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古典文献学考博题.doc_第1页
山东大学古典文献学考博题.doc_第2页
山东大学古典文献学考博题.doc_第3页
山东大学古典文献学考博题.doc_第4页
山东大学古典文献学考博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大学古典文献学考博题两汉文学哪位朋友方便支持一下,谢谢我有个师姐刚被首, 1、古代汉语2、先秦两汉文学3月22日上午古代汉语一、标点30分吳王夫差敗越于夫椒報檇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會稽使大夫種因吳大宰嚭以行成吳子將許之伍員曰不可臣聞之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昔有過澆殺斟灌以伐斟鄩滅夏后相后緡方娠逃出自竇歸于有仍生少康焉為仍牧正惎澆能戒之澆使椒求之逃奔有虞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於是妻之以二姚邑諸綸有田一成有衆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謀以收夏衆撫其官職使女艾諜澆使季杼誘豷遂滅過戈復禹之績祀夏配天不失舊物今吳不如過而越大於少康或將豐之不亦難乎句踐能親而務施施不失人親不棄勞與我同壤而世為仇讐於是乎克而弗取將又存之違天而長寇讐後雖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蠻夷而長寇讐以是求伯必不行矣弗聽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敎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三月越及吳平吳入越不書吳不告慶越不告敗也二、翻译40分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聞之胡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隠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逺庖廚也三、文言文写作30分隋书经籍志曰:“汉时刘向别录、刘歆七略,剖析条流,各有其部,推寻事迹,疑则古之制也。”请根据对这段话的理解,写一篇文言文,要求观点鲜明,层次清楚,符合文言行文规范。不少于300字。3月22日下午文献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5分鲍廷博平津馆鉴藏书籍记石渠阁封泥朱丝栏二、写出下列书籍的编纂者及其时代20分广清碑传集清代禁书知见录清秘述闻至正直记宝文堂书目群书治要古今逸史三鱼堂日记山左金石志七略古夫于亭杂录群书拾补列子集释语石雕菰集六十种曲出三藏记集天学初函中兴馆阁书目还一个不记得了三、谈谈你对四库全书的认识20分四、谈谈你对序跋的认识20分五、标点翻译20分夫書者人君辭誥之典右史記言之古之王者事總萬發號出令義非一揆或設教以馭下或展禮以事上或宣威以肅震曜或敷和而散風雨得之則百度惟貞失之則千里斯謬樞機之發榮辱之主絲綸之動不可不慎所以辭不茍出君舉必書欲其昭法誡慎言行也其泉源所漸基於出震之君黼藻斯彰郁乎如雲之后勲華揖讓而典謨起湯武革命而誓誥興先君宣父生於周末有至徳而無至位修聖道以顯聖人芟煩亂而翦浮辭舉宏綱而撮機要上斷唐虞下終秦魯時經五代書總百篇採翡翠之羽毛犀象之牙角罄荆山之石所得者連城窮漢水之濱所求者照乗巍巍蕩蕩無得而稱郁郁紛紛於斯為盛斯乃前言往行足以埀法將來者也暨乎七雄已戰五精未聚儒雅與深穽同埋經典共積薪俱燎漢氏大濟區宇廣求遺逸採古文於金石得今書於齊魯其文則歐陽夏侯二家之所説蔡邕碑石刻之古文則兩漢亦所不行安國注之實遭巫蠱遂寢而不用歴及魏晉方始稍興故馬鄭諸儒莫覩其學所注經傳時或異同晉世皇甫謐獨得其書載於帝紀其後傳授乃可詳焉但古文經雖然早出晚始得行其辭富而備其義宏而雅故復而不厭乆而愈亮江左學者咸悉祖焉近至隋初始流河朔其為正義者蔡大寶巢猗費甝顧彪劉焯劉炫等其諸公趣多或因循怗釋注文義皆淺略惟劉焯劉炫最為詳雅然焯乃織綜經文穿鑿孔穴詭其新見異彼前儒非險而更為險無義而更生義竊以古人言誥惟在達情雖復時或取象不必辭皆有意若其言必託數經悉對文斯乃鼔怒浪於平流震驚飊於静樹使教者煩而多惑學者勞而少功過猶不及良為此也炫嫌焯之煩雜就而刪焉雖復微稍省要又好改張前義義更太略辭又過華雖為文筆之善乃非開奨之路義既無義文又非文欲使後生若為領袖此乃炫之所失未為得也清华大学08博士入学试题(中国古代文学史+古典文献阅读)古代文学试题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写出下列文体的文体特点和基本写作要求,要适当举例 (六选四)赋 歌行 律诗 八股 铭 骈文二、论述阮籍的咏史诗对后世的影响三、论述下列故事在叙事文学中的演变及其思想文化意义(四选一)莺莺传故事长恨歌故事王昭君故事包公故事古典文献阅读:一、两大篇古文(一篇是李翰三名臣论全文,另一篇为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第一段)要求:1、用繁体字抄一遍,句读2、翻译全文3、给你认为必须注解的典故等做注4、给入声字做记号5、写读后感想二、结合自身学术经历,谈谈文献学在古典文学研究中的作用。清华给开的参考书目为校雠广义,实在没想到会这么考。清华都有谁在招生啊谢思炜老师,还有孙明君老师,刘石老师。2008年清华大学古典文献阅读考博试题一、阅读以下文章,完成以下各项工作。(两小题,每小题30分)1、标点并用繁体字抄到答卷纸上,做好分段工作。2、注释你认为有必要了解的词语和典故,标注符号置于句子的末尾。3、翻译全文。4、尽你所能,写你读后的感想。5、在全文末150字的入声字下用标示出来。1、或问於翰曰昔诸葛亮拥膝南阳为梁甫吟自比管仲乐毅州平元直以为信然虽涯量罕窥而遗迹可见夫此三名臣者亦有优劣乎愿闻其说翰辞不敢对至於再三问者固请不得已而应之曰岂易言乎岂易言乎夫目小者不足以论大体近者不足以量远奈何泛议大贤然执律管者可以候四时之徵测日晷者可以知千里之度察微观著由虚考实傥容寄言象於斯矣如仆所揣则管不逮乐孔明其伯仲之间与问者曰何为其然也昔管仲相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兴齐定霸尊周勤王功其懋哉仁亦至矣孔明收荆州散败之馀建策通吴合从破魏奉先主西入剑门下车而三分天下翊戴后嗣缵修旧勋刑政孚於偏方感德振于中夏虽短祚中否而王业殆成乐生一为燕将才胜刘师挫衄於二城之闲狼狈於两国之际军不振旅身卒奔亡子独推而崇之冠於二贤之首诚所未喻其有说耶翰应之曰子之所问者末与语功则信然语才则不尔夫才生於代功与运成固有才优而功微运合而才劣先当格以道德合於终始审其邪正观其去就然後事可明也夷吾当毁乱之时辅有过之主功济诸夏泽被生人信为美矣然邀功事雠务入之情速矣肆奢越礼盈量之意见焉故仲尼虽称其仁终小其器止於霸者之佐殆非王臣之良孔明从容三顾後起筹画必当缔构必成事屯而业亨主暗而国治兵弱而强邻畏服功大而本朝不疑斯亦难矣然窥其军令迹其用法必俟中原克复然后厚赏宽刑元德常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卒致丧败斯所谓济于事而未全於道得诸已而未审於人乐生一战举齐二城未下待之以德收之以礼舍权变於攻取之际行王道於军旅之间事虽不成业亦宏矣向使昭王不死惠王不疑则其功未可量也夏侯太初论之详矣及其逃燕之责亡而奔赵赵王问以图燕之策乐生流涕而对曰臣昔之事燕昭王犹今日之事大王也千秋万岁之后尚不敢侵其仆隶而况谋子孙乎因弃禄宵遁善夫长者之言可谓怀禄不屑其荣周身不违於道比诸二子不亦优乎主恩非臣下之所图天命岂生人之所制安可以功业之成败断才能之长短耶且夫运有通塞命有修短盖天意也岂人事乎昔韩信将伐魏问得不以周叔为将乎闻不用乃大喜向使魏人用之则汉师不敢济河矣然则周叔之才亦韩信流亚也终湮没而无闻焉古之大才而功不著者亦何可胜道哉翰长兄御史君体至纯之德负经远之才常感愤於周韩之间啸咏于管乐之际守之以忠信文之以礼乐蕴弼谐之大略以康济为己任进逢国难谋猷不行退有家艰哀毁过礼官才元士命止中年位不登於庙堂名不书於史册斯才也斯运也谁见三分九合之优劣辞燕对赵之去就哉由此观之断可知矣问者叹息而退(按:出自第05部 卷四百三十一 全唐文李翰三名臣论(管乐诸葛)2 、丞之职所以贰令于一邑无所不当问其下主簿尉主簿尉乃有分职丞位高而逼倒以嫌不可否事文书行吏抱成案诣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鹜行以进平立睨丞曰当署丞涉笔占位署惟谨目吏问可不可吏曰得则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官虽尊力势反出主簿尉下谚数慢必曰丞至以相訾熬丞之设岂端使然哉丞厅故有记坏陋污水可读斯立易桷与瓦墁治壁悉书前任人名氏庭有老槐四行南墙钜竹千挺俨立若相持水循除鸣斯立痛扫溉对树二松日吟哦其间有问者辄对曰余方有公事子姑去(按:出自韩愈 蓝田县丞厅壁记)二、结合你的学术研究经历,谈谈对文献学在古典文学研究中重要性的认识。