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课件内容汇总.doc_第1页
国际贸易理论课件内容汇总.doc_第2页
国际贸易理论课件内容汇总.doc_第3页
国际贸易理论课件内容汇总.doc_第4页
国际贸易理论课件内容汇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导论 国贸的产生和发展 对外贸易的分类 国贸研究的常用术语(重点)第一节、国贸的产生和发展一、国贸的含义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共存。二、国贸的产生 产生条件:剩余产品、政治实体 产生时间:奴隶社会三、国贸的发展 15末16初的地理大发现完整的世界 1760-1860的产业革命 大机器工业 过剩的商品四、当今国贸的主要特点1、发达国家一直是国贸的主体.2、世界贸易发展速度高于生产年均增长率,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 3、国际贸易结构向高科技、服务业发展.4、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5、多边贸易体制加强,自由化成为贸易政策的主流.6、跨国公司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角色.第二节、外贸的分类一、按交易内容 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 技术贸易二、按商品移动方向 出口贸易 进口贸易 过境贸易三、按交易对象 直接贸易 间接贸易 转口贸易第三节、国贸研究常用术语一、总贸易体系和专门贸易体系1、总贸易体系又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 中、美、日、英、加、澳.2、专门贸易体系即特殊贸易体系,是以关境为标准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 法、德、意二、对外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1、对外贸易额: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货物贸易值与服务贸易值之和2、对外贸易量: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 公式: 计算期出口额/计算期出口价指+计算期进口额/计算期进口价指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价格指数(%)2005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额(单位:亿美元)年度项目进出口额出口额进口额贸易差额合计纺织品服装合计纺织品服装2005 全国14221762066011019纺织品 服装13461175440736171155 161004占全国比重9.4715.42.59课堂练习: 以2000年为基期,请计算2005年中国纺织品的贸易额与贸易量。 已知2000年中国纺织品贸易额为288亿$,请计算2005年纺织品贸易额与贸易量的增幅。 参考答案:595亿美元与581亿美元106.6%与101.7%三、对外贸易差额 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四、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 货物、服务在一国贸易或世界贸易中的比重 公式:某类商品贸易额/一国贸易额或世界贸易额五、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地区分布1、对外贸易地区分布(地理方向) 表明一国出口去向和进口来源. 公式:对某国出口或进口额/对世界出口或进口额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图2、国际贸易地区分布 表明世界各州、各国在国贸中的比重. 公式:对世界出口或进口额/世界贸易额六、对外贸易依存度 一国进出口总额在该国国民(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公式:进口额+出口额/GNP(GDP)中国外贸依存度走势图资料分析:2007年,我国GDP达246619亿元,进出口总额达21738亿美元,出口总额12180亿美元,进口总额9558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7011.7亿美元,占当年出口总额的57.6%,机电产品进口4989.8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6348亿美元,同比增长20%,占全国外贸比重为29.2%,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478.3亿美元,进口2869.9亿美元;部分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势放缓。欧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额3561.5亿美元,美国为第二大伙伴,双边贸易3020.8亿美元,日本为第三大伙伴和最大进口来源地,双边贸易2360.2亿美元。此外,07年对东盟、香港、韩国和台湾省的双边贸易额均超过千亿美元。 请分析和计算:1、 2007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差额2、 2007年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3、 2007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地区分布4、 2007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汇率按1:7.5计算)1、4题参考答案:2622亿美元、66%国际贸易精品课资源:1.