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煤矿1803采煤工作面排水能力论证报告(2015.01.27定稿).doc_第1页
xxx煤矿1803采煤工作面排水能力论证报告(2015.01.27定稿).doc_第2页
xxx煤矿1803采煤工作面排水能力论证报告(2015.01.27定稿).doc_第3页
xxx煤矿1803采煤工作面排水能力论证报告(2015.01.27定稿).doc_第4页
xxx煤矿1803采煤工作面排水能力论证报告(2015.01.27定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绿洲红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xxx煤矿 1803采煤工作面排水能力论证报告xxx煤矿1803采煤工作面排水能力论证报告编 制: 生产技术科 通风副总: 机电矿长: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 总工程师: 矿 长: 编制日期: 2015 年 01 月 10 日目 录一、工作面概况及煤层情况.2二、1803工作面巷道布置、采空区积水情况及采取的措施.4三、1803采煤工作面排水系统分析.6四、1803采煤工作面防治水措施.7五、避灾措施.9六、结论与建议.101803采煤工作面排水能力论证报告一、工作面概况及煤层情况(一)工作面概况工作面概况煤层名称C8煤层水平名称+1262区段名称C8技改后第二区段采面名称1803采煤工作面井下标高1279.271247m地面标高14001601m地面位置工作面主要处菜子湾以西无人区,西北为青木冈,东为菜子湾,南为坝岩上(回风巷自东向西从峰顶穿过),北为青木冈。地表菜子湾以西无人区,井下开采对地面影响不大,地面无水体,地表水文地质对采煤无影响。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东为1802老采面;西为井田边界;北为青木冈深部边界,以煤柱为界;南为坝岩上方向1801采空区。煤层情况走向长(m)620倾斜宽(m)95斜面积(m2)59000煤走向210240/225煤倾向2950煤硬度1.5煤厚1.62.2 1.9(下)煤层结构简单,局部含夹矸一层,约0.2米。煤倾角140340200可采指数0.98变异系数稳定程度稳定本采面由于煤层较厚,局部含夹矸一层,约0.2米,不影响煤质,回采时正常推进,因此计算工作面储量,取煤厚1.9米(二)煤质情况及煤层柱状、顶底板情况1、煤质煤种Mad(%)Ad(%)Vdaf(%)Std(%)Fd(%)Q(MJ/Kg)无烟煤085682741072857729272、煤层顶底板综合柱状图序号柱 状厚度(m)煤(岩)层名称岩性特征15-10C8煤层顶板上部灰色粘土质粉砂岩,中部及下部为灰色泥岩夹2-3层煤线,直接覆盖在C8煤层上约1米泥岩中含较多泥质结核。-219C8煤层局部夹矸为粽黑色粘土质粉砂岩,约0.2米。3-3、地质构造情况及水文地质情况地质构造情况褶曲断层名称产状()落差(m)性质见断层地点对回采影响程度F1运1351.4正运输巷仪8点退出3米处遇见有一定影响F2运1133.1正运输巷仪9点前方1米处遇见影响较大F3运1303.4逆运输巷仪12点前方3米遇见影响较大F4切500.6正切眼10米遇见有一定影响F5切302.0正切眼23.5米遇见影响较大F切6200.7正切眼68米遇见有一定影响水文地质情况该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在掘进过程中未发现顶板滴水及煤层内有水现象,但从物探索报告中可看出,开采区域内上部溶洞发育,由于C8煤层距长兴灰岩有40-50米龙潭组隔水层,正常情况下对井下无影响,但受构造影响,井下开采时有裂隙水或形成涌水通道,因此在雨季遇构造开采时,要防水体溃入采空区。最大涌水量(m3/h)3.748正常涌水量(m3/h)2.504、其它影响情况及储量计算其它地质情况瓦斯高瓦斯煤尘无爆炸危险煤层自燃倾向性不易自燃煤层无地温灾害及冲击地压影响储 量 计 算计算块段走向长(m)斜宽(m)面积(m2)煤厚(m)容重(t/m3)工业储量(万t)回收率(%)可采储量(万t)备注面内62095590001.91.415.699715.22合计二、1803工作面巷道布置、采空区积水情况及采取的措施(一)1803工作面巷道布置1、1803回风巷1803回风巷位于矿井西翼,地面标高+1450+1609.8m,井下标高+1276.552+1279.27m。地面位置及影响情况:地面西为岩上西坡(岩上最高标高为+1609.8m);东为菜籽湾,山谷南高北低;南北为岩土上形成的山脉群;工程主要从岩上东坡穿到西坡。地面多为岩石、荒山,坡地地势较缓处有少量旱地,无建筑物、水库及积水洼地,无山体滑坡现象。巷道布置对地表无影响。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巷道布置在C8煤层中。