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实验3:货币创造(附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经济学实验3:货币创造(附实验报告).doc_第2页
经济学实验3:货币创造(附实验报告).doc_第3页
经济学实验3:货币创造(附实验报告).doc_第4页
经济学实验3:货币创造(附实验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3、货币创造实验遵循的原则:以当前我国为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是15%,商业银行准备金之外的存款全部借贷出去;所有有钱都放在银行。实验内容:1、国债的发行2、商业银行的存贷款的变化量3、货币供给量的变化4、体会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的能力。5、将以上步骤画出各种情况(个人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实验程序:1、学生进入教室,指导教师随机向他们发准备好的国债,指导教师作为中央银行的工作人员,可代表中央银行制定商业银行体系的运营规则,并能影响商业银行的运作。2、指定学生分别为商业银行的行长和内部会计、外部会计,行长负责存贷款和准备金的计算,处理以及商业银行金库的保管,内部会计负责在黑板上记录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和往来账,外部会计负责记录与具体客户的交易,持有国债的学生都有机会卖出国债并将钱存入银行,其他学生都有机会从银行获得贷款。3、实验遵循的原则:以当前我国为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是15%,商业银行准备金之外的存款全部借贷出去;所有有钱都放在银行。4、指导教师提出愿意用现金(教学货币)购买同学们的国债,随即同学们将出售国债换回的现金存入商业银行,行长以支票换取现金并保存在金库存里,外部会计记录各笔存款。5、内部会计在黑板上记录银行资产负债表。假如吸收10笔共10000元存款后,银行的存款和储备分别为10000元,指导教师根据黑板上的资产负债表要求学生回答此时的货币供给量( 10000 元)。6、商业银行行长计算存款准备金和多余的储备,并将多余的储备(8500 元)借贷出去。7、得到贷款的学生将贷款存入银行,并重复上述(5)-(6)。贷款全部存入银行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的储备仍为10000元,但货币供给量增加了 Ms=(10000/0.15-10000) 元。8、由于货币乘数的作用,货币供应量即银行的存款最后会增加到 Ms=10000/0.15 元。9、改写银行资产负债表,注意存款总数增加到 Ms=10000/0.15 元,贷款总数增加到 Ms=8500/0.15 元,将余下的贷款借贷给一个学生,并做好记录。10、指导教师代表中央银行愿意出售2000元国债,价格不低于2000元,学生们竞价购买,一个学生愿意以3000元现金支票买下2000元国债,指导教师将支票在银行贴现,并将现金放入中央银行金库,在该学生的账户及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记录下这笔交易。11、指导教师告诉学生注意这笔交易使货币供给量和银行储备都减少了 2000 元,银行的全部储备现在是 Ms=(10000/0.15-2000) 元,商业银行行长计算银行储备短缺的数量并收回相应的贷款,偿还贷款的学生必须给行长现金支票,会计做好个人账户及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记录。12、按照上述步骤(8)的公式,中央银行收回 2000 元现金后,货币供给量为 Ms=10000/0.15 (减少2000元),检验一下,当商业银行的存款为7000元时,必须的存款准备金,即储备金=15%*7000=1050元=实际储备金,银行没有多余的储备金贷出。拟达到的目标:通过学生的实际参与,体会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货币政策的工具及其应用。商业银行外部会计(记录的存款和贷款并随时算出存款和贷款余额)活期存款(元)贷款(元)张三比如2020李四200王五010存款余额:40元 贷款余额:30元 商业银行内部会计(记录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储备10000/0.15存款 10000/0.15贷款8500/0.15银行的任何储备、贷款和存款的变化都必须记录。比如,有人来存款100元,那么,在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栏目里的存款项下加100元,为了保证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同时要在资产栏目里做相应记录。如果上述100元是现金存款,那么,储备项下也要加100元。货币创造举例。第一, 假定法定准备金率为20%; 第二, 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第三,没有现金从银行体系中流失出去,即通货比率RC =0; 第四:一切货币收入以活期存款形式存入银行。 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购买增发国债的100万美元基础货币为甲企业所持有。甲企业将100万美元存入自己有帐户的A银行,A银行按20%的法定准备率保留20万美元作为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其80万美元全部贷给企业乙企业,乙将这笔贷款存入B银行。