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2 卷 第3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Vol.42 No.3 2014年2月1日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Feb.1, 2014 基于 RTDS 的光伏并网数字物理混合实时仿真平台设计 陈 侃,冯 琳,贾林壮,李国杰,莫光玲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上海 200240) 摘要: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已成为国内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运用数字物理混合的硬件在环 仿真方法对光伏并网系统的特性进行研究,能够提供便捷的实验条件和准确的实验结果。基于RTDS(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实时仿真系统,通过其数模接口同外部DSP构成数字物理闭环,设计了一种光伏并网系统的硬件在环仿真平台, 建立了容量为520 kWp的光伏并网系统,实现了最大功率跟踪和并网控制的功能。最后对RTDS系统内的闭环仿真结果进行了 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数模混合硬件在环实时仿真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RTDS;实时仿真;光伏并网系统;硬件在环仿真 Design of digital/physical hybrid simulation platform for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system based on RTDS CHEN Kan, FENG Lin, JIA Lin-zhuang, LI Guo-jie, MO Guang-ling (Key Laboratory of Control of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 As one important kind of renewable energy, solar energy has become a key factor of Chinese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ing strategy.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PV grid-connected system by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could provide convenient experiment condition and accurate result. This paper builds a digital/physical hybrid simulation platform based on RTDS and establishes a 520 kWp PV grid-connected system, in which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and grid-connected control are achieved. At last,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hybrid PV system are validated by the analysis of hardware-in-the-loop result in RTDS. Key words: RTDS; real-time simulation; PV grid-connected system;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中图分类号: TM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3415(2014)03-0042-07 0 引言 在众多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凭其独特的优点 而受到一致青睐,光伏发电已成为国内可再生能源 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1。但由于其不同于常规电源 的发电特点,输出功率波动较大,光伏发电系统的 建模与仿真研究成为光伏发电领域的重要课题2-3。 机电暂态或者电磁暂态数字仿真只能对特定 的现象和范围进行仿真分析,面对快速发展的现代 电力系统,经常难以描绘和分析一些新现象和新问 题; 传统的物理实验能够比较准确地模拟实际情况,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资助项目(11dz1210402);国家科技 支撑计划课题(2013BAA01B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1307106) 但其存在建设投资巨大、参数更改困难、模拟规模 有限等不足。数字混合仿真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弥补这两种方法的不足,它拓宽了电力系统数字仿 真技术的研究范围,同时也成为该领域的热点和前 沿问题之一4。 目前,国内外关于数字物理系统的混合实时仿 真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交直流高压输电、电力电 子设备特性研究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研究等方面。 在交直流高压输电方面,文献5基于功率连接技术 搭建了适用于交直流大电网仿真的数模混合仿真平 台,实现了高压直流输电一次设备与数字大电网的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文献6采用Hypersim全数字实 时仿真软件,通过信号接口和功率接口实现了全数 字仿真程序与一次直流物理仿真装置和二次控制保 陈 侃,等 基于 RTDS 的光伏并网数字物理混合实时仿真平台设计 - 43 - 护装置的互联,基于SGI超级计算机实现了大规模 交直流电网的数模混合实时仿真。在电力电子设备 特性研究方面,文献7通过硬件在环仿真,对电力 电子系统中的反馈电流滤波器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 析和研究。