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九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七年级生物期期末质量检测总结报告(张振庭).doc_第1页
武威九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七年级生物期期末质量检测总结报告(张振庭).doc_第2页
武威九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七年级生物期期末质量检测总结报告(张振庭).doc_第3页
武威九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七年级生物期期末质量检测总结报告(张振庭).doc_第4页
武威九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七年级生物期期末质量检测总结报告(张振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威九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生物质量检测总结报告一、全年级学科成绩统计(分学科统计)1.成绩统计表(保留一位小数)年级考试人数平均分及格率%优良率%备 注七年级80456.3245%4%2.分数段统计表(单位:人)年级总人数100分以上99.58079.56059.54040分以下七年级80403033035885二、检测成绩分析说明(一)、全年级考试成绩分析:全年级参考人数为804人,平均分为56.32分。其中80分以上30人,高分率4%;及格360人,及格率45%。最高分89分,最低分5分,总体成绩不太理想,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二)、试卷分析:这份试卷难易适中,紧扣课标及教材的要求,围绕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试,具有生物学科特点,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作出客观的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套试卷面向最大多数学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能使坚持正常学习的学生大多数及格。在考查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和生物基本技能的掌握的基础上,适当考查学生的生物实验操作理论能力。试题设计和期中生物试题相比稳中有变,在稳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1生物试题量:全卷共计100分。包括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非选择题7个小题(共计50分)。2生物题型有:选择题,识图作答题,实验探究题,分析说明题。(三)、试题特点:试卷重视了对学生基本的生物学科素质和学习潜能的考查,对生物试卷的总体评价是:立足基础,注重知识的应用,注重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生物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初步考查学生对一些生物学实验操作基本技能的掌握;试题设计新颖独特,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师积极参与新的课程改革,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会学习。具体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突出主干核心知识:本试卷突出了对主干核心知识的考查,较好地发挥了的命题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如实验题中对植物体蒸腾作用的考查,围绕植物体蒸腾作用的原理,以及植物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三者的关系,来考察学生对植物体三大作用的理解和贯通;再如对生态系统的考查,突出了对“生态系统的组成”核心知识的考查;识图作答题第26题是对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相互关系的考察;第27题又是对另一经典知识点“动物体的层次结构”的全面考察。2注重实验基本技能:本试卷中涉及实验的命题占到了很大比重,主要考查了本学期、本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实验知识和技能,如第三大题,实验探究题,就是专门要求学生根据设计地实验,思考并组合相关知识点并得出结论。3.强化图形表格识读:本试卷注重对生物学图形、表格的识别和解读,占分比重也较大。识图作答题在生物学知识的考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类试题既可以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检测学生的观察、理解、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如第26题对生态系统的识别作答,第27题对人体组织的识别作答,第28题是对植物细胞的成分的相关概念的作答。(四)、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第一部分:选择题第1、3、8、15、18、22、25题。这7个题失分较多,如第15、25题错误率较高,原因是学生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还没有理解透彻。第1、3、8、18、25题错误的原因是对知识点掌握不熟而造成的。第1题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未引起重视,才导致出错。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27题学生失分率较高,主要是平时教学中教师的强调不够以及学生对题目没有充分理解而出错。第26题的第学生得分率较高,表明学生基本掌握了生态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第28题失分相对较少,如第(1)小题,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植物细胞壁有支撑和保护的功能。再如第(2) 小题,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第(4)小题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也熟练地掌握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知识点。三、存在的问题分析、说明及改进办法(一)存在问题分析、说明从总体上看,这次的成绩也不是很好,存在地问题也多:(1)基础不牢,对课本要求掌握的内容,记忆不牢,如第四大题“分析说明题”中生态系统成分中,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有那些,记不准,多数学生回答不全,只从题中抄写一、二个凑数;再如生态系统的特点记不清。(2)审题不细,第29题“植物体蒸腾作用装置图”的选用,出现的差别较大,失分也较多。多数考生没有注意本题限定的条件而是进行主观分析。(3)解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最后一题要求学生用图解法表示出某个地方生态系统的组成,要是注意到生态系统,就能够考虑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即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等)。可惜的是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这样思考,虽然有的学生想到了一些,却答成了生态因素或者是食物链。且不能以恰当的生物术语来阐明,故知识迁移能力,解题思维能力有待强化。(二)、改进办法1重视生物学概念教学概念是生物学理论的基础和精髓,概念也是思维过程的核心。一个新概念的提出,往往标志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促进生物学科的发展,甚至是对生物学科全新的认识。如 “植物体”与“动物体”、“植物”与“动物”。 2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识图题在生物学知识的考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类试题既可以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检测学生的观察、理解、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所以在平时的生物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3夯实生物实验基本技能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地摸索和总结经验,找到最佳的教育方法,帮助初中学生尽快地掌握基本的生物实验技能,为他们学好生物知识,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1)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实验习惯。(2)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实验器材。(3)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4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一个群体,良莠不齐在所难免。因此,转化学困生,让学困生由“莠”变“良”是我们教师的基本职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位学生,需要老师付出无数的精力和心血,特别是需要持之以恒的“热爱”。其实,只要教师理解学生,真诚地关心学生,时常提醒他们,及时鼓励他们,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的成绩和实践能力一定会与日俱增!四、考后的感想与反思从这次考试可看出,在生物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认真研究与反思:1、要继续深入钻研课标,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用新课程理念统领课堂。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认为学生会的学生不一定会,多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把初中生物课上成学生最喜欢的课。3、多做一些探究性实验,最好多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搞清楚每一个步骤,体验探究过程,至少可以使遇到同类问题得以借鉴。4、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然后按需而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五、检测考试程序及考试过程情况总结说明无六、对本次质量检测考试命题、印刷、组织、安排等方面的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