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质量管理一复习纲要.doc_第1页
2011年10月质量管理一复习纲要.doc_第2页
2011年10月质量管理一复习纲要.doc_第3页
2011年10月质量管理一复习纲要.doc_第4页
2011年10月质量管理一复习纲要.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1.了解当代管理环境的3个特征。/1 2.领会质量特性的5+3种分类。/6、/103.领会大质量观与小质量观的对比。/12 4.识记质量管理的概念。/155.了解“朱兰三部曲”的3个步骤。/16 6.掌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5个方面的主要成效(及其理由)。/187.识记质量成本的概念。/20 8.领会质量成本的4种分类及其细目。/229.领会质量成本的3种计算方法。/2610.掌握研究质量成本对质量改进3个方面的促进作用。/2711识记质量管理在我国的发展。/32第二章1.识记4个现代质量管理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342.领会三大质量奖与卓越绩效模式的关系(卓越绩效模式的定义)。/383.领会三大质量奖各自的特点及其小结。/39-474.识记ISO9000族标准的4个核心标准及各标准的编号、名称与用途。/48-495.领会质量奖、TQM、ISO9000之间的关系。/50-526.深刻领会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及其逻辑关系。/52-58第三章1.了解外部顾客与内部顾客的含义及其联系。/61-632.领会顾客需要、顾客满意、顾客忠诚的概念;了解衡量顾客满意度的目的;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影响顾客满意度和顾客忠诚度的各自3个因素。/64-70第四章1.领会组织的使命、核心价值观与愿景的概念及其举例。/90-942.领会标高分析活动的基本方式与思路/106第五章1.了解职业生涯的概念及其4个发展阶段。/1212.掌握职业管理的含义与内容。/122-123第六章1.识记过程管理与系统管理的概念。/140、/1442.领会组织业务过程4种类型的含义及其关系。/141-1423.掌握质量机能展开的含义及其过程的6个步骤。/151、/152-157第七章1.领会质量改进的概念及其与质量控制的比较。/163-1642.领会质量改进的6个特点及其理由。/164-1663.领会质量改进的3点意义。/1674.深刻领会克服质量改进3个方面阻力的措施(方法)。/168-1715.了解六西格玛的含义、测量指标及其特点。/184-1856.领会六西格玛管理的5个步骤与MAIC循环。/186-1877.领会戴明环的含义、4项构成、2个重点及其特点。/190第八章1.领会美国卓越绩效标准经营绩效测量指标测量指标的6个方面(含细目)与3个层次。/199-202第九章1.了解我国企业生产的3类产品中,外购材料与零部件所占的比例。/2082.领会传统采购活动的特点/208及传统采购观点与现代战略采购观点的比较。/2092.领会战略采购的新理念。/210 3.识记联合质量计划的概念。/2144.领会供应商关系控制过程的5个步骤。/218 5.供应商关系改进阶段的5个合作层次。/219第十章1.了解质量数据的2+2种类型。/2242.了解总体、样本和样品的概念及其符号表示。/2253.领会总体和样本的均值、中位数、标准偏差、极差的含义、符号表示及其计算公式。/231-2324.领会质量变异的6个来源、2种类型及其特征和对质量的影响及对其管理的要求。/234-2355.掌握管理者可能会犯的2个根本性错误。/2366.了解抽样检验的概念和4种常用随机抽样方法的含义、优缺点与适用范围。/246-2487.识记过程能力的概念与表示。/2528.掌握过程能力指数的确定方法/255、过程能力的判断标准及其应对措施。/2579.掌握平均数与极差控制图的含义、用途、中心线和上下控制线的确定及其判稳与判异准则。/260-268第十一章1.识记质量控制的7+1种工具和方法/271及计划与管理的7种工具和方法的名称、分类与用途。/2892.识记分层法与排列图法的概念与用途。/275、/2773.识记直方图的用途。/280 4.识记关系图的类型。/290第十二章1.识记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基本过程的6个步骤。/3252.识记影响产品可靠性的因素。 3.识记可靠性管理5个方面的内容。/330第十三章1.识记标准化的概念。/335 2.领会标准化6个方面的意义和作用。/3373.识记认证制度的概念。