要求举例翔实,内容丰富。(40分)或问於翰曰:昔诸葛亮拥膝南阳为梁甫吟 自比管仲乐毅 州平元直 以为信 然虽涯量罕窥而遗迹可见 夫此三名臣者亦有优劣乎愿闻其说翰辞不敢对至於再三问者固请不得已而应之曰岂易言乎岂易言乎夫目小者不足以论大体近者不足以量远奈何泛议大贤然执律管者可以候四时之徵测日晷者可以知千里之度察微观著 由虚考实 傥容寄言象於斯矣 如仆所揣则管不逮乐孔明其伯仲之间与问者曰何为其然也昔管仲相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兴齐定霸尊周勤王 功其懋哉 仁亦至矣 孔明收荆州散败之馀 建策通吴 合从破魏 奉先主西入剑门下 车而三分天下 翊戴后嗣 缵修旧勋 刑政孚於偏方 感德振于中夏虽短祚中否而王业殆成乐生一为燕将才 胜刘师挫衄於二城之闲 狼狈於两国之际 军不振旅身 卒奔亡子 独推而崇之冠於二贤之首诚所未喻 其有说 耶翰应之曰子之所问者末与语功 则信然语才则不尔夫 才生於代 功与运成固 有才优而功微运合 而才劣先当格以道德合於终始审其邪正 观其去就 然後事可明也 夷吾当毁乱之时 辅有过之主 功济诸夏 泽被生人 信为美矣 然邀功事雠务入之情速矣 肆奢越礼盈量之意见焉故仲尼虽称其仁终小其器止於霸者之佐殆 非王臣之良 、或问於翰曰 昔诸葛亮拥膝南阳 为梁甫吟 自比管仲乐毅 州平元直以为信然 虽涯量罕窥而遗迹可见 夫此三名臣者 亦有优劣乎 愿闻其说 翰辞不敢对 至於再三 问者固请 不得已而应之曰 岂易言乎 岂易言乎 夫目小者不足以论大 体近者不足以量远 奈何泛议大贤 然执律管者 可以候四时之徵 测日晷者 可以知千里之度 察微观著 由虚考实 傥容寄言象於斯矣 如仆所揣 则管不逮乐 孔明其伯仲之间与 问者曰 何为其然也 昔管仲相桓公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 兴齐定霸 尊周勤王 功其懋哉 仁亦至矣 孔明收荆州散败之馀 建策通吴 合从破魏奉先主西入剑门 下车而三分天下 翊戴后嗣 缵修旧勋 刑政孚於偏方 感德振于中夏 虽短祚中否而王业殆成 乐生一为燕将 才胜刘师 挫衄於二城之闲 狼狈於两国之际 军不振旅 身卒奔亡 子独推而崇之 冠於二贤之首诚所未喻 其有说耶 翰应之曰 子之所问者末与 语功则信 然语才则不尔 夫才生於代 功与运成 固有才优而功微 运合而才劣 先当格以道德 合於终始 审其邪正 观其去就 然後事可明也 夷吾当毁乱之时 辅有过之主 功济诸夏 泽被生人 信为美矣 然邀功事雠务入之情速矣 肆奢越礼 盈量之意见焉 故仲尼虽称其仁 终小其器 止於霸者之佐 殆非王臣之良 孔明从容三顾後起筹画必当缔构必成 事屯而业亨 主暗而国治 兵弱而强邻畏服 功大而本朝不疑 斯亦难矣 然窥其军令 迹其用法 必俟中原克复 然后厚赏宽刑 元德常称马谡言过其实 不可大用 卒致丧败 斯所谓济于事而未全於道 得诸已而未审於人 乐生一战举齐 二城未下 待之以德 收之以礼 舍权变於攻取之际 行王道於军旅之间 事虽不成 业亦宏矣 向使昭王不死 惠王不疑 则其功未可量也 夏侯太初论之详矣 及其逃燕之责 亡而奔赵 赵王问以图燕之策 乐生流涕而对曰 臣昔之事燕昭王 犹今日之事大王也 千秋万岁之后 尚不敢侵其仆隶 而况谋子孙乎 因弃禄宵遁 善夫长者之言 可谓怀禄不屑其荣 周身不违於道 比诸二子 不亦优乎 主恩非臣下之所图 天命岂生人之所制 安可以功业之成败 断才能之长短耶 且夫运有通塞 命有修短 盖天意也 岂人事乎 昔韩信将伐魏 问得不以周叔为将乎 闻不用 乃大喜 向使魏人用之 则汉师不敢济河矣 然则周叔之才 亦韩信流亚也 终湮没而无闻焉 古之大才而功不著者 亦何可胜道哉 翰长兄御史君体至纯之德 负经远之才 常感愤於周韩之间 啸咏于管乐之际 守之以忠信 文之以礼乐 蕴弼谐之大略 以康济为己任 进逢国难 谋猷不行 退有家艰 哀毁过礼 官才元士 命止中年 位不登於庙堂 名不书於史册 斯才也 斯运也谁见三分九合之优劣 辞燕对赵之去就哉 由此观之 断可知矣 问者叹息而退2005年川大考博试题元典 出2007年川大试题,却无人回帖尽是, 者 于 2009-10-4 04:55 , 文学考博试题两三天前,本人参加了川大博考, 洋之心 于 2009-8-12 13:3, 洋之心 于 2009-8-12 13:3, 洋之心 于 2009-8-12 13:4, 于 2009-10-30 00:28 , j 于 2009-11-4 12:13 , sp; &nbs, englian 于 2009-6-14 , 激不尽-, 物馆学考研历年真题!