料); b) 顾客反馈,包括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等(由销售部准备资料); c) 过程的业绩和改进意见(由管理者代表准备资料); d) 产品符合性(由技术部准备资料); e) 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实施和验证结果(由办公室准备资料); f) 以往管理评审措施实施和验证的结果(由管理者代表准备资料); g)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重大变更(管理者代表提出); h) 质量方针、目标的实施及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总体运行情况由管理者代表准备,各部门要总结本部门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质量体系过程运行效果和质量管理体系(手册)更新的建议与会人员评价时提出。3)管理评审会议 管理评审会议由总经理主持,管理者代表组织,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各部门负责人按会议要求对评审输入的资料进行评价,对存在或潜在不合格项,提出预防和纠正措施及改进建议。4) 管理评审输出 a) 管理评审输出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w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包括质量手册的适宜性、充分性,质量方针和目标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结论; w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改进措施;w 资源需求等。 b) 管理评审结束后,办公室在五天内编制完成管理评审报告,经总经理批准后,发至相关部门实施。报告中应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包括质量手册的适宜性、充分性,质量方针和目标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结论;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改进措施;资源需求;改进需求方案或另外形成管理评审改进计划,应对体系文件是否变更作出评价。5)预防和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 a) 办公室按管理评审报告中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的负责部门和完成期限进行验证。验证结论填写在预防和纠正措施处理单的验证栏内。 b) 如验证无效时,办公室报告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通知相关部门重新实施,重新验证。6) 如果评审结果引起文件变更,应按本手册4.2.3条款执行。7) 管理评审中产生的相关记录,由办公室负责归档保存并按本手册4.2.4条款执行。6 资源管理6.1 资源提供 公司确定并提供所需的人、财、物等资源,以确保:a) 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其有效性;b) 满足顾客的要求,增强顾客满意;6.2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6.2.1 目的 为确保从事影响产品质量有关的人员能满足相应岗位的能力要求,对公司人力资源、培训进行管理和控制,特编制本程序。6.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等方面的控制6.2.3 职责1) 办公室负责公司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和培训计划、组织、实施。2) 各部门予以必要的配合。6.2.4 工作程序1) 岗位人员的能力要求a) 办公室根据公司业务、工作和岗位需要,编制公司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经总经理批准后,作为公司岗位人员能力评定、招聘、选择、上岗、转岗的依据。b)岗位任职条件包括学历、职称、技能、培训、工作经历、经验、职业道德和年龄等方面要求。c)为确保现有岗位人员满足公司的岗位任职要求,能够胜任所从事的岗位工作,办公室根据公司岗位任职要求,组织对公司各岗位人员进行评定,对未满足岗位任职能力要求的人员采取培训、转岗等措施,并根据公司的发展和工作需要,定期对岗位任职要求进行调整,对现有上岗人员进行考评。2) 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各部门每年年底或年初提出本部门培训需求反馈至办公室,办公室根据培训需求及公司发展和岗位人员能力需要制订年度培训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按计划执行。3) 培训内容a) 新员工培训:新员工入公司对其进行的公司概况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安全节能和环保、质量意识、相关法法律法规及质量管理体系规定等上岗前公司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上岗前对新员工有关岗位作业文件、设施、设备及操作规程及紧急情况应变措施等技能方面的培训。b) 质量检验/测量人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