国家级精品课对外经贸大学薛荣久2.山东省精品课山东大学范爱军3.上海市精品课上海财经大学朱钟棣第二章 国际贸易的作用 (自学)第三章 国际分工l 国际分工的含义l 国际分工的发展l 国际分工理论(重点)第一节、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发展一、国际分工的含义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二、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1、萌芽阶段(15末16初18世纪60年代)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垂直型分工初步形成,具有明显的不公平性.2、发展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u 大机器工业为国际分工奠定了物质基础u 英国是国际分工的中心u 国贸商品种类发生了变化,由奢侈品转向大宗商品3、形成阶段(19世纪60年代二战)u 亚非拉国家变成畸形的单一经济国家u 国际分工中心变为一组国家u 生产和消费均呈世界性(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经济特征) 第二节、二战后国际分工的特点一、国际分工的基础深化二、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l 垂直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l 水平型: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 不同型号、规格产品的分工 零配件、部件生产的分工(Boeing) 工艺过程的分工l 混合型、外包型、网状型三、国际分工格局层次化第三节、国际分工理论l 几个常用的前提假设(任何结论都是逻辑推理的结果,其中前提假设至关重要) 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 生产成本和规模报酬不变 物物交换和零运输成本 生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 商品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 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处于静态一、绝对优势说1、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2、主要观点:u 反对重商主义:认为一国真正的财富是商品,而非金银;反对顺差及政府干预外贸.u 强调分工的利益:提高劳动熟练度(熟能生巧);节约转换工序的时间;有利于发明创新u 提出“绝对优势”说绝对优势说图示分工前分工后贸易后(按1:1交换)l 自给自足和自由贸易的福利比较: 分工和贸易前总产出:2单位毛呢+2单位酒消费量:英国:1单位毛呢+1单位酒;葡萄牙:1单位毛呢+1单位酒 分工和贸易后总产出:2.7毛呢+2.375酒消费量:英国:1.7毛呢+1酒;葡萄牙:1毛呢+1.375酒3.“绝对优势”说的主要内容:各国应按照“绝对成本”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即生产和出口本国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进口生产成本绝对高于他国的商品,按此原则进行分工贸易,对各国均有利。二、比较优势说1、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2、产生背景:1815年,英国政府颁布了谷物法,提高粮食和土地的价格,限制进口谷物严重损害了新兴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工人工资被迫上升 地租上升,导致企业主成本增加 吃粮开支上升,各阶层对工业品的消费下降 招致外国以高关税限制英国工业品出口结果:1846年英国废除了谷物法,这是19世纪英国自由贸易政策取得的最伟大胜利。比较优势说图示分工前分工后贸易后l 自给自足和自由贸易的福利比较 分工和贸易前总产出:2单位毛呢+2单位酒消费量:英国:1单位毛呢+1单位酒;葡萄牙:1单位毛呢+1单位酒 分工和贸易后总产出:2.2毛呢+2.125酒消费量:英国:1.2毛呢+1酒;葡萄牙:1毛呢+1.125酒3.“比较优势说”的主要内容:在国际分工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利益”,而是“相对利益”。各国应按“两优取其更优、两劣取其次劣”的原则进行分工,集中生产出口“相对优势”产品,进口“相对劣势”产品, 按此原则进行分工与贸易,对各国均有利。三、H-O原理1、代表人物:赫克歇尔、俄林;域际和国际贸易,1933年2、主要内容: 狭义: 要素禀赋说;广义:狭义+要素价格均等化说3、结论(H-O定理):一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其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按此原则进行分工与贸易,对各国均有利.四、里昂惕夫之谜(自己整理“里昂惕夫之谜”的名词解释,并查找对里昂惕夫之谜的 相关解释)1、里昂惕夫: 哈佛大学教授,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2、创新之处:用实际数据检验H-O原理,掀起战后用实践检验真理的实证分析高潮.