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格四首挪威舞曲的创作特点.pdf_第1页
格里格四首挪威舞曲的创作特点.pdf_第2页
格里格四首挪威舞曲的创作特点.pdf_第3页
格里格四首挪威舞曲的创作特点.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3卷第1期 2008年2月 宿 州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 Suzhou U niversity Vol . 23,No. 1 Feb12 0 0 8 格里格 四首挪威舞曲 的创作特点 江 岩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格里格善于在创作中使用一些个性化的手法,使作品体现出鲜明的创作特点和风格特征。本文对 四首挪威 舞曲 的创作特点进行分析,并说明作品民族性、 色彩性的音乐风格。 关键词:格里格;四首挪威舞曲;民间音乐;色彩性 中图分类号: J614.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2006(2008)01- 0096- 04 收稿日期: 2007207206 作者简介:江岩(1983- )女,安徽芜湖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作曲理论与教学。 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是19世纪挪威民族乐派 的代表人物,他所创作的作品涉及了钢琴、 歌曲等众 多领域。 四首挪威舞曲(作品 35) 是格里格于1881 年所作的四手联弹的钢琴曲集,共四首。 由于格里格 运用了许多富有个性的创作技法,从而使 四首挪威 舞曲 体现出了很强的创作特点。 以下就从几个方面 进行具体论述。 1 纯朴、 自然的民间旋律 格里格曾说过:“我记下了祖国的民间音乐。在 风格和形式上我是属于德国浪漫主义的舒曼乐派 的,但同时我又尽情吸取了祖国民歌的丰富宝藏,并 从挪威人民的心灵,这个迄今未被探讨过的泉源中, 力图创造出民族的艺术来” 1 四首挪威舞曲 每一首的主题旋律均采用挪威的民间音乐,体现出 了浓郁的挪威民间舞曲的旋律特点。挪威的民间舞 蹈中最为常见的有两拍子的哈林格舞曲和三拍子的 斯普林舞曲等,舞蹈音乐丰富多彩、 热烈奔放,节奏 音型鲜明。这些特点在 四首挪威舞曲 中都有很强 的体现。 例1: 这样明快、 热烈的节奏特点很好的表现了挪威 民间生活与欢乐舞蹈的场面。 同时,在此例中还可以 看到一个特点:强烈的重音。 这种强烈的重音也是源 自于挪威民间舞蹈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的跳跃动 作,如在哈林格舞的舞蹈过程中舞者 “像弹簧一样忽 然往上一跳,猛的在空中一翻身把一只脚踢在天花 板的横梁上然后向房间的相反的一头一跳,于 是又重新开始这一切动作。 ” 2 格里格在 四首挪威 舞曲 中非常普遍地使用强烈的重音来表现意外的 舞蹈动作,突出了挪威民间舞蹈的特点。 四首挪威舞曲 在旋律进行上也体现出了挪威 民间音乐中纯朴、 自然的风格特征:这四首挪威舞曲 不仅主题旋律的性质较为单纯、 没有多少戏剧性的 因素,而且在音乐进行的过程中,主题也没有较大的 发展,而更多的是对主题的重复与变奏或是对主题 片段的反复、 变奏及模进。这样带有重复性质的、 较 为单纯的音乐进行很好地展现了挪威民间舞蹈中简 单、 朴素、 经常重复进行舞蹈动作的特点。 2 多样的、 色彩性的和声 格里格善于把各种浪漫主义的和声技法巧妙地 融入挪威民间音乐的旋律中,创造出独特的音响效 果。格里格自己也说:“和声王国永远是我的梦幻世 界,而我的和声感觉方式对于我自己永远是一个 谜。 ” 3如果说 四首挪威舞曲 中纯朴的民间音乐旋 律是格里格音乐创作中民族性的很好展现,那么新 颖的、 富有色彩的和声配置即是他个性创作特点的 重要体现。 2. 