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菌药物药动/药效学结合 模型与临床合理用药,李焕德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中南大学药学院 Li53HD,,Company Logo,内容提要,PK/PD的不足,PK/PD与抗菌药物的优化给药,PK/PD的概念与基本参数,药物体内处置过程,背景资料,3,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一.背景资料,一.背景资料,一.背景资料,一.背景资料,1.只要足够时间和应用足够多都会出现耐药 2.耐药呈进行性:低水平、中水平到高水平 3.耐一种抗菌药物的细菌容易对其它药物耐药 一旦出现耐药,则下降和消失很慢 4.选择性压力是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一 个主要原因,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基本规律,8,第二部分 药物的体内处置过程,9,用药剂量,体循环中药物浓度,作用位点药物浓度,毒性,疗效,转运常数 K12 K21,分布于组织 中的药物,二.药物的体内处置过程,消除Ke),Cl=Ke/C,药效学 (PD),药动学 (PK),吸收Ka,药理效应,代谢,临床反应,排泄,10,二.药物的体内处置过程,药动学:机体对于药物的ADME 关键:是否达到有效浓度和足够时间感染部位,药动学特点,11,口服给药的二室模型曲线图,二.药物的体内处置过程,12,二.药物的体内处置过程,13,二.药物的体内处置过程,14,第三部分 PK/PD参数与基本概念,15,三.PK/PD的概念与基本参数,PK: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ADME),PD: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剂量对药效的影响,药物对临床疾病的效果,PK/PD 将剂量-时间-浓度-效应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研究,16,conc,effect,effect,time,time,conc,Pharmacokinetics DoseConc.vs.time,PK/PD DoseEffect.vs.time,Pharmacodynamics Conc. Effect,PK/PD的研究示意图,三.PK/PD的概念与基本参数,17,血清浓度与MIC的比值,Jap.J.Antibiotics. 1991;44(10):1168 Chemotherapy. 1979; 27 (S-7): 362,(h),(h),头孢地尼 MIC80 0.2 g/mL,头孢克洛 MIC80 2 g/mL,6,2一,0,4,1,2,3,4,5,6,7,8,0,10,8,6,2,0,4,1,2,3,4,5,6,7,8,0,给药后时间,(g/mL),血清浓度,AUC/ MIC,10,8,头孢地尼,头孢克洛,(金葡菌 MSSA),血清浓度,血清浓度/MIC,给药后时间,100mg 头孢地尼,250mg 头孢克洛,三.PK/PD的概念与基本参数,三.PK/PD的概念与基本参数,三.PK/PD的概念与基本参数,2.PD的基本参数,关键:是否达到有效杀菌,不产生耐药,最低抑菌/杀菌浓度(MIC/MBC) 抗生素后效应(PAE) 防耐药变异浓度(MPC),MPC(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 防突变浓度.接种1010CFU/mL细菌于琼脂平板上,应用倍比稀释法测定,在此数量级的细菌与抗菌药物培育72小时后不出现菌落生长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称为暂定的防突变浓度 (MPCpr).再以MPCpr为基准,线性递减(20%)药物浓度,不出现细菌生长的平板所含的药物浓度为MPC,-Antimicro Agents Chemother,1999,43(7):1756-1758,三.PK/PD的概念与基本参数,2.PD的基本参数,Mutant Selection Window,MPC,MIC,Serum or tissue drug concentration, MPC: 疗效佳,无突变 MSW : 疗效可,易突变 MIC : 无效,亦无突变,,Time post-administration,Selective period,-Antimicro Agents Chemother,1999,43(7):1756-1758,三.PK/PD的概念与基本参数,MPC(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三.PK/PD的概念与基本参数,-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6,58(6):1185-1192,MIC1.3mg/L MPC11mg/L,接种1010CFU/ml细菌在不同药物浓度琼脂平板中的生长情况:随着琼脂平板中药物浓度增加, 平板中恢复生长的菌落数均出现两次明显下降,三.PK/PD的概念与基本参数,当左氧的浓度维持在MSW時,细菌的MIC值在72小时后出现 升高(耐药菌出现) J Infect Dis 2006; 194:16018.,三.PK/PD的概念与基本参数,三.PK/PD的概念与基本参数,3、PK/PD结合参数,AUC 024/MIC (AUIC) C max/MIC TMIC AUC 024/MPC C max/MPC Tmsw、TMPC、TMPC/TMSW,26,第四部分 PK/PD参数与抗菌药物 优化给药,四.PK/PD参数与抗菌药物优化给药,1.