五、战后的分工学说逻辑起点: 对H-O原理假定的放松 放松静态经济假定,产生了:技术差距说、产品生命周期说、国家竞争优势说 放松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市场假定,产生了:产业内贸易说(一)技术差距说1、代表人物: (英)波斯纳2、相关概念:l 需求时滞:从技术创新国新产品问世到进口国开始进口该产品的时间差距.l 反应时滞:从技术创新国新产品问世到进口国开始模仿生产该产品的时间差距.(一般把反应时滞的前期称为需求时滞)l 掌握时滞:从进口国模仿生产新产品到进口为零,开始转向出口的时间差距.l 模仿时滞:从创新国新产品问世到进口国进口变为零,开始转向出口的时间差距. (反应时滞+掌握时滞)3、主要内容: 国际间的技术差距是决定国际贸易结构和商品流向的重要原因,拥有技术比较优势的国家可以利用模仿时滞与需求时滞的时间差距,通过贸易而获利.(二)产品生命周期说1、代表人物: 雷蒙德弗农,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1966年.2、主要内容: 一种新产品经历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在不同时期,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会发生变化,使得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在国家间发生转移,因此,国际贸易模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l 产品创新期:由于R&D支出和人力资本存量优势,技术领先国开发出新产品,生产上有垄断权,产品主要在国内销售.(技术密集型)l 产品成熟期:产品大量出口,同时,外国厂商开始模仿或引进技术生产该商品;创新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降低成本与费用,巩固扩大市场。(资本密集型)l 产品标准化时期:成本成为唯一重要因素,FDI投向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开始掌握该技术,逐步成为该商品的净出口国。(劳动密集型)3、评价:该学说揭示了只有持续保持技术领先的国家才能获得最大利益,指出了技术动态化导致比较优势在国家间的转移.(三)产业内贸易说1、代表人物: 格鲁贝尔、保罗克鲁格曼,(08诺贝尔得主)2、相关概念:l 产业间贸易:各国不同产业之间的产品交换.l 产业内贸易:各国同一产业内的同类产品的交换.(按SITC,至少前3位数相同的产品同时出现在一国的进出口中)3、主要内容:产业内贸易的形成原因是:同类产品的异质性(重要基础);规模经济收益递增(重要成因);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因素)。4、产业内贸易指数(IIT)是测量一国在同一产业间进行贸易程度的指标.|X-M|X+M IIT= 1-其中:X和M为某产业(或同类产品)的出口值和进口值.0IIT1.IIT0,表明无产业内贸易IIT 0,表明有产业内贸易IIT 越大,表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四、国家竞争优势说1、代表人物: 迈克尔波特 哈佛大学教授,“竞争战略之父” 2、主要内容: 国家竞争优势是一国使其产业在同一产业领域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决定国家竞争优势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另外,机会和政府这两个变数也很重要,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是一国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成功的关键。钻 石 模 型3、评价:强调动态的竞争优势,重视政府作用,注重创新能力,是对传统分工理论的良好补充。本章思考题:1、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内生产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到在家生产 在每个家庭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就很少是荒唐的。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地使用自己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亚当.斯密请谈谈你对上段话的理解.2、请查找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的计算公式及相关资料.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即RCA指数,由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 (Balassa)于1965年首创.它通过某产业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来表示,具体计算公式如下:RCA=(一国某产业出口额 / 该国总出口额)/(该产业的世界出口额 / 世界出口总额)l 若RCA2.5,表明该国该产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 l 若1.25RCA2.5,表明该国该产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l 若0.8 RCA1.25, 表明该国该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l 若RCA0,表明该类商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TC0,表明该类商品不具国际竞争力;TC=1,表明完全出口专业化;TC=-1,表明完全进口专业化.