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建设常用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doc_第1页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doc_第2页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doc_第3页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doc_第4页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V2.0 版) -I- 目 录 第一章 通信工程通用规范1 1、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YD5002-94.1 2、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 YD/T 5003-2005.3 3、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标准 YD/T 5026-20055 4、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 YD 5039-2009.5 5、综合电信营业厅设计标准 YD/T 5047-20055 6、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YD 5054-2010.5 7、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 YD 5059-2005.7 8、电信专用房屋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YD 5073-2005.8 9、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YD 5083-2005.14 10、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GB 50689-2011 .15 11、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YD 5125-200516 12、通信局(站)节能设计规范 YD 5184-2009.17 13、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技术暂行规定 YD 5191-2009.17 14、通信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YD 5192-2009.18 1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 YD/T 5175-200919 第二章 通信电源工程规范19 16、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 YD/T 5040-200519 17、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 YD 5079-2005.19 18、通信用电源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YD 5096-2005.20 19、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YD 5126-200521 20、通信用柴油发电机组消噪音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YD 5167-2009.21 第三章 有线通信工程规定22 21、SDH 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 YD/T 5024-200522 22、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YD/T 5032-2005.22 23、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设计规范 YD/T 5037-2005.22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V2.0 版) -II- 24、电话网网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YD/T 5053-2005.22 25、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YD/T 5066-200522 26、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 YD/T 5070-200523 27、固定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 YD/T 5076-2005.23 28、固定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 YD/T 5077-200524 29、SDH 光缆通信工程网管系统设计规范 YD/T 5080-200524 30、交换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YD 5084-2005.24 31、智能网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 YD/T 5087-200525 32、数字同步网工程设计规范 YD/T 5089-200525 33、光传输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YD 5091-2005.25 34、长途光缆波分复用(WDM)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YD/T 5092- 200526 35、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YD/T 5093-2005.26 36、SDH 长途光缆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YD/T 5095-2005.26 37、宽带 IP 城域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YD/T 5117-200526 38、ATM 工程设计规范 YD/T 5118-2005 .26 39、长途光缆波分复用(WDM)传输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YD/T 5122- 200527 40、IP 视讯会议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YD/T 5135-2005.27 41、有线接入网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 YD/T 5140-2005.27 42、SDH 数字微波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T 5141-2005 .27 43、移动智能网工程设计规范 YD/T 5142-2005.28 44、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工程验收暂行规定 YD/T 5145-2007.29 45、SDH 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验收规范 YD/T 