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一轮复习训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doc_第1页
2015届高三一轮复习训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doc_第2页
2015届高三一轮复习训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doc_第3页
2015届高三一轮复习训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doc_第4页
2015届高三一轮复习训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训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解析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结合,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深远。注重宗族关系、血缘关系、祭祖是宗法制影响的具体体现。姓氏是宗族的体现,放于名字前是对宗族敬重,是宗法制的表现。 答案B2“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他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解析本题考查对内阁制度的理解能力。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表明君主还是有实权的,而中国古代则是君主专制。答案A3“(清代)军机处值日章京凡本日所奉谕旨,所递片单,均钞钉成册,按日递添,月一换。凡发交之折片,由内阁等处交还及汇存本处者,每日为一束,每半月为一包均责成章京检覆无讹,按季清档,月折及各种存贮要件,收入柜中,值日者亲手题封,谓之封柜也”。这说明军机处实质上 ()。A防止了大臣专权 B强化了君主专制C取代了内阁权力 D扩大了统治基础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清代军机处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这种保密制度实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答案B4公元前403年,晋国的赵、魏、韩三家大夫废晋静公,将晋公室的土地全部瓜分。公元前376年,周王室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这一事件,在政治上有划时代意义,主要表现为 ()。A社会基本统治秩序遭到破坏 B王室衰微失去对诸侯的控制C土地国有为土地私有所代替 D诸侯国割据混战的局面加剧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战国三家分晋之史实。三家分晋终被周王室正式承认,这是分封制破坏的表现,A项正确,B、C、D三项无法从题干材料中反映。答案A5某同学在研究下列两幅图片后,对该阶段中国古代社会的变化特征得出一些感悟,你认为正确的是 ()。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 从分裂到统一A B C D解析分封制到郡县制的演变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也是贵族体制向官僚体制的转变;郡县制下的管理任免改变了分封制下的世袭制,而改为中央任命;说法正确;无法从两幅图片中得出。答案A6汉文帝二年曾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从中能够得出 ()。A汉文帝时期选拔人才不经过考核 B汉文帝时期负责人才选拔的官员清廉C汉文帝选拔人才不注重官员的真实能力 D汉文帝选拔人才将人品与议政能力并重解析贤良方正是指才能、德行好,正直,注重人才的品行。“能直言极谏”说明重视人才的议政能力。 答案D7明史描述都察院“职责纠劾百官,辨明冤枉,辑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据此判断,明朝时期都察院 ()。A职权与汉武帝时期十三州部刺史相同 B中央监察机构,且为地方监察机构上级C可以风闻奏事,实现社会舆论的监督 D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机构,为帝王耳目解析“职责纠劾百官”,即负责对中央官员的监察。明代依十三道,分设监察御史。“辑督各道”,泛指地方各省。“辑督各道”指辑录、督查地方各省,属地方监察机构的上级部门。故B项正确。 答案B8下表为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分布简表。时期郡县数西汉三国西晋隋朝唐前期苏南浙江会稽郡北部31县4郡50县5郡70县7郡45县13州74县江西豫章郡18县4郡51县6郡58县7郡19县7州34县福建会稽郡南部1县1郡9县2郡14县1郡5县5州28县根据表中东南行政区划设置变化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古代行政区划不断向东南拓展 B人口和经济重心有南移趋势C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不断加强 D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加强解析根据表格中“郡、县”数目的变化,反映出了中央权力的加强和地方权力的削弱,D项错误。答案D9王夫之在论述古代两种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时说:“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文中的“封建”这一制度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个朝代 ()。A商 B西周 C秦 D西汉解析王夫之论述了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弊,材料中的“封建”为“封邦建国”之意,即分封制,最早出现在西周。答案B10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西周推行的宗法等级关系西周推行嫡长子继承制西周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西周有着严格的礼乐定制A B C D解析材料涉及西周礼乐制度中各个等级驾乘的规定,从中体现了西周宗法制之下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政治等级秩序。而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嫡长子继承制这一种权力的传承方式和核心原则,排除。答案B11有学者评论说“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皇权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 B政府拥有了最终政务决策权C皇权受到政府制约 D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解析钱穆先生的观点反映了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中,皇帝没有绝对的决策权,三省的职权较大。答案C12新浪网穿越时空的对话一文认为同时期的历史政治人物乾隆与华盛顿谈政见,谈三权分立,双方会吵起来;谈文字狱,双方则有可能会打起来。两人的政见差异从文明史观的视角看源于 ()。A中美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 B两人人生经历的差异C科学教育与启蒙教育的差异 D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大环境的影响解析材料中“从文明史观的视角看”是关键信息,由此可知D项正确;另一方面分析备选项,前三项从内涵上从属于D项。答案D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之所以革之(注:废分封制)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观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政制的意义。(8分,限60字)(2)比较材料一、二分析柳宗元和黄宗羲对于君主政制的不同态度并说明原因。(16分,限180字)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材料解读和理解能力。解题时注意“然而”这一转折词,说明材料大体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前半句有一个分号,又分为两个小点回答。依据材料可归纳为“秦始皇以郡县取代分封,有出于一己之私但天下之端自秦始。”。秦郡县制建立意义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主要能解读材料内容,再结合材料一对比作答即可。答案(1)观点:秦始皇以郡县取代分封,固然出自“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意义: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沿用。(2)不同:柳宗元肯定郡县制的合理性,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原因:观察角度不同故态度不同。前者注目于郡县制的客观效果;后者注目于君主主观目的。时代背景不同故态度不同。柳宗元所处的时代正值藩镇跋扈,中央政府权力衰微,故柳宗元作封建论强调郡县制是大势所趋,藉以提倡中央集权。而明朝废相后皇帝专权独断以至于亡国,所以黄宗羲批判帝制自专。总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发生了变化,时代背景不同,导致两人看法明显不同。14历史上围绕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看法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别子(嫡长子)为祖,继别为宗,继弥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礼记大传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四秦人任智力以自雄,收万方以自私,敢于变百圣之大法,自速其年世,以遗生民气运世世无穷之大祸,祖龙(秦始皇)之罪上通于天矣!(清)颜元习斋四存编(1)据材料一,指出该制度对维护周天子权威有何积极作用?(6分,限45字)(2)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李斯和柳宗元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到唐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他们的观点?(10分,限50字)(3)据材料四,分析清人颜元反对郡县制的理由。(4分,限20字)(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中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看法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8分,限60字)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可知反映的是宗法制,作用是政治隶属和血缘纽带相结合,加强君主权威,巩固统治。第(2)问,材料“相攻击如仇雠”和“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反映的是李斯和柳宗元对于分封制注重血缘关系的否定,不利于选拔优秀人才为国家服务,不利于统治。第(3)问,据材料“收万方以自私”归纳为是郡主专制实现自私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