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油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doc_第1页
饲用油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doc_第2页
饲用油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doc_第3页
饲用油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doc_第4页
饲用油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饲用油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油脂(lipids)属于液体能量饲料,是油与脂的总称,按照一般习惯,在室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呈固态的称为“脂”。随温度的变化,虽然两者的形态可以互变,但其本质不变,它们都是由脂肪酸与甘油所组成。油脂来自于动植物,是家畜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特别是它能提供比任何其他饲料都多的能量,因而就成为配制高能饲料所不可缺少的原料。1、饲料中用油脂的好处:1、1油脂的营养特性1.1.1油脂是高热能来源:油脂的能量相当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2.25倍,假定饲用脂肪的代谢能水平为100%,则其他饲料的能量价值为(%):玉米42,小麦38,高粱和鱼粉34,大麦33,燕麦32,油子粕2830,肉粉25,草粉14。添加油脂很容易配制成高能饲料,对肉用仔鸡和仔猪尤为重要。1.1.2油脂是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的重要来源之一:必需脂肪酸缺乏会造成皮肤角质化,生长抑制,繁殖机能障碍,生产性能下降等。植物性油脂可提供丰富的必需脂肪酸。1.1.3油脂具有额外热能效应:添加的油脂与基础日粮中的油脂在脂肪酸组成上产生协同作用,互相补充。例如,牛脂和大豆油的代谢能分别平均是29.04MJ/kg和35.40MJ/kg,当两者以1:1混合后,代谢能成为35.19MJ/kg,而并非两者的平均值。又如在玉米、豆饼日粮中已具有3%左右的植物油,添加牛脂后所提供的热能高于其本身所含的热能。1.1.4油脂能促进色素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饲料中的色及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等,均须溶于脂肪后才能被动物体消化、吸收和利用。1.1.5油脂的热增耗低,可减轻畜禽热应激:通常蛋白质的热增耗约占其代谢能的30%,碳水化合物约占其代谢能的10%15%,而脂肪只占其代谢能的5%10%。可见脂肪的热增耗最低,因而添加油脂可减少因代谢而造成的体温上升,故在高温环境下畜禽可处于舒适状态,即提高了抗热能力,避免热应激所带来的损失。不同油脂对猪的消化能和代谢能(NRC,1998)MJ/kg油脂 消化能 代谢能 牛油 34.28 33.00 猪油 32.62 32.40 家禽油 36.09 33.34 玉米油 31.85 30.72 大豆油 31.60 30.43 2、饲料中添加油脂的好处2.1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加采食量:在粉状饲料加入油脂后使之容易采食,并具有油香味,采食量增加。2.2提高饲料能量浓度:配制高能饲粮用于满足某些能量需要量较多的动物(如肉鸡)的能量需求;2.3防止产生粉尘和改善外观:配合饲料加工过程产生的粉尘不但造成饲料养分的损失,而且给人体带来危害,甚至引起爆炸。通过添加油脂,可以有效地控制粉尘产生,同时还可改善饲料的外观,增加光泽,提高饲料的商品价值。2.4减少机械磨损,提高颗粒饲料生产效率:添加油脂可减少饲料粉碎及混合过程引起的机械磨损,延长机械使用寿命,并有利于颗粒饲料的造粒。3、 影响油脂营养作用的因素3.1油脂质量3.1.1 脂肪酸碳链长短。脂肪酸碳链越长,油脂的消化率越低。但对于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油脂以中长链饱和脂肪酸为佳,且最好经包被处理,以防油脂对瘤胃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3.1.2 脂肪酸不饱和度。不饱和程度越高,消化率越高,代谢能越高。因此,植物性油脂的饲用价值优于动物性油脂;动植物油脂间存在着协同正效应,混合添加时动物饲料转化率得到改善,效益提高。例如不饱和程度高的大豆油、玉米油比饱和程度高的牛油、猪油更容易消化。但是不饱和程度越高的脂肪在贮存过程中越容易氧化酸败,降低脂肪消化利用率。对反刍动物来讲,瘤胃微生物区系可以将大部分的油脂分解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进一步将不饱和脂肪酸氢化变为饱和脂肪酸,例如将C8:2脂肪酸氢化成为C18:0(亚油酸氢化为硬脂酸),所以反刍动物在肠道吸收的主要是饱和脂肪酸。3.1.3 油脂皂化程度。可皂化程度越高,消化率越高;非皂化脂肪含量越高,生物利用效率越低。说明油脂或油脂的混合物中真脂肪即甘油三脂含量越高,油脂的生物学效果越好,能量价值越高。3.1.4 脂肪酸与甘油结合位置。脂肪酸结合在甘油第二位上比结合在其他位置的消化率更高。可能与油脂消化后经淋巴细胞吸收的乳糜微粒结构有关。