5149-200729 46、基于 SDH 的多业务传输节点(MSTP)本地光缆传输工程验收规范 YD/T 5150-2007.29 47、固定软交换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YD 5153-2007.30 48、固定软交换设备安装工程验收暂行规定 YD 5154-2007.30 49、固定电话网智能化工程设计规范 YD 5155-2007.31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V2.0 版) -III- 50、固定电话网智能化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 YD 5156-2007.31 51、移动短消息中心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 YD 5157-2007.31 52、移动多媒体消息中心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YD 5158-2007.32 53、移动多媒体消息中心工程验收暂行规定 YD 5159-2007.32 54、电信客服呼叫中心工程设计规范 YD/T 5163-200932 55、电信客服呼叫中心工程验收规范 YD/T 5164-200932 56、移动 WAP 网关工程设计规范 YD/T 5168-2009.33 57、移动 WAP 网关工程验收规范 YD/T 5169-2009.33 58、个性化回铃音平台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YD/T 5170-200933 59、个性化回铃音平台工程验收暂行规定 YD/T 5171-200933 60、本地网光缆波分复用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YD/T 5176-200933 61、互联网网络安全设计暂行规定 YD/T 5177-200934 62、光缆通信工程网管系统验收规范 YD/T 5179-200934 63、宽带 IP 城域网工程验收暂行规定 YD/T 5181-200934 64、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 YD 5188-2010.35 第四章 无线通信工程规范35 65、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T 5017-2005 35 66、国内卫星通信小型地球站(VSAT)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YD/T 5028-2005.35 67、数字集群通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T 5034-2005 36 68、数字集群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验收暂行规定 YD/T 5035-200536 69、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工程设计规范 YD 5050-2005.36 70、900/1800 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规范 YD/T 5067-2005.37 71、数字移动通信(TDMA)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YD 5086-2005 .37 72、3.5GHZ 固定无线接入工程设计规范YD/T5097-2005.38 73、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 5100-200538 74、800MHZ/2GHZ CDMA 2000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YD 5110-2009 39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V2.0 版) -IV- 75、2GHZ W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YD 5111- 200940 76、移动通信应急车载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 5114-2005 40 77、移动通信直放站工程设计规范 YD/T 5115-200540 78、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 YD/T 5120-200541 79、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YD/T 5131-2005 41 80、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验收规范 YDT 5132-2005 45 81、移动通信钢塔桅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 YD 5133-2005.46 82、26GHZ本地多点分配系统(LMDS)工程设计规范YD/T 5143- 200547 83、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验收规范 YD 5160-2007.47 84、800MHZ/2GHZ CDMA2000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暂行规定 YD/T 5172-2009.47 85、2GHZ W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暂行规定 YD/T 5173-2009.48 86、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暂行规定 YD 5174-2008.48 87、移动通信直放站工程验收规范 YD/T 5180-200948 88、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 YD 5187-2010. 48 89、移动通信网直放站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YD 5190-2010.49 第五章 通信线路工程规范50 90、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1-2007 .50 9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 50312-2007.50 92、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YD 5018-2005.50 93、通信管道和光(电)缆通道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YD 5072-2005.50 94、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 5102-2010.52 95、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YD 5121-201056 96、通信线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YD 5123-201059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V2.0 版) -V- 9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YD 