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2010年12月20日研究生姓 名鲍磊专业国际法年 级2009级论文题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对中国的挑战和对策一、 本题的根据:1.说明本题的理论及实际意义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题的动态和自己的见解(一)本题的研究目标及意义 选题背景 2010年12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气候会议,最终没能达成关于有效控制全球变暖,各国安排节能减排的的协议。会议的争议焦点问题还是对“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理解分歧,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的授权和哥本哈根协议,发达国家应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和相应的义务。但某些等发达国家,现在企图放弃京都议定书的义务,另起炉灶,准备谈判一个把发展中国家都包容进来的单一法律文件。对此,广大发展中国家肯定不能接受。自从工业革命开始,发达国家都经历了300多年的工业发展,特别是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一直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责任者,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的历程大部分在50年左右,而且还多是发达国家工业转移的结果。发达国家是工业革命的主要获利者,对全球变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发展中国家的还处在一个初步阶段,这个阶段是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来推动的,不可避免的会大量使用各种化石燃料。加上发展中国家技术和科研能力相对较落后,无疑在这一阶段会有很高的碳排放总量。针对各国的国情,致力于控制全球变暖和碳排放量,发达国家如果都不负责任的话,全球气候恶化将会更加严重。近两年来的气候会议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气候变化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道德问题和技术问题,它已经变成各种社会矛盾的平衡问题和政治理论之间的战略博弈问题。本题的研究目标12月召开的坎昆国际气候大会,各利益集团国家相互争论不下,最终没能达成有关协议。世界各国都意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都在呼吁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但是从某些国家的实践来看,根本没有真正为解决全球变暖的诚意。“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一项国际认可的处理气候问题的原则。发展中国家支持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下的协议。发达国家在考虑到减排给经济带来的影响和减排目标难以实现的情况下,提出了针对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的议案,要求中国和印度等国也应该控制减排,规定硬性减排指标。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一直以来都是负责人的大国,承担者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国际义务。虽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中,我国不属于附件一硬性指标的国家,但是我国为气候所作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当前一些国家以我国为“挡箭牌”也是在所难免的,面对这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本来就引起了一些国家的羡慕和恐慌。为了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中国被推倒了“后京都时代”的前沿。日本和美国等国盯着中国不放,以此为借口为自己不减排开脱,把难题推到了我国这一方。现在这一形势,显然对我国发展不利,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和加强国际合作,我们必须积极应对这一挑战。“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中国现在的人均碳排放量还比较低,但是碳的总排放量已经排在世界前列,估计到2030年,我国的碳排放量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一事实也引起我国高度关注,促进产业升级,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加强国际合作,发展清洁能源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我国早就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在这一挑战面前,抓住机遇,对我国整体产业的发展也是有利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我国谈判的基础,即使是作为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减排义务也是要低于发达国家的。我国的现在的主要矛盾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广大人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任是第一要务。作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国家,我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本题的理论意义本题是国际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有着国际法和国际环境法的双重意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从提出起逐渐发展为国际法上的惯例或者是正在形成的国际法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是国际公平原则在国际气候问题上的发展,从最初的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共同责任,到各国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减排目标和区别责任,处处映射着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这一客观原则。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联系更为密切。很多问题不是哪一国或哪一个区域能单独解决的,气候问题就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人类步入工业化时代以来,已经成为全球气候的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大气循环使得一个地区的污染可以影响到其他地区,就连荒芜人机的南极也在所难免。全球物种在急剧减少,海平面伴随全球变暖而上升,已经威胁到一些岛屿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南极的冰雪融化,很多山地积雪也在减少,世界气候更加异常,灾害性天气造成了对全世界的威胁。这是一个共同的问题,关系着全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各国必须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本题的实际意义放眼望去,各国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自古以来就不同。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各国能力有强有若,有的受气候影响大有的受影响小。怎样才能使世界各国携手合作,来应该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问题,这无疑是各国智慧和博弈的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首先肯定的是共同责任,有责任就有义务。现代气候的变化,无论是哪个国家都负有直接或间接的责任,发达国家作为世界先进集团,引领者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在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是气候变化的最先责任者。发达国家对此负有绝对的责任,而且也有实力来引领气候问题的解决。其次是区别责任,就像世界各国本来就有区别一样,从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是有区别的,发展中过作为后发展的国家,也对气候变化产程一定影响,并且在将来的影响会逐渐增大。