3.1.5 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二者比值越高,消化率越高,比值达到2.52.6:1,消化率可达比较理想的程度。在实际生产条件下,牛脂肪和羊脂肪与植物油混合使用时,按3:7 的比例混合,利用效果比较理想。3.2 动物种类油脂可应用于所有动物饲料中,但不同动物利用油脂的能力有差异。一般饲用油脂应用于肉鸡的能量价值高于猪。肉猪、肉鸡饲料可添加较多的油脂而不必限食,但在蛋鸡、后备种畜、种禽及妊娠母猪须考虑限食或添加水平。3.3 其他因素日粮油脂在加工、贮存过程中由于处理工艺和氧化酸败等会降低其饲用效果,并影响维生素的利用。因此,必须在高油脂日粮中加入抗氧化剂,适当增加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E。同时加强工艺改造,避免高水平油脂颗粒料易散碎的缺陷。近几年,国外已开始尝试应用膨化调质工艺使油脂添加量高达8%10%,而不影响颗粒质量,但广泛应用尚需进一步探索。美国较大规模的饲料公司, 使用动物油脂, 采用以下规格。这些项目与动物营养的关系密切。饲用油脂的参考规格序号项目值1色度(FAC)19392游离脂肪酸(FFA)10%5%3稳定性(AOM 法)20以上4水分、不溶物、不皂化物(MIU)2%以下5融点(Titer)36以上6抗氧化剂名称、用量2、油脂的分类及优缺点比较:油脂种类较多,通常按来源可将其分为以下4类:动物油脂,是指用家畜、家禽和鱼体组织(含内脏)提取的一类油脂。其成分以甘油三酯为主,另含少量的不皂化物和不溶物等。植物油脂,这类油脂是从植物种子中提取而得,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另含少量的植物固醇与蜡质成分。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等是这类油脂的代表。饲料级水解油脂,这类油脂是指制取食用油或生产肥皂迂程中所得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脂肪酸。粉末状油脂,对油脂进行特殊处理,使其成为粉末状。这类油脂便于包装、运输、贮存和应用。一般油脂的性质与脂肪酸的组成相关,不同的油脂其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率各有差异,一般动物油脂含饱和脂肪酸多,植物油脂含不饱和脂肪酸多。但是,在植物油脂中,棕榈油是一个例外,其饱和脂肪酸在40以上。目前,饲料用油脂主要是动物性油脂,植物性油脂以及混合类油脂。其优缺点比较如下:几种主要油脂优点及缺点优点缺点豆油豆油品质稳定;消化率高;能量高;不必加热可直接使用;提供必需脂肪酸原油有异味;多用易引起软脂;加入饲料后易氧化;价格高猪油猪油风味好;必需脂肪酸介于豆油与牛油之间;能量高来源不一、品质难掌握,稍有点异味;熔点高、需加热使用牛油牛油品质稳定、耐储存;有利于屠体品质饱和度大能量稍低;要加热才能用鱼油鱼油高量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高量的3w、对水产动物具诱食功能规格变化大;稳定性低;引起屠体异味及软脂;容易变质磷脂粉磷脂粉乳化及抗氧化功能;提供必需脂肪酸;含肌醇、胆碱;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纯磷脂能量是豆油的75%;载体的变异;色泽变化大;品质差异大;适口性不好;规格变数大氢化油粉氢化油粉使用方便;稳定高;具过瘤胃效果熔点?消化?不含必须脂肪酸、热能低、适口性?均衡油粉消化率高;耐储存;使用方便;适口性好;适用于畜禽全程载体?原料?脂肪酸结构?油的来源?价格?均衡乳化油消化率高;耐储存;使用方便;适口性好;适用于畜禽全程脂肪酸结构?油的来源?价格?3、饲用油脂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3.1在仔猪中的应用油脂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应用有助于其生长性能的发挥。断奶仔猪消化道容积小,采食量少,生长决,在采食量无法增大的情况下,饲料中添加油脂是提高能量浓度的最佳途径。仔猪哺乳期营养的主要来源是母猪,母乳干物质含消化能为2218KJkg,其中乳脂占全乳干物质的42,提供能量的62,是哺乳仔猪的主要来源之一。初生仔猪的能量贮存铰少,35周龄时仔猪断奶后由采食母乳过渡到采食以玉米一豆粕型为主的开食料,该料仅含消化能138 MJk9一142MJk9,从中难以获得足够能量和其它养分,造成仔猪生长缓慢或停滞。由于断奶应激,小肠绒毛缩短,消化道容积变小,导致采食量下降,营养不良,生长受阻。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油脂,可延长食糜在肠道内的排空时间,提高养分在体内的消化及吸收,从而提高增重和饲料报酬,由于油脂改善了饲粮的适口性,有利于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Dove等在540头25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5油脂,日增重明显提高(P001),饲料效率明显改善。其原因可能是添加的油脂延长了养分在肠道内的排空时间,从而提高了养分在体内消化吸收率。Verland发现,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6动物脂肪,断奶后五周内日增重提高214(P001),饲料效率明显改善。其原因可能是添加的油脂延长了养分在肠道内的排空时间从而提高了养分在体内消化及吸收。