5124-200560 98、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 YD/T 5148-2007.60 99、光缆进线室验收规定 YD 5152-2007.61 100、 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 YD 5189-2010.61 第六章 通信管道工程规范62 101、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73-2006 .62 102、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74-2006 .64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V2.0 版) 6 第一章第一章 通信工程通用规范通信工程通用规范 1、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YD5002-94 2.1 电信枢纽楼耐火等级和防火分区 2.1.1 高层电信建筑中的国际局、大区中心、省中心和 10000 路地区中心长途电信局、 20000 线市话汇接局和 60000 门的程控市话端局,以及建筑高度大于 50m 的电信建筑属于 一类建筑,其余的高层电信建筑属于二类建筑。 2.1.2 一类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建筑以及多层电信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不应低于二 级。 2.1.3 电信建筑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超过表 2.1.3 的规定。 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 表 2.1.3 名 称每层每个防火分区 高层电信建筑1500 多层电信建筑2500 注:局部机房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该机房面积可减半计入防火分区面积。 2.1.4 一类电信建筑与高度大于 32m 的二类电信建筑均应设防烟楼梯间,其余的电信建筑应 设封闭楼梯间。 2.2 电信枢纽楼建筑构造和平面布置 2.2.1 电缆井、管道井应每层在楼板处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1.5h 的非燃烧体作防火分隔,通过 楼板的孔洞、电缆与楼板间的孔隙应用非燃烧材料密封,通向其他房间的地槽、墙上的孔 洞,已装电缆者,其与墙体的孔隙亦宜采用非燃烧材料封隔;凡近期不使用者均应用非燃 烧材料封闭。 2.2.3 室内装修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2.3 电信枢纽楼消防给水和灭火设备 2.3.1 多层电信建筑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表 2.3.1 的规定。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 表 2.3.1 建筑物体积(m30 5001200 00 2000150 000 50000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L/s)1015202530 2.3.2 超过五层或体积超过 10000m3的电信建筑应设室内消防给水。 2.3.3 多层电信建筑的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表 2.3.3 的规定。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 表 2.3.3 建筑物体积(m3)室内消火栓用水量 (L/s) 每根竖管最小流量 (L/s) 每支水枪最小流量(L/s) 10000 10105 100015105 2.3.4 高层电信建筑的室内外消防用水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的规定。 2.3.5 电信建筑中,下列机房应设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V2.0 版) 7 2.3.5.1 国际电信局、大区中心、省中心的长途程控交换机房(包括控制室和信令转接 点室)。 2.3.5.2 10000 路及以上的地区中心长途程控交换机房(包括控制室和信令转接点室)。 2.3.5.3 20000 线及以上的市话汇接局程控交换机房(包括控制室和信令转接点室)。 2.3.5.4 60000 门及以上的市话端局程控交换机房(包括控制室和信令转接点室)。 2.3.7 电信建筑的机房内均应配置手提式灭火器或移动式灭火器。 2.4 电信枢纽楼电气 2.5.1 电信建筑的消防用电,一般由配电室或电力室保证电源供电。 2.5.2 电信建筑应设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如采用蓄电池作应急电源,应急电源的 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 20min。 2.5.3 消防配电线路除设在金属梯架、金属线槽、电缆沟及电缆井等处外,其余线路亦应采 用金属管穿绝缘导线敷设,穿越通信机房的管线应暗设。 消防系统的导线、电缆均应采用铜芯阻燃型或耐火型。 2.5.4 酸性电池室及贮酸室应采用隔爆灯具,不应设插座及开关;其排风机应直接接入电源, 开关一律设在室外(阀控式电池室除外)。 2.5.5 电信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火灾、事故照明: 2.5.5.1 电信机房、电缆进线室、消防控制室(消防值班室或总值班室); 2.5.5.2 电池室、配电室、油机发电机室、消防水泵室、空调机室; 2.5.5.3 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及其前室; 2.5.5.4 疏散走道、营业厅。 2.5.6 县级及以上的电信建筑应在下列部位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5.6.1 电信机房、电缆进线室; 2.5.6.2 配电室、油机发电机室、空调机室; 2.5.6.3 楼梯间及其前室,楼内主要走道、电梯机房; 2.5.6.4 值班室、仓库、休息室、会议室、营业厅。 2.5 微波站、卫星地球站防火 3.0.1 微波站、卫星地球站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3.0.2 微波站、卫星地球站室内装修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3.0.3 微波站、卫星地球站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应在适当部位增设手动报警装置。 3.0.4 卫星地球站室内应设消火栓,室内消防用水量 10L/s,室外应设生活与消防合用的水 池。 3.0.5 卫星地球站的机房内均应配置手提式灭火器或移动式灭火器。 2、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 YD/T 5003-2005 3.0.1 局、站址选择应满足通信网络规划和通信技术要求,并结合水文、地质、地震、交 通、城市规划、投资效益等因素及生活设施综合比较选定。并满足以下要求: 2. 局、站址应有安全环境,不应选择在生产及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建筑物和堆积场附 近。 3. 局、站址宜选在地形平坦、地质良好的地段;应避开断层、土坡边缘、古河道和有可 能塌方、滑坡和有开采价值的地下矿藏或古迹遗址的地段;在不利地段应采取可靠措施。 4. 