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用字误读现象调查分析及对策摘要: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社会不同行业的人对汉字出现一些误读现象,我特对汉字误读现象进行了调查。意在了解调查社会不同层面的人在汉字误读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对症分析、找出原因、提出对策。 开题报告 关键词:汉字误读调查;问题分析;相应对策 引 言 香港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曾说过:汉字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汉字是中国的另一大发明,其意义和价值不在自然科学的四大发明之下。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常听到社会上不同行业的人,对汉字出现误读现象。如有的领导在大会上讲话读错字,媒体、广播中、报刊书籍中的错别字等,这些都令人深感不安。我特对社会不同层面的人在汉字误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调查、对症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对策。 一、调 查 (一)调查对象、分类: 调查选择的对象我院2008级大、中专部分班级学生(专业的分类有小教师范专业100、计算机专业100、英语专业100、艺体专业的学生100);中小学在职培训教师100;新闻工作者60(播音员、记者);公务员40(主要为机关干部)。总人数600人。 (二)调查形式、方法: 调查的形式:确定调查的抽样单位,被确定的层面,充分考虑其代表性,发出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50份。调查命题的方法,依据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的词汇表一和表二规定的词汇。从表一中选择150个字,从表二中选择50个字,另选择20个姓氏用字,要求给100个单音节字注音并给加点字组词,给120个双音节字词注音。 (三)调查结果统计: 1、测试的结果显示:100个单音节字,120个双音字词,其中被误读的汉字就有33个。总错误率占16%。 2、其中多音、多义字的错误率高达28%。 3、特别是20个姓氏,地名的误读错误率高达35%。 具体见表 220个测试字词中的各类错误率统计总结大全 类型总结大全 字数开题报告 错误 比例 音近而误 60个 8个开题报告 13.3% 形近而误 60个简历大全 2个 3.3% 音、形皆近而误作文 30个 2.2个作文 6.6% 多音、多义而误作文 50个 14个 28% 姓氏误读 10个作文 3.85个 35% 地名误读 10个开题报告 3.15个 二、分析 汉字由于产生的历史久远,数量之多,形体变化之大,从调查结果统计对常见的误读现象分析如下: (一) 汉字的成因类型复杂: 汉字从自身的特点分析,构成复杂,存在着难写、难读、难记的特点,细细探究误读现象,主要有以下类型。 1、音近、音同而误读。从调查统计显示,因音近而误读的字相对较多,错误率高。这主要在音近字、同音字和形声字上。首先,音近字、同音字的误读,主要在于大多数人不了解正字的意义。有的错字(别字)和正字意义相近或有联系,有的相差甚远。如“肓”(hung )和“盲”(mng );其次,形声字的误读主要是有些人以形声字的声符来推读该字的读音,就往往出现了“秀才认字认半边”的现象。如“别墅”(sh)有的人读“别y”。形声字在汉字中构字率较高,数量多,但由于汉语语音的历史发展,形声字的声符表音作用已有很大的局限。由于古今音的差异,有些声符已不能很好的起到表音的作用。有人对7504个形声字作过统计,结果读音与声符完全相同的只有335个字,占总数的4.7%;可见绝大多数形声字的声符和本字的读音已并不相同。因此,不能完全用形声字的声符来推断该字的读音。 2、形近而误读:汉字中有一些字的形体与另外一些字的形体相近、相似、差别细微。尽管测试中出现误读的机率较低,但也应注意,多加细心,若稍不留心,就会出错。例如有的字是一半笔之差,“己j,已y,巳s”;有的字是多一点,少一点的区别,“戊w、戌x、戍sh”;还有的字是多一竖,少一竖的区分,如“候hu(气候、问候)侯hu(王侯将相),侯hu(地名:闽侯)”;有的是出头不出头的区别,如“矢sh、失sh”。由于平日不留心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才往往在读和用中把甲当成乙。 3、音、形皆近而误读。这类字中出现的错误率虽不算太高,但主要原因,往往因为错读字跟正字要么声符相同,要么形符相同。(声符相同前面已列举,不再多赘)形声字的形符表示一个汉字的大体义类,往往跟字义有关。如“赡”shn,是供给人财物的意思,因而与财物有关的字多从“贝”,例如“赡养”。而“瞻”zhn是看的意思,故大凡与看有关的都从“目”,例如“观瞻”、“瞻仰”。“谵”zhn,意为神志不清,说胡话。凡与说话有关的从“言”。例如“谵语”,“谵呓”。可见,今后凡遇到形旁相似的字可以“从形辨义,据词定音”。 4、文白异读而误读。“文读”为书面语读音,“白读”为口语读音。这类的错误出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对语体色彩分辨不清,不能准确据词定音而误。其二,对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审订后的规范读音不熟悉。我在调查中还发现,社会上许多人根本不知道国家颁布的“异读词审音表”。就连教师行业中的非文科专业的教师对之也知之甚少。可见,我们应加大语言文字政策及新成果的宣传力度。 5、多音、多义而误读。汉字中的多音字有许多。这些多音字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同义多音。如“谁shi(白读)、谁shu(文读)”,“流血(xi)(白读)血液(xu)(文读)”。其二,多义多音, 例如:“剥花生(bo)剥削(b)”。“琢磨”:zhu m,意为打造玉器、精益求精。zu mo为反复思考,探求之意。再如“和”字:“和平”(h)“和面”(hu)、和食(hu)“和诗”(h)、“和牌”(h赢牌)“暖和”(huo)变读为轻声。