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中来到音乐中去.doc_第1页
从音乐中来到音乐中去.doc_第2页
从音乐中来到音乐中去.doc_第3页
从音乐中来到音乐中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音乐中来 到音乐中去案例主题: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案例背景:这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首堂课,它的任务是让学生懂得音乐教育是什么?是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如何提高?就要使学生参与到音乐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教师是参与者、合作者;从开放式的课堂布置,到民主平等的授课形式,都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体会音乐、感受快乐、从音乐中来、到音乐中去。发动-启发感知体验深情的音乐,引入新课;一、观看朝鲜族的服饰、乐器(长鼓)、舞蹈的音视频资料;出示图片a.欣赏朝鲜歌剧卖花姑娘的春天年年到人间。教师提问:同学们听这首歌表现的是什么?而歌曲的情感又是怎样的?生:这首歌是表现春天的,但是又有一些悲伤;生:春天应该是朝气蓬勃的,为什么有一些辛酸;师:这部歌剧是描写朝鲜被日本侵略时哲勇一家不幸的遭遇,刻画女主人花妮上街买花的形象,所以这首歌中的春天是悲伤的。b.“同学们,今天老师跟大家做个游戏,如果一个字拍一下手的话,应该怎样拍啊?”X(和音乐一起拍同学们可以打出“X X X”的节奏,学生拍教师在黑板上记录)。教师做示范,“X X . X ”由同学们判断,同学们又会很快说出老师打的对。(用同样方法做整个一段的记录,使学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可以用耳朵辨别不同节奏型。)教师在黑板上记录下所有的节奏,接下来同学们跟老师一起从头到完整地打一遍。c.老师用幻灯在大屏幕上打出春天年年到人间的全部曲谱,与学生一起用“a”来哼唱出旋律;一边打节奏、一边哼旋律。(这样来完成这部作品)提出问题:这是哪个民族的民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生:朝鲜族、节奏比较慢;生:朝鲜族、是三拍子的音乐;生:朝鲜族、具有摇摆和起伏性;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三拍子本身的强弱规律就有着旋转、摇曳的律动,天生就有舞蹈的性质,表现一些轻巧、优美、诙谐、田园、安详的气氛和情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行动 -体验提高二、1872年,一位奥地利音乐家应邀到美国波士顿主持一首圆舞曲在世界和平大会上演出。参加这次演出的合唱人数竟多达两万人,伴奏乐器多达一千零八十七件。他担任合唱总指挥,下设一百多名助理指挥。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这首圆舞的名字吗?生:约翰 .施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师:他是同名父亲的长子,也是施特劳斯家族最杰出的代表,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他的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父”。其代表性的圆舞曲是蓝色的多瑙河,被誉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互动 -相得益彰播放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同时请学生思考,教师提问:乐曲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欣赏结束)生:乐曲在描写一副美丽的画面,从头至尾都充满了热情;生:好像是舞曲,一种非常非常轻盈美丽的舞蹈;生:一种摇摆、旋转的舞蹈;师:圆舞曲又名华尔滋,也是一种三拍子的舞曲。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蹈。起初流行于维也纳的舞会上,十九世纪风行欧洲。以施特劳斯的佳作蓝色多瑙河最为著名。它有快步和慢步两种。其特点是节奏鲜明,旋律流畅,不象小步舞曲那么温文尔雅。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它是约翰 .施特劳斯近一百七十首圆舞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也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的传统曲目,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2003年维也纳金色大厅的精彩演奏。教师提问:两首曲子有哪些区别?又有哪些相似之处?生:一首是乐曲、一首是歌曲;节拍都是三拍子;生:一首是朝鲜的一首是欧洲的;同样具有起伏性;生:所要表达的音乐形象不同,它的情绪、情感也有区别;师:这首曲子创作于1866年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惨败。为了扭转市民低沉的情绪,作者受维也纳男声合唱领导人赫贝克的委托写作象征维也纳生民活力的圆舞曲。完整地欣赏全曲它也是三拍子音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随着音乐一起来起舞?设计意图:在每一段音乐欣赏前先围绕音乐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提出问题和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和要求去欣赏,引导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展开积极的思考,充分发挥想象,促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去理解音乐,感知音乐,提高欣赏水平。既考查了学生的感知力和听力,又在之后欣赏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音响中,更熟悉和理解了这首作品,体会出音乐的美感。案例评析:音乐中的节拍、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但音乐也是人们对情绪、情感的表达,我充分考虑了本课在今后课堂的联系和延续性,并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等要求。打破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力求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平等、合作”的课堂教学体系,设计出开放式、综合性的新课堂结构,并充分利用现有音乐资源,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使学生沐浴在美的音乐中、美的画面使他们懂得音乐不仅是民族性的而且是多元性的,与世界文化是相通的,尽管我做了大量的动员工作,但学生还是有一些羞涩,没有一个人主动站起来与音乐同时起舞。高一新生具备的音乐素养日渐提高,但由于我对学生的能力有所担心,课堂的主动权不敢大胆的、完全的交给学生,这就使学生的创造力受到扼制。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取多种方式,层层引导,步步渗透。转变学生以往被动学习的习惯,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 可惜,我没留给学生太大的空间来发挥它美的创造力。课后反思:虽然是很简单的打节奏、哼唱旋律,但是我的学生一直到高中应该系统地学习音乐鉴赏的阶段,才明白什么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但又令我十分欣慰的是学生爱音乐、对音乐有兴趣。虽然是第一次课,但是其课堂效果和我预期的基本吻合,教学内容也不是照搬教材的,我认为让学生领悟我的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