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海勃湾北部生态涵养区保护和管理的实施办法.doc_第1页
关于加强海勃湾北部生态涵养区保护和管理的实施办法.doc_第2页
关于加强海勃湾北部生态涵养区保护和管理的实施办法.doc_第3页
关于加强海勃湾北部生态涵养区保护和管理的实施办法.doc_第4页
关于加强海勃湾北部生态涵养区保护和管理的实施办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乌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海勃湾北部生态涵养区保护和管理的实施办法的通知(乌海政发201354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现将关于加强海勃湾北部生态涵养区保护和管理的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13年9月25日关于加强海勃湾北部生态涵养区保护和管理的实施办法为贯彻落实乌海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海勃湾北部生态涵养区保护和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保海勃湾北部生态涵养区(以下简称生态涵养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水源地长久安全,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对决定确定的生态涵养区(位置和范围为:东至京藏高速公路、南至海北村北侧河槽南岸、西至包兰铁路、北至乌海市与鄂尔多斯市界线,总面积约42平方公里。其中,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为:东至机场路、南至海北村北侧河槽北岸、西至包兰铁路、北至新9号井北300米处,面积11.65平方公里),要坚持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主体,严格管理和监督。二、对生态涵养区内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分一级和二级水源地)一级水源地,要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并挂牌禁止从事任何生产、生活活动;二级水源地,要向社会公布地理坐标和具体范围,并挂牌明示。经批准在二级水源地内从事有关生产、生活活动,必须从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三、在生态涵养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以外区域,严格执行以下规定:(一)对决定确定的允许发展和鼓励支持的项目,及政府主导实施的城市功能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市规划部门要编制完成具体保护规划。海勃湾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同步配合完成区域内新农区建设规划、公共基础建设规划、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林业和林沙产业发展规划、生态旅游业发展规划、地表水替代地下水工程规划、引黄供水工程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二)对已形成的产业和项目,已建、在建和拟建的各类建筑(构建)物,以及各类证件办理和土地使用等情况,要完成摸底清理、建档登记工作。根据摸底情况,分析归纳、甄别确认、区别情况、分类处理。 (三)鼓励支持露天或温棚发展生态林、防护林、经济林、苗木、葡萄、苁蓉、蔬菜等种植业,大力发展一、三产业紧密结合的采摘观光生态旅游业。鼓励和支持规模化种植及加工生产,支持采取重组、联合、兼并、股份制或社会出资等方式,发展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和推出一批影响力较大,富有特色的以葡萄、苁蓉和蔬菜为主的深加工名牌产品。鼓励对闲置土地、闲置温棚及小型分散种植户依法进行土地流转。 (四)允许建设与发展林业、沙草业、设施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相配套的农家乐、酒庄及附属设施。对以上允许建设的附属设施、产品深加工设施的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要视其产业和项目规模及发展前景,另行作出具体规定;对其建设和生产经营行为,以及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等,要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五)对农区居民使用的宅基地和生产生活用地,要结合新农区建设一并纳入规划管理,严格审批。不得无序开发和建设,不得进行小产权房屋建设和出售。允许农区居民从事家庭小型分散养殖,其它地方不得从事禽畜养殖活动。对养殖规模、粪便和垃圾处理等要另行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六)鼓励支持采用先进节水技术用于各类生产、生活活动。要加快引黄供水工程及配套建设,严禁擅自开采地下水,逐步用地表水取代地下水灌溉,抓紧制定规划,做好替代衔接工作。允许利用地表水建设符合决定和规划要求的、用于蓄水灌溉和生态旅游的天然垂钓人工湖。对人工湖使用饵料以及种植用农药和肥料等,要另行制定限制性的规定和管护措施。 (七)除允许建设与决定和保护规划相符合的产业和项目及与之相配套的附属设施外,不得以任何理由另建其它项目或从事其它生产活动。对允许建设的产业和项目及附属设施用地,严格按批准的要求进行建设,不得以农业开发为名,变相进行房地产开发活动,或用土地和建筑设施进行非法转让牟利;不得擅自改变已批准的土地性质、用途,不得闲置土地、非法占地、非法转让或强制他人转让土地。 四、为加强对生态涵养区保护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成立乌海市海勃湾北部生态涵养区保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实行领导小组负责制,并明确职能职责。 (一)领导小组组成。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海勃湾区政府区长和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担任,成员单位为: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牧业局、市水务局、市环保局、市林业局、市旅游局、市园林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住建委、市卫生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行政执法局,办公室主任由市行政执法局局长兼任。 (二)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 研究、审定生态涵养区保护规划; 2. 研究、审定生态涵养区农业、林业、旅游业等产业规划; 3. 研究制定生态涵养区保护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定; 4. 研究部署生态涵养区内土地使用情况和各类建设活动的摸底、调查和建档工作,对违法违规行为提出处理办法; 5. 