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文学经典遇上语文教学西游记作为初中语文课标名著阅读的教学现状分析游晓屹 中文系12级2班 10120110208摘要:西游记作为经典被列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并在“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被提及。但西游记作为文学经典的角色与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之间的关系仍未受到普遍的关注,从而可能导致初中生对西游记文本的解读产生片面化倾向。本文从西游记在不同版本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选文及名著导读的角度出发,分析西游记在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并提出相关的实施建议。关键词:西游记 初中语文 名著教学一、初中语文课标建议读物在语文教材中的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义务教育学段的学生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的总体阅读要求,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补充更为具体的要求。其中,对于7-9年级学生的名著阅读,课标中表明:“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同时,对于名著阅读,课标在附录中列出了具体的建议篇目,其中包括童话(如安徒生童话)、寓言(如伊索寓言)、诗歌散文作品(如朝花夕拾)、长篇文学名著(如西游记)等。这些选篇均有“经典性”、“丰富性” 梁素丽.初中“名著导读”的教学现状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2010.的特点。不同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将课标中的建议篇目进行筛选、编目,形成“名著导读”或“名著推荐与阅读”。以下是人教版及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对课标建议篇目的编排:年级 教材人教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繁星春水伊索寓言汤姆索亚历险记七年级下册童年昆虫记西游记八年级上册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年级下册海底两万里名人传水浒传九年级上册水浒傅雷家书格列弗游记九年级下册格列弗游记简爱聆听天籁:读读泰戈尔朝花夕拾值得关注的是,在板块的编排上,人教版将“名著导读”这一板块放在最后,为课文的学习提供辅助而存在。在课文的选编中,编者也有意将名著选段编入课文,相对照而学习。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选了水浒和傅雷家书两部名著,课文的第五单元便有智取生辰纲的水浒选段,第二单元便有傅雷家书两则。相比之下,苏教版则将“名著推荐”这一板块穿插地放在一个系统单元课文的学习之后,并与该单元的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册教材仅推荐一部名著。例如在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中,“名著推荐与阅读”被放在第二单元(金色年华)之后。该单元的课文以记叙童年趣事为主,而名著选读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恰好契合了童年这一主题。“名著导读”的内部结构方面,人教版包括“名著简介”、“阅读建议”、“精彩片段”、“探究思考”四个板块,苏教版则有“推荐阅读”、“思考交流”、名著选段、“有关资料”、“写作活动”五个板块构成。两个版本的教材都提出了一定的阅读建议,节选了名著片段,并在其后提出思考内容。在拓展性方面,苏教版具有更大的优势。因其在名著选段后提供了相关资料进行背景交代,并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媒介去挖掘名著背后更深层次的内涵。二、西游记在语文教材中的体现西游记作为初中语文课标建议阅读的第一部长篇文学名著,怎样被编入初中语文教材,初中语文教材如何对西游记做出评价,教材对于学生学习西游记又提出了什么建议和要求,接下来将围绕这三方面进行探讨。(一)西游记怎样被编入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虽然未将西游记放入教材的“名著导读”板块中,但西游记仍旧是初中学生的必读经典。教材编者节选西游记的片段作为课文,放入常规单元板块中。因而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教材中便有小圣施威降大圣这篇课文。该课文位于本册书的第六单元,是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另外四篇课文分别是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袁珂的女娲造人,金波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以及寓言四则。可见,这个单元的课文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虚构性。在单元导语中,编者谈到:“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想象极为丰富的作品。作者以种种奇思妙想,描绘出一个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令人惊叹,令人遐思。”自然,小圣施威降大圣作为打头阵的篇目被认为是玄妙而奇幻的。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西游记的第六回。原先的回目是“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教材编者并未另起炉灶重新拟题,而是直接选用原回目的后半部分作为课文的标题,这样做在课文上还原了原著,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但是单看标题却容易给人以交代不清的错觉,略显唐突。