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柳宗元园林山水散文中的美学特征 摘 要:生活在中唐时期的文学家柳宗元是山水文学代表名家之一。他创作的园林山水名篇脍炙人口,大多写于他被贬于永州之后,其中典范之作为永州龙兴寺东丘记、钴潭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等。作品中既有借美好景物意象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对自己心境的描写,表现在极度愤懑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以精巧的语言再现自然美。本文以永州龙兴寺东丘记为例,探讨其园林山水文章中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柳宗元;园林山水;美学特征 人类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不断地对第一自然进行改造,不断地创造出适合心意的第二自然园林。园林是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体现,也是人类心灵理想的憩所,人们熟悉园林且热切向往园林生活。园林清静而自然,诗意而浪漫,既体现着人们物质层面的需求与理想,也体现着人们精神层面的诉求和渴望。 唐代是园林的全盛期。这一时期,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都迈向了新的台阶。长安志?卷六?西内记载唐代皇帝的御苑太极宫:“延嘉殿在甘露殿西北,殿南有金水河,往北流入苑;殿西有咸池殿。廷嘉北有承香殿,殿东即玄武门有紫云阁,阁西有南北千步廊舍,南至尚食院西,北尽宫城。阁南有山水池,次南即尚食内院。紫云阁之西有凝阴殿,殿南有凌烟阁。”由此可知太极宫内的苑林区水池相交,并且构成水系,围绕着这水和池建置一系列殿宇和楼阁。唐代的私家园林较之魏晋南北朝更为兴盛,普及面更广,艺术水平在上代的基础上又有所提高。中原的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民间造园之风甚行。譬如长安,据画墁录记载:“唐京省入伏,假三日一开印。公卿近郭皆有园池,以至樊杜数十里间,泉石占胜,布满川陆,至今基地尚在。省寺皆有山池,曲江各置船舫,以拟岁时游赏。”而唐代不仅是园林发展的时期,更是诗歌散文发展的时代。文人经常写作山水诗文,对山水风景的鉴赏普遍都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水平。许多著名的文人担任地方官职,出于对当地山水风景向往之情,并利用他们的职权对风景的开发多有建树。例如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内,曾对西湖进行了水利和风景的综合治理,使西湖得以进一步开发二增添风景的魅力,以至于白居易在离任后仍对之眷恋不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公元806年,经过八年“安史之乱”的唐朝还没有从中恢复元气,朝堂之上便有大臣提出主张对内进行改革。以王叔文、王?晌?首的“二王”集团提出“抑制藩镇势力,重建中央集权”、“抑制宦官势力,夺回国家军权”、“惩贪鄙,用贤能,免苛征,恤百姓”等主张。柳宗元参与了这次改革,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此次改革伴随着宫廷政?流产而亡。王叔文、王?傻热司?遭贬职,柳宗元受牵及也被贬为永州司马,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永州生活。这篇永州龙兴寺东丘记便是在柳宗元刚到达永州时所写,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于园景美学的探讨。 1 小巧奇异 柳宗元到达永州之后,没有官所。唐代寺院有接纳客居的习俗,他起初就寄宿在龙兴寺之内。据说这里是三国时代名相蒋琬的故宅,吴国司马吕蒙也曾经居住过,后来改成了寺院。这所寺院比较破旧和荒凉,柳宗元刚入住的时候,寺内“凫鹳戏于中庭,蒹葭生于庭筵”,寺外是一片丛林乱石,人迹罕至。他所住的西厢房只有北窗,卑湿闷热,光线暗弱。这使得他对“郊野之地”非常感兴趣。在永州龙兴寺东丘记的开头,他便对“什么样的地方适合游览”的问题作出了回答:“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 开阔通畅与幽秘深邃的地方最适合观览游玩。因为开阔通畅的地方“虽增以崇台延阁,回环日星,临瞰风雨,不可病其敞也”,空间大的地方可以看到许多风景,也可以增加庭阁供人们好好欣赏。而幽秘深邃的地方则“因其奥,虽增以茂树丛石,穹若洞谷,蓊若林麓,不可病其邃也”,幽深之处,增加怪石和树丛,形成重叠的效果,可以让游玩趣味大增的同时,也不会使幽秘的特点削弱。 而柳宗元在文章的第二段介绍了寺院旁边的东丘:“今所谓东丘者,奥之宜者也。”从中可以看出,柳宗元颇为赞赏与喜爱的则是“奥如之地”。他参与设计,又亲自种植树木和花草。等到花草树木成熟之时,就成了“曲径通幽”之地。在作者看来,“水亭狭室,曲有奥趣”,地方虽小,还是有很多值得探访的地方。纵观柳宗元的山水散文,大部分是贬谪永州期间,“既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这种情况下,他的生命状态无疑是沉郁的,“惴栗”的。与此相适应,其特征大都是小巧奇异的。因为遭受贬谪,作者只求在这小巧幽深之处得到一个“藏身之所”。这里没有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也没有使人忙碌的案牍之类,在这个地方,能够“暂得于己”。例如仅一亩方圆、“可以笼而有之”的小丘;“其清而平者且十余亩”的钴姆潭;“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的石渠;“倍石渠三之一”,“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的石涧等。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寄寓这小山小水之中。 