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课.docx_第1页
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课.docx_第2页
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课.docx_第3页
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课.docx_第4页
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课.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内容摘要:让学生喜欢课文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认为教师可从初中语文第一课、教学风格、学生生活、课堂观念、激励方法五方面来关注学生,创造民主平等、轻松自然的语文课堂,从而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并能自觉学习语文。关键词:喜欢 第一课 教学风格 学生生活 和谐 激励语文是鲜活的文化符号,是灵动的生命载体,而语文课则是传承文化、高扬生命风帆的舞台。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不断交融的今天,我们只有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培养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才能使他们树立起自觉学习语文的信心,从而不断发扬光大我们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一、未成曲调先有情上好初中语文第一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当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即将带领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开始新的语文学习时,他绝不会让学生立即踏上漫漫苦旅,而他要做的,则是出发前的准备与鼓动工作。首先,教师本人要表现出对语文的极大热情,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用温和亲切的态度亲近学生,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这一目标通常可以利用教师的自我介绍来达到。比如我在初一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我常这样介绍自己:同学们,大家好,我叫李永俊,李白的李,虽然没有李白的酒量和才气,但我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学生表现出疑惑不解)。永远的永,英俊的俊,但大家别以为我永远英俊,其实我很丑,你们看,我单单的身材,瘦瘦的脸庞,卷卷的头发,鼻梁上还镶着一副大大的眼镜,将整个人拉扯得一点都不协调(学生微笑),因为我头发有些卷,同事们常开玩笑叫我卷子马,我就唱起“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因为我很瘦,所以同事们常叫我电线杆,我便自我解嘲说“梅花影瘦有神,柳树体媚无骨。”(学生大笑)大家别看我瘦,可我非常喜欢体育运动,如果有机会,我将向大家挑战篮球、乓乒球、羽毛球(不少学生高呼“好的”),但我更喜欢和大家在语文的海洋里遨游,在刚过去的暑假里,由于送走了毕业生,心里老是空空的,现在好了,看到你们活泼的笑脸,看到你们求知的目光,我又踏实了,让我们为相聚在金秋,相识在实验学校而喝彩吧!(全班掌声响起)在这个介绍中,我以姓名作文章,以身材长相为笑资,以兴趣爱好作诱饵,以本职工作为寄托来获得学生的信任,这种情感的交流,让学生了解了我,也让我更好地走近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能有的教师人认为,教师不能暴露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其实不然,承认自己的缺点,别人不一定认为是你的缺点。其次,在第一节课上要告诉学生学习语文的原因,学习语文的条件,学习语文的内容,学习语文的方法。许多学生学习语文感到无所适从,盲目困惑,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找到学习语文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出路。通常情况下,我是让学生回忆小学时学习语文的方法,并讨论、交流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然后进行归纳总结:第一、学习语文的原因,它是继承、发扬祖国传统文化的需要,是人高质量生存的需要,是人精神追求的需要,是学习其他课程的需要。第二,学习语文的条件,一要做到“思”,只有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才能迅速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理解产生这一现象或这一局面的原因。二要做到“静”既要保证外部环境的安静和内心的平静。当外部环境无法保证时,自己应完全沉浸到作品中去,同作品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俗话说“心静则灵,灵则慧”,那语文学习将事半功倍。第三,学习语文的内容,一是要学会说话,因为说话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首要条件;二是要学会阅读,这是一个在当今信息量极度膨胀的社会所必需掌握的生存技能;三是要学会写作,这是同学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四是要学会做人,即通过感受文章来形成自己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第四,学习语文的方法,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其实就是方法和技能问题。我总结的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是:听说读写,五官开放。加强积累,百炼成钢。以上两步工作,学生从感性上接受了老师,从理性上认同了语文。这样,语文课的课内课外活动便能顺理成章地开展了。二、众芳摇落独暄妍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指在相同的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思想品德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有风格的。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家才是美的”。同样,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学才是美的。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呢?首先,教师要锤炼自己的语文基本功,基本功扎实了,才能在语文课上运用自如,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将字写得美观,将话说得动听,将文读得有情,教得有味,所以,教师也应不断加强语文学习,只有不断的吸收新知,更新知识储备,学生才能不断喝到“源头活水”,从而展现自己的教学风采。课余练练书法,听听音乐,读读新闻,背背诗歌,写写感受,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会在不知不觉中积淀,教学中就能挥洒自如了。这是语文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关键要素。其次,教师应选择与自身素质和个性相近的教师的教学技艺作为模仿学习的对象。“个性决定风格”,这是艺术创作的一条原则,同样适合教学风格的形成,鲜明的个性让教师形成独特的教学气质,从而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亲近、尊敬老师,这就要求教师在穿着、打扮、言语、举止诸方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宜妖冶、妩媚、做作。所以,教师应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扬长避短。然后向与自己个性相近的教师学习,书法家认为,临摹是书法艺术的必经之路,同样,模仿与学习别人的教学方式方法,也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必经之路。 第三,教学风格是教学语言、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因素的综合体。教师是以语言为手段传授知识、激发学生思维,并引导他们迅速进入理性思考,继而获得领悟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故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简洁明了、符合逻辑;教学过程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学生需要、课文特点随时调整教学思路,让学生感受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教学方法更不能因循守旧,要不断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常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不断改变教学策略。总之,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性格特点、兴趣特长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学生信服你,认为你是他在求学经历中遇到的最好的语文老师,你是他心中的偶像,值得钦敬。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团结在你的周围,围绕在你的指挥棒下,学生的潜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教学工作就会得以顺利开展,教学质量就会得以提高。三,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要立足学生生活语文课的教学,虽有教材作为蓝本,但由于各地区的差异较大,学生有时可能对文本中的环境、人物等比较陌生,由于“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要求教师敢于跳出教材,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寻找例子,以帮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课文。