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息风药中药基础知识.ppt_第1页
平肝息风药中药基础知识.ppt_第2页
平肝息风药中药基础知识.ppt_第3页
平肝息风药中药基础知识.ppt_第4页
平肝息风药中药基础知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肝息风药,学习要求:,概念:凡以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为主,治疗肝阳上亢或 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称之。,功效与适应证,平抑肝阳药平肝、镇肝,主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平肝息风药 肝阳化风 热极生风 息风止痉药制止痉抽 风痰上扰癫痫 惊厥抽搐 破伤风 虚风内动 部分药物兼有:清肝治肝热或肝火 重镇安神心神不安,(肝体阴而用阳,具有升动的特点;若阴血不足,则肝阳失于潜藏而上亢,则出现头晕目眩、耳鸣腰酸、头重脚轻、脉弦等肝阳上亢表现。平肝药重镇沉降,能针对肝阳上亢的病理状态而平抑之,故有治疗作用。 肝阳上亢进一步发展,升动无制,肝阳暴涨,进而化风;或肝经热盛,热极生风,或阴血不足,血虚生风;或感受风毒,深入内脏,引动肝风;均可导致机体出现震颤、动摇、痉挛、抽搐甚至强直等症状,称之为肝风内动。息风止痉药具有良好的制止痉挛抽搐作用,对肝风内动证有针对性的治疗效果。 由于肝阳上亢与肝风内动病位相同;二者在病机上关系密切,肝阳上亢进一步发展,可成为肝风内动;治疗上经常合用;部分药物具有平抑肝阳和息风止痉的双重作用。因此,将两类药物合为一章。),平肝息风药,使用注意:,1.对证用药:肝阳上亢用平肝药,肝风内动用息风药,2.注意配伍:,阴虚阳亢,配滋阴药,益阴制阳; 阳亢化火,配清肝泻火药; 肝阳化风,配平肝药; 热极生风,配清热泻火解毒药; 风痰上扰癫痫,配化痰药; 阴血亏虚动风,配补养阴血药; 脾虚慢惊,配补气健脾药; 窍闭神昏,配开窍药。,3.脾虚慢惊忌用寒凉;阴虚血亏忌用温燥。,牡蛎,出处:神农本草经,采制:生用或煅用,打碎。,来源:牡蛎科动物长牡蛎、 大连湾牡蛎、近江牡蛎的 贝壳。,处方名:牡蛎、生牡蛎、煅牡蛎,牡蛎,性味归经:咸,微寒。归肝、胆、肾经。,1.平肝潜阳,功效应用:,阴虚阳亢,头晕目眩,配龙骨、白芍、龟甲等, 镇肝息风汤。,真阴灼伤,虚风内动,配鳖甲、地黄、龟甲等, 大定风珠。,2.重镇安神惊悸失眠,配龙骨、琥珀、酸枣仁等。,牡蛎,3.软坚散结,功效应用:,痰核、瘰疬、瘿瘤,配浙贝母、玄参等,消瘰丸,自汗、盗汗,研粉扑或配麻黄根、浮小麦,牡蛎散,4.收敛固涩,癥瘕积聚,配鳖甲、丹参、莪术等,遗精、滑精,配龙骨、芡实等,金锁固精丸,遗尿、尿频,配桑螵蛸、金撄子、龙骨等,崩漏、带下,配海螵蛸、龙骨、山药、山茱萸等,此外,尚能制酸止痛,煅用,牡蛎,用量用法:煎服,915g,打碎先煎。 收敛固涩宜煅用,其他宜生用。,安神 平肝 固涩,牡蛎与龙骨,牡蛎长于平肝潜阳,软坚,龙骨长于镇惊安神、固涩,心神不安 肝阳上亢 滑脱诸证,平抑肝阳药小结,平抑镇潜肝阳,肝 阳 上 亢 头 晕 目 眩,石决明凉肝、镇肝,善治阴虚阳亢眩晕,明目要药 珍珠母 明目 紫贝齿 明目 牡 蛎 安神 软坚、固涩 生铁落 善治癫狂、易惊善努 代赭石清镇,善治实火眩晕,降逆止呕要药,平喘,止血 刺蒺藜疏肝,治肝气郁滞,祛风明目、止痒, 罗布麻善治肝阳、肝火眩晕,清热、利尿,羚羊角,出处:神农本草经,采制:镑片或研粉生用。,来源: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羚羊角,性味归经:咸,微寒。归肝、心经。,咸寒质重清镇,功效:,清肝息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羚羊角,临床应用,1. 肝风内动 惊痫抽搐,小儿热盛急惊,取末,乳汁化服; 或与灯心草、甘草煎服,热极生风,配钩藤、菊花、生地等, 羚角钩藤汤,妇女子痫,配防风、茯神、酸枣仁、 独活等,羚羊角散,癫痫、惊悸,配钩藤、天竹黄、郁金、 朱砂等,为惊痫抽搐要药善治热极生风,羚羊角,临床应用,2.