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综合检测.doc_第1页
古诗文综合检测.doc_第2页
古诗文综合检测.doc_第3页
古诗文综合检测.doc_第4页
古诗文综合检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文综合检测选择题1、对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楚辞是其所作。我们所学过的湘夫人即选自其中。B、杜甫,字子美。他的诗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被称为“诗史”。蜀相是其七言律诗的代表作。C、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D、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A、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庄子是庄周所作。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B、阿房宫赋是杜枚所作。杜枚,字枚之,唐代人。他写阿房宫赋借古喻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C、六国论是北宋苏洵所作。他和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都属于唐宋八大家。D、伶官传序是北宋欧阳修所作。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著有欧阳文忠公集。默写填空1、力拔山兮气盖世,_。2、_,未云何龙?3、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_。5、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_。6、_,两朝开济老臣心。7、出师未捷身先死,_。8、_,铁马秋风大散关。9、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_。10、春江潮水连海平,_。11、_,忽到庞公栖隐处。12、世间行乐亦如此,_。13、吴楚东南坼,_。诗词鉴赏(一)阅读宋词昭君怨梅花(郑域),回答后面的问题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1、词的上片“竹外一枝斜”写出了梅花的什么特点? 答:_2、下片运用对比,表现了梅花什么品质? 答:_(二)阅读临江仙(苏轼),回答文后问题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1、请简要分析上片“倚杖听江声”的作用。答:_2、结尾“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古文阅读(一)阅读下列古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曹玮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近,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梦溪笔谈)1、下列句中红色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玮知镇戎军日 知:主管。B、牛羊无用,徒縻军 縻:束缚。C、比其复来 比:等到。D、几行百里矣 几:几次。 2、比较下列每组红色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我不欲乘人之怠 乃止以待之若乘锐便战 故为贪利以诱之A、两个“乘”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B、两个“乘”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B、两个“乘”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D、两个“乘”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3、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颇失部伍 少选决战A、很是让一部分人掉了队隔一会儿就决战B、很是不成军队行列隔一会儿就决战C、很是不成军队行列少选一些士兵决战D、很是让一部分人掉了队少选一些士兵决战 4、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歇定可相驰矣 人气亦阑A、歇息稳定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人气也不足了B、歇息好了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人气也不足了C、歇息好了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人气也残尽了D、歇息稳定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人气也残尽了5、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曹玮用兵智慧的一组是()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 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 A、 B、 C、 D、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曹玮侦察敌兵退离已远,于是驱赶缴获的牛羊辎重缓慢地返还。B、曹玮部下为此忧虑,认为应抛弃牛羊而使军队整齐地返回。C、敌人还军来袭击,离得很近时,曹玮派人告诉已行近百里疲劳的敌人休憩再战。D、敌军歇定后,双方鼓军而进,敌人大败,于是抛弃了牛羊逃回去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唐介字子方,江陵人。知莫州任丘县,当辽使往来道,驿吏以诛索破家为苦。介坐驿门,令曰:“非法所应给,一切勿与。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皆帖伏以去。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中人杨怀敏主之,欲割邑西十一村地猪涨潦,介筑堤阑之。民以为利。通判德州,转运使崔峄取库绢配民而重其估。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峄怒,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既而果不能行。