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本章主要内容:l 重商主义政策l 保护幼稚工业政策l 超保护贸易政策l 战略贸易政策第一节、国贸政策概述一、含义:是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外贸活动进行管理和调节的行为.二、类型(一)自由贸易政策: 国家对贸易不进行直接干预,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使商品和要素在国家间自由流动,在国内外市场进行自由竞争.(二)保护贸易政策: 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来竞争,并且对本国商品出口和对外投资给予优惠和补贴.三、国贸政策的演变(一)原始积累时期:重商主义下的强制性贸易保护政策.(二)自由竞争时期:英国为代表的国家实行自贸;美、德为代表的国家实行保护.(三)垄断时期:二战前:超保护贸易政策(1929年起)二战后:50-7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自由,发展中保护.70年代中期-80年代末:新贸易保护.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90年代以来:贸易自由化成为主流.第二节、保护贸易理论与政策一、重商主义政策(一)盛行时间:1517世纪(二)代表人物1、早期重金主义:威廉斯塔福2、晚期贸易差额论:托马斯孟l 1644年出版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被视为重商主义的“圣经”.(三)主要内容 1.早期:绝对禁止贵金属外流,国家垄断贸易,外国商人来本国贸易必须将销售所得 全部用于购买本国货物. 2.晚期:主张贸易顺差,反对贸易逆差,通过奖出限入来保持顺差.l 共同点:认为只有货币金银是财富.(四)评价1.进步性: 促进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2.局限性: 对经济现象的探索局限于流通领域,未深入到生产领域.二、保护幼稚工业政策(一)代表人物:汉密尔顿(美国第一任财长)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德)l 1841年李斯特出版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系统地提出了保护幼稚工业的理论.(二)主要内容 1.对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l 指出比较成本说不利于德国生产力发展,认为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l 认为自贸学说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的特点.l 实施自由贸易是有条件的.2.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确立l 经济发展阶段决定贸易政策l 国家干预贸易有助于经济发展l 保护对象与时间保护对象:刚开始发展就面临强大外国竞争者的幼稚工业.保护时间: 最多30年.l 保护手段:禁止输入和高关税,但免税或低税鼓励复杂机器进口.三、超保护贸易政策(一)盛行时间:一战-二战期间 (1929-33的经济危机)(二)代表人物:凯恩斯、哈罗德(三)主要内容: 1.批评古典学派自贸理论l 自贸理论的前提“充分就业”已不存在.l 自贸理论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说”的代价巨大.l 赞成顺差,反对逆差.2.提出外贸乘数论(哈罗德)l 凯恩斯投资乘数论:Y=KI K=1/1-C C= C/YC: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增加时消费增加额占收入增加额的比率. C=0,人们的收入增加额全部用于储蓄,则K=1,国民收入的增加额=投资增加额.C=1,人们的收入增加额全部用于消费,则K=,国民收入的增加额倾向于.0C1,人们的收入增加额部分储蓄,部分消费,则1k 1) 3.其他国家不采取相同的贬值或报复措施.六、经济特区(一)含义: 是一国或地区在关境以外划出一定的范围,建立或扩建码头、仓库、厂房等基础设施和实行免税等优惠待遇,吸引外企从事贸易与出口加工等业务活动的区域.(二)类型: 1.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 位于关境以外,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并允许在区内开展商品储存、展览、拆装、整理、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的区域. 2.保税区: 又叫保税仓库区,是海关设立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受海关监督的特定地区和仓库.大多数国家保税区的规定与自贸区类似.3.出口加工区: 是一国在其港口或临近港口、机场的地方,划出一定的范围,新建与扩建基础设施及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鼓励外企在区内投资设厂,生产以出口为主的制成品的加工区域.4.其他形式的经济特区:l 自由边境区l 过境区l 科学工业园区l 综合型经济特区第二节、出口管制一、含义: 是出口国政府通过各种经济和行政的措施,对本国出口贸易进行管制的行为.