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材料(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部).doc_第1页
汇报材料(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部).doc_第2页
汇报材料(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部).doc_第3页
汇报材料(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部).doc_第4页
汇报材料(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汇 报 材 料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2009年1月14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鄂尔多斯(汉意为“众多的宫殿”)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被黄河母亲河所环绕,南以古长城为界。全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辖7旗1区。总人口154.8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为16.8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大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鄂尔多斯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明朝天顺年间,蒙古族鄂尔多斯部驻牧河套,始称鄂尔多斯;清顺治六年,设伊克昭(汉语意为大庙)盟;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撤伊克昭盟,设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自然地理条件独特。这里降雨稀少,气候较为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仅为200毫米左右,属典型的半荒漠草原。境内有毛乌素和库布其两大沙漠,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8%;此外,还有48%的土地属于干旱硬梁及丘陵沟壑区。鄂尔多斯资源富集。全市拥有各类矿藏50多种,其中煤炭预测总储量7630亿吨,已探明储量1676亿吨,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天然气探明储量1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地储量的三分之一,全国最大的世界级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位于境内。煤层气储量达250亿立方米。有“纤维宝石”和“软黄金”之称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就产自这里。全市羊绒制品产量占到了全国的1/3、世界的1/4。鄂尔多斯已经成为中国绒城、世界羊绒产业中心。此外,天然碱、食盐、芒硝、石膏、石灰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以及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新型能源也极为丰富。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坚持走工业强市之路,着力构建“大煤炭、大煤电、大化工、大循环”四大产业。全市先后引进世界第一条煤直接液化、国内第一条煤间接液化和年产60万吨合成氨、年产104万吨尿素大化肥、年产100万吨天然气制甲醇、国内最大的煤制二甲醚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项目,为推动鄂尔多斯市工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全市经济社会从以农牧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从贫困落后到富裕文明的历史性转变。2007年,全市GDP达到1150.9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200.8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0.2亿元,预计到年底地区生产总值可达到1600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28.9亿元(不含基金收入),预计到年底,财政收入可达到260亿元(不含基金收入)。鄂尔多斯市因此走出了一条符合地区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十七大之后,胡锦涛总书记视察鄂尔多斯时,称赞鄂尔多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誉之为“鄂尔多斯模式”。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矛盾也随之产生。如:资源与环境压力问题、经济发展中社会分配问题、重大突出事件的应急处置问题等,客观地摆在了广大干部群众面前,成为全市必须着手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我市紧紧依靠科技的力量,坚持科教兴市战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力推进和谐鄂尔多斯建设。下面,按照要求,我就鄂尔多斯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予批评指正。一、鄂尔多斯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情况全市按照内蒙古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内蒙古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指南和自治区科技厅关于申报“内蒙古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及时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和人员认真编制了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提出了鄂尔多斯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思想、原则、目标、发展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2007年3月,我市成功地被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自治区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此基础上,2008年4月,市人民政府召集有关部门重新修编了鄂尔多斯市可持发展实验区规划,6月中旬,又邀请自治区有关专家对我市规划进行了初审。6月底,在自治区科技厅推荐下,特报请国家科技部批准,将我市列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1月2326日,国家科技部二十一世纪管理中心组织专家组一行9人考察了我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进展情况,通过实地查看、座谈和评议,专家组对我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整理意见,最后专家组一致同意推荐我市参加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评选。根据专家组的整理意见我们及时完成了鄂尔多斯市可持发展实验区规划修改,现在报请国家科技部参加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评选。 