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 1、全卷共2大题,42小题。满分共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择其它答案标号。 4、答非选择题时,用圆珠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5、所有题目必须在规定的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齐人”“鲁人”“楚人”的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请问是下列的哪一个制度造成了上述现象的出现( )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2.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的最佳解释是( )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3.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郡县制的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C都属于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D都是为了巩固统治而实施的来4.记好笔记是学好历史的前提,下图是一同学的笔记片断,请指出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 D科举制5下列对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论述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该政治体制巩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B该政治体制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的需要C该政治体制消除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D该政治体制适应了土地国有制的需要6高一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相符的是(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汉武帝:“我用三省分割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C.唐太宗:“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D.宋太祖:“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7.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秦始皇中说,“封建毁而选举行,守令袭诸侯之权。”这里的“封建”和“选举”分别指( ) A分封制和民主选举制度 B封建制度和民主选举制度C封建制度和官员选拔制度 D分封制和官员选拔制度8.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构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分封制度皇帝制度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A B C D9. 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图1图2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C.郡县制、行省制D.分封制、行省制10.“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11.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有( )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 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A. B. C. D. 12. 唐太宗曾说:“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下列哪项制度符合他的这种思想( )A.三省六部制 B.世官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3.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从其布局特点可以判断元统治者的用意主要在于( )A防范地方割据以巩固中央集权 B促进各地区间的平衡发展C南北纵向分区有利于民族融合 D便于中央派遣官员到达各地控制地方14.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 ) A.秦.唐.元 B. 汉.宋.明 C.秦.元.清 D. 秦.唐.明15.下图分别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空白处应该填写()A三公九卿制 B内阁制 C二府三司制 D一省制16. 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这说明军机处( ) 防止了大臣专权 强化了君主专制 强化了内阁的权力 扩大了统治基础AB CD17. 读“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皇权从秦到清一直强化 B隋唐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皇权C明朝废丞相,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D清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专制皇权达到顶峰18. 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肯定的是()A.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 B.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C.确立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D.建立公民陪审法庭19.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利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会议 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A B C D20.下列一组图片,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D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21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确切的是( ) A妇女地位低下,隶属于家庭,无权参政B全体男性共同分享城邦权力,承担社会义务C男人参军,保家卫国,确保城邦的安全D公民皆为男性,是城邦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力量22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主要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D罗马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23有一个叫奥赫的罗马平民赶着马车在山坡上行走,结果马车退下来碾死了一个奴隶的小孩,孩子的父亲向法庭提出诉讼。依据罗马法,法庭应该( )A判处奥赫死刑 B判处奥赫过失杀人,处一定的罚金C判处奥赫向孩子的父亲道歉 D不予受理24.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因为( )A这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B规定了极为严厉的债务奴隶C法律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D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25下列人物中,使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的是()A伯利克里 B查士丁尼 C荷马 D梭伦26希腊民主制和罗马法共同的本质特点是 ( )A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都极力维护奴隶制C都特别保护男子的政治权利 D外邦人均无政治权利27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28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这是因为( )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C工业资本家进入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家控制了国家政权29.马克垚认为:“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这里的“创新”主要是指( ) A.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政体典范 B.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C.第一次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 D.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民主共和国30.美国总统选举是两党制激烈争夺的战场,左边漫画中的候选人是那个党派的( ) A.托利党 B.民主党C.辉格党D.共和党31.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32. 孟德斯鸠认为,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下列哪一宪法(法律)的颁布首先批驳了孟德斯鸠这一观点?(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国1875年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3.有人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形象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这种政体的核心是( )A 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 市民的整体素质 D 革命的彻底性34.明朝永乐帝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明朝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内阁长官称首相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35.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的政治制度:“较少的血雨腥风,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好就怎么走,温和中带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 美国的总统共和制 B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C 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D 法国的共和制36、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是指( )A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 B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C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 D监察权、考试权、行政权37.下面是近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的内容应分别是()A世袭、君主、总统 B世袭、首(宰)相、议会C选举、君主、议会 D选举、首(宰)相、议会38. 1875年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 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巩固了共和制度 B.恢复了等级制度C.只有平民才能当选法国的总统 D. 消灭了法国的家族势力39.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五条规定:“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此规定表明( )A宰相对议会负责 B国家行政权属于宰相C国家权力中心为议会 D宰相对国家元首负责40.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带有浓厚的封建主义残余和军国主义色彩。下列说法不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A 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B 宪法授予皇帝极大的权力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D 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共4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41. (20分)各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各自典型的政治制度,然后“制无美恶,期于适时”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阳国志:“周慎靓王五年仪贪巴、苴之富,因取巴,执王以归,置巴、蜀及汉中郡,分其地(三十)一县仪城江州”既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设置巴郡。 材料二元朝将全国分为中书省直辖区、宣政院辖地,以及10个行中书省。省下有路、府、州、县,路归省管。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材料四 “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手续选举之。”以上两段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8世纪后期欧美国家的历史文献(1)最初实行郡县制大约在什么时期,(2分)郡县制的实行起到什么作用?(2分)(2)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有什么意义。(2分)(3) 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出自哪两国的什么政治文献?(4分)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出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种政治体制的确立对两国发展产生的相同影响。(4分)(4)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制无美恶,期于适时”这句话的认识。(2分)42(20分)不同国家因为地理环境、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时代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制度。高一学生以“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为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结合大家收集的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 “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只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材料二 唐朝中央机构图 材料三 美国中央政府机构图材料四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了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2分)试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活动方式的角度分析雅典政治制的成因。(4分)(2)概括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3)材料二、三中,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决策方式有何相似之处?(2分)其本质目的有何不同?(2分)(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的知识,明确德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1分)材料中的“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1分)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2分)(5)如进行“东西方政治制度演变史”的课题研究上述材料作为论据尚不够危分,你还可以补充哪些论据?(东西方各举1例,所举史实必须与材料二、三性质类似) (2分) 12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ABBADCC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DADBACBC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CDDBBBCAB题号3132333435363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