入为监察御史里行,转殿中侍御史。张尧佐骤除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介与包拯、吴奎等力争之,又请中丞王举正留百官班庭论,夺其二使。无何,复除宣徽使、知何阳。介谓同列曰:“是欲与宣徽,而假河阳为名耳,不可但已也。”而同列依违,介独抗言之。仁宗谓曰:“除拟本出中书。”介遂劾宰相文彦博守蜀日造间金奇锦,缘阉侍通宫掖,以得执政;今显用尧佐,益自固结,请罢之而相富弼。又言谏官吴奎表里观望,语甚切直。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帝急召执政示之曰:“介论事是其职。至谓彦博由妃嫔致宰相,此何言也?进用冢司,岂应得预?”时彦博在前,介责之曰:“彦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隐。”彦博拜谢不已,帝怒益甚。梁适叱介使下殿,修起居注蔡襄趋进救之。贬春州别驾,王举正以为太重,帝旋悟,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而罢彦博相,吴奎亦出。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梅尧臣、李师中皆赋诗激美,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注:猪,同“潴”,水停聚处。 (宋史:唐介传)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红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皆帖伏以去 帖伏:顺从。伏,通“服”。B、峄怒,数驰檄按诘 按诘:诘责质问。C、且言将远窜 远窜:向远处逃窜。D、进用冢司 冢司:宰相的别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转运使崔峄取库绢配民而重其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帝怒,却其奏不视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C、介不为动,既而果不能行 若属皆且为所虏D、皆帖伏以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3、对下列各句“之”字指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 指“辽使”。B、中人杨怀敏主之 指“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C、介筑堤阑之 指“泛滥的塘水”。D、即有之,不可隐 指“文彦博的劣迹”。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唐介刚直无畏性格的一组是()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 民以为利遂劾宰相文彦博 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峄怒,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 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A、 B、 C、 D、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介是刚直不阿,不畏权势的谏官,他对张尧佐为笼络同党突然任命四个地方官的行为据理力争,毫不考虑个人的安危。B、从文中可以看出,统治集团内部不乏种种卑劣行径,有的人明哲保身,不敢直言,有的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谋一己之利,相比之下,唐介的精神更显得可贵。C、皇帝虽几次发怒,但在理智上不能不承认唐介是尽到了职守,还是接受了谏议,直臣取得了最后的胜利。D、唐介的时代,朝廷里仍有些秉公无私的官吏,他们或据理力争,或揄扬直臣,表现了正气,这也是皇帝最终肯定了唐介的原因之一。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译文:_(2)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译文:_考点解析(全国)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熊鼎,字伯颖,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临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伊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褒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诸罪,吾敢畏遣,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鞠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密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长:执掌。 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结:聚合。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延:招聘。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辅佐。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 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复以细故烦御史 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乃逮德仲,鞠实,立正其罪 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知寇伪降,密疏论之 A B C D 10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手下任职:为母亲守孝后担任德清县丞,其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地控制了本县局面。 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上已颁发赦令,此时又要查究:熊鼎认为朝廷应取信天下,不应为小事出尔反尔,皇上这才作罢。 