1 调式交替和弦的运用 69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例2: 此例中第四小节和第五小节的第一拍是由相同 的和弦构成的,并且这个和弦放在d和声小调中很 难解释其意义。 但如果把它放在自然小调中看,它便 成为了一个交替和弦即d自然小调的重属导七和 弦。同时,在这两个和弦中间出现了一个? 级七和 弦,而非? 级三和弦,这一方面是要利用七音加强音 响的不协和性从而和前后和弦构成连续的不协和进 行,另一方面是由于? 级和弦的七音 “C” 作为d自 然小调的特征音,还能对前后两个重属导七和弦有 调式上的支撑作用。 更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和弦还可 成为另一种调式的交替和弦:多利亚调式,而和弦中 的 “还原B” 就可以被看作是d多利亚调式的特征音 大六度音。这样的做法也非常符合格里格喜欢 用自然调式来表现挪威民间音乐风格的创作特点。 但无论给这个和弦以何种解释,格里格把它放在强 拍上连续使用,并配以强烈的重音效果,都十分清楚 地说明他是要用这个交替和弦突出色彩性的和声音 响效果,给人新颖、 意外的听觉感受。 例3: 这里的变音 “降B” 作为原调D大调的降 级 音,是向同主音小调交替的特征音,因此这两个包含 “降B” 的和弦即可理解为d小调的 级七和弦,具 有很强的色彩性。 并且,格里格还特别把这两个交替 和弦运用在这一段功能逻辑十分严谨的音乐进行 中,使它们的色彩变换显得更加突出。同时,这几个 变音 “降B” 又都巧妙地作为经过音蕴涵在各自的声 部进行之中,运用得十分自然,充分显示出格里格独 特而又娴熟的和声技巧。 2. 2 增六和弦的运用 四首挪威舞曲 中的增六和弦运用广泛,并且 一般都以重属导七和弦的形式出现,十分有特色。 例4: 此例中增六和弦以重属导七和弦的形式连续出 现,具有强烈的不协和的音响效果。 这种增六和弦特 别是在第一首挪威舞曲中有大量的运用,形成了较 为鲜明的创作特色。 可见,格里格就是要让这种很具 有色彩性的和声语言和朴素、 单纯的自然音旋律结 合在一起,体现出自己个性化的音乐风格。 2. 3 线型化的半音进行 这种线型化的半音进行强调声部的横向进行, 从而产生特殊的色彩性的音响效果。如例2中的低 声部就出现了连续的半音下行,这种半音的横向进 行所突出的并不是功能的而是色彩的意义。并且这 种色彩性在朴素的自然音旋律和内声部单一的双音 持续下其表现作用就更为突出了。又如: 例5: 79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此段音乐建立在A大调上,下声部是朴素的自 然音旋律,而上声部是连续的功能进行的和弦,并 且,这些和弦除了功能上的意义以外,其内外两声部 构成的八度的声部进行又是线型化的半音上行,在 色彩上紧张度不断提高,最后进行到主音A结束全 句。 可以看到,线型化的半音进行在这里体现出了很 强的推动作用。 2. 4 持续音的运用 格里格在 四首挪威舞曲 中大量运用持续音的 表现技法。 “持续长音的效果(常常是 风笛低音 型)是挪威民间音乐的特征、 尤其像演奏有共鸣弦的 哈定 小提琴和演奏像齐特拉琴样的乐器 兰格里 克琴,用后者弹的伴奏,通常是由不断地作瑟瑟声 和低音区喧闹的长音效果组成。 ” 357因此, 格里格持 续音的表现技法也十分具有挪威民族性的特点。 例6: 在这段复调织体性质的音乐中,中声部和低声 部均出现长时间的主音持续音 “# F” 。这种持续使 得高声部和次中声部的横向声部进行更加的突出 了。 并且,这两个相同的持续音运用看似单调、 机械, 但格里格却十分巧妙地从第二乐节开始利用节奏重 心的错位和持续音时值长短的变化,不仅避免了持 续的单调,反而还给音乐增添了不少动力感。 3 调式、 调性的个性化处理 3. 1 增四度小调的运用 增四度小调是挪威民间音乐特有的一种升高四 级音的小调式,它的运用与挪威民间独有的哈定菲 尔小提琴能演奏出升高四级音、 产生增四度的音程 有关。 所以,四首挪威舞曲 中对增四度小调的广泛 运用也是格里格创作中民族性风格的很好体现。 例7: 此例建立在d小调上,在第8小节的旋律声部 出现了变音 “# G”,它即为增四度小调的特征音,这 个变音的出现使音乐顿时具有了浓郁的挪威民族风 格。