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单位—摩尔1.doc_第1页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单位—摩尔1.doc_第2页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单位—摩尔1.doc_第3页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单位—摩尔1.doc_第4页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单位—摩尔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讲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一、物质的量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表示 的物理量。符号: ,单位: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物质的量是以阿佛加德罗常数为计数单位,表示物质的基本单元数多少的物理量。 2、摩尔: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 个微粒。符号: 。 使用时摩尔这个概念时应注意的事项: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是基本物理量与其单位的关系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这里的“基本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单一微粒,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54mol电子,因此通常要指明具体微粒。摩尔概念只适用于微观,不适用于宏观。3、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用 表示;单位: ;NA的准确值: 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NA的近似值: 。二、摩尔质量1、定义: ,表达式: 符号: 常用单位: 。 使用摩尔质量这个概念时应注意的事项: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区别相同:两者的数值相同,数值上都等于NA个该微粒的总质量。不同点:两者定义不同;前者单位为gmol-1 摩尔质量与质量的区别摩尔质量的其它求法:M=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g)NA2、微粒数(N)、物质的量(n)、质量(m三者之间的关系:N/ NAn m/ M(A)由此看出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质量与微观粒子数的桥梁巩固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是把物质的质量和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一个基本物理量B.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氢气分子可以表示为molH2D. 6.021023个H2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2、下列物质溶于水电离出的Cl数目,与2molNaCl溶于水电离出的Cl数目相同的是( )A、1molMgCl2 B、2molKClO3C、1molAlCl3 D、1.5molCaCl2 3、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的摩尔质量是18gB、 2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mol水摩尔质量的2倍C、 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都等于它的式量D、 水的摩尔质量是氢气摩尔质量的9倍4、设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ag,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b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 )A.12a/b B.12b/a C.bNA D.aNA5、下列那种物质所含原子数与0.5molH3PO4所含原子数相等 ( )A 0.4molH2O2 B.0.2mol H2SO4 C.0.8mol NaCl D.0.3mol HNO36、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 的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所含的C原子数目之比为1:1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A 、 B、 C、 D、6、下列关于摩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表示物质的量的数量单位 B、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C、是表示物质中所含的粒子数 D、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7、O2、SO2、SO3三者的质量比为2:4:5时,他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4:5 B、1:2:3 C、1:1:1 D、2:2:38、现有A、B、C三中化合物,各取40g相混合,完全反应后,得18gB,49gC,还有D生成,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现将22gA和11gB反应,能生成D的物质的量为( )A、1mol B、O.5mol C、0.275mol D、0.25mol9、某硫酸钠溶液中含有3.011022个Na+,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是 该溶液中Na2SO4的质量为 克。10、在60g碳中,所含碳原子的最为层电子数目共为 ,质子的总数目为 ,11、已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则1个铁原子的质量是 g。12、将ag KCl溶于1.8L水中,恰好使K+离子数与水分子数之比为1:100,则a的值为 1.AC 2.BC 3.C 4.A 5.1.5051024 、3.011024、6.021024 、0.46.361.8g 7.略 8. 0.5 mol 60 g9解法先求出硫元素的总质量(以质量为计算基础),再比上一个硫原子的质量求硫原子数解法2先求出硫元素的物质的量(以物质的量为计算基础),再乘以阿佛加德罗常数求原子个数解法根据阿佛加德罗定律的推论求解倾向于解法,简洁易懂(此题可各抒己见)10.C10H12N2O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2讲 气体摩尔体积一、气体摩尔体积1. 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物质的体积与 、 ,以及 有关。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主要由 和 决定,而气体的体积则主要由 和 来决定。因此,对于气体只要 ,不论是纯净的气体,还是混合气体,其体积都相同。2、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在一定的条件(温度、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具有的体积,叫做这种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用Vm表示。标准状况( Pa, 0C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 L。即Vm22.4L/mol。3、气体体积(V)与气体物质的量(n)之间的关系:V=nVm4、气体密度()与气体摩尔体积(Vm)之间的关系:=M/Vm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1、定律:在相同的 和 下,相同 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 。2、推论: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同温同压下,同体积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同温同压下,同质量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倒数之比。三、气体物质的量(n)与气体的质量(m)、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v)、气体分子数目(N)的关系 nN/ NA m/ M(A)V/Vm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B.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C. 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D. 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L2、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原子数 B、密度 C、质量 D、质子数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具有相同的物质的量B. 