肝阳上亢,头晕目眩,配石决明、生地、菊花、龟甲等,羚羊角汤。,3.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配决明子、车前子、龙胆草等,羚羊角散。,4.温病壮热、谵语、发斑,配石膏、麝香等,紫雪丹。或配犀角、入白虎汤中;羚犀石膏知母汤。,此外,又有解热、镇痛之效,可用于风湿热痹,肺热咳嗽、百日咳等。,羚羊角,用量用法:煎服,13g;宜单煎2小时以上。 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使用注意:脾虚慢惊者忌用。,羚羊角,歌曰; 羚羊咸寒息肝风, 清热镇惊主解痉, 肝风内动皆可用, 子痫目赤有殊功。,羚羊角,用量用法:煎服,13g;宜单煎2小时以上。 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使用注意:脾虚慢惊者忌用。,附药: 山羊角平肝、镇惊(功近羚羊) 现多用水牛角代替,功效较差。,牛黄,出处:神农本草经,采制:研极细粉用。,来源:牛科动物牛的干燥胆结石,牛黄,性味归经:甘,凉。归心、肝经。,凉、芳香清透,功效:,入心清心化痰开窍,入肝凉肝息风,清热解毒,牛黄,临床应用,1.热病神昏,配麝香、冰片、朱砂、黄连等,安宫牛黄丸。,2.小儿急惊抽搐,配朱砂、全蝎、钩滕等,牛黄散。 癫痫抽搐,配珍珠、远志、胆南星等,痫证镇心丹。,3.疮毒,清心、祛痰开窍 善治痰热闭阻心窍神昏!,凉肝、化痰 痰热惊抽为佳,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痛,配雄黄、大黄等,牛黄解毒丸,咽喉肿痛溃烂,配珍珠为末吹喉,珠黄散,痈疽、疔毒、疖肿,配金银花、重楼、甘草等,牛黄解毒丸,乳岩、横痃、流注、瘰疬、恶疮,配麝香、乳香等,犀黄丸,清热解毒良药!,牛黄,用量用法:入丸散剂,每次0.150.35g。 外用适量。,使用注意:非实热证不宜使用,孕妇慎用。,息风止痉 清热解毒,羚羊角治热极生风、清气血热毒;平肝、明目,牛黄治痰热惊风、疮毒;善清心化痰开窍,天麻,出处:神农本草经,采制:润透或蒸软切片用。,来源: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处方名:天麻、明天麻。,天麻,天麻,天麻,天麻,天麻,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1.息风止痉,功效应用,小儿急惊抽搐,配钩藤、羚羊角、全蝎等,钩藤饮,小儿脾虚慢惊,配人参、白术、僵蚕等,醒脾丸,破伤风,配天南星、白附子、防风等,玉真散,治疗寒热虚实各种动风,天麻,功效应用,肝阳上亢,眩晕、头痛,配石决明、钩藤、牛膝等, 天麻钩藤饮,头风,头痛眩晕, 配川芎,天麻丸。,中风手足不遂,筋骨疼痛,配没药、麝香等,天麻丸,2.平抑肝阳,风痰上扰,眩晕头痛,配半夏、陈皮、白术等, 半夏白术天麻汤,头痛、眩晕要药,3.祛风通络,妇人风痹,手足不遂,配牛膝、杜仲、附子等,天麻酒,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配秦艽、羌活等,秦艽天麻汤,天麻,用量用法:煎服,39g;研末服,每次11.5g。,息风止痉 平抑肝阳,钩藤,清透,宜用治小儿急惊轻证,凉肝止惊,羚羊角,清热力强,主热极生风,又清热解毒、明目,天麻,甘平质润,治寒热虚实多种动风,又祛风通络,钩藤、羚羊角与天麻,“低血压”的食疗秘方:,嫩母鸡1只,黄芪30克,新鲜天麻100克(干品15克)。 鸡洗净入沸水中焯一下,用凉水冲洗。将天麻、黄芪切片装入鸡肚内。将鸡放于沙锅中,加葱、姜适量,盐、酒、陈皮15克,水适量,用文火炖至鸡烂熟,加胡椒粉2克,即可食用。,小儿失眠 天麻茶:天麻5克,切片,沸开水冲泡,每日1次,治疗青少年神经衰弱症效果较好。 产后头痛 天麻炖乳鸽:注意乳鸽要用水淹死哦。多吃几次。 月经的调理调月经(腹痛腰痛等寒性病) 用量:红花30克、熟地30克、苏木30克、转经花(一种酷似鸡冠花的植物)30克、荆条30克、鸡蛋7个、红糖30克 用法:把红花、熟地、苏木、转经花、荆条水煎开后20分钟,放入鸡蛋(荷包蛋),煮熟后在碗里放入红糖,放入药汤和鸡蛋,吃蛋喝汤。每次一碗,每日三次。在月经来时第一天开始吃。(此药必须在月经来潮时吃)。