局、站址不应选择在易受洪水淹灌的地区。如无法避开时,可选在基地高程高于要求 的计算洪水水位 0.5m 以上的地方,如仍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按本规范第 5.0.11 条规定执 行。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V2.0 版) 8 8. 站址选择时应满足通信安全保密、国防、人防、消防等要求。 3.0.4 在局、站址选择时应考虑对周围环境影响的防护对策。通过天线发射产生电磁波辐 射的通信工程项目选址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符合 GB 8702-19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限值 的要求。 5.0.6 电信专用房屋的微波和超短波通信设备对周围环境产生电磁辐射的应符合 GB 8702- 19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限值的规定。对周围一定距离内职业暴露人员、周围居民的辐 射安全,应符合 GB 12638-1990微波和超短波通信设备辐射安全要求的规定。 5.0.14 局、站址内汽车停车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局址内禁止设置公共停车场。 6.3.4 电信机房楼地面、墙面、顶棚的防静电设计应符合 YD/T 754-1995通信机房静电 防护通则的规定。 6.3.7 电缆孔洞及管井应采用相同耐火极限的防火材料封堵。通信电缆不应与动力馈电线 敷设在同一个走线孔洞(管井)内。 6.9.1 电信营业厅、展示厅的设置,应根据工程需要来确定。 1. 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电信营业厅、展示厅不应设置在电信生产主楼内。 6.10.1 发电机房设计除应满足工艺要求外,还应采取隔声、隔震措施,其噪声对周围建筑 物的影响不得超过 GB 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城市区域噪声测量方法的规定。 10.0.3 国际电信枢纽楼,高度在 100m 及以上的电信楼,应按第一类防雷建筑物进行防雷 设计。其余电信建筑物和高度在 15m 及以上的微波铁塔、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塔、地球卫星 站天线塔等构筑物,应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防雷要求设计。当工艺设计有特殊 要求时,应按工艺设计要求设计。 10.0.4 电信专用房屋应按联合接地方式进行防雷接地设计:即电信建筑物的防雷接地(含 天线铁塔的防雷接地) 、电信设备的工作接地、以及其保护接地共同组成一个联合接地网。 10.0.6 电源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1. 交流供电线路应采用地下电力电缆入局,电力电缆应选用具有金属铠装层的电力电缆 或将电力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机房,电缆金属护套两端或者钢管应就近与地网接地体焊接 连接。电力电缆与架空电力线路连接处应设相应等级的电源避雷器。 2. 交流零线在入户处应与联合地网朝变压器方向专门予留的接地端子作重复接地。楼内 交流零线不得再作重复接地。 3. 电力变压器初次级及高压柜(10KV)应安装相应电压电流等级的氧化锌电源避雷器。 低压电力线进入配电设备端口处外侧应安装电源防雷器,通信局(站)电源用防雷器应采 用限压型(8/20S)SPD,通信局(站)不应使用间隙型(开关型)或者间隙组合型防雷 器。电源防雷器最大通流容量应根据通信局(站)类型、所处地理环境、雷暴强度等因素 来确定。 10.0.7 进出入机房的各类信号线应由地下入局,其信号线金属屏蔽层以及光缆内金属结构 均应在成端处就近作保护接地。金属芯信号线在进入设备端口处应安装符合相应传输指标 的防雷器。 3、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标准 YD/T 5026-2005 1.0.5 本标准铁架安全内容中有关抗震加固部分应按 YD 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 计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2.1.1 铁架安装方式应采用列架结构,并通过连接件与建筑物构件连接成一个整体。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V2.0 版) 9 2.1.7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及 6 度以上的机房,铁架安装应采取抗震加固措施。 3.1.1 铁架的各相关构件之间应通过连接件牢固连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并应与建筑物 地面、承重墙、楼顶板及房柱加固。 4、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 YD 5039-2009 1. 0. 3 对于产生环境污染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建设计 划,并执行“三同时制度” ,即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4. 0. 4 严禁在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和易导致自然景观破坏的区域采石、采砂、 取土。 4. 0. 5 工程建设中废弃的沙、石、土必须运至规定的专门存放地堆放,不得向江河、湖泊、 水库和专门存放地以外的沟渠倾倒;工程竣工后,取土场、开挖面和废弃的砂、石、土存 放地的裸露土地,应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4.0.8 通信工程建设中不得砍伐或危害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严 禁砍伐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 4.0.13 通信工程中严禁使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做杀虫剂。 5.0.3 必须保持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正常使用;拆除或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应 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6.0.3 严禁向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及其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倾倒、堆 放固体废弃物。 5、综合电信营业厅设计标准 YD/T 5047-2005 2.0.2 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综合电信营业厅不应设置在电信生产楼内。对于地(市)级城 市的综合电信营业厅不宜设置在电信生产楼内。 6、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YD 5054-2010 1.0.3 抗震设防区的所有通信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新建、改建、扩建的通信 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3.0.1 通信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三个抗震设防类别: 1. 