二、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一)经济发展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鄂尔多斯将以工业基地为核心,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构筑综合循环产业链,重点打造以下几个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以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煤化工项目区为核心,形成煤制油产业集群;以达拉特旗经济开发区、准格尔旗大路煤化工接地为核心,形成煤制甲醇及下游产业集群;以乌审旗纳林河化工项目区为核心,形成以煤为主、煤气互补的化工产业集群;同时积极推进棋盘井工业园、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上海庙工业园等工业基地。以基地促集群,以集群促产业。依托资源优势,使鄂尔多斯市能源重化工基地之间形成上下游产品有序衔接、相互推动、多次转化增值的循环产业体系,提升地区能源重化工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到2012年,实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5%以上;煤炭资源回采率达到75%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水资源综合产出率在2006年48.1元/立方米基础上提高40左右,达到67元/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6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二氧化硫排放量33.02万吨;烟尘排放量25.5万吨;粉尘排放量5万吨;COD排放量2.1万吨;氨氮排放量0.31万吨。2、收缩转移,集中发展现代农牧业。我市根据实际情况,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牧业,以多种办法推进农牧业产业发展,提高农牧业综合实力。一是重点推进农牧业发展向沿河和城郊转移,立足沿河和城郊地区立地条件较好,农牧业人口相对集中,具有发展现代农牧业、避灾农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优势,收缩传统农牧业战线,引导农牧业向水源富集区和城郊地区集中,推动农牧业向产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加快建设沿河现代化农牧业经济带。规划到2012年在沿河集中发展区建成10万公顷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二是科学规划农村牧区的发展方向。全市根据各地的不同立地条件,划分了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优先开发区,围绕“三区”规划,结合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加大了人口转移力度。同时,在全区率先实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启动了无人居住的生态自然恢复区建设,促进生态自我修复。三是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灌木纤维加工、饲草料加工、肉乳及特种农产品加工、沙棘系列加工等农畜林沙产品加工产业。四是推行清洁生产,开发绿色产品,按照国家质量认证标准,严格控制产品的生产过程,减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从原料的提取到产品的最终处置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按照无公害绿色产品的质量要求,大力发展温室大棚、规模化舍饲圈养、节水灌溉等农牧业。(二)资源环境1、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继续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的基本国策;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规划2012年耕地保有量为401766.0公顷,草地面积调整到5584013.0公顷,建设用地为130500.0公顷,未利用地尚有616800.0公顷,其中滩涂、苇地面积76400.0公顷。具体措施一是对耕地实行特殊的保护。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规定期限内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实现规划期内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其数量和质量要达到规划标准,并不断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二是保护牧草地。对牧草地实行保护,特别是对基本草牧场实行特殊保护,把保护草原,稳定草地面积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三是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建设用地规划指标不能突破上一级规划下达指标。四是未利用土地的综合开发、改造利用要遵循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的原则。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改善土地的生产条件为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2、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重点抓好地表水利水源工程建设,同时进一步挖掘现有水利工程潜力,充分发挥它们的综合效益,投入一定资金进行修复、更新和配套,再增加可供水量1.02亿m3,届时将使自产水资源的总开发利用量达到14.58亿m3。通过制度和体制建立“节水型”社会,使节水成为全社会各行各业的自觉行为,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以更小的用水增加支持更大的经济增长。我市作为资源性缺水和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煤炭和能源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在工业布局、设计和建设中,节水应当是高起点、严要求,采用世界现代工业节水先进技术一步到位。我市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充分发挥水权、水价、水市场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用市场机制解决工业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合理调整用水结构。现已按照黄河水利委员会和自治区水利厅的要求,在黄河南岸灌区试行“水权有偿转让”,通过工业企业投资沿河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将节约出来的水用于工业生产。目前,经黄河水利委员会批准,达电和鄂绒集团为黄河南岸灌区实行水权有偿转让的试点企业,两企业拟投资1.75亿元左右用于灌区节水改造,将每年节约出来的4200万m3的水用于电厂生产。另外,我市将积极争取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解决部分工业用水。根据“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纲要提出的水源分配方案:2010年第一期调入黄河的40亿m3水,在兰州-河口镇区间安排工业用水8亿m3;2050年第三期调水170亿m3,兰州-河口镇区间安排工业用水11亿m3。处在此区间的新兴工业城市-鄂尔多斯市,要积极争取一定的工业用水配额。3、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坚持开发资源与保护资源相结合,开发资源与节约资源相结合,开发资源与推进节能减排相结合,使我市资源得到合理、有序、高效的开发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延长产业链,走循环经济的路子,通过产业链条,真正把资源“吃干榨尽”。