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言.ppt_第1页
a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言.ppt_第2页
a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言.ppt_第3页
a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言.ppt_第4页
a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方经济学,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2,蒋玲 TELQQ: 67560901 E-mail:,联系方式,3,生活中的经济问题,(1)钻石和水的悖论 (2)厂商如何获得最大的利润 (3)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4)GDP、GNP、NI、PDI等的经济内涵和意义 (5)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利率等,4,1.“经”、”济”二字最早出现在易经一书中:经邦济民 2.经济”最早出现在隋朝文中子.礼乐篇 “皆有经济之道”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3.“经济”一词的含义古今不同 古代“经济”一词的含义相当于现代“政治”一词:经邦济民.治国平天下。 “文章西汉双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 “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经济”一词的溯源,5,现代汉语中“经济”一词的含义 A.指社会的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总和:“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 B.物质资料生产的一切活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C.一个国家及经济的总称,或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总称。 D.日常生活中讲的节约、精打细算、讲效益等。,6,4.经济学的出现 (1)“经济学”一词在西欧是从希腊文演变而来的 “家庭理财” (2)最早的经济学著作是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前354年)的经济论一书。 善良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财产家庭经济学。,7,第一节 经济学的定义,第二节 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第三节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的性质及学习的态度,第一章 导论,推荐书目,8,一、经济学的产生,二、生产可能性边界,第一节 经济学的定义,9,1、资源的含义与种类,2、人类欲望的无限性,3、资源的稀缺性,4、四个基本经济问题,5、经济学的定义,一、经济学的产生,经济学是为了研究资源的稀缺性及由此引起的选择问题而产生的。,10,(1)含义:能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类需要的物品叫资源。,1、资源的含义与种类,(2)种类,经济资源 Economic goods,非经济资源 Free goods,资源,只有花费一定的代价才能得到的资源叫经济资源,即经济资源有一个大于零的价格。,不需花费任何代价就能得到的资源。如阳光、空气等等。数量是无限的。 非经济资源会变成经济资源。,11,2、人类欲望的无限性,12,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可分为5个高低不同的层次: (1)基本的生理需要,即生存需要; (2)安全的需要,即希望未来生活有保障; (3)社会的需要,即情感方面的需要,如爱与被爱的需要,归属感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人都有自尊心,需要受到别人的尊重; (5)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出于对人生的看法,需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价值,从而感觉到生活和工作真正有意义,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13,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14,3、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要来说,满足欲望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不足的。 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的:不是指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来说,资源总是不足的。 资源的稀缺性是绝对的:资源的稀缺性存在于一切时代和一切社会。,15,(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What) (2)如何生产(How) (3)为谁生产(Who) (4)何时生产(When) 黄油/大炮、汽车/游艇、经济适用房/别墅。,4、四个基本经济问题,16,为了解决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和何时生产等问题,人们就必须做出选择,即必须对现有的稀缺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欲望。由此,便引出了经济学的定义。,5、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economics)就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的利用稀缺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或欲望的科学。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的利用的科学。,17,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或要素的使用效率(Efficiency)。 当资源的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任何一种新的配置在不减少其他人的福利的前提下,不可能增加任何人的经济福利时,资源的配置就是有效率的或合理的帕累托最优。,(1)资源配置,18,资源的“充分利用”,是指最大限度地使用现有的一切生产要素,不让它们处于闲置状态之中。 也可以简单地说,经济学就是研究节约的,因为资源的稀缺性迫使人们在利用资源时讲究节约。无论是在中文里,还是在英文里,“经济”这个词都含有“节约”的意思。因此,经济学是真正经邦济国的学问之一。,(2)资源利用,19,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的经济体制基本有两种。 一种是计划经济体制,即通过中央计划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依靠计划来实现。 一种是市场经济体制,即通过市场上价格的调节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依靠价格的调节与刺激来实现。 当然,在现实中,许多国家的经济制度都是市场与计划不同程度的结合,即混合经济体制。,20,1、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含义,2、机会成本,两种产品的经济社会的经济问题,二、生产可能性边界 (produ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21,0,X,Y,A,B,C,D,E,F,X1,X2,Y1,Y2,1、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含义,假定一个经济社会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只生产两种商品X和Y,多生产X就得少生产Y,反之则反是。,所有生产可能性点的连线就是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一个经济社会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的曲线。,22,机会成本含义:把一定数量经济资源用于某一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生产X1X2的机会成本是Y1Y2;生产Y1Y2的机会成本是X1X2,2、机会成本,23,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24,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问题,研究资源利用问题,经济学的划分,从解决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来划分,西方经济学从总体上可分为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和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两大块。,25,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即经济资源的配置问题。 经济行为包括 :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厂商的利润最大化; 政府追求社会经济目标最优化。 单个经济变量包括:单个商品的产量、成本、利润、单个商品(包括生产要素)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价格等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26,需求和供给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理论 成本理论 厂商均衡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 生产要素理论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市场失灵及其对策等 微观经济学又叫价格理论。,2、微观经济学主要内容包括:,27,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定义: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如何决定及其相互关系。即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 总体经济问题: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和金融、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 经济总量:国民收入、就业量、消费、储蓄、投资 、物价水平、利息率、汇率及其这些变量的变动率等。,28,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2、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宏观经济学又称为国民收入决定论理论。 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是一条主线,所以宏观经济学又称为国民收入决定论理论。,29,第三节 为什么学习经济学,一、经济学的功能,二、经济学的用途,三、为什么学习经济学,30,经济学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解释与预测。 经济学对经济主体的行为做出若干假设,通过观察、分析与推理,可以对经济现象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和精确的预测。 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社会科学,它所描述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因此,经济学不可能象物理学那样将变量之间的关系描述得非常精确。,一、经济学的功能,31,从理论上讲,经济学理论是应用经济学等其他研究领域的基础。 从实践上讲,经济学理论既可以用于指导企业或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又可以用于指导政府的决策行为。,二、经济学的用途,32,1、使人变得更加聪明的科学。 2、它很贴近生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 3、为我国所用,了解现实世界中经济运行的机制。 4、经济学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博大精深,是一门充满魅力的科学,是社会科学的皇后。 “无论你今后干什么,你不会后悔自己学过经济学”(张维迎,1998)。,三、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33,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的性质及学习的态度,一、西方经济学性质:它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又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二、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在整个的理论体系或倾向上对它持否定的态度,而在具体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34,经济学十大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六:市场通常是组织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七:政府有时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