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通信建筑工程和地震时 使用功能不能中断,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通 信建筑。简称甲类。 2. 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通信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 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通信建筑。简称乙类。 3. 标准设防类,指除 1、2 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通信建筑。简称丙类。 3.0.2 通信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表 3.0.2 的规定。 表 3. 0. 2 通信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类别建筑名称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V2.0 版) 10 类别建筑名称 特殊设防类(甲类) 国际出入口局、国际无线电台 国际卫星通信地球站 国际海缆登陆站 重点设防类(乙类) 省中心及省中心以上通信枢纽楼 长途传输干线局站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 本地网通信枢纽楼及通信生产楼 应急通信用房 承担特殊重要任务的通信局 客户服务中心 标准设防类(丙类)甲、乙类以外的通信生产用房 3.0.3 通信建筑的辅助生产用房,应与生产用房的抗震设防类别相同。 4.0.1 各抗震设防类别通信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 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 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 烈度为 9 度时应按比 9 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 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对于划为重点设防类而规模很小的 通信建筑,当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材料且符合抗震设计规范对结构体系的要求时,允许按 标准设防类设防。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 设防烈度为 9 度时应按比 9 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 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7、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 YD 5059-2005 5.1.1 架式电信设备顶部安装应采取由上梁、立柱、连固铁、列间撑铁、旁侧撑铁和斜撑 组成的加固联结架。构件之间应按有关规定联结牢固,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5.1.2 电信设备顶部应与列架上梁加固。对于 8 度及 8 度以上的抗震设防,必须用抗震夹 板或螺栓加固。 5.1.3 电信设备底部应与地面加固。对于 8 度及 8 度以上的抗震设防,设备应与楼板可靠 联结。螺栓的规格按本规范 4.3.1 条的计算方法确定。 5.1.4 列架应通过连固铁及旁侧撑铁与柱进行加固,其加固件应加固在柱上,加固所用螺 栓规格应按 4.3.1 条公式计算确定。 5.2.2 对于 8 度及 8 度以上的抗震设防。小型台式设备应安装在抗震组合柜内。抗震组合 柜的安装加固同 5.2.1 条。 5.3.1 69 度抗震设防时,自立式设备底部应与地面加固。其螺栓规格按本规范 4.3.2 条 公式计算确定。 5.3.2 69 度抗震设防时,按第 5.3.1 条计算的螺栓直径超过 M12 时。设备顶部应采用联 结构件支撑加固,联结构件及地面加固螺栓的规格按第 4.3.1 条计算确定。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V2.0 版) 11 6.1.2 8 度和 9 度抗震设防时,蓄电池组必须用钢抗震架(柜)安装,钢抗震架(柜)底 部应与地面加固。加固用的螺栓规格应符合表 6.1.2-1 和表 6.1.2-2 的要求。 表 6.1.2-1 双层双列蓄电池组螺栓规格 设防烈度8 度9 度 楼层上层下层一层上层下层一层 蓄电池容量(Ah) 200200 规格 M10M10M10M12M12M10 注:上层指建筑物地上楼层的上半部分,下层指建筑物地上楼层的下半部分。 单层房屋按表内一层考虑。 表 6.1_2-2 蓄电池组螺栓规格 设防烈度8 度9 度 楼层上层下层一层上层下层一层 蓄电池容量(Ah) 300 400 500 600 700 M12M10M10 800 900 l000 l200 1400 l600 M12M10M8 M12M12M10 l800 2000 2400 2600 2800 3000 M14M12M10M14M14M12 注:上层建筑物地上楼层的上半部分,下层指建筑物地上楼层的下半部分。单层房屋 按表内一层考虑。 6.5.1 当抗震设防时,蓄电池组输出端与电源母线之间应采用母线软连接。 7.2.1 微波站的馈线采用硬波导时,应在以下几处使用软波导: 1. 在机房内,馈线的分路系统与矩形波导馈线的连接处;波导馈线有上、下或左、右的 移位处。 2. 在圆波导长馈线系统中,天线与圆波导馈线的连接处。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V2.0 版) 12 3. 在极化分离器与矩形波导的连接处。 8、电信专用房屋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YD 5073-2005 4.1.1 各专业通用规定 监理工程师应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的有关标准和 检验方法对已完的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评资料进行审核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后予以签认。 4.1.2 建筑测量质量监理控制要点 3. 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设计及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 (GB50026-93)的要求。 4.1.3 土方工程质量监理控制要点 1. 监理工程师应对基底的土质、填方的基底处理、回填土料以及回填方式进行检查: 2. 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设计及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 的要求。 4.1.4 地基与基础工程的质量监理控制要点应符合以下要求: 1. 灰土、三合土、砂和砂石地基工程 监理工程师应复查基底土质;检查配料、分层虚铺厚度及夯压程度;检查留槎和接槎 方法; 2. 重锤夯实地基工程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试夯的密实度和夯实深度;检查最后下沉量和总下沉量; 3. 