同时,从和声方面来看,在这个 “# G” 出现之前, 格里格又在第3小节的和声配置上使用了带有 “# G” 音的重属导七和弦,预示着旋律中的这个增四度 音的出现,这样的安排十分自然,使旋律与和声巧妙 地融合在了一起。 例8: 此例从低声部的旋律来看是a自然小调,而在 上声部第二小节强拍上出现了增四度小调的特征音 “# d”,它是作为重属导七增六和弦的和弦音出现 的,与前小节低声部中的自然音 “d” 形成对置而产生 89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了色彩的变换,即而,这个增四度音在随后的几小节 中反复进行。格里格这样的处理不仅强调了色彩性 的音响效果,同时又把它放置于和弦中,使其出现得 合理而又自然。 3. 2 自然小调的运用 四首挪威舞曲 中对自然小调的运用很有特 点:它经常与和声小调进行并置或对置,形成音响色 彩的变化与碰撞。 例9: 此例即是d和声小调与d自然小调并置的典型。低 声部旋律的 “还原C” 是d自然小调的特征音,而上 声部的 “# C” 是d和声小调的特征音。格里格十分 大胆地将这两个音进行直接碰撞,并配以强烈的音 量增加刺激性的色彩效果,从而使音乐达到了高潮。 3. 3 双调性的处理 格里格作为浪漫主义后期的伟大作曲家,其创 作技巧有很多是对传统和声、 调性观念的延伸和拓 展,其中就有对双调性的处理。 例10: 在这个双调性的音乐中,旋律声部为A大调, 和声配置为D大调。可以看到,第5小节旋律中的 “# G” 与第2小节内声部的 “还原G” 形成了调式的 对置,产生了色彩的变换。同时,旋律中的 “# G” 又 存在着另一种意义:即带有D利底亚调式的意味。 而由于是同主音调 ,D 利底亚调式又与D大调在和 声配置产生一种调性上的融合性。这样既有对比又 相互渗透的调性安排体现出了格里格新颖、 富有创 意的作曲技巧。 综上所述,格里格在 四首挪威舞曲 的音乐创 作中十分注重运用个性化的创作技法,具有很强的 创作特点,并体现出了鲜明的色彩性与民族性的音 乐风格。无论在对旋律、 和声还是调性的处理上,格 里格都能找到属于他自己的表现手段,从而让这种 色彩性与民族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他独特 的个性魅力。 参考文献: 1廖乃雄.他永远凝视着祖国的峡湾M .北京:人民音乐 出版社, 1982: 5. 2洪模.格里格M .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8: 7. 3达格舍尔德鲁普-艾贝.格里格的和声研究M .北 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2: 1; 57. Creative Feature of Four Norway DanceM usic J I AN G Yan (M usic Conservatory,A nhui TeachersU niversity 241000) Abstract: Grieg is good at using some individual techniques in composing to make his composition reflect distinct creative feature and style characteristic .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creative feature of FourNorwayDanceM usic, and illustrated the national and coloured music style in this piece of work. Key words: Edward Grieg; Four Norway DanceM usic; folk music; Coloured 简 讯(二) 院长、 博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