C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迁走凶恶残暴的官将,百姓方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他听从民意,依法予以释放。 D熊鼎面对威逼,表现出凛然正气。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觉察其中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维护正义,责骂叛寇,最终被杀。 参考答案选择题1、A(解析:楚辞并不是屈原所作)2、A(解析: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作)默写填空1、时不利兮骓不逝2、长桥卧波3、弊在赂秦4、而智勇多困于所溺5、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6、三顾频烦天下计7、长使英雄泪满襟8、楼船夜雪瓜洲渡9、却上心头10、海上明月共潮生11、鹿门月照开烟树12、古来万事东流水13、乾坤日月浮诗词鉴赏(一)1、“一枝斜”突出梅花幽独闲静的姿态;以竹为衬,突出梅花俊雅高洁的特点。2、下片以山中之梅与玉堂之梅作比,写出了梅花纯洁而又傲岸的品质。(二)1、倚杖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下片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词人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答题时联系作者生平思想: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复杂的人生观中,由于杂有某些老庄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古文阅读(一)1、D(几:接近。)2、D(两个“乘”是“趁着”之义,两个“以”都是表目的连词“来”。)3、B(失部伍:不成行列。少选:片刻。)4、C(歇定:歇息好了。阑:残尽。)5、B(第句不能表现曹玮用兵智慧,所以有句的项不能选。)6、D(抛弃了牛羊,是曹玮胜利后做的事。)【译文】 曹玮主管镇戎军时,曾出战小胜,敌兵退去。曹玮侦察敌兵退离已远,于是就驱赶着缴获的牛羊和辎重车辆,缓慢地驱赶着返回,很是不成军队行列。他的部下担忧此事,对曹玮说:“牛羊无用,只是束缚军队。不如抛弃它们,整齐队伍返回。”曹玮没回答,派人去侦察。敌兵离开几十里,听说曹玮贪得牛羊之利而军队不整齐,立刻就返回袭击曹玮军队。曹玮军队行进更加缓慢,行进中找到地势有利的地方,就停下来等待敌军。敌军将要来到,离得很近了。曹玮派人对敌军说:“你们外国军队远来一定很疲劳,我不想趁着别人疲怠作战,请你们让战士和马休息一下,隔一会儿就决战。”敌人正苦于疲劳极了,都很高兴,使军队严整地休息了很长时间。曹玮又派人告知他们:“休息好了,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于是各方击鼓发兵进攻,一交战就把敌军打得大败,于是抛弃了牛羊返回。曹玮慢慢地对他的部下说:“我知道敌人已很疲劳,故意做贪利的事来引诱他们。等到他们再来,接近行走百里了,如果趁着他们锐气便交战,还会有胜负。走远路的人如果稍稍休息,那么腿脚疼痛麻木就站不起来了,人气也残尽了。我凭这些打败了敌人。”(二)1、C(远窜:贬谪远方)2、B(A.却,表转折。B.代词,他的;表揣测语气。C.介词,表被动D.连词,表修饰。)3、B(之,指处理“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的事)4、D(写百姓得利;写唐介被皇帝改迁;写士大夫对唐介的敬仰。)5、A(“张尧佐为笼络同党突然任命四个地方官”的说法不对。见译文。)6、唐介扣留文牒不下发,而且交给安抚司指责崔峄。皇上又担心唐介可能在路上死去而使自己担了杀忠直大臣的名声,就叫近侍大臣护送唐介至任所。(“中使”一词可不译)【译文】唐介,字子方, 是江陵人。(唐介)任莫州任丘县知县,正处在辽使往来的道路上,驿吏被辽使勒索以致无法维持生计,苦不堪言。唐介坐在驿站门口,下令说:“不是规定所应该给的,一切都不给。(只要)谁稍微毁坏我们的东西,就把他抓起来。”(辽使)都顺从地离开了。在田边的池塘每年泛滥,毁坏了民田,宦官杨怀敏负责处理这件事,想要划城西十一村的田地作为积水的地方,唐介(主持)筑了堤来拦住洪水,百姓都认为办得好。在德州当通判时,转运使崔峄拿府库里的绢配给百姓,但提高了价钱,唐介扣留文牒不下发,而且交给安抚司指责崔峄。崔峄发怒,屡次发公文责问唐介,唐介不为所动。不久果然不能实行。 (唐介)入朝担任监察御史里行,又转任殿中侍御史。张尧佐骤然之间被任命为宣徽使、节度使、景灵使、群牧使四使,唐介与包拯、吴奎等极力争谏,又请中丞王举正纠合百官集体在朝廷上向皇上论争,削去了他的两个使职。没多久,又任命张尧佐为宣徽使,兼任河阳知府。唐介对同僚说:“这是皇上要给张尧佐宣徽使这一职位,而借河阳知府这个虚名罢了,我们不能就此罢休啊。”同僚们都模棱两可,只有唐介上言抗争。仁宗对他说:“任命的提议出自于中书省。”唐介趁机弹劾宰相文彦博在蜀州做郡守时制造了一种镶金的绸缎,用这种绸缎通过宦官打通后宫,而得到执政要职;现在重用张尧佐,是用来加强自己的势力,请求皇上罢免文彦博的宰相职务而任命富弼为宰相。又说谏官吴奎表里不一,看风行事。唐介的话都诚垦正直。皇上大怒,推开他的奏疏不看,而且说要把他贬谪远方。唐介慢慢地把他的奏疏读完,说:“我受忠愤所激,即使对我处以烹刑我也不回避。贬谪远方又有什么可推脱的?”皇上连忙召来执政给他们看奏文说:“唐介上疏谈论大事是他的责任。至于说文彦博靠嫔妃的力量做了宰相,这是什么话呢?任用官员,她们怎么可参预呢?”当时文彦博在面前,唐介责问他说:“文彦博应当自己反省一下,如果有这回事,就不能隐瞒。”文彦博拜倒在地,不住地谢罪,皇上更加愤怒。梁适呵斥唐介叫他下殿,修起居注蔡襄连忙向前替唐介开脱。结果唐介被贬到春州。王举正向皇上说这种处罚太重,皇上马上有所醒悟,第二天把唐介的奏疏取来,改贬英州,同时罢免了文彦博的宰相之职,吴奎也被贬京外。皇上又担心唐介可能在路上死去而使自己担了杀忠直大臣的名声,就叫近侍大臣护送唐介到任所。梅尧臣、李师中都写诗赞美唐介,从此他的忠直声誉传遍天下,士大夫都称他是真正的御史,称呼他时一定称他唐子方而不敢直呼他的名。考点解析三、(9分,每小题3分) 8C【解析】C项中“数延见”一句大意是“邓愈要见熊鼎”,据此来理解,“延”应该是“邀请、延请”之意。 【点睛】“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个考点是每年必出题目,可能全都是“实词”,今年的题目即如此;可能实、虚词都有,也可能只有虚词。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考查是动态语境中的辨析,要理解动态语境中的陌生意义,就必须注意上下文语境,注意整个语句的理解,而不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