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理论.ppt_第1页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理论.ppt_第2页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理论.ppt_第3页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理论.ppt_第4页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理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的基本进展 一、传统比较优势学说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的重点在于,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出发,探讨其在服务贸易中的适应性问题。目前学术界存在三种观点:完全不适应的观点、完全适应性观点和不完全适应的修正论观点。,1、完全不适应的观点 代表性的经济学家:迪克(RDick)和迪科(HDicke)、赫尔曼(Herman)、郝思特(Vanholst)、桑普森(GSampson)、穆勒(Henric Schaumburg Muller)、菲克特库迪(GFeketekuty)等 主要观点:(1)在贸易时需要更多地考虑需求因素而不是生产成本,强调需求因素导致的成本增量或运输成本、信息成本、收入及偏好、消费环境等因素都构成服务的贸易条件。(2)专业服务的投入要素是特殊的投入要素,与传统的商品生产投入要素同质的假定相矛盾。,同时,技术已成为服务贸易发展的一个内生变量,而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将技术作为一个静态固定的外部条件来对待。(3)货物贸易假定要素在国际间不流动 1)迪克和迪科 1979年,运用RCA(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法对18个OECD国家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进行跨部门回归分析,其结果是,没有证据表明比较优势在服务贸易模式的决定中发挥了作用。虽然这种现象可以部分归因于非关税壁垒的存在,但他们仍然坚持:“如果不考虑贸易扭曲,要素禀赋在服务贸易中没有重要的影响。”,不同收入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2)赫尔曼和郝思特 他们指出,由于服务的不可移动以及不可储存的特征,货物贸易理论无法应用于服务贸易。而且,他们坚持认为一个给定的服务不具有统一的价值和价格。首先是同一个服务所需的生产要素可以不同,不同的服务提供者可以采取不同的要素组合;其次,服务由于服务对象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价格,所以,服务的要素生产率是一个无法测量的概念。同时,服务统计数据的缺乏以及概念的模糊都是建立服务贸易理论的局限条件。,3)桑普森和斯内普 他们认为,在传统的贸易理论中,以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流动为基本前提,而服务贸易通常要求服务提供者与需求者在物理上接近,因此,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不足以解释国际服务贸易。 4)菲克特库迪 他认为,与商品相比,服务具有许多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国际贸易原理不适用于服务贸易。服务贸易的这些特点包括:(1)服务贸易是劳动活动和货币的交换,不是物品和货币的交换;(2)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同时发生,不能储存;(3)服务贸易在各国海关进出口和国际收支表上没有体现。,5)穆勒 穆勒在1984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现存的货物贸易理论即使对货物贸易本身的适用性尚存在很大的争议,国际间的生产成本差异对国际竞争力的解释作用很牵强,因此对服务贸易来说,该理论的应用前景就更值得怀疑。他进一步解释说,也许对一些服务,比如海上运输服务来说,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服务的价格联系很紧密,但对大多数服务而言,它们的价格和实际投入之间的联系很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顾客的主观评价和判断,因此货物贸易里经常用到的价格竞争,2、完全适应的观点 代表性经济学家包括:麦尔文(JamesMelvin)、萨皮尔(ASapir)和鲁兹(ELutz)、拉尔(SLall)、理查得库伯(Richard Kumpe)、辛德利(Hindley)和史密斯(Smith)、斯库兹(Schultz) 这种观点认为,作为一个简单的思想,比较优势说是普遍适用的,即使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存在一些差别,但该差别并未大到足以推翻该理论的地步。,1)麦尔文 1989年的文章生产服务贸易:赫克谢尔俄林方法中,运用传统的H-O理论模型,成功地解释了要素贸易也可以达到与货物贸易相同的贸易结果,从而得出服务贸易必然服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结论。,2)萨皮尔和鲁兹 他们选择货物运输贸易、旅客运输服务贸易和保险服务三个行业,运用52个国家(其中35个发展中国家,17个发达国家)1977的服务贸易数据,构造了一个回归模型来检验传统的H-O模型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回归结果显示:(1)在货物服务贸易方面,资本密集性效应对32个国家的样本都呈强相关(其中有20个发展中国家和12个发达国家),而规模经济效应仅对发展中国家呈强相关,这可能是由于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规模经济的缘故;(2)在客运服务方面,物质资本禀赋对提供国际客运服务的比较优势具有重要的正面影响;(3)在保险服务方面,人力资本和健全的金融市场的存在确实将为保险和再保险服务的出口提供比较优势。