同时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集中发展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能源政策、产业政策的产业,实现产业向园区集中,工业向基地集中。规划到2012年,将鄂尔多斯市建设成为一个超亿吨的煤炭开发基地,形成3亿吨的煤炭生产能力,同时实现煤炭就地转化率达50%,真正实现“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调节全国供需平衡的战略任务。力争在今后5年期间,经过国家和周边省区的共同努力,形成鄂尔多斯盆地累计探明储量万亿立方米以上、年产量在100亿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生产基地。积极开发利用本市和周边地区的化工矿产资源,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煤化工要重点扶持500万吨煤液化项目,到2012年建成年产670万吨的煤液化基地;充分开发应用煤焦化、液化、气化、电石化和萃取等技术,到2012年形成年产捣固焦300万吨的生产规模和年产500万吨的高载能产品生产能力;盐碱硝等传统无机化工要加强矿山建设,加大技改力度,努力开发层状硅酸钠、冬青油等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发展焦油、人造石油、煤气、电石、腐植酸等化工产品,打造一批名牌产品,增加市场份额,逐步形成有机化工和无机化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化工基地。依托本市丰富的石膏、石英砂、高岭土、陶瓷粘土、耐火粘土等矿产资源,积极发展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墙体材料,大力发展石膏制品、建筑陶瓷、玻璃纤维、水晶砖、粉煤灰砖等产品,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三)生态建设与保护继续坚持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切实加强森林草原保护。农区、半农半牧区、牧区的生态恶化地区和生态建设项目区继续实行全年禁牧,牧区的其余地区实行46月休牧,在草畜平衡的前提下,逐步向划区轮牧过渡。加强对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工作的督查,实行问责制,对执行不力地区的责任人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同时全面实施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积极推广各项适用技术,打造生态精品工程。重点生态建设工程要与城镇、工矿区、主要交通干线的绿化相结合,加大对非公有制业主和大户植树种草的支持力度,完善全民义务植树的管理办法,活化造管机制,提高尽责率。要制定优惠政策,全面落实“谁绿化谁所有,谁投入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等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激励企业及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参与生态建设,大力培育后备森林资源。要正确处理好森林资源培育与加工利用之间的关系,在提高森林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确保森林资源不受损失。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内蒙古自治区两个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鄂尔多斯市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规划到2012年,全市森林面积达到30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7.2%,植被覆盖度达到75%以上,新改良草场20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0平方公里,林沙产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农牧民人均林沙产业纯收入1300元。人造板规模达到40万立方米,加工饲料100万吨,造纸30万吨,制浆4万吨,生产饮食品等7万吨,制药及保健品0.02万吨。毛乌素沙地以建设“生态经济园”为主,实施全面治理;库布其沙漠采取南围北堵中切割措施,减少进入黄河的泥沙量;干旱硬梁区以保护和恢复原生植被为主,建设保护型生态经济区;丘陵沟壑区实施生态移民,封禁保护,进行综合治理;无定河、黄河流域,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护岸林、商品用材林和经济林;道路两侧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工矿企业及城区,坚持“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一乡一镇建设一园一区”,加强环城林带建设,增加城市绿地。建设重点是抓好以沙柳、柠条、杨柴、沙棘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在后续产业方面,对现有企业进行整合、更新改造、扩大规模、提质提效,新建一批林沙加工企业。(四)社会发展1、建设文明生态社区。在社区大力普及科技文化知识,建立群众文化社团组织,开展多种科技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丰富社区业余生活;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和宣传,扩大我市与瑞典合作的生态小区建设面积,推广利用国外节水环保卫生洁具,增强环保意识;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道德法制宣传活动;抓住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四个环节,把村民委员会建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觉执行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较高凝聚力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规划到2012年,各旗区要建有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以上的行政、经济等综合性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并具有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生活服务、法律服务等综合性服务功能。至2012年全市90%以上的社区建有社区网上服务系统,并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联网。全面构建城乡社区服务体系,至2012年全市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5%以上。社区卫生服务纳入信息化建设中,至2012年,实现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集电子病历、双向转诊、全科医疗、慢性病管理、健康促进等一系列功能为一体的信息收集、存储与共享。至2012年90%以上社区要建有一个图书阅览室、一个文化中心和一个室外体育(健身)中心,实现“十分钟文体活动服务圈”。2、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及运行机制,努力朝着“城乡就业比较充分、分配格局比较合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更多的人依法享有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规范高效” 的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目标推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具体措施一是尽快建立健全最低养老金制度,尤其是加快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流动和转移的新型制度框架,为每一个进城务工的人员建立社会保障账户,并且账户资金可以转移。