强夯地基工程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锤重、落距、夯击点布置及各夯击点的夯击次数;检查夯击遍数和 两遍间的间隔时间; 4. 挤密碎石桩工程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桩的桩数、孔径、填料质量及配合比;检查桩身的密实度; 5. 振冲地基工程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桩数、孔径、填料质量及级配;检查每根桩填料总量和密实度(包 括桩顶) ; 6. 旋喷地基工程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水泥品种,水泥浆的水灰比、外加剂品种和掺量;检查旋喷深度、 直径及旋喷体强度; 7. 打(压)桩工程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桩的质量;检查打(压)的标高或贯入度、桩的接头节点处理; 8. 钻孔灌注桩工程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原材料及混凝土强度、检查成孔深度、检查实际浇灌混凝土量、检 查浇筑后的桩顶标高及浮浆的处理: 9. 地下连续墙工程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地下连续墙工程所用原材料、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标号: 10. 以上各项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设计及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的要求。 4.1.5 地下防水工程的质量监理控制要点应符合以下要求: l. 防水混凝土结构工程 1)监理工程师应检查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外加剂及预埋件;检查防水混凝土抗渗 标号和强度;检查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变形缝、止水板、穿墙管件、支模铁件等的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V2.0 版) 13 设置和构造;检查防水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检查沥青胶结材料防水层的质量; 2)防水混凝土构筑物粉刷前必须进行蓄水试验,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是否有渗漏现象, 同时检查沉降观测数据; 2. 水泥砂浆防水层工程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防水砂浆的原材料、外加剂、配合比及其分层做法;检查防水各层 之间的结合紧密程度; 3. 卷材防水层工程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卷材、胶结材料;检查卷材防水层及其变形缝、预埋管件等细部做 法: 4. 以上各项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设计及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 2002)的要求。 4.1.6 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监理控制要点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模板工程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模板及其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检查模板接缝宽度;检查模 板与混凝土接触面的处理措施; 2. 钢筋工程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及接头中使用的钢板 和型钢质量;检查冷拉、冷拔钢筋的机械性能;检查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 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检查钢筋焊接接头、焊接制品的机械性能;检查钢筋网片、骨 架的绑扎和焊接质量;检查箍筋数量、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检查钢筋的焊点与接头尺寸 和外观质量; 3. 混凝土工程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检查混凝土试 块强度;检查裂缝宽度;检查混凝土缺陷情况; 4. 构件安装工程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构件吊装时的混凝土或砂浆强度;检查构件的型号、位置、支点锚 固;检查构件接头处理;检查外墙板防水构造的做法; 5.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 监理工程师应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钢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质量进行检 查;对后张法张拉预应力钢筋时的混凝土强度及块体立缝混凝土(砂浆)强度、锚固阶段 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后张法孔道水泥浆强度进行检查; 6. 以上各项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设计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2002)的要求。 4.1.7 砖石工程的质量监理控制要点应满足以下要求: 1. 砌砖工程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砖的品种、标号及砂浆标号;检查灰缝的砂浆饱满度、留槎做法; 检查错缝、接槎做法;检查预埋拉接筋及预置构造柱;检查清水墙面质量; 2. 砌石工程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石料的质量、规格及砂浆品种;检查组砌形式及墙面勾缝; 3. 以上各项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设计及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3- 2002)的要求。 4.1.8 钢结构工程的质量监理控制要点应满足以下要求: 1. 钢结构焊接工程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焊条、焊剂、焊丝和施焊用的保护气体等;检查已取得相应施焊条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V2.0 版) 14 件合格证的焊工的实际操作水平;检查焊缝质量; 2. 钢结构螺栓连接工程 监理工程师应确认高强螺栓可以用于工程上;检查连接面的摩擦系数,检查螺栓拧紧 质量;检查外观质量; 3. 钢结构制作工程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钢材的品种、型号、规格和质量;检查钢材切割断面;检查梯子、 栏杆制作后的强度试验报告;检查构件外观质量;检查磨光顶紧的构件组装面; 4. 