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预案设计单元主题导学课单元主题:走进祖国的千山万水课标依据: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阶段目标”中要求学生:要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本节单元导学课的设计,立足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第二学段阶段目标,根据四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本单元的基础知识作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教学目标:1.了解童话的内容,感受童话的语言,初步体会童话的特点,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有初步认识。2.采取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依据“自主学习提纲”,了解和把握本单元相关基础知识。教学重、难点:全面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明确学习要求,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单元学习提纲:一、 字斟句酌:(一)学习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文中的生字词,自主学习掌握生词,识记字形,理解词义。(二)闯关训练:1.认真抄写本单元“词语盘点”中所列词语2-3遍,听写1遍。2.巧辨组词:假( ) 族( ) 棉( )瑕( ) 簇( ) 绵( )3.小小变色龙(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饮 转4.找替身:(近义词)增添( ) 融化( ) 覆盖( )委屈( ) 凝视( ) 依照( )5.找对手:(反义词)明艳( ) 蜿蜒( ) 流动( )漆黑( ) 兀立( ) 扩散( )二、篇章交流:(一)学习要求: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二)闯关训练:1.古诗两首中,独坐敬亭山是人通过对( )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望洞庭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 ) 2.桂林山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桂林山:( )、( )、( );水:( )、( )、( )。 3.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了( ),接着写( ),再写( ),最后写( )。4.七月的天山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重点从天山的( )、( )、( )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三、资料积累:1.搜集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2.查找有关桂林历史文化、风景名胜、趣谈故事等相关材料。3.搜集有关溶洞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四、问题口袋:_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同学们,快乐的暑假刚刚结束,大家一定收获不小,有的走亲访友,有的外出旅游,包揽了祖国的名山大河,感受祖国的多姿多彩。本册的第一单元,作者就给我们大家一次旅行的机会,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相信会带给大家不一样的体验。二、检查预习,梳理内容:1.听写本单元部分词语,小组内检查纠错。2.小组内互查课文重点段落的朗读情况。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4.交流资料。交流预习学案中的相关知识,教师相机补充。三、布置本单元学习任务:1.教师布置本单元推荐阅读:(1)晨诵篇目:冬天的早晨(普希金)、稠李树(作者:叶赛宁)、窗边的树(作者:弗罗斯特)(2)阅读篇目:经典与阅读教材第一单元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拓展阅读的相关文章;2.语文实践活动:“走进美丽的大自然-秋游”,具体任务为:分小组制定秋游方案,组织秋游,秋游后各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上交流。五、课堂小结:(主备人:程美霞)教科书教学桂林山水预案设计课标依据: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阶段目标”中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句子.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理解、表达能力。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三、教学流程一.整体感知观察图画,说一说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中,你的感受?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1.检查词语(2)通过预习,说一说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3)小组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4)学生质疑问难。2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导入语:(复习旧课导入新课)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它以其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成为世界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成为外国人到中国不能不去的旅游区。在我们祖国的南方也有一个外国旅游者不能不去的地方,它就是以山水清秀闻名的桂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桂林山水。(板书课题)(2)出示彩图,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而后让学生感受。3出示图、结合课后题进行提问。(1)先整体观察,再部分观察。分部观察时先看水,后看山,最后把山、水和游人结合起来进行观察。(2)在分别看水和山时注意它的特点,边看边想象,用欣赏的方法看。(3)说说观察内容时要说出从哪儿看出来的?(桂林山水清秀玲珑,优美动人。