&nbs, sp; 文史知识一 填空(, 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 本帖最后由 , 花了好长的时间,打出2007年川大试题,却无人回帖尽是看客?是否都是看客,对我不重要,我一如既往无私奉献:2005年四川大学试题一、填空:(每题2分,共10分:注意,请答在试题纸上,不能写在试卷上)1、十三经写出各经名):。2、四书五经(写出各经名):。3、二十五史写出各史书名):。4、老子共章,共约字。5、文心雕龙序志所说“文之枢纽”是篇。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易有三名2、反切3、诗经四始4、春秋五例5、十翼三、问答题:(第1题4分,第2、3、题各3分,共10分)1、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哪些篇?2、说文解字所提“六书”是什么?3、尔雅是一部什么书?四、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每题5分,共15分)1、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论语述而2、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4、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礼记中庸6、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文赋7、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毛诗序8、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诗经大雅生民9、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籍曰:“彼可取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史记、项羽本纪10、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文心雕龙神思五、标点:(共15分)诗品序(气之动物谈笑耳)六、论述题:(共10分)1、试论周易与文心雕龙之关系。(10分)2、简论诗经(含毛诗序)对中国诗歌发展的影响。(可以只谈一个方面,如作家、作品,或只谈文论;也可谈某一时代,如唐代、宋代,乃至现当代;也可谈意象、主题、 手 法、语言等。)(本题30分)复旦09 年考博试题 sp; 文史知识一 填空(, 文学的博士,可是网上搜不到试题,不知哪位, 出2007年川大试题,却无人回帖尽是, 激不尽-, 文学考博试题两三天前,本人参加了川大博考, 旦读博!?我已经报名了。请教jj:1、文, englian 于 2009-6-14 , 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 本帖最后由 , 文献专业 有一门, 、朝鲜等地“汉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差异, 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答案+听力材料, 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答案+听力材料, 0年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现代文学)考试科, 学汉语文化学院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语言学及, 籍看看,比如http:/forum., 3月14日下午 文史知识一 填空(20分)1“九五至尊”,九五的原意是();“高屋建瓴”的瓴字在史记集解中的解释是()2 旧书不厌百回读,()。