南为1801采空区,西为井田边界,东为主、副斜井及回风上山。2、1803运输巷1803运输机巷矿井西翼,地面标高+1430+1585m,井下标高为+1247.439+1252.901m。地面位置及影响情况:地面西为岩上西坡(岩上最高标高为+1609.8m);东为菜籽湾,山谷南高北低;南北为岩土上形成的山脉群;工程主要从岩上东坡穿到西坡。地面多为岩石、荒山,坡地地势较缓处有少量旱地,无建筑物、水库及积水洼地,无山体滑坡现象。巷道布置对地表无影响。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巷道布置在C8煤层中。南为本工程圈定的采煤工作面,北为井田深部,东为专用回风上山。(二)采空区积水情况及采取的措施1、1801回风巷于2010年10月29日在距离井田边界109m与原大坝煤矿盗采范围贯通,实测涌水量为5.6m3/h,随着1801工作面的开采,水由采空区流入1801运输巷(采空区)自然疏排自主井后排至井底水仓。1803回风巷在掘进期间,分别在161m、251m、351m、411m处施工放水孔对1801采空区运输的积水进行疏排,实测最大涌水量3.748m3/h,根据原1801回风巷掘进的实际,其巷道坡度为35,因此,判定1801采空区的积水量不大。2、1803运输巷于2014年8月14日在施工探放水钻孔时,钻孔在施工31m时(标高+1261.767m)与采空区贯通,实测最大涌水量在3540m3/h,经矿研究决定,采取注浆进行堵水。矿委托重庆市南川四海钻探堵水工程公司对该用水钻孔实施封堵,堵水公司编制了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经矿组织会审,上报集团公司批准,并报县安监局备案后组织实施。堵水工程于2014年8月31日封堵结束,经实施堵水工程后,1803运输巷迎头无水涌出。矿研究决定,在透水钻孔以外按80m的净煤柱留设,并编制了1803切眼工作面施工方案,上报集团公司批准,并上报县局备案组织切眼上山的施工。切眼于2014年9月30日贯通。综上所述,1803工作面回风巷以上采空区(1801采空区)积水量不大,运输巷留设了80m净煤柱,且在1803运输巷以里构筑了隔水墙,完全能够满足隔水的要求。三、1803采煤工作面排水系统分析(一)1803采煤工作面排水系统现状1、1803回风巷1803回风巷的水主要来源于原1801运输巷采空区,在1803回风巷开口以里25m位置施工放水孔一个,水流入1803回风巷,经150mmPVC管路直接进入井底水仓,经井底主书仓排水泵直接排至地面。2、1803运输巷1803运输巷的水主要来源于工作面、顶板裂隙等水源,工作面回采初期,在在运输巷最低点安设1台水泵,其流量为5060m3/h,扬程30m,敷设108mm排水管路一趟待用。在1803运输巷皮带机头设置临时水仓,其容量为90m3,安设1台水泵,其流量为5060m3/h,敷设108mm排水管路一趟至井底主水仓,即1803工作面的水实现分级排水,将水排到井底主水仓后,直接排到地面。(二)现有水仓容量可行性分析在1803运输巷皮带机头设置临时水仓,其容量为90m3,在工作面回采后,考虑受采动的影响,1801采空区的水进入1803运输巷,实测1801采空区的最大涌水量为Q=3.748m3/h,故水仓容量应符合V8Q。即:现有水仓容量V=90 m38Q=83.748=30m3,能够满足1803采煤工作面的排水要求。(三)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1803工作面的供电电源来自井下变电所,其供电电缆的截面均能够满足要求。(四)排水设备可靠性分析在1803运输巷皮带机头设置临时水仓,其容量为90m3,安设排水泵1台,其流量为5060m3/h,敷设108mm排水管路一趟至井底主水仓,即1803工作面的水实现分级排水,将水排到井底主水仓后,直接排到地面。综上所述,现有排水系统基本能够1803采煤工作面安全回采的需要。四、1803采煤工作面防治水措施(一)回采前的防治水措施根据分析,1803工作面防治水的重大主要是防止上部采空区的积水突然涌出,造成事故,因此,在工作面回采前,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1、工作面回采前必须将回风巷的水沟按掘进作业规程中的规定进行清挖,其规格、质量必须能够满足自然排水的需求。2、在运输巷最低点安设2台水泵,其流量为5060m3/h,扬程30m,敷设108mm排水管路一趟待用。3、在1803运输巷皮带机头设置临时水仓,其容量为90m3,安设2台水泵,其流量为5060m3/h,敷设108mm排水管路一趟至井底主水仓,即1803工作面的水实现分级排水,将水排到井底主水仓后,直接排到地面。4、1803工作面回采前,由采煤队负责落实,在采煤工作面西帮沿工作面倾斜方向按10m设置一个木垛,煤壁用直径不小于150mm的木柱按柱距800mm打好靠帮柱,木柱之间采用半圆木背煤帮,防治煤壁片帮而破坏隔水煤柱。