二、原因: 1.经济原因l 保证国内优先供应:防止稀缺资源外流.l 保持竞争优势 :防止技术扩散.l 迫于他国压力“自动”限制出口. 2.政治、外交原因:l 安全需要:限制战略物资出口l 外交原因:经济禁运三、形式(一)单边出口管制 1、确立出口管制原则:l 国家安全原则l 执行对外政策:主要考虑人权、反恐、防止核扩散等因素.l 短缺物资不或缺原则l 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2.确定出口管制国家和商品 3.确立出口管制机构和措施(二)多边出口管制 1.含义: 是多个国家通过一定的方式,建立国际性的多边出口管制机构,编制多边出口管制货单和国别,规定出口管制办法等,以协调彼此的出口管制政策与措施,达到共同的政治和经济目的. 2.典型代表:l 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1950-1994).l “瓦森纳安排”,1996年美国与32个国家签署,但比“巴统”松散得多,实际控制力有限.本章思考题:1、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经历了哪几次调整?其意义何在?2、我国禁止出口的商品有哪些?为什么?第九章、关税本章主要内容:l 关税概述l 关税类别l 关税征收l 关税保护度第一节、关税概述一、含义: 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二、特点: 1.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预定性 2.税收主体和客体分别是进出口商人和进出口商品 3.是一种间接税三、关税的作用 1.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措施 2.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2007年税收总收入和关税收入表单位:亿元税种收入增长率(%)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税收总收入45612.9933.788.9关税1432.5425.53.12.83.调节进出口贸易结构(P213) 4.调节生产和市场供求四、高关税的弊端 1.增加消费者负担 2.使被保护企业产生依赖性,缺少竞争力 3.刺激走私,诱发腐败入世后中国汽车进口关税变化图第二节、关税类别一、按商品流向分类(一)进口关税 对本国进口商征收(二)出口关税 对本国出口商征收(三)过境关税 对通过其关境的外国货物征收二、按征税目的分类(一)财政关税 应具备3个条件:1.国内不能生产或无代用品而必须从国外进口2.在国内有大量的消费3.关税税率应适中或较低(二)保护关税三、按关税待遇分类(一)普通关税 对与本国未签署经贸友好协定的国家原产的货物征收的非优惠性关税.(二)优惠关税 最惠国税、特惠税、普惠税(三)差别关税 反倾销税、反补贴税、报复关税(一)普通关税:偏高,一般不用(二)优惠关税 1.最惠国税 税率低于普通关税税率, 高于特惠税税率. 2.特惠税 指给予来自特定国家的进口货排他性的优惠关税,其他国家不得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要求享受这种优惠.例如:洛美协定的特惠税l 1975年,欧共体和非、加、太地区46个发展中国家在多哥首都洛美签约.l 规定:欧共体对于来自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一切工业品和96%的农产品进口免征关税并且不限量,而不需要这些国家提供反向优惠.l 2000年,欧盟和77个ACP国家在贝宁首府科托努签署科托努协定,有效期20年,原洛美协定终止.3.普惠税(GSP,1968年) 是发达国家对进口原产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半制成品和某些初级产品给予降低或取消进口税的一种关税优惠.l 基本原则:普遍性原则:针对产品非歧视原则:针对国家非互惠原则:单向优惠 欧盟批准新的普惠制方案(06年实施)(三)差别关税 指对同一种商品由于输出国或生产国的不同而有差别对待的进口关税. 1.反倾销税 是为了抵制外国商品倾销进口,保护国内相关产业而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1)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基本要件: 倾销 损害 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2)反倾销措施: 临时反倾销措施: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或者提供现金保证金或保函 最终反倾销措施:征收反倾销税(3)反倾销税的征收与价格承诺:征收:纳税义务人是进口商;初裁与终裁税率不同时,不足部分不补交,多交部分应退还;一期不超过5年。价格承诺:被控倾销的出口方与进口方主管机构达成协议,主动提高价格以消除损害,进口方停止案件调查.