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社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设计比赛活动通知.doc_第1页
]“高教社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设计比赛活动通知.doc_第2页
]“高教社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设计比赛活动通知.doc_第3页
]“高教社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设计比赛活动通知.doc_第4页
]“高教社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设计比赛活动通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教社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设计比赛活动通知 各区属中等职业学校: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德育教学研究会决定在2009年德育课教学设计比赛活动组织基础上,把“高教社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设计比赛活动作为德育教学研究会近三年的日常工作,以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精神,推进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等文件的落实,加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改革力度,促进德育课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提高德育课的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更好地发挥德育教学研究会为全国中职德育课教师服务的功能。现将继续举办德育课教学设计比赛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见附件)转发给你们,望你们把此项工作视作一次提升中职德育学科教师素养的机遇,积极发动德育学科教师参与此项活动,组织开展评选、推荐与指导,以校为单位按附件要求及时把推荐作品的纸质材料和光盘(刻录)寄送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学研究会,同时把汇总统计清单递送市职成教教研室备案。鄞州区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2010年3月31日关于继续举办德育课教学设计比赛活动的通知德育教学研究会于2009年12月组织“高教社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设计比赛活动后,引起全国中职德育课教师的热烈反响。由于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2009年9月刚刚投入使用,12月就组织了教学设计比赛,许多教师反映只教了四门德育必修课中的一门,对所教的一门也缺乏积累和深度思考,参加教学设计比赛的局限性太大、时间太仓促,希望能延长活动时间。许多省和地区的教研部门也反映,组织本地区教学设计比赛,需要有发动、准备、评选、交流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既是提高比赛成果质量的保证,又是拉动本地区和学校教研活动的条件,更是引导教师钻研教学大纲、国规教材,大面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所必需的。为此,德育教学研究会决定在2009年组织活动的基础上,延长活动时间,把“高教社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设计比赛活动作为德育教学研究会近三年的日常工作,以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精神,推进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等文件的落实,加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改革力度,促进德育课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提高德育课的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更好地发挥德育教学研究会为全国中职德育课教师服务的功能。现将继续举办德育课教学设计比赛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赛对象和比赛内容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和省、地、县的教研员。本次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设计比赛内容有两项:1 德育课教案、课件、说课稿;2德育课案例。申报材料应为原创作品,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评作者承担。二、获奖和交流形式经评审选拔后,颁发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盖章的证书。两项比赛均设一、二、三和优秀奖。对此项比赛组织工作有成效的教研部门、相关学会和学校,颁发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盖章的组织奖。优秀获奖作品将在德育教学研究会的网页上交流,或作为相关出版社的网络课程等,供全国德育课教师参考学习。 三、参赛形式和时间有条件的各级教研部门或相关学会组织本地区比赛,进行本地区评选,按比赛要求汇总参赛材料,由教研部门或相关学会统一上报德育教学研究会。没有组织此项活动的地区,各校德育课教师和教研员自愿参加,按比赛要求直接向德育教学研究会递交有关材料。德育课教案、课件、说课稿的纸质材料和光盘,通过邮局用快递或挂号包裹寄至德育教学研究会。德育课案例的纸质材料通过邮局用快递或挂号信寄至德育教学研究会,电子文稿通过电子邮箱发给德育教学研究会。为便于教师准备和教研部门组织本地区活动,把德育课教学设计比赛纳入常规工作,2010年至2012年三年中,每年组织两轮评选,每年3月底和9月底为每轮评选申报截止日期。逾期申报的作品,顺延至下一轮参评。 由于德育课教学设计比赛涉及五门课,评选分别进行,如果参赛教师、学校、地区参加多门课比赛,请按五门课分别刻盘申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设计比赛的具体要求见附件。本通知及其附件,可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网()、搏卡拉新闻中心网(/index.htm)下载。