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研究方面,文献8 基于RTDS系统,设计了双馈风电机组的信号型 D/PHS方案,给出了数模仿真系统和变流器控制系 统的开发细节。关于光伏发电的硬件在环仿真国内 相关研究进行的比较少,国外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研 究,文献9-10运用RT-LAB实时仿真平台建立光伏 模拟器的实时仿真模型,并分别进行了硬件在环和 快速控制模型的建模和实验;文献11通过硬件在 环的仿真手段,搭建了测试光伏电池板特性的混合 实验平台, 并且结合RT-LAB和Matlab/Simulink对实 验结果进行校正; 文献12基于RTDS平台研究了光 伏系统的低电压穿越技术,但并未引入硬件在环混 合仿真手段。 本文基于 RTDS 设计了一种光伏并网数字物理 混合实时仿真平台, RTDS通过数模接口与外部DSP 设备连接构成数字物理的硬件在环系统。在该平台 上实现了容量为520 kWp的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跟 踪和并网控制,并且通过数字物理闭环仿真,验证 了光伏并网系统最大功率和并网控制的效果。 1 光伏并网系统建模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光 伏阵列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光伏并网逆变器将 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之后并网。整个系统的技术难 点在于光伏系统发出的电能并网时,对于其电能质 量有着较高的要求,频率、谐波、稳定性等参数都 需要满足分布式发电并网标准13。 图 1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结构图 Fig. 1 PV grid-connecte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1.1 光伏电池建模 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如图 2 所示14,电路由可 控电流源、二极管、并联电阻和串联电阻组成。 图 2 光伏电池等效电路 Fig. 2 Equivalent circuit of PV battery 光伏电池的输出电流可以作为其输出电压的 函数,如式(1)。 ss phd p () exp 1 q VR IVR I III AkTR (1) 式中:V 和 I 为光伏电池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ph I为 由光照强度决定的短路电流; d I为流过二极管的电 流; s R为实际串联阻抗; p R为实际并联阻抗;q 为电子电量;k 为波尔兹曼常数;T 为温度;A 为二 极管理想因子。 实际应用中,光伏电池串并联组成光伏组件, 光伏组件再经过串并联组成光伏阵列。一个由 sMpM NN个光伏组件(其中 sM N、 pM N分别为光 伏组件的串、并联数)组成的光伏组件的输出特性 为 pM scM pM scM AsA A ocM sssM expexp1 NI INI q VR IqV N kTAkTN N (2) 其中: scM I和 ocM V分别为光伏阵列的短路电流和开 路电压; sA R为光伏阵列的等效阻抗。 1.2 DC-DC部分建模 为了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通常需要对光 伏电池进行最大功率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控制。DC-DC 变换器通过改变功 率开关管控制信号(PWM)的导通率(占空比)来 调整和控制光伏电池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实现 MPPT。 MPPT 的实质是一个动态自寻优过程, 通过 对光伏阵列当前输出电压与电流的检测, 得到当前光 伏阵列输出功率, 再与前一时刻的光伏阵列输出功率 相比较,使得阵列动态地工作在最大功率点15。 本文的混合仿真系统中采用的 MPPT 方法是电 导增量法,其计算流程如图 3 所示。 1.3 DC-AC 部分建模 文献16提出采用 PQ 控制将光伏发电系统接 入大电网,当逆变器接入大电网后,逆变器的输出 - 44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电压即为电网电压,通过调节逆变器输出电流即可 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 三相逆变器电路结构图如图 4 所示。 图 3 电导增量法流程图 Fig. 3 Flow chart of the incremental conductance algorithm 图 4 三相逆变器电路结构图 Fig. 4 Circuit structure of three-phase inverter 取电感电流为状态变量,列出电流状态方程如 下 fL d d i ii i Luu t (3) 将式(3)经 Park 变换,可得到 dq 旋转坐标系 下的电流状态方程为 d fdLdfq q fqLqfd d d d d I LUUL I t I LUUL I t (4) 同时,在 dq 旋转坐标系下,有功无功分别为 d dqq dqqd 33 22 33 22 PU IU I QU IU I (5) 由于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 q 0U , 所以功率计 算公式简化为 dd dq 3 2 3 2 PU I QU I (6) 如果电网电压 d U保持恒定,网侧逆变器的有 功功率和 d 轴电流成正比,而无功功率和 q 轴电流 成正比,从而可以通过分别控制 d 轴电流和 q 轴电 流实现逆变器侧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独立控制17。 本文采用双闭环控制,外环控制直流母线电压, 内环控制并网电流,控制原理图如图 5 所示。 图 5 逆变器控制原理框图 Fig. 5 Schematic of a three-phase inverter 2 基于 RTDS 的光伏并网数字物理混合实时 仿真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RTDS 平台中建立的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架 构图如图 6 所示,光伏并网系统模型的参数根据实 际的光伏逆变器并网系统进行设定,MPPT 部分采 用电导增量法,并网策略采用双闭环直接电流控制 法。 系统的控制策略部分在 DSP 控制板中作为物理 系统实现, 物理系统需要用到两块 DSP 芯片, DSP1 实现斩波升压部分的最大功率跟踪算法,DSP2 实 现逆变并网部分的双闭环并网控制算法。