二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控制不合理支出,通过补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改变社会保障的固有形态,促进社会保障走出单一的财政范畴,逐步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承担养老责任的局面。三是逐步完善城镇居民医疗政策体系,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制度上实现全民医保。四是设立一个或数个地区性的社会统筹资金管理机构,逐步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管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养老保险投资组合。五是加大社会保障的投入,健全社会保障的预算体系,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支出的合理增长机制。规划到2012年,解决全市20万农牧民就业问题,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定率达到95%,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劳动合同签定率达到80%,劳动举报案件结案率保持在95%以上。3、城镇化建设。以“畅通城、文化城、生态城”为目标,集中精力打造康巴什新区铁西区旧城区“一城三区”的城市核心区。“十一五”期间,把东胜建成一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产业承载能力强、带动辐射作用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努力建成全国卫生城市和自治区级生态环保城市、十星级文明城市。到2012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年均增长3个百分点以上;中心城市人口力争达到60万人;城镇GDP占全市GDP比重达到95以上,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23以上;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达到32平方米,人均拥有公路面积达到28平方米,供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增长13个百分点;供气普及率达到85以上,增长15个百分点;城区绿化率达到35以上,增长23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9.5平方米,增加2.88平方米;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90以上,建成全国文民城市。三、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1、加强领导,完善政策。为了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2007年初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有关局委一把手为成员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启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加强了对全市可持续发展工作的领导。先后制定出台了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节能降耗工作实施意见、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污染物减排工作实施意见、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市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治理整顿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文件,为我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政策保障。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项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实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经费保障。2、内引外联,加强合作。今年,市人民政府及科技局分别与中科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澳大利亚TAFE学院等国内外著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签定了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全面合作协议、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局与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开发部成立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的协议、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与中科院高技术局科技合作协议、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协议等一系列合作协议,并重点在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工程、文化旅游、国际商务、现代农牧业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2006年,我市与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合作实施“中国农村科技扶贫创新和长效机制探索”项目。该项目旨在减少贫困,通过利用创新性的科技特派员(TTF)制度,使农牧民掌握适当的技术和技能,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增加农牧民收入。项目实施两年来,培训试点农牧民72000人(其中妇女20000人),培训乡土人才20人,带动了试点旗奶山羊养殖、水产养殖、肉羊养殖、瓜果蔬菜种植、肉猪养殖产业化的发展。另外,我市还与日本、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有关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3、创新机制,强化管理。下一步,市人民政府将根据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在可持续发展机制建设上,积极探索和完善既符合市情特点、又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工作机制。针对部门、行业条块分割的现实,要积极建立可持续发展协调与决策机制;针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资金不足的问题,要创新思路,建立适应市场体制的可持续发展资金积累及投资引导机制;为加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将建立规划实施监控与管理机制;此外,还要建立社会保障与安全、公众参与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机制。通过建立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工作有序推进。4、理清思路,突出重点。近年来,按照市委提出的“三个转变”(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向构筑社会资源优势转变、城乡二元分割向统筹城乡发展转变、依靠优惠政策拉动向依靠自主增长转变)的工作思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有条不紊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全市要以实现城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