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读中庸之-择善固执在朱熹评注的中庸里,有这样一段话:“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不偏不倚叫做“中”,没有变化叫做“庸”,“中”是天下之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不偏不倚即是选择时的准确无误,没有变化即是要求人们要坚守不渝。于是这就引出了中庸之道所提倡的“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第二十章)”首先,是“择善”的问题。什么是善?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见解。面对路边乞讨的乞丐,有人觉得直接施与其食物或者现金是善;有人认为帮助其获得低保是善;而有人却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交给其养活自己的技术才是善作为旁观者,我们无法也无能判断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善”,但是中庸中说的“善”即是人性中固有的善。我们需要判断的是“善”的表现形式,而中庸则说的是“善”的本质。那么什么是善呢?中庸第六章中说到:“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里的善指的是“好的意见”;第八章中孔子在夸赞颜回时说:“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这里是说,颜回做人,一旦有一点受益和领悟就牢牢记在心中不肯失去,这里的善指的是受益和领悟。当然善还不止这些,我们又要怎样才能达到善呢?“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人的本性是由上的天赋予我们的,而不是由我们自己培养得到的。但是“善”却是要靠我们自己努力,因为就中庸里的意思来看,顺着本性发展才算是顺从“道”(即中庸之道),努力“修道”才能达到教化的目的。而教化的目的则是要我们拥有“善”的素质。看似矛盾,其实仔细想想也是有逻辑性的。上天赋予我们的本性里的东西善恶兼有,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对“道”的修订,制订一个辨明善恶的统一标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我们感知判断什么是善。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住天性中那些有可能变成善的东西并努力使之变成善。在善的问题上,中庸中有特别提到“明善”与“诚身”的问题。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来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明善”,认清此时此地各种纷繁交错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以自身所连接而成的关系网络。先明善,才能分析清楚自身要想实现目标,现阶段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才能够静下心来反躬自省,分析目标实施的可行性以及成功的概率,分析既定目标是否遵从自己的本性,从而达到“诚身”。“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天赋的本性使我们由于内心的诚实而能够达到明白事理,就是说我们坦诚地反省自己,忠于自己对自然、社会、他人的认知,发现原来人性是向善的。这种发现能力,是先天性的。后天的教化使我们从明白事理达到内心的诚实,明白人间善行之后觉悟到那才是自己真正向往的境界,因为那“善”正是我内心苦苦寻求的东西。这也就是后天教化所要求我们达到的高度。所以说,明善与诚身二者相辅相成,只要内心诚实就能够明白事理,只要明白事理最终就能达到内心诚实。无论是来自于天性还是来自于教化,行善都是我们的处事原则,也是我们人生的最终选择。诚于他人,忠于自己,发自内心地将善传递下去,为了营造和谐社会,也为了缔造美好人间。“择善”已经说过从诚身、明善两方面着手。接下来则是要讨论如何“固执”的问题了。中庸中的“固执”不是今天所说的坚持己见、不懂变通的贬义解释。而是说的一种坚守不渝的精神,首先,得有“明善”的能力,明善,然后确定目标给自己定一个明确的前进方向。其次,得有刚强的意志。第十章中,子路就刚强的问题请教孔子时,孔子说:“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与之。袵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的这段话从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来综合说明什么是刚强。人的性格有时候会受到所处地域的影响,就我们一贯的眼光来看,南方人一般会给人一种柔和、细心的感觉,而北方人则是粗犷大气。孔子说“宽柔以教,不报无道”是南方人的刚强,用宽容的心胸、柔和的态度去对待不讲究“中庸之道”的人,这是内心的刚强。的确如此,面对蛮不讲理的说辞、无礼蛮横的行为,往往起作用的不是以强制强的行为而是那些耐心、沉稳、能够保持微笑的脸庞,这种宽容有种从骨子里震撼人的力量,坚不可摧。