钢结构安装工程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构件质量;检查垫铁规格、位置及坐浆垫铁的砂浆强度;检查安装 后的强度试验报告;检查结构上的标记及结构外观; - 5. 钢结构油漆工程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油漆、稀释剂和固化剂等的种类和质量;检查钢材表面的处理;检 查油漆外观质量; 6. 以上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设计及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1) 、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 81-2002) 、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 收规程 (JGJ 82-91)的要求。 4.1.9 地面与楼面工程的质量监理控制要点应满足以下要求: 5. 以上检查结果应满足设计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9-2002)的 有关规定。 4.1.10 在墙面、顶碰面层施工中监理工程师应对下列要点进行检查: 1. 机房墙面、顶棚基层处理应符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0- 2001)的有关规定。 3. 施工工艺和检查结果应符合设计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0- 2001)的有关规定。 4.1.12 装饰工程质量监理控制要点应满足以下要求: 10. 以上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设计及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0- 2001)的有关规定。 4.1.13 屋面工程的质量监理控制要点应满足以下要求: 8. 以上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设计及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7-2002)的要求。 4.2.3 建筑采暖卫生工程 11. 上述检查方法和检验标准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2-2002) 。 4.2.4 通风与空调工程 6. 上述检查方法和检验标准应符合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 2002) 。 4.2.6 电梯安装工程 6. 上述检查方法和检验标准应符合电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310- 2002) 。 4.3.1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所用材料的质量,要求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接地装置和接地电阻 值。 4.3.2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器具和可拆卸的其它非带电金属部件接地(接零)的分支线,要 求直接与接地干线相连,严禁串联连接。 4.3.3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避雷针(网)及其支持件的安装。要求位置正确、固定可靠、防 腐良好、针体垂直、避雷网规格尺寸和弯曲半径正确;避雷针及其支持件的制作质量应符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V2.0 版) 15 合设计要求。设有标志灯的避雷针灯具完整,显示清晰。避雷网支持件间距均匀,避雷针 垂直度的偏差不大于顶端针杆的直径。 4.3.4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接地(零)线敷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平直、牢固,固定点间距均匀,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有补偿量,穿墙有保护管,油漆防 腐完整; 2. 焊接连接的焊缝完整、饱满,无明显气孔、咬肉等缺陷。螺栓连接紧密、牢固,有防 松措施; 3. 防雷接地引下线的保护管固定牢靠,断线卡子设置便于检测,接触面镀锌或镀锡完整, 螺栓等紧固件齐全,防腐均匀,不准污染建筑物。 4.3.5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接地体安装,要求位置正确,连接牢固,接地埋设体深度应符合 要求。 4.3.6 上述检查方法和检验标准应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 2002) 。 4.5.6 紧急广播及背景音乐系统工程质量监理控制要点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日常服务性和业务性广播功能检查; 2. 检查系统工程按优先等级进行的广播; 3. 检查区域划分是否满足消防分布的要求; 4. 紧急广播功能的检查、报告、疏散和指挥及控制; 5. 广播与消防联动控制,自动控制的检查验收; 6. 检查是否通过键盘是否可进行人工报警和报警解除:能否用手动启动紧急广播并由人 工进行疏散指挥; 7. 紧急广播操作级别优先与其他音源检查; 8. 紧急广播系统音量能否在任何地方的音量调节器,都能以全音进行广播的检查。 4.6.1 监理人员应对电信专用房屋建筑的耐火等级进行重点检查验收并核实电信专用房屋 每层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是否符合 YD 5002-2005邮电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规定。 4.6.2 重点检查电缆井、管道井是否已在每层楼板处用符合设计要求的非燃烧体进行防火 分隔;检验通过楼板及墙体之间的孔洞、电缆与楼板间的孔隙是否已用非燃烧体材料密封。 以及检验室内装修材料的阻燃性能。 4.6.3 检验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安装是否符合防火规范要求,重点检查防火阀是否关闭严 密,防火阀检查孔位置是否设在便于操作的部位。保证电池室使用独立的通风设备,并采 用防爆型排风机。 4.6.4 重点检查消防系统导线和电缆的产品合格证书或质量保证书,保证其阻燃耐火性能 符合要求。 4.6.5 检查电信专用房屋重点部位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4.6.6 检查电信专用房屋内的喷淋灭火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性能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和达到 设计要求。 4.6.7 检查电信专用房屋内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是否设置在醒目位置,指示标志 是否清晰易懂。 4.6.8 紧急广播系统质量监理控制的要点参见第 4.5.6 紧急广播及背景音乐系统工程质量监 理控制要点。 4.6.9 电信专用房屋防火工程质量监理控制的一般检查项目及要求应参照 YD 5002- 2005邮电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中有关条款执行。 8.0.4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 组织设计(方案) ,提出审查意见,并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后报送建设单位。