2 清幽宁静 永州地处湖南南部,地势西南高,东北及中部低,有潇、湘二水在此汇合。而龙兴寺建在高地之上。虽然柳宗元的住所环境比较恶劣,但他自己在卧室的西边开了一扇窗,便可从窗中眺望西山与湘江景致。即使是可以骋目远眺极景,作者还是会感觉到有所“阙焉”。他向往的是“奥如之处”,如此之景还是不能满足自己,所以作者自己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小园林于寺院的东丘之上。 陈从周先生曾经在说园中写道:“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且要具有画意。”这东丘本是“弃地”,作者在得到它之后,“凡坳洼坻岸之状,无废其故”,并没有改变它原来的面貌,反而因地制宜。随后又种植植被为其遮荫。在种植树木上,作者也是精挑细选,种植了桂树、松竹等品种,可谓是“几三百本”。在树木成熟之时,这些植被相互映衬,参差不齐,形成了一幅风景画。“?a入绿缛,幽荫荟蔚。步武错迕,不知所出。温风不烁,清气自至。”低头走入丰茂的林丛中,四周草木繁盛绿荫浓密,温和的风不时吹拂而来,清新的空气也随之而至。这宁静之处使作者感到心旷神怡,似乎把烦恼全部抛去。正是柳宗元喜欢山水园林,便纵能享受幽静清冷的境界带来的乐趣。他所到之处,几乎总是渺无人迹,不是“弃地”就是“永之人未尝游焉”。他黯然神伤地专爱探寻这种幽丽奇处,从中找到了亲切的知己,得到无穷乐趣:“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3 境遇自比 柳宗元园林山水散文的情感表达方式处于一种“显”的状态。这种状态中最容易用的表达手法就是“比”,所谓比,“是以某一自然景物,有意地与自己的境遇,实际是由境遇所引起的感情相比拟”。由于他际遇坎坷,以待罪之身被流放南方,因此,他看山看水时总被主体的痛苦所困扰,便不自觉地有意以山水之遭比自己之遭,山水的命运自始自终与他自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通观他所有的山水散文,那种自怜自伤的寂寞之情总是不可遏止地流露在字里行间。 在永州龙兴寺东丘记的末段,作者写道:“丘之幽幽,可以处休。丘之?,可以观妙。溽暑遁去,兹丘之下。大和不迁,兹丘之巅。”自己的小园虽然处于幽深之处,却可以作为闲暇休憩的场所;弯曲回折的小径,可以让人仔细观览风光。夏暑之际,可解烦热,且和气万年不变。这样的地方,光是听着就令人心向往之。作者在描述之中对其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但在作者看来,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这样的地方是美妙的:“然而至焉者,往往以邃?椴薄?“奥乎兹丘,孰从我游?”景致虽美,却无与游者,因其境过清,唯我一人独爱。作者的处境也和这所小园一样,独在这东丘之上,寂寥、凄清、无人陪伴,所以与之产生了共鸣。不独是这篇如此,几乎篇篇都明显露出牢骚和自伤之情,既然未能受到别人的“知遇”,而又无力给别人以“知遇”,故只好在与山水为伍中,时时以山林的“知遇”为己任,这的确是柳宗元山水散文“显”的抒情方式。 纵观柳宗元的一生,最为失意之时是在永州的十年之中,但最为得意之时也在永州十年。这十年他远离官场,与山水为伴,寄情山水,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世外桃源。就像他在永州龙兴寺东丘记中所描绘的“奥如之处”与“旷达之所”。从这篇来看,此不乏享有三种美学特征:小巧奇异、寂静清幽、情境自比。柳宗元在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草亭记提出他对于美学的著名论断:“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些特征与柳宗元自身的境界与心境分不开的。虽小巧,但以小见大,能享山水之乐;虽清幽,但静中有道,能禅坐冥想;虽境遇受困,但困中存径,能创天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显然柳宗元已将情与景结合起来,如此再反观此篇,便觉舍形悦影 ,以文入景,令人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宋敏求.长安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1. 柳宗元.柳河东集M.上海:古籍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装材料考研真题及答案
- 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操作工适应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煤质化验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机械测绘真题讲解及答案
- 农发行松原市扶余市2025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初中英语闽教试卷及答案
- 日语专四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焊工培训试题及答案
- 特种气体生产工数字化工具故障处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空调器制造工出勤率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 热电厂输煤作业安全培训
- 形成性评价指导性规范:SOAP病例汇报评价
- 燃料电池+基础理论动力学+热力学+研究方法
- 高等数学教材(文科)
- 歌词:半生雪(学生版)
- 九江学院学位英语往年考题
- 药品不良反应培训试题
- 2024-2030年中国纳米晶软磁材料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五级保健按摩师(初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下(判断题)
- JBT 6064-2015 无损检测 渗透试块通.用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