王友明等在基础日粮相同的营养条件下,对10kg25Kg阶段的仔猪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分别添加27、35的混合油、棕榈油、鱼油和豆油,结果使用油脂的各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052022,料肉比分别降低226814,说明添加油脂可提高日增重和饲粮报酬。仔猪能有效地消化母乳中所含脂肪,但利用动物和植物中的脂肪能力却与其日龄密切相关。Wiseman等研究认为,幼龄动物不能有效地利用添加的油脂,主要是幼龄动物体内的脂肪酸活性较低对脂肪的水解能力有限,随着年龄的增加利用能力提高。Howard等研究认为,断奶期间添加脂肪对生产性能的改善程度反应在消化率的差异上。对21日龄断奶仔猪而言,在断奶以后前14d的日粮中添加3的豆油并没有改善仔猪性能,但可以提高断奶后第15 d35d仔猪饲料转化率,综合考虑在断奶后0周一4周内补充油脂效果较好。还有试验表明,植物油优于动物油脂,平衡油脂和组合油脂优于单一油脂。仔猪可以消化90以上的乳脂是由于母乳中含有1一2的磷脂,使得母乳中的脂肪保持乳化状态的缘故,相反,饲料中没有磷脂,仔猪对日粮中脂肪的消化率仅为50一60。张华伟等研究报道,对于仔猪,尤其是断奶仔猪,乳化的平衡油脂能更好地被吸收利用,l5乳化油(加卵磷脂乳化)添加组和2豆油添加组,日采食量、日增质量和饲料报酬没有明显差异,但饲喂2乳化油仔猪日增重质量明显高于饲喂豆油组和15乳化油组。3.2油脂在生长肥育猪饲养中的应用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添加脂肪可以持续地改善饲料转化率并减少自由采食量。Pettigre等报道,饲喂脂肪的猪日增重提高了004k9,日耗料量减少01k9,增重饲料之比提高004,平均背膘厚增加了017cm。脂肪添加水平所引起的每一性状的反应程度也不同。当脂肪添加量达5时,日增重仍有改善,此后随脂肪添加量的增加而日增重开始下降。当脂肪添加水平为3或稍低时,日采食量稍有增加,但当添加水平较高时,日采食下降。增重耗料之比和背膘厚度随脂肪添加水平的增加而持续增加。穆晓峰也报道,饲料中添加油脂后对猪生长速度及肥育性能有较大提高,缩短了肥育期,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在肥育前期(10k935kg)饲料中添加5油脂,肥育中期(35k9一60kg)饲料中添加3油脂,肥育后期(60kg一90kg)饲料中不添加油脂,曰增质量、饲料报酬、生长速度和胴体瘦肉度达理想水平。但现有饲粮中仅简单地添加脂肪可能导致某种氨基酸或矿物元素的缺乏。Chiba等研究认为,这是由于饲喂脂肪后猪只采食量下降所造成的,氨基酸能量之比值低时会导致生产性能和胴体瘦肉率下降,为了确保添加脂肪能获得最大经济利益,饲粮中其它养分的浓度也应相应增加。3.3油脂在母猪饲养中的应用在母猪日粮中添加适量的油脂具有重要的意义,妊娠期添加油脂可确保蛋白和能量平衡,改善猪的营养,有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哺乳期添加油脂,可使乳中能量增高,泌乳量增加,仔猪的能量摄取增加,从而提高日增质量和仔猪成活率。Coffey等研究探讨了妊娠期的能量摄入与哺乳期的能量浓度间的互作对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9的脂肪可以使得仔猪断奶重提高8。对于新生仔猪,其能量转移的过程是强烈利用以糖原形式储存能量的葡萄糖,而仔猪又缺乏其它仔畜在体温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褐色脂肪。所以仔猪的体温调节依靠糖酵解反应中ATP进行肌肉震颤机制来实现,因此如果母乳供应不足和低温管理,则仔猪往往易发生低血糖而死亡。在母猪产仔前不久以及哺乳期间给母猪喂以高脂肪水平的日粮,可使初乳和常乳中的类脂提高2。Moser等研究阐明,在一定条件下,仔猪存活率的提高是与母乳中脂肪含量相联系的,为了获得较高的存活率,必须在产仔前饲喂足量的脂肪。Thacker等研究中认为,母猪分娩前至少应饲喂lk9脂肪并且至少应在分娩前一周添加才有一定的效果,因为这段时间正是为了使母猪做生理上的调整以便吸收脂肪并将其转运至乳腺,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油脂75左右为宜。4、惠行天下均衡油粉的优势:在2008年7月15日在大连举行的由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主办的“2008中小饲料企业发展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主任李德发教授浅谈了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在讲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时特别指出了能量饲料的开发与利用,用8个要点简述了能量饲料的发展形态:(1)油脂由单一液体形态向多种形态发展;(2)由单一油脂向混合油脂发展;(3)越来越重视脂肪酸的平衡;(4)由通用油脂向乳化型动物专用油脂和日粮专用油脂发展。(5)随着动物营养研究(消化吸收率)的深入,有利于开发效能更好的产品;(6)饲料营养与食品营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功能性油脂应该是未来研究的热点;(7)对油脂用添加剂和加工工艺的研究越来越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油脂的质量;(8)油脂新原料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有利于进一步降低饲用油脂的成本。惠行天下油粉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