近乡情更怯,()3、札迻的作者();古书疑义举例的作者()、春秋前二公是()、()、尚书:()作官刑,()作教刑、子曰:不患无位,();不患莫己知,()、道教的三清是:玉清、()()、佛教的三学是:戒、()()、应伯爵是里的人物;无声戏的作者是()、张居正和雍正分别实行的是什么赋役制度:()、()二、名词(30分)永明体 经典释文 右文说 竹林七贤 疏不破注 郑樵三、论述(三选二,50分)1、段玉裁在戴东原集序中说:“始玉裁闻先生之绪论矣,其言曰:有义理之学,有文章之学,有考核之学。义理者,文章、考核之源也。熟乎义理,而后能考核,能文章。玉裁窃以为义理、文章未有不由考核而得者”请评说。2、明夷待访录学校:“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於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於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请评说。3、论语阳货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请评说。3月15日上午文献学基础一、文字校点(60分,已标点,有错误。要求校点正确,正确使用专名号)四书通提要、序跋、凡例臣等謹案大學通一巻中庸通三巻論語通十卷孟子通十四卷元胡炳文撰炳文有周易本義通釋已著録是編以趙順孫四書纂疏吳真子四書集成皆闡朱子之緒論而尚有與朱子相戾者因重為刋削附以己説以成此書凡朱子以前之説嫌于補朱子之遺皆斥不錄故所取于纂疏集成者僅十四家二書之外又増入四十五家則皆恪守考亭之學者也大抵四書經文非其所論惟以合于注意與否定其是非雖堅持門户未免偏主一家然觀其凡例于顔淵好學章哀樂哀懼一字之筆誤亦必辨明于為政以徳章初本作行道而有得于身祝洙本作行道而有得于心改本又作得于心而不失刋本先後之差亦悉加考正其于一家之學用心亦勤且宻矣章句集注所引凡五十四家今多不甚可考蔡模集疏間有所注亦不甚詳是書尚一一載其名字頗足以資訂證然如集注以有婦人焉為邑姜所引劉侍讀者即劉敞七經小傳之説也炳文獨遺漏不載葢敞在北宋閉户窮經不入伊洛之派講學之家遂無復道其姓名者故朱子雖引之而炳文不知為誰也是亦各尊所聞之一驗矣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總校官臣陸費墀四書通序四書之學初表章於河南二程先生而大闡明於考亭朱夫子善讀者先本諸經而次及先儒論著又次考求朱夫子取舍之説可以言學矣然習其讀而終莫會其意猶為未善也纂疏集成博采諸儒之言亡慮數十百家使學者貿亂而無所折衷余竊病焉近世為圖為書者益衆大抵於先儒論著及朱夫子取舍之説有所未通而遽為臆説以於世余嘗以謂昔之學者常患其不如古人今之學者常患其不勝古人求勝古人而卒以不如予不知其可也今新安雲峯胡先生之為四書通也悉取纂疏集成之戾於朱夫子者刪而去之有所發揮者則附己説於後如譜昭穆以正百世不遷之宗不使小宗得後大宗者懼其亂也漢世定論經傳於白虎閣因名曰白虎通漢末封司馬遷後為史通通之為義尚矣若夫習其讀而會其意此又學者之事庶無負先生名書之云泰定三年良月朔旦巴西鄧文原敘四書通序四書通何為而作也懼夫讀者得其辭未通其意也六經天地也四書行天之日月也子朱子平生精力之所萃而堯舜禹湯文武周孔顔曽思孟之心之所寄也其書推之極天地萬物之奥而本之皆彞倫日用之懿也合之盡於至大而析之極於至細也言若至近而涵至永之味事皆至實而該至妙之理學者非曲暢而旁通之未易謂之知味也非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未易謂之窮理也余老矣潛心於此者餘五十年謂之通矣乎未也獨惜乎疏其下者或泛或舛將使學者何以決擇於取舍之際也嗚虖此余所以不得不會其同而辨其異也會之庶不失其宗辨之庶不惑於似也余不敢自謂能通子朱子之意後之通者儻恕其僭而正其所未是則余之所深冀也泰定甲子九月旦日新安胡炳文序四書通凡例一語錄凡朱子未定之説與門人傳錄差誤及重意者不復出門人姓氏依纂疏例亦不復紀一集註謂集諸家之註而為之也或融其意或舉其辭字字稱停不可増減今集成復舉朱子以前諸議論是朱子當時猶有遺者也今並不復出或張氏敬夫洪氏慶善諸説有能發朱子之意者間存之一祝氏以刋於興國者為定本今細考其文義如為政以德舊本作行道而有得於身祝本作有得於心後本又改作得於心而不失祝未之見也按桐原胡氏侍坐武夷亭先生執扇而曰德字須用不失訓如得人此物可謂得矣才失之則非得也此譬甚切葢此句含兩意一謂得之於有生之初者不可失之於有生之後一謂昨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