而“北方之强”则是“袵金革,死而不厌”的精神,想想携带兵器、夜晚穿着盔甲睡在野外、怀抱着保卫和平理念誓死不渝的士兵们,那种血气方刚的精神是否深深将你震撼呢?也许你会说:这种精神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太遥远,只出现在诗人的作品中,只出现在作家的小说中,只出现在电影的银屏上但是想想我们周围的人和事,顶着炎炎烈日在马路上指挥交通的交警,迎着凛凛寒风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忍着漫漫长夜寂寞开车的列车司机,他们和我们素不相识,却通过营造一个和谐幸福的生存环境这个共同的目标,间接地把他们付出所转化的成果传递给我们。他们坚守岗位、不为辛苦所馁的精神,不也是孔夫子所说的刚强么?可是探讨了刚强是什么的问题后,我们继而又产生一个问题:孔夫子眼中,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刚强呢?拥有“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国有道,不变塞”、“国无道,至死不变”的精神才算是刚强。“和而不流”,为人处世和顺而又不随波逐流。处世和顺指的是以平和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对其抱着宽容理解的态度。但是理解不代表苟同,我也有我的见解与想法,自己的想法要大胆说出来,给自己思考的机会,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学里老师会尽可能抓紧时间把知识教给学生,而在大学的课堂里,老师更加倾向于提倡学生积极思考并说出自己的看法而且不会轻易判断学生的对与错吧!“中立而不倚”,一个人有自己的处世原则和准确的看法,就能坚持自我,不偏向任何一方。拥有处世原则,坚持自我不容易做到,因为作为一个社会人,在自我与诱惑之间,很多人会不自知地倾向于诱惑。郑筱萸、王怀忠、洪清泉之流,身为人民父母官,却禁不住金钱诱惑贪污受贿,最终落得个判处死刑的结果;海瑞、包拯等人,那是何等的有原则,秉公办事不偏不倚,不为金钱所动,不为高位所收,面对强权不卑不亢,内心何等的刚强!不禁想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失因为他掺入了自己的看法并抱有为自己服务的想法,这样他带有个人感情就不能客观看待所面临的问题,看法不似置身事外时准确,自然不会达到“清”的地步。“国有道,不变塞”,国家政治清明时,我不会因为贫困或者仕途不顺改变自己的操守。其实我更倾向于用这样来解释这句话:国家政治清明时,我不会变更操守,依旧孜孜不倦学习知识和努力实践。因为对应于现代社会,和平温馨的氛围让我们有幸福感,但是这是前辈们为我们开创的,我们不能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开发创新思维,为人生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才能保证现在幸福生活持续不断地延续下去。孜孜不倦的精神保持不变,是内心强大的表现。“国无道,至死不变”,国家政治混乱,君子至死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操守。乱世英雄,这是第一个蹦入我脑袋中的词。文天祥,至死不屈,只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作为自己视死如归精神的见证;江姐,这个震撼过四亿中国人的女子,她以自己坚强不屈的意志对敌人守口如瓶,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坚持自我,坚守不渝。放眼今天,许多城市白领放弃令人羡慕的高薪好待遇工作转而追寻自己的理想的行为令人不解,其实从孔子的思想去思考发现这并不难理解,“好”工作与他们本愿不相符合,自然,坚持自我是最好的选择。综合以上的分析,真正的刚强需要一定的智慧、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互联网企业数据安全管理实践报告
- 初中英语疑问句句型转换技巧总结
- 成本控制策略创新-洞察及研究
- 国际照明市场法规分析-洞察及研究
- 企业环境责任评估-洞察及研究
- 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洞察及研究
- 数据驱动的增强现实内容生成方法-洞察及研究
- 微生物在污染场地修复中作用-洞察及研究
- 房地产开发合同审核及风险防范
- 幼儿园艺术课程设计案例分享
- 大学生中秋国庆假期安全
- 中小学资助工作宣传与培训计划
- 2025年云南空港百事特商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贵州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港区泊位码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图文)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融媒体内容策划与制作赛项规程
- 《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14
- 胸外科讲课完整全套课件
- 产品知识培训-汽车悬架系统
- 维生素C在黄褐斑治疗中的作用
- 台球市场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