从调查可看出,影响汉字误读在语言层面上的主要问题存在两个方面: (1)多音字的“音项”复杂、难掌握(音项:指一个汉字有诸多项读音)。如上述的例字“和”共有5个“音项”,测试中错误多达2至3项。可见,多音字的“音项”类型越多、越复杂,人们掌握起来便越困难,造成的误读机率便越高。 (2)多音字的“义项”数量多,易混淆。如“种”字:作为动词用:“种(zhng)小麦”作为名词用:种(zhng)子作为姓氏读“种(chng)姓”音,有的人常把和两个“义项”混淆。我们在测试中遇到同类的问题较多。再如前述的“和”字的5个“义项”、“音项”也是同样易混用。另一方面影响汉字误读,在语音层面上的主要原因是受方音的影响。 (二)汉字读音中的从众心理 人们在认识事物中往往普遍存在着求简从众的心理。这种心理具体表现在汉字读音中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一部分人认为大多数人都这样读,那一定是对的。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吃不准的字,往往懒得去亲自查字典。有问别人“轻信他言”的习惯,结果造成汉字读音中的以讹传讹现象。譬如姓氏中“查”zh的读音,我在调查中发现大多错读成“ch”音,问之,则曰:“大家都这样读”。还有地名的读音,陕西省的“大荔”(l)县,许多人念成“大l”。把“济南” (j)读成“j南”,把“甘肃”( s)读成“甘s”等等。另一方面,这种从众心理还表现为遇到多音字、多义字往往选用自己最熟悉的,使用频率最高的“音项”、“义项”去代替其它。如“开拓”一词中应读 tu音。但在“拓片”一词中应读t音,可在测试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人注为tu音。 由此可见,在汉字的读音中的“从众心理”是不可取的。 (三)语频的强势效应 从认知方式来看,多音字有的“音项”语言运用频率较高,处于语频强势,有的“音项”语言运用频率较低,处于语频弱势,而这种语用频率上的强势与弱势会对多音字的读音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之为“语频强势效应”。.如果某个字的“音项”被经常使用,那么这个字则属于语频强势“音项”,它在人们的头脑中便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经久不忘;如果某个“音项”并不常用,则属于语频弱势“音项”,它在人们的头脑中便会印象淡漠,甚至毫无印象。在这种情况下,遇到语频强势的“音项”,人们自然会读准它,遇到语频弱势的“音项”,可能会造成误读,而误读的表现形式往往是用语频强势“音项”去类推语频弱势的“音项”。这也是汉字误读中的又一主要原因。 (四)文化素养的高低差异 正确的读准字音、规范的使用本民族语言也体现着一个公民的文化素养的高低。通过调查呈现以下特点:其一,教师、播音员、媒体记者、机关干部的认字用语规范程度明显好于社会其他行业。其二,师范专业类学生的认字用语规范程度明显好于非师范类的学生。其三,文科类学生的认字用语规范程度明显优于理科类、艺体类学生。 简历大全 三、对 策 根据上述调查分析,特提出对策如下: (一)对汉字的教学更应提出系统化、科学化的考核目标。 我国的汉字教学,从小学一年级直到高中,均把识字教学安排在课文篇目之中进行。但真正意义上的把汉字分类、逐级进行考核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国家应完善修订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员,理应达到的规定识字数量的等级标准。并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不同层面人员对汉字读音运用的规范程度进行培训和考核。继续加强中小学识字教学考核措施。对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识字教学要有数量和质量的考核和检测标准。针对易错读、误用的汉字,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整理出版专项工具书,制定相关内容,提出不同的训练目标和落实的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所有权保留买卖合同范本
- 数控铣床初级操作员考核试题及答案
- 简短合同制作练习模板(3篇)
- 2025青岛劳动合同
- 乡村民宿管家初级服务礼仪面试题
- 营销经理市场营销职称考试题
- 资产评估基础理论考试题集
- 后厨打荷岗位综合能力考试题
- 印刷高级工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题
- 药品生产管理岗位专业知识面试题及备考指南
- 【2025年】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 含答案
- 2025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公立医院引进21名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版廉政知识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中国二甘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2030分子诊断试剂集采政策影响与企业应对策略研究报告
- 感统训练知识培训课件
- 【《图书借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1000字(论文)】
- 2025贵阳市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第一批)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新教材】北师大版(2024)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 甲状腺功能判读课件
- 2025秋季教师分区电脑壁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