定期研究解决生态涵养区日常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管理工作的具体意见; 6. 指导、协调、监督海勃湾区政府和各部门关于生态涵养区保护和管理职责的落实情况; 7. 组织专家对生态涵养区有关建设项目进行论证,保证建设项目科学合理。 (三)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 负责生态涵养区保护管理的日常工作;负责制定领导小组议事规则、工作规程;会同有关部门对生态涵养区内各类建设活动摸底调查和建立档案;会同规划部门研究提出生态涵养区保护规划;会同国土管理部门做好土地使用情况的摸底调查及建档工作;负责对生态涵养区各类生产建设活动的申请受理和初审工作;协调督促各有关单位依法审批;负责对新建项目进行日常监管;负责建立生态涵养区保护管理的动态监测和执法工作机制;负责各类规划完成后的备案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事宜。为切实加强对生态涵养区的保护管理,成立乌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海勃湾北部生态涵养区分局,负责生态涵养区保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生态涵养区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和相应职能职责。 (四)海勃湾区政府主要职责。 按照生态涵养区保护规划和相关产业规划,沿用农区管理模式,负责团结新村、新丰村、新地村、王元地村(以下简称农区),新农区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工作;负责农区农户新建、改建、扩建、翻建住房及其附属设施的审批、管理工作;负责生态涵养区电、路、气、防洪、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协调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生态涵养区保护管理工作。 (五)各部门主要职责。 市规划局:负责编制生态涵养区保护规划;参与审查生态涵养区重点工程规划方案和主要建设方案。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生态涵养区土地使用情况和各类建设活动的摸底调查以及证件确认、甄别、登记、建档工作;负责查处改变土地性质和规模、闲置土地、非法占地、非法买卖土地等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市农牧业局:负责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乌海市在生态涵养区农业方面相关政策、规定;按时制定农业产业规划;负责农区种植结构调整和生态涵养区大型农业项目布局数量和规模的确定。 市水务局:负责生态涵养区相关水系工程建设具体工作;抓紧规划建设生态涵养区地下水水源替代工程和引黄供水工程,逐步实现地表水替代地下水;对饮用水水资源及水利建设实施统一规划、监督管理,负责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一级水源地设立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向社会公布二级水源地地理坐标和具体范围。 市环保局:负责生态涵养区环境保护管理的有关工作;负责对生态涵养区各类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实施统一规划、监督管理。 市林业局:负责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乌海市在生态涵养区内的绿化造林任务;负责落实森林资源保护相关法规的具体事宜;负责林沙产业的政策扶持和服务工作;负责确定生态涵养区大型林业项目规模和数量。 市旅游局:负责生态涵养区旅游业管理有关工作,负责制定生态涵养区生态旅游产业规划。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住建委、市卫生局、市园林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等,按照各自职能职责,做好生态涵养区保护管理相关工作。 五、生态涵养区内,各类企业、个体散户已停工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对符合决定和保护规划及本办法要求的,持原有相关审批手续,经生态涵养区保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按要求进行建设;对持有相关手续,但未开工建设的,须经生态涵养区保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重新审核批准,确定建设位置、建设规模、建设时间等,方可开工建设。 六、需要在生态涵养区从事各类生产、建设活动的,应按以下程序进行申请、审批: (一)由申请人向生态涵养区保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请。 (二)生态涵养区保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受理初审后,交相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三)相关部门严格按照保护规划审批同意后,向生态涵养区保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七、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能职责,严格控制生态涵养区违法违规行为。对违反本实施办法的活动或行为,严格依法查处。 八、各有关部门和海勃湾区政府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普及生态涵养区保护管理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涵养区保护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各新闻媒体积极做好生态涵养区保护管理的公益宣传工作。 九、在生态涵养区内,如有影响国计民生或国家、自治区和乌海市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确需对决定有关内容进行变更或调整,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由生态涵养区保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请。 (二)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变更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 (三)生态涵养区保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审定。 (四)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 (五)提请市人大常委会按程序进行审议和表决通过。 (六)及时向社会公布变更情况。 十、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生态涵养区的责任和义务,对私搭乱建、污染、破坏生态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