B银行得到这笔从A银行开来的支票存款后留下16万美元作为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然后再贷放出64万美元给企业丙 各银行的存款总额为: D=100+80+64+51.2+40.96 + =500(万美元)商业银行储备金的增加额为: R = D x rd = 500 x o. 2 = 100 (万美元) 商业银行派生存款总额=存款总额-原始存款额=D- R =500 -100 =400 (万美元) D =500 商业银行储备金的增加 商业银行派生存款总额 货币乘数是一把双刃剑,若中央银行通过出售债券收缩银根时,即银行存款的多倍扩张的连锁反应也会发生相反的作用 货币创造过程(填表)存款金额准备金贷款金额货币供应总额A银行1002080100B80166480C6412.851.264D51.210.2440.9651.2E40.968.19232.76840.96F第十家。最后一家000合计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实验项目名称货币的创造开课院系及实验室实验日期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实验成绩教师评语: 教师签字: 批改时间: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一)实验目的: 通过学生的实际参与,体会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货币政策的工具及其应用。(二)实验要求:根据上述实验原则和内容,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了解货币创造的步骤,并且分析货币政策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与作用。二、实验内容和原理(一)实验内容: 1、国债的发行2、商业银行的存贷款的变化量3、货币供给量的变化4、体会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的能力。5、将以上步骤画出各种情况(个人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6、递交实验报告。(二)实验原理: 以当前我国为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是15%,商业银行准备金之外的存款全部借贷出去;所有有钱都放在银行。三、主要仪器设备计算机及打印机四、实验操作方法和步骤(一)实验方法 按照实验要求进行货币创造的计算与分析。(二)实验步骤1.打开计算机;2.打开实验的相关文件“实验三:货币的创造”;3.按照“实验三”的实验要求和步骤,计算、分析实验所得,并填写实验报告。4.递交实验报告。五、实验记录与处理(数据、图表、计算等) (一) 根据实验材料中的实验程序得出如下记录表: 1、商业银行外部会计(记录的存款和贷款并随时算出存款和贷款余额)姓名活期存款(元)贷款(元)存款余额(元)贷款余额(元)张三100008500100008500李四850072251850015725王五72256141.2524641.2521866.25最后一人0010000/0.158500/0.15合计10000/0.158500/0.15 2、商业银行内部会计(记录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储备10000/0.15存款 10000/0.15贷款8500/0.15(二)货币创造过程如下表所示:货币创造过程图表 存款准备金率为15%,单位为(元)存款金额 准备金贷款金额 货币供应总额 A银行100001500850010000B8500127572258500C72251083.756141.257225D6141.25921.18755220.06256141.25E5220.0625783.00944437.05315220.0625最后一家0000合计10000/0.151500/0.158500/0.1510000/0.15由图表及实验结果可知:各银行的存款总额为:D=10000+8500+7225+6141.25+ =(10000/0.15)元商业银行储备金的增加额为: R=1500+1275+1083.75+ =(1500/0.15)元商业银行派生存款总额=存款总额-原始存款额=D - R =(8500/0.15)元6、 实验结果及分析(一)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可知: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过程。而通过银行体系的储备、存款、贷款、发行国债等行为使得货币在市场中得以循环流通,从而是市场中的货币供应量增加。最终达到创造货币,使之适应市场需求的目地。(2) 实验分析:由本次试验,我们了解了货币创造的整个流程,也体会到货币(或货币政策)在整个宏观经济市场中的发挥的作用。并且据所学知识可以进一步得知:货币政策的效果是指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而其效果也同样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总之,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中对调节利率、投资、储蓄、货币供应量、国民收入等都有重要作用。但不可避免的它也有一定的局限作用:1、 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