然后实现 RTDS 和两块 DSP 控制板之间的通信,即数字系统 和物理系统之间的信号量传输。RTDS 数字系统主 回路中的光伏阵列电压电流、直流母线电压、并网 的电压电流以及电网电压的频率相位都需要送给物 理系统 DSP 控制板进行相关计算。 负责斩波升压部 分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的 DSP1 需要将驱动信号送给 数字系统中的斩波升压 Boost 电路部分以驱动开关 管,负责逆变并网部分双闭环并网算法的 DSP2 需 要将驱动信号送给逆变并网主电路以驱动开关管。 最后,联调 RTDS 和 DSP 控制板形成数字-物理闭 环回路,构成光伏并网混合实时仿真系统,从而可 陈 侃,等 基于 RTDS 的光伏并网数字物理混合实时仿真平台设计 - 45 - 以对光伏并网电压电流、光伏发电系统发出有功无 功等进行计算分析。 图 6 硬件在环混合仿真系统架构图 Fig. 6 Framework of hardware-in-loop simulation system 3 光伏并网混合系统计算资源分配 本文建立的光伏并网数字物理混合系统,需要 RTDS 实时仿真器和两块 DSP 一起进行混合仿真。 RTDS 平台内需要三块 GPC 计算卡,对光伏系统在 RTDS 内建模的部分进行实时运算,其计算资源分 配情况如图 7 所示。其中在 GPC1 中进行的是小步 长电压源器件的网络计算, GPC2A 中对控制部分进 行计算,GPC2B 中进行的是系统整体网络潮流运 算,GPC3 中进行光伏电池板和电源部分的计算。 图 7 数字物理混合系统处理器计算资源分配 Fig. 7 Processor assignment map of hybrid PV system 在混合仿真系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实现 RTDS 平台内的数字系统和两块 DSP 构成的物理系 统之间的通信,需要用到 RTDS 实时仿真器配套的 数字量输入卡(GTDI)和模拟量输出卡(GTAO) 来处理信号。 GTDI 卡是 RTDS 配套的数字量输入卡,需要 24 V 供电,能提供 64 路隔离的数字量输入通道, 能够识别开关频率最高为 15 kHz 的 PWM 信号。 混 合系统中从两块DSP板总共有 7 路 PWM 信号需要 通过 GTDI 卡回送给 RTDS,包括 1 路 Boost 电路 IGBT 驱动信号和 6 路逆变并网电路 IGBT 驱动信 号。 GTAO 卡是 RTDS 配套的模拟量输出卡,需要 24 V 供电,提供 16 位精度的 D/A 转换,能够输出 12 路+/-10 V 的模拟量,输出通道采用周期为 1 s 的过采样方式保证输出通道的同步性。GTAO 卡输 出的模拟量传送给 DSP 卡的 AD 采样端口,AD 模 块将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送入 DSP 进行后续计 算。 由于 GTAO 卡的模拟量输出范围是 010 V, 而 DSP 控制板的 AD 采样范围是 03 V,所以需要对 GTAO 卡的输出范围进行调整,在不超出范围的情 况下尽可能多的利用 AD 采样的区间,如图 8 所示 为 GTAO 卡在 RSCAD 中的设置模块。GTAO 卡处 理的信号包括系统模型的电网侧和太阳能电板侧, 其中电网侧需要输出三相电压、电流和直流母线电 压,共占用 GTAO 卡 7 个通道;太阳能电板侧需要 输出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共占用 GTAO 卡 2 个通 道。数字物理系统合计需 9 个 GTAO 通道及 7 个 GTDI 通道。 图 8 GTAO 卡接口设置 Fig. 8 Setup of GTAO card 4 仿真结果分析与验证 最终搭建好的数字物理硬件在环仿真光伏并网 模型容量为520 kWp,其具体系统参数及并网效果 - 46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如表1所示。 表 1 数字物理系统测试结果(2.5 kHz) Table 1 Simulation result of hybrid PV system 光伏电池板 电池板容量 520 kWp 最大功率点工作电压 750 V DC/DC 升压部分 开关频率 2.5 kHz 电感参数 10 mH MPPT 追踪时间 0.30 s MPPT 追踪效果 稳定工作在最大功率点时波动 5 V 左右, 0.67% DC/AC 逆变并网部分 直流母线电容 22 000 F 直流母线电压 1 200 V 开关频率 3 kHz 并网控制策略 两电平双闭环 PQ 解耦并网, SVPWM 调制 并网效果 并网电流波形接近正弦波,谐波 THD 值 2.0% 总体效率 并网输送功率 500 kW,光伏电池板容量 520 kWp 光伏并网系统总体效率 96.15% 由图9可以看出光伏系统MPPT部分的追踪效 果,仿真开始时系统工作在由预设占空比决定的电 压下,如图所示为240 V,MPPT在时间轴横坐标为 3.38 s左右启动,经过0.30 s左右光伏板工作电压趋 于稳定, 于横坐标3.68 s处光伏板工作电压稳定在最 大功率点,电压为750 V左右,波动5 V,电压波动 0.67%。 图 9 MPPT 启动时光伏电池板工作电压 Fig. 9 Voltage of PV array when MPPT starts 由图10、图11可以看出系统的并网效果。光伏 系统最终并入690 V的三相交流大电网, 电压波形如 图10所示。 并网电流波形如图11所示, 接近正弦波, 经过分析计算得到谐波THD值为2.07%。 图 10 并网电压波形 Fig. 10 Grid-connected voltage of hybrid PV system 图 11 并网电流波形 Fig. 11 Grid-connected current of hybrid PV system 如图12所示为并网的有功无功曲线, 图中上面的 曲线是有功功率曲线,纵坐标单位是MW,下面的曲 线是无功功率曲线,纵坐标单位是Mvar。平均有功 功率稳定在0.50 MW,平均无功功率稳定在0.09 Mvar,整个系统的并网效率为500 kW/520 kWp= 96.15%。 图 12 并网时光伏系统输出的有功无功功率 Fig. 12 Active power and reactive power of hybrid system 陈 侃,等 基于 RTDS 的光伏并网数字物理混合实时仿真平台设计 - 47 - 5 结论 基于本文设计的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平台,能够 对光伏并网系统进行硬件在环的仿真模拟,实现最 大功率跟踪和并网控制的功能。该混合仿真平台整 合了数字仿真和物理仿真的优点,能够提供准确的 仿真结果,为研究光伏并网系统的多电站聚合、局 部阴影下的表现和低电压穿越等问题提供了崭新而 有效的实验手段和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 郭天勇, 赵庚申, 赵耀, 等. 