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报告 04093043 集成逻辑门的测试一、 实验目的1、了解与非门各参数的意义。2、熟悉万用表的使用方法。3、 熟悉数字逻辑实验板的使用方法。4、了解集成逻辑门电路的使用注意事项。二、 实验设备及器件1、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板1块2、74HC(LS) 00(四二输入与非门)1片3、数字万用表1块三、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74HC(LS)00四二输入与非门,即在一块集成块内含有四个互相独立的与非门,每个与非门有两个输入端。实验用器件管脚介绍:74HC(LS)00(四二输入与非门)管脚如下图所示。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两学时)1、与非门逻辑功能测试(基本命题)与非门的逻辑功能是:当输入端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低电平时,输出端为高电平;只有当输入端全部为高电平时,输出端才是低电平(即有“0”得“1”,全“1”得“0”)。参照与非门74HC(LS)00的实验电路图搭接电路,借助发光二极管(LED)显示输出的状态,并记录结果在下表中。输入1输入2输出001001112、与非门电压传输特性测试(基本命题)参照与非门74HC(LS)00电压传输特性测试的实验电路图搭接电路,用万用表测试电路的输入输出数据,将数据整理后,画出输出电压根据输入电压变化而变化的曲线。五、 实验注意事项集成电路要轻插轻拔!完成第二个任务过程中,使用万用表时,应参考测试参数的规范值及测试电路,正确选择量程;过渡区附近多取几个点反复测量,以反映电压传输特性。问题:有的器件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很陡,有的变化相对平缓,究竟哪种更好一些?在与非门电压传输特性测试过程中能不能使用信号发生器提供输入?五实验电路图1. 与非门逻辑功能测试(基本命题)实际实验中以引脚1、2为输入1、2,引脚3为输出。输出输入2输入1 实际实验中以引脚1、2为输入1、2,引脚3为输出。2、与非门电压传输特性测试(基本命题)五实验数据及图像(用EXCEL制作)1. 与非门逻辑功能测试(基本命题)输入1输入2输出0011010111102. 与非门电压传输特性测试(基本命题) 2.1 实验数据输入Ui(V)输出U0(V)0.503.220.703.220.903.201.103.131.303.051.502.971.702.891.902.682.101.082.301.082.501.0851.08芯片型号:LS 2.2 实验数据图像六回答问题1. 有的器件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很陡,有的变化相对平缓,究竟哪种更好一些?曲线陡的器件比较好。使用的时候不容易错码。稳定性高一些。2在与非门电压传输特性测试过程中能不能使用信号发生器提供输入?我认为可以。七其他 1.插芯片的时候用的中间的接口,发现芯片一排有七个脚,而板子上是一排八个,所以测数据的时候要看好,不然数据始终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林业特色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研讨会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时尚穿搭与潮流分享社交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灯具制造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水稻卫星遥感监测应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水下钻井设备操作工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小麦发酵面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光缆护套工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海洋能发电在海岛海上风电互补模式研究报告
- 生物质燃料值班员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工程地质学:第7章 岩体结构及其稳定性
- 《数字媒体专业认知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毕业论文Word版
- 预备队员考核表
- 庆阳地区地下水供水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 储能项目竣工报告
- 打印版唐能通
- 37°球面型管路连接件
- 择菜洗菜和切菜
- 主体沉降观测的大概内容主体沉降观测方案.doc
- 臀上皮神经损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