施工组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V2.0 版) 16 织设计中必须有单独的安全施工方案,安全施工方案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 8.0.5 监理工程师必须对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施工方案进行审查。其内容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对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保证体系的组织机构,项目经理、工长、安全管理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的数量及安全资格培训持证上岗等情况进行核查; 2. 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情况; 3. 起重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和电器设备等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4. 基坑支护、模板、脚手架工程、起重机械设备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拆卸等专项方案是否 符合要求; 5.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情况; 6. 冬季、雨季等季节性施工方案的制定情况; 7. 施工总平面图是否合理,办公、宿舍、食堂等临时设施的设置以及施工现场场地、道 路、排污、排水、防火措施是否符合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文明施工的要求。 8.0.9 在实施监理过程中,监理人员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情节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 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9、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YD 5083-2005 1.0.2 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 7 度以上(含 7 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上使用的交换、传输、移 动基站、通信电源等主要电信设备应取得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取得信息产 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合格证的电信设备,不得在抗震设防烈度 7 度以上 (含 7 度)地区的公用电信网上使用。 1.0.4 被测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的通信技术性能项目应符合相关电信设备的抗地震性能检 测规范。 3.4.1 被测设备的抗地震性能检测按送检烈度进行考核,其起始送检烈度不得高于 8 烈度。 7.0.1 被测设备在进行抗地震性能考核后.在 7、8、9 地震烈度作用下都不得出现设备组件 的脱离、脱落和分离等情况并应达到以下要求。 1. 在 7 烈度抗地震考核后,被测设备结构不得有变形和破坏。 2. 在 8 烈度抗地震考核后,被测设备应保证其结构完整性,主体结构允许出现轻微变形, 连接部分允许出现轻微损伤,但任何焊接部分不得发生破坏。 3. 在 9 烈度抗地震考核后,被测设备主体结构允许出现部分变形和破坏,但设备不得倾 倒。 被测设备满足以上相应的地震烈度要求,则其结构在相应的地震烈度下抗地震性能评 为合格。 7.0.2 被测设备按送检地震烈度考核后,各项通信技术性能指标符合相关电信设备抗地震 性能检测标准的具体规定,则其在抗地震性能考核中通信技术性能指标评为合格。 7.0.3 被测设备按送检地震烈度考核后,符合 7.0.1 及 7.0.2 条的规定,被测设备抗地震性 能评为合格。 10、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GB 50689-2011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V2.0 版) 17 1.0.6 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必须选用经过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检测部门测试 合格的防雷器。 3.1.1 通信局(站)的接地系统必须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 3.1.2 大、中型通信局(站)必须采用 TN-S 或 TN-C-S 供电方式。 3.6.8 接地线中严禁加装开关或熔断器。 3.9.1 接地线与设备及接地排连接时,必须加装铜接线端子,并应压(焊)接牢固。 3.10.3 计算机控制中心或控制单元必须设置在建筑物的中部位置,并必须避开雷电浪涌集 中的雷电流分布通道,且计算机严禁直接使用建筑物外墙体的电源插孔。 3.11.2 通信局(站)范围内,室外严禁采用架空线路。 3.13.6 局(站)机房内配电设备的正常不带电部分均应接地,严禁做接零保护。 3.14.1 室内的走线架及各类金属构件必须接地,各段走线架之间必须采用电气连接。 4.8.1 楼顶的各种金属设施必须分别与楼顶避雷带或接地预留端子就近连通。 5.3.1 宽带接入点用户单元的设备必须接地。 5.3.4 出入建筑物的网络线必须在网络交换机接口处加装网络数据 SPD。 6.4.3 接地排严禁连接到铁塔塔角。 6.6.4 GPS 天线设在顶楼时,GPS 馈线严禁在楼顶布线时与避雷带缠绕。 7.4.6 缆线严禁系挂在避雷网或避雷带上。 9.2.9 可插拔防雷模块严禁简单并联后作为 80kA、120kA 等量级的 SPD 使用。 11、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YD 5125-2005 3.0.9 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承包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施工人员的上岗证,施工机具 使用证、仪表校验合格证。 4.1.5 对隐蔽工程,监理人员应旁站监理,并对承包单位报送的隐蔽工程报验申请表进行 检查,符合要求予以签认。 隐蔽工程报验申请表应符合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 50319-2000) A4 表的格式。 4.1.6 对未经监理人员检查或检查不合格的工序,监理人员应拒绝签认,并要求承包单位 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1.7 监理工程师发现施工存在质量隐患时,应要求承包单位整改。情况严重时,总监理 工程师应下达工程暂停令,要求承包单位停工整改。整改完毕经检验符合规定后,总监理 工程师签署工程复工报审表,并报建设单位。 当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项目监理机构应对质量事故的处理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和确认, 并及时向建设单位提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