5、在1803切眼上出口开始往外按30m施工一个探放水钻孔,其参数为方位152155,倾角1618,孔深以探透1801运输采空区为准。探明上部采空区(1801运输巷)与1803回风巷之间的净煤柱及积水情况,并将积水排出,确保工作面安全回采。6、分别在1803工作面回风巷、运输上下安全出口以外30m处各安设一台直通地面调度室的电话。7、回采前,在工作面运输巷变坡点往下和水仓处要备用足够数量的空尼龙袋,以防在突水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就地装煤,封堵巷道,要求对巷道全断面进行封闭,且封闭厚度不小于1m。8、上述工作结束后,1803工作面方可进行回采作业。(二)回采中的防治水措施1、在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上下安全出口以外30m各安装一部直通调度室的,以便突水时跟班队干、班长、安检员立即报告调度室,调度室在接到险情报告后,立即发布调度命令采取措施,并立即通知受水害威胁的施工区队立即按规定的避灾路线撤出人员。调度室应根据水害险情情况启动矿井防治水专项应急预案。2、工作面回采期间,应设水情监测员,水情监测员由当班带班队长或班长担任,主要观测水情及来水预兆,每班至少向调度室汇报一次,调度室要设专门台帐。3、回采中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如果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异味等来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4、回采中若遇薄煤带或过断层时,生产技术科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过断层专门措施,措施审批后方可执行。5、回采过程中发生突水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同时在跟班队长、班工长的带领下迅速判明突水性质、突水地点、影响范围、水位、突水量、水源等情况,并且立即开启所有排水设备,全力排水并加高水泵、开关等,在支护完好情况下,就地加固工作地点的支架,尽可能设法堵住出水点,阻止范围扩大。如果情况危急,水势凶猛无法抢救时,则应有组织的避开压力水头,现场负责人立即组织人员按避灾路线迅速撤离(一般本着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原则撤到井底车场,后沿主斜井、副斜井撤离至地面。五、避灾自救措施1、工作面回采前必须明确避灾路线,使人人皆知,在各交叉路口悬挂避灾路线标志牌,指明巷道名称及方向,采煤队及其它相关人员定期进行避灾演习。2、发生突水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同时在跟班队长、班工长、安检员的带领下迅速判明突水性质、突水地点、影响范围、水位、突水量、水源等情况,并且立即开启所有排水设备,全力排水并加高水泵、开关等的保护,在支护完好情况下,就地加固工作地点的支架,尽可能设法堵住出水点,阻止范围扩大。在工作面里的人员全部撤出后,要利用巷道内备用的空尼龙袋子,就地装煤,在1803工作面变坡点及时构筑临时的挡水墙,尽可能将水隔断。3、在水源情况不明、顶帮松散的情况下,决不可强行封堵出水点和出水口,以免引起工作面大面积突水,造成人员伤亡,扩大灾情。4、在涌水来势凶猛,现场无法抢救,或者将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由跟班队干、班长、安检员迅速组织回采现场及附近职工,按有秩序的沿避灾路线撤离到井底车场,在人员撤出后,井底水泵房要及时关闭防水闸门。5、撤退前应设法将撤退的路线和目的地报告调度室。6、工作面避灾路线1803工作面运输巷运输上山(或西回风上山)井底车场主斜井(或副斜井)地面。1803工作面1803工作面回风巷1803绕道(或回风巷)副斜井(或总回风上山)地面六、结论与建议(一)结论通过对1803采煤工作面的水文进行调查和排水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1803采煤工作面排水系统基本能够1803采煤工作面安全回采的需要。2、1803采煤工作面主要涌水量主要来源于顶板裂隙水和施工用水,涌水量较小,仅3.748m3/h(注明:考虑受采动的影响,1801采空区的水进入1803运输巷,实测1801采空区的最大涌水量为Q=3.748m3/h),现有排水能力能够满足1803采煤工作面排水的需要。(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采煤队、机电科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淤泥杂物进入水仓,同时加强水仓的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