此外,德育教学研究会征集德育课教法、学法、考法等教学改革的论文,征集德育工作论文和调查报告,征集办法见以上网页。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 德育教学研究会 2010年3月1日附件:“高教社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设计比赛活动的具体要求一、各项比赛的要求 1德育课教案、课件、说课稿 (1)选用教材要求现已发现有些地区、学校违反教育部规定,使用盗版教材。德育课使用盗版教材,对中职德育工作造成严重损害,是对中职生健康成长极不负责的表现。希望德育课教师揭发、举报这种恶劣行为,以便追查以不当获利而危害德育工作、侵权学生权利的行为。为此,参加教学设计活动,必须选用2009年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和心理健康,即教育部批准岀版本轮德育课国家规划新教材的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教育部批准的出版社如下,请申报的教师和单位认真核对:职业生涯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蒋乃平)人民大学出版社(主编:柳君芳 姚裕群)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焦洪昌 扈文华)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朱力宇 张伟)经济政治与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沈越 张可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主编:张雷声 王树春)哲学与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王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杨耕)心理健康: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俞国良)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邹弘 黄才华)(2)提交的材料(纸质和光盘,均通过邮局递交)注意:由于德育课教学设计比赛涉及五门课,评选分别进行,如果参赛教师、学校、地区参加多门课比赛,请按五门课分别刻盘申报。一门课单独刻一张盘,即一张光盘中,可以有一人、多人的多节课的教案、说课稿、说课稿,但必须属于同一门课、同一岀版社的版本。以纸质文稿提交两个材料:一个教学单元(12课时)的教案;与教案一致的说课稿。教案、说课稿的正文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以光盘提交三个材料:一个教学单元(12课时)的教案;与教案一致的说课稿;与教案一致的课件。教案、说课稿用Word文稿,要把教案、说课稿装订为一份,把教案放在前面。课件用PPT格式 ,均用Office 2003版。光盘中的三个文件均需对应章(单元、课)、类别和作者姓名重命名。如,哲学与人生第五课 教案 张立,哲学与人生第五课 说课稿 张立,哲学与人生第五课 课件 张立(请务必按规定命名,不按规定命名,影响评选,后果自负)。教案、说课稿应体现教育部颁布的中职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和国家规划新教材的要求,体现职业教育新理念。教案形式不限,但应有本课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等内容。说课稿形式不限,但应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即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等。课件指面对学生的课堂教学所使用的演示文稿,即PowerPoint幻灯片,其中应插入在Windows环境下,支持通用播放器在系统默认的解码器下播放的视频、音频。至少要有图表、框图、照片、漫画的插入,纯电子板书类的PowerPoint幻灯片,不属于此次征集范围。课件可由德育课教师与计算机教师或其他专业人员合作,以通过增加技术含量提高课件的使用实效,但每一课件的作者不得超过3人。德育课教师应为第一作者,署名顺序以报送原稿中的表格(见附表1)为准。2德育课案例案例指紧扣教育部颁布的中职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符合国家规划新教材教学要求的案例故事。要求作者根据大纲、教材,对素材进行加工,要有吸引力强的标题,做到语言通俗、简练,情节生动,符合中职生和行业实际,可读性强。案例要以发人深省、符合中职生水平的“心海导航”之类的问题起始,以利于学生带着问题看案例。案例要以“人生启迪”、“温馨提示”之类的点评结尾,画龙点睛,以利于学生回味。教材选用与德育课教案、课件、说课稿比赛的要求相同,必须是2009年出版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和心理健康国家规划新教材。案例字数可短、可长,但每个案例最多不超过1200字。案例以纸质稿和电子文稿两种形式上交,纸质稿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电子稿用Word文稿(Office Word 2003版),内容应与纸质文稿内容完全一致。纸质、电子文稿均在正文前,加上表格(见附表2)。Word文件请用对应章(单元、课)和作者姓名重命名,如,职业生涯规划第五单元 李辉(请务必按规定重命名,不按规定命名,如影响评选后果自负)。案例的纸质材料通过邮局用快递或挂号信寄至德育教学研究会,电子文稿不必刻光盘,可通过电子邮箱发给德育教学研究会。二、评审费每个教学单元的德育课教案、课件、说课稿,每份交评审费50元;德育课案例,每个交评审费30元。评审费通过邮局汇款,汇款单上要写清汇款人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在附言中写清作品种类、份数。可开收据,如要正式发票,请务必在汇款单附言中说明。有组织的参赛,由负责组织的单位统一汇款,自主参赛的教师单独汇款,自主参赛汇款人姓名应与参赛作品上的姓名一致。三、说明1每份参赛作品交一份。2如有组织的参赛,可把同一门课参赛材料收入一张光盘,按五门课分别刻盘申报。德育课教案、课件、说课稿需按教材、教学单元和作者姓名分别建文件夹。德育课案例的电子文稿,应由负责组织的单位统一发电子邮件,或分类建文件夹后统一刻盘、统一邮寄。3参赛作品一律不退稿,请备份,保留底稿。4参赛作品处理权归德育教学研究会,参赛作品有关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由参赛者自行解决。参赛作品邮寄和评审费汇款地址:邮编:100020 北京市10002058信箱,德育教学研究会 杜爱玲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01065826667 如果不通过邮局,而用其他快递公司,请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