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把文本还原成场景,在生活场景中学生才能体验到生活的意蕴,当生活场景形成后,我们可以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让文本的生活经验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接触、碰撞、交流,从而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课文,通常可以通过再现词语、动作演绎(比如教学背影“望父买橘”的情节)、角色体验(比如教学羚羊木雕)等方式来实现。再如诗歌教学中“意境”的教学,这是一个难点,如果不凭借学生的生活体验是很难突破的。一般是学生熟读诗歌后,抓住诗中写景的词句进行场景再现,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的一幅画面,然后由学生用尽量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再结合写作背景、诗人遭遇等体会诗人情感。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支小令前三句不着一个动词,全由景物构成。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将时令、地点、事物组合起来形成画面,然后抓住这三个要素的特征(枯、老、昏、小、流、古、西、瘦)进行语言重组,最后再把“人”这个关键要素融入已形成的情景中,主旨就很自然地凸显出来了。又如写作教学,不管是记实作文还是想象作文,取材都来源于生活。所以,作文教学不应侧重写作技法的指导,而应在学生的素材搜集上下功夫,素材来源于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一般来说,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学生,其作文总是真实的、充满活力的、令人回味的。“真实的力量在于感人”,故写作应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多观察,详细地占有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要自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因此,语文课要立足生活,关注学生实际,做到语文讲读生活化、语文训练生活化、语文教育生活化,这样,学生才愿学语文,好学语文,乐学语文,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体验生活并磨砺人生,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阐述的是同样的道理。四、绿杨宜作两家春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和谐的课堂,是新型的课堂教学观,它针对每一位学生,促进他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首先,语文课堂要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觉、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而以往的教学只重视前者,忽视了后者。因此使多数学生感觉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使课堂失去了吸引力,学生的学习是被迫的,因此新课程强调建立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体现在教师引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而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有组织有计划地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性上,所以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形式指导和组织教学活动,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和学生做朋友,耐心倾听来自学生不论是正确与否的答案,参与小组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坦诚同学生交流。把自己的感情融进作品中,融进讲述中,融进交流中,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在学习语文知识、整体感知课文的同时,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找到师生感情的“共振点”,当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学生便心领神会时,那就达到了“诗意语文”、“诗意课堂”的境界,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也莫乎于此。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自然愿意亲近老师,语文课堂上传授知识、组织活动便如鱼得水了,古语中的“亲其师而信其道”说的就是此理。其次,教师要善于寻找趣味因素,营造宽松的语文教学环境。语文是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作为一种工具,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挖掘增加课堂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因素。一是善于抓住时机,化凝重的话题为轻松的话题。比如我在教说“屏”一文时,正在引导学生分析杜牧的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凄美的秋夜,冷清的烛光,失意的宫女,多美的意境啊。这时一个学生手捂鼻孔,扇动书本,还大声说:“老师,有人放屁。”面对此景,只有冷处理了,结合刚才的诗,我说:“放屁,多俗的词啊,你不是正在轻罗小扇扑流萤吗?”这时,全班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于是巧妙地化解了一场尴尬。二是抓住课文中描写生动、传神的词语或句子进行表演,比如表演“圆规般”的杨二嫂,孔乙己的“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一文大钱”,既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感受了人物形象,又调节了课堂气氛,使课堂张弛有度,轻松和谐。三是讲述中适时穿插故事或播放音乐,让学生在一节课的语文之旅中寻找一个心灵驿站。比如讲“双关”的修辞,我常以苏轼和佛印和尚的对联佳话“狗啃河上(和尚)骨,水飘东坡诗(尸)”为例;讲戏剧“潜台词”常以“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隐含的“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为例;学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以战争为主题的文章后,我教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学生拍手称快,在电视剧大长今热播时节,正值2006年春季入学,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作动员讲话时,我这样说:“愿同学们在这姹紫嫣红的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经过你们的辛勤耕耘,我相信一定会创造一个个美丽的神话。”然后,播放大长今主题曲希望和电影神话的主题曲美丽的神话,那节课上,说者有情,听者动容,达到了很好的动员效果。五、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激励在课堂上延伸激励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教学技巧,使学生以自信、自强和进取的态度完成学习任务。恰当地运用激励性教学原则,将使学生产生无限的求知欲,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泼的状态,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选择语文综合能力强的学生作语文科代表,便于帮助差生;可选择在写字、演讲、作文等方面有专长的学生进行示范表演;还可以在班上设立进步最快奖,以鼓励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二是问题激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在课堂上提出一系列引人入胜的问题,以造成悬念,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如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在教孔乙己时,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孔乙己是充满喜剧的悲剧?在思维的跑道上,这种矛盾性问题就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着学生。三是竞赛激励。教学中,引进竞争机制,可增强学生力争上游的自信心。我校一位语文教师在单元复习时就善于运用这种方法,他先将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归纳,通过幻灯,以猜谜、填空、选择、判断、简答、成语接龙等题型,以小组单位组织参赛,实行优胜组加操行分的办法,由于问题多、符合学生实际,所以学生参与积极性非常高,达到了寓教于乐的境界。四是“下水”激励。“下水”是我的作文教学法,“下水”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在同一文题下进行写作,它便于提导学生,也符合新课程理念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工作之余,我常写一些小诗以自娱,我认为,这是一个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如我在教学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