基于风光互补的微网系统 建模与仿真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 38(21): 104-108. GUO Tian-yong, ZHAO Geng-shen, ZHAO Yao, et a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microgrid system based on wind-solar hybridJ.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2010, 38(21): 104-108. 2 张犁, 孙凯, 吴田进, 等. 基于光伏发电的直流微电网 能量变换与管理J. 电工技术学报, 2013, 28(10): 248-254. ZHANG Li, SUN Kai, WU Tian-jin, et al.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for DC microgrid based on photovoltaic generationJ.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2013, 28(10): 248-254. 3 李晶, 许洪华, 赵海翔, 等. 并网光伏电站动态建模与 仿真分析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8, 32(34): 83-87. LI Jing, XU Hong-hua, ZHAO Hai-xiang, et al. Dynamic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the grid-connected PV power stationJ.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08, 32(34): 83-87. 4 柳勇军, 闵勇, 梁旭, 等. 电力系统数字混合仿真技术 综述J. 电网技术, 2006, 30(13): 38-43. LIU Yong-jun, MIN Yong, LIANG Xu, et al. Overview on power system digital hybrid simulationJ. Power System Technology, 2006, 30(13): 38-43. 5 周俊, 郭剑波, 胡涛, 等.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数字物理 动态仿真J. 电工技术学报, 2012, 27(5): 221-228. ZHOU Jun, GUO Jian-bo, HU Tao, et al. Digital/analog dynamic simulation for 500 kV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J.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2012, 27(5): 221-228. 6 周俊, 郭剑波, 朱艺颖, 等. 特高压交直流电网数模混 合实时仿真系统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1, 31(9): 18-22. ZHOU Jun, GUO Jian-bo, ZHU Yi-ying, et al. Digital-analog hybrid real-time simulation system of UHVDC and UHVAC power gridJ. 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Equipment, 2011, 31(9): 18-22. 7 Lauss G, Lehfuss F, Viehweider A, et al. Power hardware in the loop simulation with feedback current filtering for electric systemsC / IECON 2011-37th Annual Conference on IEEE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 7-10 Nov, 2011: 3725-3730. 8 刘其辉, 李万杰. 双馈风机发电及变流控制的数/模混 合仿真方案分析与设计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1): 83-86. LIU Qi-hui, LI Wan-ji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digital/physical hybrid simulation scheme for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wind turbine and its converter controlJ.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11, 35(1): 83-86. 9 郑鹤玲. 基于 RT-LAB 的光伏发电实时仿真系统研究 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10: 2-6. ZHENG He-ling. RT-LAB based real-time simulation of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D. Beijing: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2010: 2-6. 10 Octavian Craciun, Adrian Florescu, Seddik Bacha, et al. Hardware in the loop testing of PV control systems using RT-LAB simulatorC / International Power Electronics and motion control Conference, IEEE. 2010: 1121-1126. 11 Jung Jee-Hoon, Ryu Myong-Hyo, Kim Jong-Hyun, et al. Power hardware in the loop simulation of single crystal line photovoltaic panel using real time sinulation techniquesC / International Power Electronics and Motion Control Conference, IEEE. 2012: 1418-1422. 