案例:欧盟对华一次性打火机反倾销l 90年立案,91年征16.94%的反倾销税,93年复审,95年复裁,每个打火机征8美分(160%) 反倾销税,而打火机售价仅5美分.l 98年进行反规避立案,99年,作出肯定性终裁.l 2000年,进行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立案,01年,作出肯定性终裁;06年,进行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立案,07年欧委会作出终裁:继续对打火机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0.065欧元/个,并继续对经由台湾转运、并且CIF价低于0.15欧元/个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反规避:指进口国为了防止国外出口商规避反倾销的行为而采取的措施. l 80年代中期,许多被欧盟裁定征收反倾销税的国家,纷纷以投资为名进入欧盟内部或在第三国成立简单组装的工厂,从而避免被征反倾销税.l 94-95年欧美加大了反规避力度,主要针对:l 在进口国内部加工或组装产品l 在第三国加工或组装产品l 轻微改变产品或后期发展产品l 如中国一次性打火机应对反倾销的措施:l 对其进行改造,成为带充气阀的打火机l 贴上港、澳、台商标WTO成员方对规避的立场反吸收:只要调查结果表明产品的零售价格未因被征收了反倾销税而出现相应的上涨,而这并非由于成本的节省或利润的减少,则视为出口商吸收了反倾销税,进口国对此类吸收行为采取的措施被称为反吸收. 2.反补贴税 是为了抵消进口商品在生产、出口时直接或间接接受的任何奖金或补贴而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l 补贴类别: 禁止性补贴:出口补贴、进口替代补贴 可诉补贴 不可诉补贴:普遍性补贴、符合要求的专向性补贴,包括研发补贴、贫困地区补贴和环保补贴.3.报复关税一、海关税则(一)含义: 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包括:海关课征关税的规章关税税率表:税则号列、货物分类目录、税率(二)海关税则的货物分类: 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海关合作理事会(现改称世界海关组织,WCO)制定的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S)l 中国1992年起采用以HS为基础的新海关税则. (三)海关税则的种类 1.按照关税栏目划分:l 单式税则:又称一栏税则,一个税目只对应一个税率,适用于来自任何国家的商品.l 复式税则:又称多栏税则. 2.按照税则制定权划分:l 自主税则:单独自主制定.l 协定税则:与他国通过谈判,以贸易协定的方式确定.二、计税标准(一)从量税 按货物的计量单位作为课税标准,以每计量单位应纳关税金额作为税率. 1.公式: 关税税额=商品进口数量从量关税税率2.特点: 计税方法简单,有利于迅速通关可以防止以低价伪报进口偷逃税不随物价的涨落经常更改对某些特定商品难以制定从量税率,如新技术产品、古玩、艺术品等(瑞士是唯一全部采用从量税的发达国家)(二)从价税: 以课税对象的价值量为课税标准. 1.公式: 从价税额=完税价格进口从价税率 2.特点: 税负公平合理,符合税收中性化原则适用于所有商品完税价格难以审定(完税价格:经海关审定用以计征关税的货物价格)(三)复合税 同时使用从价、从量两种标准,计征二者之和.(四)选择税 同时制定从价、从量两种标准,根据需要择其一.(五)滑准税 在海关税则中对同一税目的商品按其价格高低 分别适用不同档次税率计征,高价商品的税率低 或免税,低价商品的税率高,目的是稳定该商品 的价格.(六)其他:差价税、季节税.第四节、关税保护度一、关税水平 是指一个国家进口关税的平均税率,代表了进口货物征税后的国内市场价格,比征税前的国际市场价格的平均提高幅度.l 衡量方法:1.简单平均法 例:若一国只有A.B.C.三种进口商品,关税税率分别是10%,15%和20%,则关税水平为多少?公式:所有税目的税率之和/税目之和2.加权平均法:以每种商品在总进口额中所占比重为权数. 例:若一国共进口8万美元的商品,其中,进口A商品5万$,B商品2万$,C商品1万$,关税税率分别是10%、15%和20%,则加权平均关税率为多少?答:(5万8万)10% +(2万8万)15% +(1万8万)20% =(5万10% + 2万15% + 1万20%)8万公式:进口关税总额/进口商品总值 (全部商品加权) 进口关税总额/有税商品进口总值 (有税商品加权) 代表性商品进口关税总额/代表性商品进口总值 (选择性商品加权)二、关税保护率(一)名义保护率 是指由于实行关税保护而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部分与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 l 公式:NRP = ( p- p ) / p 100% (二)有效保护率 1.提出: 1955年巴伯(加拿大) 2.有效保护率的含义: 一种加工产品在保护下可能带来的加工增值对其在自由贸易下增加值的百分比.l 公式:ERP = ( V - V ) / V 100% V:保护下的产品增值 V :自贸下的产品增值 (增值:最终产品价格-进口投入品成本) 请计算: 假设在自贸条件下,一辆汽车的国内价格为10万元,其中8万元是进口钢材、橡胶、仪表等中间投入品的成本,若对每辆汽车征收10%的关税,请分别计算对中间投入品免税,征收10%和20%关税时的ERP.参考答案:1.免税: ERP =(11-8)-(10-8) / (10-8) = 50% 2.征10%关税: ERP = (11-8.8)-2 / 2 = 10% 3.征20%关税: ERP = (11-9.6)-2 / 2 = -30%结论: 不使用进口投入品时,ERP = NRP. 最终产品的保护率 = = NRP. 当V- V 0(即V V)时,ERP 0,出现负保护.三、有效保护理论的政策意义 1.有效保护与关税结构 2.有效保护与关税减让谈判 3.有效保护与产业政策 4.有效保护与关税制度p 海关监管下加工(PUCC): 允许某些货物在入境前暂不征收关税,在海关监管下进行加工,然后按其加工后的状态适用税率计征的海关制度. (即通过产出品关境外生产解决问题)p 加工贸易保税和复出境退税:对出口品的投入品实行保税,或对加工后复出境的货物实行退税.本章思考题:1.简述中国成为反倾销重灾区的原因及对策.2.假如一国削减中间投入品的关税税率,而仍然保持其最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