抗菌药物按PK/PD特性分类,时间依赖型且短PAE:-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恶唑烷酮类 在 MIC4-5 倍时,杀菌率即处于饱和 杀菌作用依赖于接触时间 TMIC 是与疗效相关的主要参数,给药间期并不需要都超过MIC 碳青霉素类:TMIC:40% 头孢类:TMIC:50%60%,优化给药方案: 1.一天剂量均次给予,给药间隔时间相等 2.静滴给药时延长每次静滴时间,四.PK/PD参数与抗菌药物优化给药,1.抗菌药物按PK/PD特性分类,时间依赖型且长PAE:万古霉素 在 MIC4-5 倍时,杀菌作用处于饱和 有一定的抗生素后效应 疗效评定指标: AUC0-24/MIC 万古霉素:AUC0-24/MIC400与其治疗MRSA所致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相关,四.PK/PD参数与抗菌药物优化给药,1.抗菌药物按PK/PD特性分类,浓度依赖型: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轻 有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PAE) 有首次接触效应 杀菌作用依赖于最大药物接触,药物浓度越高杀菌率及杀菌范围也越大 AUC0-24/MIC及Cmax/MIC是疗效相关的主要参数 AUC0-24/MIC100 Cmax/MIC8,优化给药方案: 一天总量尽可能一次性给予,使之达到最大首次接触效应,四.PK/PD参数与抗菌药物优化给药,阿莫西林不同口服给药方案对肺炎链球菌的TMIC值,500mg q6h的方案,对于MIC4的肺炎链球菌均可达到TMIC超过50%,2.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的优化给药,四.PK/PD参数与抗菌药物优化给药,与静滴30分钟给药方案相比延长静滴时间(3h)可明显提高给药间隔内血药浓度大于MIC的时间,-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5,49(4),1337-1339,美洛培南不同给药方案与TMIC,四.PK/PD参数与抗菌药物优化给药,美洛培南抗铜绿时的不同给药方案与TMIC,-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5,49(4),1337-1339,四.PK/PD参数与抗菌药物优化给药,-N Engl J Med. 2010 ;362(19):1804-1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不同给药方案下抗铜绿感染的疗效,持续静滴: 3.375 q8h 4h滴注 间歇给药:3.375 q6h 30分钟滴注,在APACHII评分17的患者中,持续静滴组的14天死亡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间歇静滴组,Clin Infect Dis. 2007 ;44(3):357-63.,四.PK/PD参数与抗菌药物优化给药,四.PK/PD参数与抗菌药物优化给药,Clin Infect Dis. 2007 ;44(3):357-6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不同给药方案下抗铜绿感染的疗效,3.375g q8h 静滴4小时方案可获得理想的TMIC,3.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的优化给药,四.PK/PD参数与抗菌药物优化给药,JAMA. 1998;279:125-129,左氧Cmax/MIC12.2组的临床治疗率和细菌清除率均明显高于Cmax/MIC12.2组; AUC0-24与Cmax/MIC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942),左氧氟沙星的给药方案: 一天总剂量单次给予,尽可能提高峰浓度,四.PK/PD参数与抗菌药物优化给药,3.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的优化给药:,之后的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天给药1次的方案下,AUC0-24/MIC的大小与左氧氟沙星的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肺炎链球菌: AUC0-24/MIC应达到2530 革兰阴性杆菌:AUC0-24/MIC应达100 125,当 AUC0-24/MIC 达250以上时,可达到快速的细菌清除 作用,四.PK/PD参数与抗菌药物优化给药,-J Infect Chemother ,2009:15:293300,口服左氧氟沙星500mg qd 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100ml/min)的Cmax约为5.28ug/mL,AUC约为56.05,四.PK/PD参数与抗菌药物优化给药,-J Infect Chemother ,2009:15:293300,对于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感染的肺炎,口服左氧氟沙星500mg qd 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可完全达到左氧理想的PKPD指标.