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常用艺术手法(2).ppt_第1页
古典诗词常用艺术手法(2).ppt_第2页
古典诗词常用艺术手法(2).ppt_第3页
古典诗词常用艺术手法(2).ppt_第4页
古典诗词常用艺术手法(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诗词常用手法,一、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寺壁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女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间接抒情常见的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触景生情是指遇到眼前的景物或场景油然而生感慨。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借景抒情顾名思义就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将主观情感潜藏在客观写实的艺术形象之中。 忆江南中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表达出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久久不忘。 如梦令中李清照对春光的留念惜别之情,正是借助于海棠花一夜之间已是“绿肥红瘦”的景象来抒发的。,寓情于景就是把感情融入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 同样是枫叶,在送别人崔莺莺的眼中,被理解为由离人的血泪染成; 在诗人杜牧的笔下它又成了胜过充满生机的火红的二月花。,情景交融就是审美主体把情感扩散放射,移入景物之中,使景物涂上情感色彩,具有情趣,并随着审美主体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作为审美客体的景物被涂上情感色彩后,又引起审美主体的情感的波动。这样,主与客,人与物之间,相互作用,互相渗透,达到心物交融的境界。,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二、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渲染,渲染就是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象征,象征是一种托物寓志的表现手法,在特定的事物中,寄托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由于长期使用,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比如,梅花象征坚贞,兰花象征高洁,牡丹象征富贵,竹子象征气节,红豆象征相思,浮云象征游子,秋扇象征弃妇,子规象征悲愁。,移情,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 比如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姜夔扬州慢中“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虚实相生,“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上片除“念阔”外,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抑扬,指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 比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人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上翠楼”,后面才写她忽见柳色而“悔恨”不已,形象地刻画出少妇情绪的微妙变化,表现出她的感伤和哀怨。,联想和想象,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想象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采用的就是联想。,如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前四句夸张地写罗敷的服饰之美,是为了衬托人物的高贵和美好。至于罗敷具体怎么美呢?这是很难描绘的。于是作者笔势一荡,不直接写罗敷本身,而去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通过侧面描写,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赋、比、兴,赋,就是详细地叙事写景,并表示出作者的态度。 比,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 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孔雀东南飞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既是“兴”,又是“比”。,三、修辞手法,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比,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诗人某一方面的思想情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朱淑真生查子元夕),衬托,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都是以动衬静的反衬。,设问,故作无疑之问,然后自己回答;或者故作疑问,自己不答,让读者去思索体会。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开头一句,以问引起。,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该人和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用借代的手法可以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使其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 如李贺的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对偶,对偶也叫对仗(古代持兵器保卫贵人,都是左右成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