漓江的水平静、清澈;桂林的山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有象山、老人山、骆驼山等,山围绕着水,水倒映着山,山水交融在一起;江面上几只小船青山、绿水、红花、小舟汇成一幅锦绣山河的美景。)(4)学生试说图意。请学生说说漓江的水。(深绿色的漓江水,从眼前伸向远方,平静、清澈。近处渔人的竹筏和小船,两只货船平稳地行驶。对岸几条木船静静地停靠着。远处有一只大船牵引着小木船正缓缓地开来。每座山在水中的倒影都平直清晰,山形、山色、山林都一一再现于水中。)请学生说说桂林的山。(近处的三座山,左边的像骆驼,右边像大象,中间的像老人;远处的山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这些山大小高低不一,颜色各异,色彩明丽,有的危峰兀立,有的怪石嶙峋,有的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请学生说说山水交融的情景。4图文对照,理解课文。(1)指名朗读课文。(2)分小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内容与课文中的插图配合、分别介绍了桂林山水的什么特点?你读懂了什么?(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介绍了漓江的水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理解并体会文章的美。(3)另外几节主要写什么?(课文的第1自然段讲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课文的第4自然段讲桂林的山水美,犹如一幅完整而美丽的画卷。)学习文章的写作结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4)指名朗读课文。5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练习朗读课文。(3)阅读相关阅读文章记金华的双龙洞预案设计课标依据: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阶段目标”中明确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学习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了解按一定顺序阅读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培养搜集材料、丰富课外知识的习惯。课前准备搜集有关石钟乳、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可以做成课件。谈话,揭示课题,初识课文你喜欢旅游吗?都游览过哪些地方?你到过浙江金华吗?那里有一个著名的溶洞,叫双龙洞。读读课文,今天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观光游览。听朗读录音。说说跟着作者游了一趟双龙洞,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引导细读,了解游览顺序导语:“就听一遍,大家肯定觉得不过瘾,现在我们来细细学习。”学生自读,要注意读准生字、理解新词,并用“”画出提示作者游览顺序的有关词句。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回答,师生共同讨论。学生总结游览顺序时,有不少学生会忽略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对此教师可设计提问:作者是由外洞直接进入内洞的吗?以引导学生注意从孔隙进入内洞的过程。并随机让学生读读这一段,注意正音,指导读顺,引导学生理解词义,如:仰卧、臀部、水程等词语。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游览顺序,板书画一幅简单的示意图。指导学生按游览顺序理清课文脉络。按游览顺序可分六段。(分别请6名学生来读对应的段落,注意不多读也不少读)课堂作业认读生字、生词并书写,遇到疑问随时发问。随机利用搜集的资料介绍双龙洞的石灰质岩石及其形成的石钟乳、石笋。学习第一部分:阅读,体会路上景色引导学生读中感受。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这位同学读出作者的心情了吗?”学生自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作者所看到的景物、当时的心情。再让学生个别展示朗读,点评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感悟课文写溪流的匠心。山中有花也有水。谁来读一读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你觉得作者对溪流的描写很有情趣,对吗?你从哪里感觉到的?(品味“时而时而”一句,体会几对反义词的妙用)讨论外洞特点,体会双龙洞的“雄”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春光美”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怎么来概括呢?请一名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洞口可用“宽”“高”来概括,外洞可用“大”字来概括,在简图上补板书:宽、高、大)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理解“突兀”:高耸,指山势高耸。“森郁”:树木茂盛繁密。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长得茂盛繁密。高山之上,树木繁密,很有气势,不禁使人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仿佛到了个大会堂,高高的石顶,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这里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下一句也是,读一读,你有什么想法?(它仿佛是向导,作者顺着溪流游览。现在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进出内洞)了解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会双龙洞的“险”乘船从孔隙中穿过是什么滋味,我们也来试试。齐读。说到“孔隙”我们就会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细的缝儿,而这个孔隙却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孔隙呢?看课件外洞由近及远的镜头,让学生懂得因为外洞面积太大了,水洞相对就显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词是恰当的。默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乘船通过孔隙是怎样的情形、怎样的心情?谁来读读,读出作者的感觉、心情。你觉得哪些语句真切地写出了作者这种紧张的心情,能把它背出来吗?复述或者背诵这一自然段。了解内洞特点,感受内洞的“奇”请一名学生朗读第六自然段,学生边听边画出描写洞中双龙的句子。“蜿蜒”是怎样的?