药不全也没关系,也有效。,天麻,歌曰: 天麻甘平入肝经, 驱风胜湿而解痉, 头痛眩晕风湿痹, 惊痫痉挛破伤风。,地龙,出处:神农本草经,采制:生用或鲜用。,来源:矩蚓科动物参 环毛蚓、通俗环毛蚓、 威廉环毛蚓、栉盲环毛 蚓的干燥体。,处方名:地龙、 蚯蚓、广地龙。,地龙,性味归经:咸,寒。归肝、脾、膀胱经。,功效,咸寒清降,清热定惊,清肺平喘,走窜通利,通络,利尿,地龙,1.热盛动风、惊痫,临床应用,狂热癫痫、抽搐,用盐化水,饮用,气虚血滞,半身不遂,配黄芪、当归、川芎等,补阳还五汤,风寒湿痹,配川乌、草乌、乳香等,小活络丹,地龙注射液治疗癫痫、或地龙煎剂配小量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小儿急惊风,地龙捣烂,与朱砂为丸,高热抽搐、惊痫,单用或配钩藤、牛黄、 全蝎等,2.经络不通,热痹,配防己、秦艽、忍冬腾、桑枝等,善治热痹!,地龙,1.肺热气喘、喉中哮鸣,单用研末服,或鲜地龙水煎,白糖收膏 或配麻黄、杏仁、黄芩等,临床应用,2.热结膀胱,小便不通,单用,或配车前子、木通、冬葵子等,此外,本品有降血压作用,40地龙酊治疗高血压有效; 鲜地龙捣烂或鲜地龙浸出液外用,治疗急性腮腺炎,化脓性中耳炎,烧、烫伤,丹毒,小儿鹅口疮、慢性下肢溃疡有效,地龙粉内服、地龙注射液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有效。 扩张支气管,抑菌。,地龙,用量用法:煎服,4.59g;研末服,每次12g。 外用适量。,敷贴法适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取鲜地龙10条放入碗内,撒上白糖适量,片刻后地龙因体液外渗而死,再入面粉适量和成膏,制成直径为3厘米的药饼两枚,分贴囱门和神阙穴处,每次贴46小时,每日2次,连贴23日有效。,小儿夜啼,僵蚕、地龙、蝉蜕各3克 制用法:每日1剂,2次分服,水煎服。 适应症:惊恐夜啼,全蝎,出处:蜀本草,采制:沸水或沸盐水煮僵、干燥用。,来源: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处方名:全蝎、全虫、淡全蝎、咸全蝎、蝎尾,全蝎,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肝经。,功效,辛散走窜 以毒攻毒,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全蝎,1.痉挛抽搐,临床应用,小儿急惊,配羚羊角、钩藤、天麻等,搜风息风,为治痉挛抽搐要药,适应于各种惊风、抽搐,一般配蜈蚣,止痉散,小儿慢惊,配人参、白术、天麻等,癫痫抽搐,配郁金、白矾等,破伤风,配蜈蚣、钩藤、朱砂等,五虎追风散,口眼喎斜,配白僵蚕、白附子等,牵正散,全蝎,2.疮肿、结块,临床应用,诸疮肿毒,配栀子,麻油煎去渣,黄蜡为膏外用,颌下硬肿,单用焙焦,黄酒送服,流痰、瘰疬、瘿瘤,配马钱子、半夏、五灵脂等,小金散。,淋巴结核、骨与关节结核,配蜈蚣、地龙、土鳖虫等,流行性腮腺炎,单用香油炸黄,内服,全蝎,3.风寒湿痹,日久拘挛, 关节变形,临床应用,配麝香,共为末,温酒送服,或配川乌、白花蛇、没药等,4. 顽固性偏正头痛,单味研末服或配天麻、蜈蚣、川芎、僵蚕,全蝎,用量用法:煎服,36g。研末服,每次0.61g。 外用适量。蝎尾力大。,蜈蚣性温力峻毒大,抽风重证用之,全蝎性平力缓毒小,寻常抽风用之,使用注意:有毒,不宜大量使用,孕妇慎用。,息风止痉 攻毒散结 通络止痛,相须:止痉散,“寻常抽搐用全蝎;全蝎、蝎尾不能制止之风用蜈蚣”(恽铁憔),乳腺增生食疗方,全蝎2只,夹于馒头或糕点中,一日一次,七天为一疗程,应连用2个疗程,疗程间可休息2天,无效者,可改施他法。,带状疱疹,1、蜈蚣适量。置于瓦片上用文火焙干,研为细末,加适量香油调为糊状,抹患处,每日35次。 2、大黄、黄柏、川黄连各3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5克。共研细末,以细茶叶浓汁调成糊状备用。外敷患处,干时易之。一般12日后结痂,疼痛消失。45日痊愈。 3、鲜马齿苋适量。洗净,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