/349 4.识记认证概念的4种含义。/349-3505.识记质量监督的概念。/360计算题:1.某车间用平均值-极差控制图进行某零部件加工的控制,每次抽样5件,共抽样30次,已测算出平均数总和为356mm,样本极差总和为121。试计算平均值-极差控制图的中心线和上下控制界限值。(注:当样本量n=5时,A2=0.577,D4=2.115,D3=0)2. 某车间用平均值-极差控制图进行某零部件加工的控制,每次抽样5件,共抽样30次,已测算出平均数总和为356mm,样本极差总和为121。试计算平均值-极差控制图的中心线和上下控制界限值。(注:当样本量n=5时,A2=0.577,D4=2.115,D3=0)3. 某工序加工件的质量特性值的平均值为3.861,极差的平均值为1.028.已知系数A2为0.419,D4为1.924,D3为0.076,E2为1.109,d2为2.704。求平均值-极差控制图的控制界限。4.某工序加工某零件,其外圆直径的加工要求为500.15mm。现从该工序加工的零件中抽出100件,测量并计算出其直径的平均值为50.06mm,标准偏差为0.04mm。试计算此时的工序能力指数,作出判断,并提出改进措施。5. 某工序对所生产的螺栓外径进行控制,每小时抽样一次,每次抽样10件,共抽样25次。经测量得知,样本均值数总和=1585mm,样本极差总和R=212.试计算-R控制图的中心线和上下控制界限值。(当样本量n=10时,A2=0.308,D3=0.223,D4=1.777)6.设某螺栓直径的设计要求为200.15mm,从某车床加工的2000支螺栓中,随机抽取样本100支,其直径平均值为=20.05mm,标准偏差为S=0.05mm,试求该过程能力、过程能力指数。7. 今在硫化矿的焙烧工序中,对焙烧矿中残留的硫磺进行定量,对焙烧效率进行管理。每天抽取5个点进行测定,以此作为一个样本,共抽取25天,由这25个样本得到的=1.61,=1.57。求平均数与极差控制图的中心线和上下控制线(当n=5时,A2=0.577, D4= 2.115, D3为负值)。-1. 某零件质量要求400.15mm,现从生产过程中随机抽取100件,测量并计算得到该零件的平均值为=40.05mm,样本标准偏差为S=0.05mm。试计算该零件加工的过程能力指数,并判断工序状况及应采取的后续措施。2. .某工序利用控制图进行螺栓外径加工的控制,每次抽样6件,共抽20次,测出各样本组平均值的总和为。试求控制图的中心线和控制界限。(已知n=6时,A2=0.483,D4=2.004,D3=0)解:= CL=7.93 (1分) UCL=+A2=7.93+0.4830.011=7.933 (2分)LCL=- A2=7.930.4830.011=7.925 (2分)CLR=0.011 (1分)UCLR=D4=2.0040.011=0.022 (2分)LCLR=D3 由于D3为零,所以LCLR取0。(1分)3. 某建材的设计硬度为520560kg/cm2,随机抽取100件样品,测得样本平均值()为530kg/cm2,标准偏差(s)为6.2kgcm2。试求该制造过程的能力指数,并判断过程能力等级和给出后续措施。解:M= M 又|M-|=|540-530|=10 T=Tu-TL =560-520=40 CPk= 过程能力不足,应停止加工,找出原因,改进工艺,提高Cp值。否则全数检验,挑出不合格品。4.为了分析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现每小时从过程抽取5个样品,已抽得30组样本,并得到各组的均值和极差Ri,且=458.4与=127.6。给定n=5时,A2=0.577。要求:(1)计算控制图的上下控制界限值及中心值; (2)若绘制控制图并打点后发现有1个点子在上控制界限上,其它点子均在控制界限内且无异常排列,试判断其过程是否稳定并说明理由。5. 今用20个样本,每个含5个数据,绘制R图。经计算,为33.6,为6.20;现在生产过程中采集了一个样本,其测定值分别为36,43,37,25,38。试计算判断该样本是否出界,并给出后续措施。(已知n=5时,A2=0.577,D3为负值,D4=2.115)解: 为负值,LCL取0。 该样本在图中没有出界;又 该样本在R图中已经出界,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6. 某机械零件技术要求为500.023mm,现从生产过程中随机抽取100件,测量并计算得到该零件的平均值为=49.997mm,样本标准偏差S=0.007mm。试计算该零件加工的过程能力指数,并判断工序状况及应采取的后续措施。在某工序中,对残留物进行计量,每天抽取5个点的测定值,共进行25天。由这些数据得到和的值如下:=1.61, =1.57,又已知当n=5时,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