据字形释义,再观看课件,让学生作描述。结合课件(或图片),讨论学习: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是什么?除了课文写到的,你还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a.学生小组内交流评议,互相启发,开阔思路。内洞有很多石钟乳和石笋,它们形状变化多端,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像龙,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动物给人的感觉是神奇而有趣。内洞比外洞还要大得多。洞内景物的描写,也是有顺序的,文中用了“首先、其次”来表明观看顺序,读一读,感觉这样写条理就比较清楚了。b.指名看着图像,试着给图配音,描述洞内景象。小结作者乘船出洞,结出了双龙洞之游。我们同作者一道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与神奇。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不禁折服于自然之伟大、自然之神奇。有感情地分组读课文。质疑问难推荐课外阅读像这样的课文,记录了作者游览过的地方,你读了,仿佛跟着作者在游览观光,这就是游记,你喜欢读吗?都读过哪些游记?你都摘记了精彩语段吗?能背记这些精彩语段吗?课堂作业背诵、摘录精彩语句。指导造句;时而时而(引导体会在描写景物、事物的形态变化时可以运用,举例提示:“大海时而”,“舞蹈动作时而”,“我的心情”等)即使也(读课文范句,体会分句间转折的意思,然后教师或学生示范造句,指导仿造)板书设计:主题拓展晨诵指导课预案设计课标依据: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晨诵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2通过熟读诗歌,在循环反复中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增进诵读能力。3提高对美的感受力,提高品格修养和审美情趣,并能在晨诵中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晨诵重、难点:通过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增进诵读能力,提高品格修养和审美情趣。晨诵过程:一、开启诗: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让我们用最优美的诗歌、最动听的声音来迎接这美好的一天吧!(诵读班级晨间颂诗)二、复习诗:三、学习新诗窗边的树。1初读:请大声、自由地读一读,读准字音,把诗歌读通顺。2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树的内心世界,听老师范读诗歌。3请同学们也跟老师一起走进树的内心世界吧!(自由朗读后个别展示)4感悟诗歌。5.男女生分组读。(女同学读红色的字体,男同学读绿色的字体,蓝色的字体一起读。)四、仿写诗歌。:1闭上眼睛想想,你还看到树林里有哪些作者没写到的动物植物呢?如:几只青蛙在一起大声合唱,小鱼把荷叶当作雨伞,小蜗牛在树叶上散步。来吧,让我们向金波挑战,也写一写自己想到的雨中的树林吧!2学生进行仿写后展示作品。五、结束语:孩子们,如果你睁大眼睛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美,祖国有很多美好的大好河山,努力学习,长大后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主备人:莱芜师范附属小学 程美霞)群文阅读指导课预案设计(一)教学内容:1.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2.经典阅读教材第一单元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拓展阅读的相关文章。课标依据: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目标:1.通过对这一组群文的阅读,认识和掌握文中的生字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4.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1.欣赏文中的优美语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2.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自主学习提纲: 一、这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我要好好读一读。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二、借助字典或工具书自学文中的生字新词,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昆明市盘龙区汇承中学招聘教师(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德曼节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招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湖南师范大学科创港校区规划建设指挥部劳务派遣人员招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招录3人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合肥市口腔医院招聘工作人员8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西北(西安)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招聘(4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贵州民族大学参加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6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河南郑州高新区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河北省【中职专业高考】2025年中职高考对口升学(理论考试)真题卷【轻工纺织大类】模拟练习
- 食品加工生产合同书5篇
- 培养自我控制力意志力培养和自我discipline1
- 2024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报告书模板
- 鼻腔冲洗护理技术
- GB 42298-2022手部防护通用技术规范
- 2024年中国人寿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L型和方形补偿器补偿器计算
- 人格诊断问卷PDQ
- MSA-测量系统分析模板
- 城市设计的维度课件
- 无损检测质量记录表格
- Arbin软件使用说明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