总之,比较优势原理不仅适用于货物贸易,同样也适用于服务贸易。,3)拉尔 1986年,拉尔就海运和技术服务的国际贸易,对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比较优势原理适用于服务贸易。 4)理查得库伯 他坚持认为,作为一个简单的思想,比较优势论是普遍有效的对传统比较优势论的依赖是基于一个简单的命题每个团体所专注的共同利益正是自身效率更高的那项活动所带来的。这个命题总是有效的,试图解释各个团体所拥有的比较优势结构的不同理论确实存在,但是其中一些甚至全部都是错误的。正如存在于商品生产中那样,比较优势也存在于服务业中。,5)辛德利和史密斯 他们分析了影响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适用性的三个原因:(1)政府出于各种目的,对服务业实行特别管理和市场干预;(2)各国对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的种种顾虑,以及由此引发的限制政策;(3)政府出于保护幼稚产业的需要,拒绝开放国内市场。他们认为,政府的这些管制措施并非是必然采取的,因而没有理由把这三个原因作为影响比较优势适用性的障碍。他们指出,尽管服务与商品相比存在显著的、值得我们关注的区别,但比较优势的强有力的逻辑完全可以超越这些区别。,6)斯库兹 他认为,即使商品和服务的确有差别,而且有一些服务的确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国家控制(如银行业、保险业和电信业等)或者根本无法进行国际贸易,但这丝毫不影响比较成本论的国际适用性,比较优势原理是普遍适用的。,3、修正论观点 修正论观点介于完全适应论与不适应论观点之间:一方面肯定国际贸易基本原理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另一方面也承认具体理论在解释服务贸易上的缺陷,主张在利用国际贸易理论解释服务贸易时,必须对传统理论进行若干修正。,1)迪尔道夫(ADeardorff) 1984年,迪尔道夫先是分析了国际贸易理论用于服务贸易的局限性,认为至少有三个特征可能会导致比较优势理论失灵:一些服务贸易的需求仅仅是货物贸易的派生需求,不存在贸易前价格;许多服务涉及要素流动;某些要素服务可以由国外提供。他通过分析指出,前两点不影响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运用,但第三个特征会导致比较优势原则不成立。然后,他运用H-O模型,通过改变其中的个别约束条件,率先成功地解释了国际服务贸易是如何遵循比较优势原则的。,2)塔克(KTucker)和森德伯格(MSundberg) 1988年,他们指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适用于分析服务贸易,但也存在下述局限性:(1)要素禀赋理论是从供给的角度来分析国际贸易的,而国际服务贸易在许多情况下主要受到需求条件而不是生产成本的影响;(2)商品和服务在研发、广告等方面的效用上存在着差别,这将导致服务出口同国内市场不同的需求特征;(3)许多服务往往作为中间投入出现在生产过程中,在生产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两个不同的生产函数;(4)服务贸易受市场结构和政府管制的影响比货物贸易要大得多。他们主张,为克服上述缺陷,在运用国际贸易原理来分析服务贸易时,需要更多地关注相关的市场结构和需求特征。,3)伯格斯(DFBurgess) 1990年,伯格斯运用修正过的H-O-S模型,探讨了服务贸易、服务技术出口对于服务贸易双边的影响,提出了关于服务贸易的一般模型。该模型说明了服务提供者服务技术差别是如何形成比较优势,从而决定服务贸易格局。他指出,国际贸易理论可以用来解释服务贸易。如果把标准的H-O-S模型做简单的修正,就可以得到解释服务贸易的一般模型。他认为服务贸易自由化和服务技术的出口一般会改变出口国的贸易条件,提高出口国的经济福利水平。,二、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 目前,关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决定因素的理论分析较为零散。概括起来有政府的管理体制、自然禀赋、文化传统、服务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等。然而,由于服务贸易部门繁多,不同部门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可能相差很多。,服务价格国际差异模型: 关于如何解释服务价格的国际差异,人们采取了两种途径:其一是借助传统贸易理论(含有一种非贸易品假定为服务的模型,即萨尔特的依附经济模型)解释服务价格与实际人均收入之间的相关性;其二是用实证方法分析价格差异的决定因素。,1、克莱维斯和巴格瓦蒂 他们通过第一种途径来解释服务价格和实际人均收入的相关性,并认为发达国家在金融、工程咨询、信息处理等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上相对价格较低,具有比较优势,而某些发展中国家在建筑工程承包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克莱维斯指出,在相对价格状况下,一个典型的穷国比富国的服务价格显得更低。联合国有关部门对34个国家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 分析框架:克莱维斯首先提出了一个标准的李嘉图式贸易理论假设,即不同国家贸易品的价格相同。尽管贸易品的价格相同,但由于贸易品行业生产率的差别而导致工资的差别。由于各国贸易品行业的工资率决定非贸易品(主要是服务业)的工资率,而且服务行业的国际生产率差异较小,因此,穷国的低生产率贸易品行业的低工资,运用于生产率相对于富国并不低的服务和其他非贸易品行业,结果导致了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服务和其他非贸易品的低价格。