并同时达到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两方面的要求,-J Infect Chemother ,2009:15:301-311,美国ATS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指南中指出对于铜绿感染,左氧的给药方案为:750mg qd,四.PK/PD参数与抗菌药物优化给药,抗菌药物治疗失败的原因:,药物在体内浓度 无法达到杀死或 抑制大部分细菌 的浓度,药物虽然杀死或 抑制了大部分细 菌,但是有少部 筛选出的耐药菌 得到富集生长,基于MIC的PK/PD: AUC/MIC 、TMIC CmaxMIC,基于MPC的PK/PD: AUC/MPC、Tmsw、 C max/MPC、TMPC/TMSW,四.PK/PD参数与抗菌药物优化给药,4、基于MPC的优化给药,抗菌药物体内治疗失败的原因:,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8,62(3);434,氟喹诺酮类: 基于MPC的PK/PD 参数能有效地预测 细菌对药物发生耐 药的概率,以之为 基础的给药方案在 提高疗效.降低耐 药方面更具优势,四.PK/PD参数与临床疗效的关系,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11 ;55(5):2409-12,当AUC24/MPC达到一定值时,给药72小时,总菌落计数与 耐药突变株均明显下降,左氧氟沙星AUC24/MPC与金葡菌耐药突变株,四.PK/PD参数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左氧基于MPC的PK/PD参数与金葡菌耐药突变株,AUC24/MPC25及Cmax/MPC2.2时细菌不会产生耐药突变 基于MPC的PK/PD参数能更好地预测耐药突变株的出现,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11 ;55(5):2409-12,四.PK/PD参数与抗菌药物优化给药,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9,53(11);4740,TMPC/TMSW是预测 marbofloxoacin对肺炎 克雷伯氏菌耐药的一个 最佳指标(0.54),四.PK/PD参数与抗菌药物优化给药,基于MPC的优化,减少药物浓度落在MSW内的时间:首次给药时使 药物快速达到峰浓度且通过MSW,并使其余的治 疗时间保持在MPC浓度之上 2. 减小或关闭MSW:如果药物浓度无法达到MPC 之上,可考虑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减小或关闭 MSW,-Clin Infect Dis.2001:33(Suppl):5147-5156. -J Infet Dis.2002;185(4):561-565.,四.PK/PD参数与抗菌药物优化给药,47,第五部分 PK/PD参数的不足,五.PK/PD参数的不足,1.该方法所用MIC,为体外抑菌试验结果,与临床病人的情况存在差距,且临床很难常规测定感染病原菌的MIC值,静态情况下观察固定浓度 的抗菌药物对细菌的作用 仅简单模拟人体内细菌必 需的生长条件,药物在体内呈动态变化过程 机体本身的免 疫力对细菌的 清除能力 体内环境对细菌生长的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移动应用视频播放规定
- 公司合并与收购流程说明
- 勤奋的小明写班级同学的作文15篇
- 社区环保行动实践互动方案
-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学计划模板及实例
- 小学科学创新竞赛作品指导手册
- 中考数学几何题精讲与解析
- 人力资源合作对接合同
- 借物喻人学生作文汇编(11篇)
- 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承诺书(5篇)
- 2025湖北武汉市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1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度中国石化毕业生招聘统一初选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病媒生物防制巡查记录
- 2025年动漫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试题《公司信贷》机考试题集试卷
- 2025年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自查清单8-患者隐私
- 智能温室种植技术推广方案
- PET-CT课件教学课件
- 工会经审业务网络知识竞赛题库
- 宁夏易制毒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