(二)国内外有关本题的动态和自己的见解1国际上关于后京都时代的研究动态巴厘岛路线图后,在后京都时代各国减排安排提上日程,引起了更多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争议。各利益集团的主张更趋于多样化,国际上形成了一些新的论调。欧盟国家主张继续严格限制工业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减排框架,强调“共同的责任”。美国、澳大利亚认为发展中大国应该做出更大的努力,怀疑京都议定书的公平性。发展中国家形成对比,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缓慢的发展中国家观点不一。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继续强调自愿承担的方式,并要求切实考虑各国资源利用的权利和分配的公平性。继续主张在未进入发达国家之前,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不愿意承担其他减排义务,但可以接受碳交易的一些新发展。发展缓慢的发展中国家,主张推进全面减排工作,尊重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对国际气候变化表现出更多的是无奈和被动,希望得到发达国家的更多援助,来解决国家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问题。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在“后京都时代”成为谈判的关键角色,面临着发达国家的种种谈判压力。发达国家认为,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已经成为世界第温室气体排放国的重要国家,在后京都时代必须承担起减排义务。发展中国家的大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高污染搞高能耗产业对世界气候变化影响极大,这一问题必须得到有效解决。发达国家一方面不愿转让低耗能清洁技术,一方面又加大对发展中大国的压力。发展中大国处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困境,这是国际气候变化上争议不下的主要原因。2国内关于后京都时代的观点国内也有一些关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研究,尤其是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相研究很多,但大多都是从国际环境法的角度来分析历年各次气候变化会议的情况,没有在新形势下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到一起。中国持续的高速发展,必须学习和借鉴国际关于气候变化的新理论。因此全球环境治理中中国应积极参与,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与国际碳交易理论联系起来,做到既发展经济又治理好环境。国内成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沿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相关的文件来探求“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山东大学的李明通过对各种环境公约的研究分析,主要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的轨迹,分析“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的中国角色。主张中国作为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在国际环境事务中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下承担国际责任。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的杨兴主要是从历届气候变化的会议和环境法的角度来解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强调其法律上的原则性,并且对其未来的法律地位和效力进行预测。(2)从国际法理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的姚天冲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法理分析中从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强调“共同但有区剐的责任原则”作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承担主要责任。是法理学实质正义价值观的体现。武汉理工大学的王晓丽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当议一文中讲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承担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责任问题。主张“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关键在于有区别的责任。(3)从国际立法角度分析气候变化下的发展中国政法大学的陈懿基于气候变化问题的特殊性,分析气候变化国际立法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展情况。认为在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发展和挑战方面,气候变化国际的立法任是主要方面。相信经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能够很好地解决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所面临的挑战,并将其转化为进一步促进该原则完善和发展的动力。(4)从后京都时代和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关系角度外交学院国际法系的万霞都认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源于国际环境法,该原则构成国际合作、构建和提升发展中国家履行国际环境法的能力,以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法律基础。并提出了自己对解决这些困境的一些思考,以及中国国内环境法应吸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创新机制,以解决中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南京大学法学院的吴卫星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基础之上,分析国际现行碳排放量分配方法,提出后京都时代碳排放权分配的战略构想,把后京都时代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结合起来,来分析发展中大国的节能减排问题。以上第四种观点笔者比较支持,笔者将主要分析后京都时代下“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遇到的困境,从国际法原理和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角度,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应对国家环境变化问题的挑战。二、本题主要内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对中国的挑战和对策引言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一)选题背景(二)研究本题的实践意义二、文献综述(一)国际研究新动态(二)国内研究的研究现状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四、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一章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历史发展第一节“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产生 一、“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提出二、“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内涵 三、“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确立第二节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发展 一、“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发展现状 二、“共同但有区别责任”面临的问题第二章“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国际法界定第一节 确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主要理由一、全球环境变化现状 二、发达国家的主要责任 