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阳小学“根基教育”实施方案.doc_第1页
北山阳小学“根基教育”实施方案.doc_第2页
北山阳小学“根基教育”实施方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山阳小学“根基教育”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创建首善之区、教育强区为统领,以新教育实验为指导,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抓规范、促发展、创品牌。全面构建“根基教育”锻造体系,培养全区中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终生受益的习惯、科学的思维方式,力争在“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读经典书、习个性文”诸方面夯实“童子功”。二、培养内容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读经典书、习个性文三、培养目标(一)说一口正确、规范、流利的普通话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是我们交流、沟通、提升修养的工具。全区中小学生要通过不间断地系统训练和自我强化练习,达到如下要求:1.初步掌握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知识,简单了解汉语拼音方案、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声调系统;了解语流音变、词汇、语法的基础知识。2.简单了解诵读的节律,如停连、重音、节奏、修辞手法的运用等。通过朗读、朗诵、吟诵,增强对诗文语段、语篇的理解、鉴赏和感受。3.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在口语交际时,做到语音正确,发音基本标准,语法基本规范,语调自然,表达比较流畅,感情真挚。(二)写一手规范、整洁、美观的方块字汉字是世界上最独特最有智慧的文字之一,重视书写习惯的培养是自古以来的传统。教师在教学中,加强专业指导,要激发学生对汉字的情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努力达到如下要求:1.书写时,有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能使用铅笔、钢笔书写正楷字;能够按照笔顺规则正确书写,做到笔画规范、结构匀称,字迹端正、整洁;能准确说出常用偏旁部首的名称。2.掌握汉字与书法的基本知识,能够领悟汉字笔画特点;能够使用毛笔进行书写,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注意行笔流畅、行款正确、讲究章法,有一定的速度、有一定的美感。3.倡导全科书写的规范性,注重布局的科学,注意字距行距的适度。应有的书写风范,体现在平时作业中,要注意字迹的规整清晰;体现在卷面中,要注意整洁、匀称、端正、美观。(三)阅读经典、积累升华,做有根的人阅读古今中外经典书籍,诵读积累经典诗文警句,是提高文学素养的必需。各学校要在前期“书香校园”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学段重新梳理阅读、诵读经典篇目,力求主题化、系列化、多元化,在经典阅读中培养语感、丰厚学养、健全人格。通过不间断地浸润,让学生达到如下要求:1.具备一定的阅读力。在阅读时,让学生经历初读、复读、熟读、美读的历程,提高默读、略读、速读、浏览的能力;在阅读实践中,用朗读、朗诵、吟诵传递对文本的感受和顿悟,进而学会基本的概括、归纳、复述、鉴赏和批注等能力。2.拥有一定的阅读量。不同学段要有不同的阅读量,指导每一个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对精读、博览、广诵等阅读内容、阅读量有一定的预设。学校通过科学系统的阅读考级来激励学生“鲸吞式”阅读,以阅读数量的递增来提速阅读力、思考力、欣赏力。3.拥有一定的积累量。在经典阅读的同时,让学生多做反思、积累,每一天、每一周都要有明晰的累积,或背诵或摘抄,一句名言警句、一首古典诗词、一段国学经典、一篇故事传记、一则读书日记或笔记,都可成为孩子们精彩阅读的足迹。(四)自由、快乐的写作,焕发个性的光彩写作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训练,它以阅读为基础,以主观敏锐的观察、感触为辅助,以字里行间的才情来考证写作素养。这项训练,曾陷入程序化、成人化、随意性、假话空话的误区。面对更加追求真我和自我实现的一代新人,面对纷繁、复杂、多彩的时代,广大中小学教师要切实转变过去的程式化教学,重新更新写作的教学目标、流程及评改方式,开放时间、空间、内容、形式,激发和唤醒学生的个性、思维和情感,关注和激励学生的才思,按照“自主、需要、真实、创新”的写作原则,让学生写真话、述真情、表真意,即“我口说我话,我手抒我情”,努力达到如下目标:1.回归生活。指导学生聆听窗外声音,多留意生活、体验生活、挖潜生活,多角度地观察,发现其丰富性;让学生多亲近大自然,增进人生阅历;让学生多走进图书馆、阅览室,多读书,读好书,激活思维;让学生健康上网,关注社会热点、焦点,用灵魂与社会对话,形成个性化的写作思维。 2.自主写作。要唤醒学生的写作热情,鼓励其不拘一格,以量的累计促其质的飞跃。写作时要特别肯定其思维的独特,表达的新颖,语言风格的多样;要重视其独特而细腻的感受,真实地描述真情实感,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教师还要特别引导其克服颓废的、功利的个性追求,形成健康的人格。3.在实践中学会写作。对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度,要在经典的案例评析中,抓住取材、构思、立意、起草、修改等环节对学生进行写作知识地渗透和引导。要珍视学生在自我修改、相互评析中提高写作能力。四、实施步骤“根基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持久、连续地推动。大体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4年1月-2月)召开“根基教育”动员会、共识会,全面部署推进工作。要通过对实施方案的学习,认真开展“根基教育”学习讨论活动,充分认识到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好习惯润泽生命”的重要意义。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4年3月-2016年10月)1.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根基教育”领导小组:组 长:吕务坤副组长:吕继凤组 员:赵文海 倪凤华 刘洪玲 宋宝荷2. 通过诊断性检测和问卷调研,分析各班学生在“写字、口语、读书、习作”等四个方面的分布趋势,以利于下一步的分层跟进指导;综合分析四个方面的基本概况,找出较薄弱的项目作为重点推进的突破口。3.教师与学生的技能培养要同步。关注、培养学生的过程也是教师基本素养提高的过程。以“根基教育”为契机,关注每一位教师不同素质的提升,要掀起新一轮的教师素养大比武的热潮。4.加强与区教研室核心团队的联系。及时关注区教育网上相关信息资源。5.及时组织学习交流,开展各子课题研究,实践、完善、修订“根基教育”实验方案,及时总结经验上传至区邮箱。区教育网有“根基教育”专题栏目,要及时关注,学习借鉴和共享。6. 要做到“根基教育”进家庭,让家长参与其中,形成教育合力。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对家长进行多形式的引导,大力提升家长基本技能,以利于积极配合工作的开展。第三阶段:成果展示(2016年11月-2016年12月)对学校“根基教育”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诊断性评估,全面总结学校实施情况,收集、归纳、整理相关资料,形成特色经验。五、具体措施1、研发课程,夯实根基。立足学校实际和教师专长,根据整体性、实践性、浸润性等特点,积极整合和研发有关写字、说话、阅读、写作等四个方面的课程,系统规划,分级分学段逐步实施,有主有次,渐进式推进。2、有机整合,科学实施。完成“根基教育”锻造目标,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有机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根植于教学常规基本规范中。学校规定用中午12:501:20半小时时间推进根基教育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