,2、法尔维和格默尔 他们在对1980年52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国家间服务价格与人均实际收入成正相关;(2)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农业耕地、矿藏、资本、较大的贸易赤字和较高的贸易品价格(由于贸易政策的影响),将倾向于提高国内服务价格和人均实际收入。相反,较多的人口和劳动力禀赋倾向于提高人均实际收入,但却会降低对服务的净需求,从而降低国内服务价格;(3)非熟练劳动力的增加将降低服务价格,而熟练劳动力的增加则可能降低也可能提高服务价格,但当对有技能的劳动力进行价格补贴时,无论是熟练劳动力还是非熟练劳动力都将降低服务价格。,三、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条件的服务贸易 1、马库森(Markusen) 1986年,马库森以生产者服务贸易为例分析了规模经济对于服务贸易的影响。他指出,在服务贸易中,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首先进入服务产业的厂商成本较低,可以防止因后来者的进入而导致其福利水平的下降。因此,政府应该给予生产者以生产补贴和无代价的公共投入,以使其福利最大化。,1988年,马库森又借助垄断竞争理论,对熟练劳动力的服务贸易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其结论是:(1)仅单纯发挥要素禀赋的作用也能从贸易中获利;(2)由于一些专业化受到限制,仅有货物贸易并不能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而引入服务贸易则可以导致最大程度的专业化和帕累托最优;(3)即使存在垄断力量,关税也不一定能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相反会因削弱了全球的专业化潜力而使福利水平降低。 1989年,马库森建立了一个两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来探讨具有规模经济的生产性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的国际贸易。其分析结果是,允许生产性服务等特殊中间投入贸易优于最终产品的贸易,中间投入的自由贸易可以保证贸易双方的福利同时增加。,2、基尔兹克斯基 1987年,基尔兹克斯基运用寡头垄断模型,解释了取消国内服务业管制的国际影响。与马库森的观点相反,他认为取消国内管制可以促使厂商为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而进行国际竞争,因此政府最好的政策是创造自由的国内市场。 3、琼斯和基尔兹克斯基 1988年,琼斯和基尔兹克斯基提出和运用“服务链”的观念来探讨规模经济条件下服务贸易的作用。他们认为,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生产过程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服务链”。由于比较优势的存在,服务链可以促进生产的国际化,从而服务贸易可以大大促进货物贸易。,4、弗兰科斯 弗兰科斯通过一个具有垄断竞争特征的产品差异模型(一个部门、两个国家),讨论了生产者服务与由于专业化而实现的报酬递增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者服务贸易对货物生产的影响。服务部门的专业化导致规模经济效应的出现,专业化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程度依赖于每个厂商的生产规模,而生产规模又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服务贸易自由化导致服务产品种类增多,生产规模扩大,使服务进口国向更专业化生产方向发展,服务出口国或向专业化,或向非专业化生产方向发展,并使制成品的价格下降。随着本国厂商数量的减少,外国厂商的数量逐渐增加,,第二节 服务贸易与经济效应,GATS序言中明确指出,达成服务贸易协定,实行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建立一个服务贸易准则和规范的多边框架,从而在透明度和逐步自由化的条件下扩大该类贸易,并以次作为促进贸易伙伴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一条途径”,“希望有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参与程度,将帮助它们,特别是通过其国内服务能力、效率和竞争力的提高扩大这方面的出口”。,一、服务贸易与经济福利 1、贸易对福利影响的静态效应 标准贸易模型的基本假定:(1)两个国家A和B,每个国家都生产两种商品X和Y,其中X为劳动密集型商品,Y为资本密集型商品。(2) A国拥有丰富的资本资源,在生产Y上有比较优势; B国拥有劳动资源优势,在生产X上有比较优势。(3)两个国家都实行自由贸易,无任何贸易壁垒。(4)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能自由流动,但在两国之间不能流动。(5)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且不考虑运输、保险等费用。(6)各国的福利水平用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Y TA TW B D T B B A B A A C X,2、贫困化增长 巴格瓦蒂“贫困化增长”理论:由于技术进步或要素积累增加所导致的实际产出的增加有可能使价格贸易条件不利于正在增长的国家,而且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所造成的损失会超出产出增加所带来的收益,最终使该国的景况不如从前。,Y U1 U2 C1 C2 P2 P1 X,贫困化增长情形的发生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本国的经济增长必须是偏向出口部门的;(2)国外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必须是价格无弹性的,因此,出口供给的扩大一定导致出口价格的迅速下降;(3)该国必须是一个贸易大国,因为只有贸易大国进出口数量的变化才会影响其价格贸易条件;(4)该国的国民经济对本国产品出口存在高度依赖。 