12 郑飞, 张军军, 丁明昌. 基于 RTDS 的光伏发电系统低 电压穿越建模与控制策略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10): 1-6. ZHENG Fei, ZHANG Jun-jun, DING Ming-chang. Low voltage ride through modeling and control strategy for - 48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system based on RTDSJ.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12, 36(10): 1-6. 13 刘波, 杨旭, 孔繁麟. 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 J. 电工技术学报, 2012, 27(12): 64-70. LIU Bo, YANG Xu, KONG Fan-lin. Control strategy study for three phase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invertersJ.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2012, 27(12): 64-70. 14 吴理博, 赵争鸣, 刘建政. 单级式光伏并网逆变系统 中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稳定性研究J. 中国电机工 程学报, 2006, 26(6): 73-77. WU Li-bo, ZHAO Zheng-ming, LIU Jian-zheng. Research on the stability of MPPT strategy applied in single-stage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systemJ.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2006, 26(6): 73-77. 15 高金辉, 唐静. 一种新型光伏系统最大功率跟踪算法 的研究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1, 39(23): 21-24. GAO Jin-hui, TANG Jing. A novel MPPT method for PV systemsJ.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2011, 39(23): 21-24. 16 Caldon R, Rossetto E, Turrir. Analysis of dynamic performance of dispersed generation connected through inverter to distribution networksC /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ity Distribution, 2003: 12-15. 17 苏丽萍, 陈侃, 李国杰, 等. 基于 RTDS 的光伏并网系 统实时仿真平台研究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2, 40(15): 110-115. SU Li-ping, CHEN Kan, LI Guo-jie, et al. Real-time simulation study of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system by RTDSJ.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2012, 40(15): 110-115. 收稿日期:2013-05-01; 修回日期:2013-10-09 作者简介: 陈 侃(1987-) ,男,硕士研究生,从事电力系统、光 伏逆变控制的研究;E-mail: 冯 琳(1976-) ,女,通信作者,讲师,从事新能源控 制、电机设计的研究; 贾林壮(1976-) ,男,博士研究生,从事电力电子、电 能质量及光伏逆变控制的研究。 基于RTDS的光伏并网数字物理混合实时仿真平台设计基于RTDS的光伏并网数字物理混合实时仿真平台设计 作者:陈侃, 冯琳, 贾林壮, 李国杰, 莫光玲, CHEN Kan, FENG Lin, JIA Lin-zhuang, LI Guo-jie, MO Guang-ling 作者单位: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配式建筑EPC全流程管理实务报告
- 2025碳中和技术路线评估及产业转型与绿色金融支持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北辰区美术面试题及答案
- 2025短视频内容市场发展分析及用户行为与商业变现模式研究报告
- 2025眼镜行业市场系统分析及个性化趋势与品牌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年反洗钱知识竞赛培训试题及答案力
- 2025眼科医疗服务行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及高端医疗设备应用报告
- 2025年医院应急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司法考试真题答案解析
- 2025电子支付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市场机会分析报告
- 宫颈癌术后护理
-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数学【知识点详细梳理】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重度贫血病例讨论
- (高清版)AQ 2061-201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治水安全技术规范
- 高考英语读后续写专题 02 话题分类+公益组织、公益活动(人与社会)
- 《失智老年人照护》课件-项目四:失智老年人康复照护
- 大学生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职业生涯规划
- GB/T 43642-2024法医学个体识别技术规范
-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课件:八大菜系介绍(英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