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doc_第1页
突出特色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doc_第2页
突出特色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出特色强产业 脱贫致富奔小康恩施州发展特色蔬菜产业的新举措湖北省蔬菜办公室恩施自治州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二高山地区占73%,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性湿润气候,夏无酷暑,雨量流沛,四委分明。近几年来,恩施州蔬菜产业根据本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在“特”字上做文章,变劣势为优势,对国际国内大市场,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蔬菜,将其做大做强成为全州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富民强州之路。2007年,全州共发展各类特色蔬菜80多万亩,产值超过12亿元。其中,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面积已达48万亩,产量72万吨,产值达6亿元;凤头、山药、莼菜、芸豆、香菇、黑木耳等地方特种菜生产面积16.3万亩,产量20.5万吨,产值达4.4亿元。以薇菜野转家人工栽培、厥菜野生资源采集、野葛资源采集加工为主的山野菜年产值达.5亿元。发展特色蔬菜为基地农民人平增收300元以上,主产区农民反季节蔬菜收入已超过总收入的40%,高的达80%。主要做法如下:一、依据市场需求优化品种结构多年来,恩施农民种植的基本上是自食自和的大宗蔬菜,品种单一,价格低低廉,发展多了销售不出去,种菜比较效益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变化,精细菜和特色菜市场潜力很大。根据这一变化,经过反复考察、比较和研究,积极调整蔬菜品种结构,确定全州蔬菜产业的发展重点为高山反季节蔬菜、地方特种菜和山野菜。高山反季节蔬菜主要筛选并推广了白萝卜、胡萝卜、白菜、番茄、辣椒、甘蓝、西兰花等20多个品种;地方特种蔬菜重点开发了凤头姜、山药、白皮大蒜、葛仙米、大头菜、高山芸豆、地牯牛、洋荷、香菇、黑木耳等10多个品种;山野菜主要开好薇菜、蕨菜、野葛、香椿、鱼腥草、鸭儿芹、龙芽葱木、野蒜、青蒿等10多个品种。各品种因优质、富硒及反季供应广受青眯,满足了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二、依托板块其地扩大规模为了扩大特色蔬菜生产规模,提高效益,恩施州立足地方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打造高山反季节蔬菜、地方特种蔬菜和山野菜三大板块基地。通过板块基地建设,示范带动全州蔬菜产业发展。一是政府加大投入。1998以来,州、县两级政府着力扶持了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蔬菜板块基地建设将每年预算财政资金的0.30.5%用于特色蔬菜板块基地建设。利川齐岳山甘蓝、来凤绿水凤头姜、利川团堡山药、巴东野三关白皮大蒜四大基地均已达到1万亩种植规模。二是吸引民间投资。财政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注意发挥企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建基地的积极性。他们以投入技术和资金为主,农户投入土地和劳动力,双方签订种植合同,企业、协会和合作社实行保护价收购产品和包销。如鹤峰燕子薇菜、中营高山蔬菜,恩施大山顶萝卜,双河大白菜,巴东绿葱坡萝卜、建始龙坪高山蔬菜等基地,规模都在1万亩以上,面积最大的有1.5万亩;三是高标准建立一批示范样板。近五年来,该州利用国家、省有关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建成标准化示范基地20多万亩。其中,恩施沙地辣椒、利川福宝山莼菜、咸丰二仙岩高山蔬菜等基地,规模均在1万亩左右。目前,全州有30多个乡镇建成了集中连片的生产基地群。三、依靠龙头企业实现加工增值现在,市场消费趋向正在向净菜、半成品菜和成品菜转变,蔬菜的采后处理加工越来越重要。该州重点培植龙头加工企业和加工经营大户,研究开发丰富多彩的加工制品,促进蔬菜加工转化,产业化经营发展迅速。2007年特色蔬菜订单面积达60.0万亩,占总规模的75%。一是引进外地客商到主产区办企业。州政府先后制定了恩施州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恩施州关于坦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意见及土地流传、市场流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客商到恩施投资。如巴东绿葱坡引进宜昌老板建成绿野公司,年生产加工高山蔬菜2万吨,实现产值1200多万元,带动农民1.2万人脱贫。二是培植本地企业,形成加工企业集群。按照“政府引导、优先扶持”的原则,通过企业资产重组、企业联合,依靠扶贫项目、招商引资和吸纳民间资本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先后投资1亿多元,培植了湖北长友、建始花果山、恩施巨鑫、利川奥龙、天佛、咸丰发夏、宣恩山利、来凤凤头、鹤峰双龙等45家龙头企业,加工能力和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有3家企业年加工能力超过万吨,湖北长友等9家企业年产值过1000万元。三是积极培育特色蔬菜品牌。目前,高山反季节蔬菜重点培育“硒之皇”、巴东“绿葱坡”、恩施“巨鑫创杰”等品牌;地方特种菜重点培育来凤“凤头姜”、鹤峰“长友”香菇、恩施“山里星”、利川“天佛|”莼菜等品牌;山野菜重点培育鹤峰“长友”薇菜、|“庆芳“系列山野菜、建始|“科佳”绿色香椿等品牌。2007年长友牌果蔬罐头荣获全省十大名牌农产品称号。四、应用标准化技术保证质量安全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和国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的提高,质量安全成为蔬菜产业继续发展壮魇关键。一是积极开展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研究。在高山反季节蔬菜方面,州蔬菜技术推广站和湖北民院生科院联合引进的大白菜“四季王”、萝卜“白玉春”、番茄“合作903”、辣椒“中椒6号”甘蓝“京丰1号”五大蔬菜新品种。二是以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三品”蔬菜为目标,在二高山、高山地区严格按照无公害、无污染的要求,广泛应用地膜覆盖、覆根育苗、沟厢种植、均衡施肥、精量播种、无公害栽培等六项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了蔬菜的质量安全水平。五、完善流通体系拓展外销市场该州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大力培育流通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基地批发、个体运销、集市贸易、直销配送、网上交易等各种形式多层次、多途经搞活蔬菜市场流通。一是将恩施官坡大市场升级改造成全国农副产品定点批发市场,作为销往全国各地的蔬菜商品集散地。在上涨曹安、杭州笕桥、长沙红星、广州江南、南昌深圳、成都龙泉、重庆盘溪及武汉白沙洲等沿海和大中城市的蔬菜批发市场设立销售窗口,挂牌成立销售办事处,组织批量销售。二是大力培育特色蔬菜产品流通企业。引进了武汉中百仓储、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福建超大集团、广州江南市场、厦门农产品市场等一批国内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就蔬菜品种、技术与销售市场对接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三是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流通经纪人队伍。在州蔬菜产业协会的指导和带动下,全州已成立蔬菜专业协会6个,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26个,共投资1亿多元建成40多家特色蔬菜开发企业和饭菜专业合作社、蔬菜协会。这些合作社在蔬菜销售、运输中起到很大作用,搞活了蔬菜市场流通。四是发展蔬菜外贸出口。该州组织20多家出口经营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与东亚及欧美建立起稳定的贸易关系。白萝卜、白菜、辣椒、甘蓝、西兰花等商山反季节蔬菜,薇菜、莼菜、厥菜、香菇等地方特种菜和山野菜走出国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