虽然贫困化增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但其所提出的贸易条件恶化会导致贸易国福利恶化的思想则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二、服务贸易与产业发展 贸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1)通过参与贸易活动,一国可以发现自己的比较优势,并围绕比较优势发展自己的产业。一方面,贸易所导致的生产专业化形成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大大促进本国优势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国外生产要素的进口可以克服本国的要素瓶颈,使本国优势产业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2)贸易可以为新兴市场的建立提供市场条件。(3)贸易所带来的国际竞争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产业推进的效率。,1、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特定要素模型 模型的基本假定:(1)一个国家能够生产两种产品商品(用g表示)和服务(用s表示);(2)生产这些产品需要的要素有劳动力(用L表示)和特定要素(用Sg、Ss表示;(3)规模报酬不变;(4)每一种特定要素只能用于一个生产部门,即两部门间的特定要素不能互相使用;(5)劳动可以在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6)所有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7)特定要素不存在国际间的流动性;(8)劳动在各部门间的配置是衡量产业发展的唯一指标。,根据上述假设可以得到两部门的生产函数如下:,劳动力在两部门之间的配置情况: 每个部门产品的价格和工资率都决定了每个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工资率又取决于商品和服务两个部门对劳动力的总需求。在两个部门的工资率和价格都给定的情况下,就可以确定出各部门的劳动投入量以及相应的产出。图形分析如下:,W W MPLg*P g MPLs*Ps W0 L g O Ls,W W MPLg*P g MPLs*Ps MPLs*Ps W0 A W1 B L g O 0 O1 Ls,结论: 对服务部门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贸易自由化对其是有害的,它导致了服务部门劳动就业的减少,从而使服务部门萎缩。 对发达国家来说,实施服务贸易自由化后,发达国家服务产品的价格上升,服务部门劳动力需求曲线向上移动,服务部门劳动就业增加,从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由于自由化进程的推进,各国纷纷放松了对要素流动的限制,再加上交通运输速度的加快,通信信息传输能力的提高,极大地提高了特定要素的流动性。 在实行服务贸易自由化后,随着特定要素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特定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将趋于提高,从而提高了服务部门的工资率。如果特定要素边际生产力增长的比率大于服务产品价格下降的比率,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发展是可以获益的。分析如下图:,W W MPLg*P g MPLs*Ps MPLs*Ps MPLs*Ps W2 C W0 A W1 B L g O2 O 0 O1 Ls,2、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产业发展 在分析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一国产业发展的影响时,主要是考察因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而引起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增加对东道国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在此我们假设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后不会在本国的各行业间自由流动,资本流入后就锁定在特定的行业中。另外,假设经济是完全竞争的,在国际市场上每个国家都是小国,每个国家产品产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的变化,而且假设一国由两个经济部门组成,M是制造业部门,S是服务业部门,两部门都以资本K和劳动L作为要素投入,体现消费者效用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是位似的。,资本流入发达国家的情况: M S,结论: 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入促进了发达国家服务的净出口,扩大了其贸易顺差,增强了其服务业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资本流入发展中国家的情况: M S,结论: 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入增加了发展中国家服务的净进口,扩大了其贸易逆差,降低了其服务业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阻碍了自身服务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