三、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责任第二节“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国际法理分析 一、各国国家公平发展 二、各国人民公平发展第三章 中国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展中的体现 第一节 北京宣言阶段 第二节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阶段 第三节京都议定书阶段 第四节哥本哈根协议阶段第五节 坎昆会议阶段第四章 中国在气候变化的挑战和对策 第一节“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中国的现状 一、国际气候变化公约在中国的适用 二、中国的气候变化立法与完善 第二节 中国对这一挑战的对策 一、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立场 二、积极发展中国碳交易市场 三、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结束语参考文献三、完成计划和主要措施(一)完成计划1、2009年11月2010年5月 收集材料2、2010年6月 2010年12月整理材料,拟出提纲3、2010年12月31日前开题报告初步定稿4、2011年10月1日前学位论文初步定稿达到送审要求5、2011年12月25日左右准备参加论文答辩(二)主要措施1、 认真关注国际气候问题的会议和热点讨论,收集、整理、分析最新的资料。2、 学习前人的学习经验,阅览相关书籍文献,结合我国的实际和国际立场,在此理论基础上发展完善。 3、 保持与导师的沟通、交流,在导师的指导下着手写作。四、主要参考文献(一)著作类1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国际法与比较法的视角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2王曦.国际环境法M.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3王曦.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 M. (2002年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周洪钧.国际公约与惯例M.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5王曦.国际环境法资料选编 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年版.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际合作司M.国际环境公约选辑.2007年版 7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谢鹏.基本法律价值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M.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0李培超.环境伦理M.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二) 论文类1 万霞.“后京都时代”与“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J.外交评论.2006年4月第88期2 王小钢.“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解读对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冷静观察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20卷第7期3 徐以样气候保护和环境正义J现代法学,2008第1期4 何建坤,刘滨,陈文颖有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公平性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14卷第6期.5 边永民.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J.暨南学报,2007年第4期6杨兴. 试论国际环境法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J. 时代法学.2003年第1 期 7 张淑静. 南北气候合作必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之基本原则J.探索.2010年第3期8 陈懿. 论气候变化国际立法对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发展与挑战 J. 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9 王小钢.“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适用及其限制哥本哈根协议和中国气候变化法律与政策J.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10谢永佳.应对全球变化的国际法框架和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11 傅前明. 论国际环境法“共同责任”原则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5卷第4期12 李扬勇. 论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0卷第4期13 王晓丽.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刍议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14 王江,赵莉. 中国在后京都时代的谈判立场与国际合作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09年第9期15 董敏杰,李钢.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历程及主要经济体的态度与政策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20卷第6期16吴卫星.后京都时代(20122020年)碳排放权分配的战略构想兼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9卷第2期17 刘晨阳. 日本气候变化战略的政治经济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9年第6期18 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兼论气候变化问题与国际法 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4) 19 孙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23000-22: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Multimedia application format (MPEG-A) - Part 22: Multi-image application format (MIAF)
- 【正版授权】 IEC 63380-2:2025 EN Standard interface for connecting charging stations to local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 Part 2: Specific data model mapping
- 校园防雷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校园防侵害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北大荒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散打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残疾汽车考试题及答案
- 农行银行面试题及答案
- 动物防疫考试题及答案
- 企业形象设计试题及答案
- 董事长的权利、职责、义务(5篇)
- 2024年安全员C证模拟考试1000题(附答案)
-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改版)
- K31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除(K3)
- 港口基础设施监测技术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
- 全国中学教师《初中数学》说课教学比赛-主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课-一等奖课件
- 2024年工会财务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6个英语字母描红练习(素材)-小学英语
- DL∕T 686-2018 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
- 2023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