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测)(提升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测)(提升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测)(提升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测)(提升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测)(提升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极世界的形成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1美国“冷战”政策最基本的特征是A 强调合作但不搞对抗B 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于武力C 以军事结盟的方式稳定资本主义D 组织军事集团但不进行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点睛】“最基本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2“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在A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B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C 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形成D 民族解放运动迅猛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在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故A项正确,C项错误;BD项是两极格局的具体表现,故排除。【点睛】解题时注意“突出表现”这一限制条件。3下图为绘制于20世纪60年代的漫画,赫鲁晓夫(牙医)对卡斯特罗(病人)说:“我比你更觉得疼”。该漫画所包含的正确信息是A 苏联解除了对古巴的军事威胁B 苏联放弃了与美国的冷战对抗C 苏联将军事对抗转为经济对抗D 苏联与美国对抗暂时居于劣势【答案】D【解析】【详解】【点睛】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它是由于1959年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弹道导弹雷神导弹和朱比特导弹引起的, 前苏联为了扳回战略劣势,而在古巴部署导弹。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这次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美苏双方在核按钮旁徘徊,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最后以前苏联的妥协而告终,其中有不少值得总结、反思的经验教训。迄今为止,古巴导弹危机仍然被认为是人类存亡的最危险时刻,它差点儿酿成热核战争,肯尼迪与赫鲁晓夫对此看法高度一致。4“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材料表明美国的“欧洲复兴计划”A 是纯粹的经济援助计划B 以复兴西欧经济为最终目标C 具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D 有利于应对华约组织的挑战【答案】C【解析】【详解】5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大师肯尼思华尔兹指出,冷战期间,“从利害关系的大小和斗争的力量来看,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这两国的行为与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统大国的行为”。这段材料反映出美苏冷战A 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B 实质是争夺国家利益C 具有不均衡性的特征D 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并结合所学可得知,决定国家关系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利益,因此美苏冷战实质争夺的是国家利益,B项正确。根据材料“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可得知,美苏冷战之中有意识形态的体现,但意识形态的分歧实质是国家利益,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美苏争夺的不均衡性,故排除C项。根据材料“与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统大国的行为”,说明美苏两国的争斗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的传统的大国行为,故D项错误。61971年,美国有学者指出:“外交已开始付出红利,苏联因怕美国与中共过分亲善,愿意在反弹导导弹条约的坚定立场上让步。”其背景是A 尼克松主义的推行B 苏联在争霸中处于守势C 欧洲联盟的建立D 中苏关系实现了正常化【答案】A【解析】【详解】【点睛】尼克松主义是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的调整对外政策的战略重点的主张。60年代后期,美国的实力在侵略越南战争中遭到很大的削弱,在国内陷入空前的经济、金融和政治危机。尼克松就任总统后,针对上述情况决定在对外政策方面做重大调整。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提出美国收缩战线、越南战争越南化、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新亚洲政策”。西方报刊称之为“尼克松主义”或“关岛主义”。71947年7-8月,苏联分别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把以前流向西欧或苏联势力范围之外的其它地区的大宗贸易转向了东欧”,以此来抵制西方的援助。这些协定A 推动了经互会成立B 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 导致了冷战的兴起D 促进了东欧经济高速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的协定中“把以前流向西欧或苏联势力范围之外的其它地区的大宗贸易转向了东欧”是为了抵制马歇尔计划对东欧的冲击,为此苏联与东欧建立了经互会,故A项正确;经互会的成立使世界市场分裂,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故B项错误;冷战兴起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故C项错误;D项错在“高速发展”。 【点睛】理解“把以前流向西欧或苏联势力范围之外的其它地区的大宗贸易转向了东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经互会的成立有关。8美国从一开始眼睛就盯着全球,表现出所谓“国际性”的本质。即使所谓的“孤立主义”也只是美国实力尚未达到与欧洲大国正面抗衡时的一种无奈选择,一旦具有了经济和军事实力,美国势必会把“领导世界”的意识转化为“领导世界”的行为。材料意在说明美国A 已放弃了孤立主义传统B 霸权主义具有历史渊源C 凭借实力建立单极世界D 国力增强推动对外侵略【答案】B【解析】【详解】91958年,在莫斯科举办了首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美国钢琴家范克莱本荣获一等奖,这使美国“从一种50年代以来的不快阴影中得到些许解脱”。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快阴影”的是A 欧洲共同体的诞生B 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C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D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答案】C【解析】【详解】二战后美苏实行冷战政策,以美国为首资本主义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华沙条约,两极格局正是形成。材料美国钢琴家获奖,没有受到冷战意识形态的影响,符合材料主旨,故项正确;不符合材料中美苏争霸信息;属于关税贸易协定组织;与美苏没有直接关系,排除。10二战后,美国极力建立全球霸权,它在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同时在亚洲则是A 扶植蒋介石打内战 B 发动朝鲜战争C 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 D 从亚洲撤退兵力充实欧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根据时间来判断。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在二战结束后不久(1948年。故选A。考点:当代世界国际关系格局美苏争锋马歇尔计划11二战后,美国指望西欧国家能显示在经济方面努力与美国协调的意愿,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用合作来代替竞争。为此,美国政府A 提出了杜鲁门主义B 建立“北约”组织C 实施了马歇尔计划D 推动欧共体的成立【答案】B12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其演说中宣称:“我不相信苏俄希望战争。他们所希望的是得到战争的果实,以及他们的权力和主义的无限扩张。我们在这里要考虑的是永久制止战争和尽速在一切国家为自由和民主创造条件的问题。”丘吉尔的演说A 促使美苏矛盾进一步加剧B 标志美国冷战政策开始C 加剧了美苏之间争霸的态势D 助推美国霸权思想产生【答案】A二、非选择题(每题12分,1小题,总共12分.)13“热战”和“冷战”,是组成20世纪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没有一个国家预料到要进行一场长期的战争,因而也没有哪一国拟定工业动员的计划。每一件事情都必须临时准备。1916年,每一国政府都建立了一套政府部门、署局机关、政务会和专门委员会,以便在各方面协调政府进行战争的努力。“计划经济”的思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先得到了应用,因为交战中的各个国家都试图将整个社会的财富、资源与精神上的意图统统引向单一的目标。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二: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充满了火药味。但是,“冷战”也并非一无是处。1998年年末,克林顿曾说:“啊,我想念冷战。”确实,二战后美苏两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除了给一些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外,还给了美国国力发展以多方面的刺激。根据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等资料整理(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在经济领域产生的影响。(2)阅读材料二,结合20世纪50、60年代的史实,说明美苏是如何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却“充满了火药味”的。为什么作者会认为“冷战”也并非一无是处”? 【答案】(1)影响:强化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或“加强了社会生产计划性”也可);欧洲在世界工业生产和财政金融上的地位下降,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衰弱;美国成为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日本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2)史实:欧洲,柏林危机;亚洲,朝鮮战争、越南战争。积极影响:美苏均势带来了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