在标准状况下,0.5 mol H2、0.5mol N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是22.4LC. 在非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不可能为22.4LD.在同温同压下,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相等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2gO2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B、标准状况下,a L甲烷和乙烷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 6.021023C、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的质量约为18gD、22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的11.2L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5、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6、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22.4LB、1mol任何气体所含分子数都相同,体积也都约为22.4LC、常温常压下,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1molH2时,消耗HCl的分子数目为1.2041024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氮气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D、标准状况下,1mol水的体积约为22.4L8、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为mg,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ng,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那么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mNA B C D 9、由CO2、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2、H2与CO的体积比为( )A29:8:13 B、8:13:29 C、26:16:57 D、22:1:1410. 9.2g氮的氧化物NOx中氮原子数为0.2mol,则NOx的摩尔质量为 ,x数值为 ,此质量的NOx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11. 在标准状况下,896L的甲烷和CO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为76g,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混合气体中甲烷的体积为 L;CO的质量为 g 1AB 2.B 3.C 4.BC 5.A 6.AC 7.C 8.D9.A 10.(1)(4)(3)(2)11.A4 4AH3=A4+6H21.C 2.A 3.D 4D5.0.098mol/L6.14.13mol/L7不相等,前后两种溶液的体积不一样8.1.9103 526.3ml91 mol/L 2 mol/L 5.6L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3讲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一、物质的量浓度1、 概念: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 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2、 数学表达式:c(B)=n(B)/V3、 单位:mol / L或molL-1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1、根据定义计算:c(B)=n(B)/V2、稀释时的计算:(1) 对于已知质量分数溶液的稀释:依溶质的质量稀释前后不变,即:m1w1%=m2w2% (2) 对于已知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依溶质的物质的量稀释前后不变,即c1V1c2V2,(两溶液浓度相近或都很稀时,混合液体积可近似认为两者之和,一般题目需注明)。3、标准状况时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c1000V /(VM+22400)注: V为溶于水的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单位为L,为溶液的密度,单位为 g/cm34、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c1000w% / M (为溶液的密度,单位为 g/cm3,)若为饱和溶液时,w%=S/(100+S) 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 配制步骤及所需仪器: 计算 :所需溶质的 或 称量(或量取): 或 溶解(或稀释): 转移 :将溶液沿 小心注入到一定体积的 中。 洗涤:用蒸馏水洗涤 和 23次,洗涤液也移入 中。 定容: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距刻度线12cm处,改用 加蒸馏水至 。 摇匀: 装瓶:2、误差分析:配制原理:c(B)= n(B)/ V,误差主要由n、V的偏差引起,常见有以下几方面: 称量错误导致n偏大或偏小; 未洗涤烧杯并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导致n偏小; 定容不准确; 读数俯视或仰视。思考:定容后,若不慎加水过多,超过了刻度线,应怎么办? 1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 mol/LK2SO4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500mL溶液中所含K+、SO42-总数为0.3NA B. 500mL溶液中含有0.1NA个K+C. 1L溶液中K+浓度为0.4 mol/L D. 1L溶液中SO42-的浓度为0.4 mol/L3下列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 配制盐酸溶液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刻度线B. 配制盐酸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C. 称量4gNaOH配制0.1mol/L NaOH溶液1000mL时,砝码错放左盘D. NaOH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加水至刻度线6摩尔质量为Mg/mol的某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Sg,其 20时的饱和溶液的密度为g/cm3,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M/(10S) mol/L B. M(100+S)/ 1000Smol/LC. 10S/Mmol/L D. 1000S/ M(100+S)mol/L7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 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B. 称取8 .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 .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4用10mL的0.1 mol/L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Fe2(SO4)3、ZnSO4、K2SO4三种溶液中的SO42-完全转化为BaSO4沉淀,则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322 B. 123 C. 133 D. 3119、用18mol/L硫酸配制100mL 1.0mol/L硫酸,若实验仪器有:A. 100mL量筒 B. 托盘天平 C. 玻璃棒 D. 50mL容量瓶 E. 10ml量筒 F. 胶头滴管 G . 50mL烧杯 H. 100mL容量瓶(1)实验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 (填入编号);(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填写标号,有几个选项选几个)A. 使用容量瓶前检查是否漏水B.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C. 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D. 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量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地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12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