在课文的注解中也为此现象做了一定的弥补,即是将西游记的前五回及第六回前半段内容进行概括阐释作为情节发生的背景,给学生以辅助阅读的作用。课文并未对原著中与之对应的内容进行删节,但是这一段节选却旨注重二郎神降服孙大圣的过程,在孙大圣被包围之时草草收束,并没有将斗法的结局呈现出来。苏教版教材将西游记收录于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末尾“名著推荐与阅读”板块中。前文提到,苏教版的名著板块与所在的单元主题有紧密的联系,西游记所在的第四单元主题为“动物世界”。西游记与“动物世界”之间的关联确实是有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再看名著推荐的第一篇选文,与人教版不同的是,苏教版编者为选篇拟出了新题,新题则为“美猴王”。该篇选自西游记原著的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节选的内容恰为孙悟空的诞生和他成为众猴之王的经历。由此看来,选文与“动物世界”之间确有关联的。编者在选录该片段时,对该片段进行了两处删改,一即原著中写到石猴与群猴避暑玩耍时的具体描绘:“你看他一个个: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邷么儿;跑沙窝,砌宝塔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二即石猴被拜作美猴王之后的诗证。后一处删改是因为诗证最后二句“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被蒙上了一定的政治色彩,需要联系后文才能读出其意蕴,与选文活跃勃发的整体基调有些格格不入。但第一处删改仍需进行斟酌,因为原著中的描绘恰是蓬勃生命力和鲜活色调的体现,与选文似乎并无冲突。苏教版名著推荐的第二篇选文选自西游记原著的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编者另拟题为“孙悟空一调芭蕉扇”。同样地,编者对选篇进行了删改。原文中孙悟空去芭蕉洞找铁扇公主时,“在洞外闪过,偷看怎生打扮”一段被删去。一个“偷”字似乎在编者看来有违后文其对孙悟空“有勇有谋”而正直的形象论断,但恰是这个字为展现孙悟空这一形象点染了更灵动的色彩,而这一段在原文中通过对铁扇公主的衣着、容貌的描写衬出她的骄横,其实是对后文的蓄势。(二)初中语文教材对西游记的评价教材对西游记的评价可以从助读系统中提取出来。人教版第六单元的单元导语评价该单元的课文都是“想象极为丰富的作品”,课文小圣施威降大圣即在第六单元的第一课。在课文伊始的阅读提示中表明:“西游记里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令人着迷。”对于选文的主人公孙悟空,阅读提示道出:“孙悟空是小说里面最具想象力的创造之一,他神通广大,兵器了得,七十二般变化更是让他如虎添翼。”足见,西游记在这里是一部极具玄幻色彩的神魔小说,相比其他三大名著,学生对西游记的解读可以更加自由,更加富于七年级学生特有的丰富想象力。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名著的选段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书中均有体现,唯有西游记的选段放在了七年级上册的教材中,而其余三大名著的选段集中置于九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如下表所示:四大名著选段年级及单元小圣施威降大圣(西游记选段)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智取生辰纲(水浒传选段)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杨修之死(三国演义选段)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香菱学诗(红楼梦选段)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注:标有*的是略读课文四大名著选段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编排位置一览表苏教版中则直接指明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但在苏教版的补充资料中,编者却有些片面化的阐释:“在吴承恩笔下,取经一事的宗教意义已大大淡化,仅仅具有象征意义。它给读者的启示在于: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在这里,教材潜移默化地把学生对西游记的理解固定在对文本内容大方向的解读上。亦即西天取经必经九九八十一难,欲取得真经便要耐得住痛苦以顽强的毅力前行。但这并不意味着宗教意义的“大大淡化”,有人认为“西游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语境的产物,它的宗教文化思想仍超越不出儒家、释家、道家三家教义的范围。” 冯霞.三教合一下的精神突围浅谈西游记中的宗教与文学的关系J.东北师范大学,2006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及西游记:“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皆阐明理法,文词甚繁。”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2010.体现在教材中则如“名著推荐与阅读”的第一篇选文后有两个供学生思考的问题:“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得来的?他为什么又叫孙悟空?”后一问题的关于菩提祖师为孙悟空起法号的答案便蕴含了一定的宗教意味。当然,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些是较难理解的。但却不应贸然以一种标准化的思想线索去限定学生对西游记主题的多样化甚至创造性的解读。(三)初中语文教材对于学生学习西游记所提出的要求至于学生通过教材选编的西游记选文及介绍中应习得什么,两个版本的教材的意指有其异同。在人教版第六单元的单元导语中明确指出:“学习这个单元,要激活自己的想象力,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本单元学习快速阅读通过关键词语带动整体阅读,提高阅读速度。”概括起来便是“想象”和“快速阅读”两个关键词。选文小圣施威降大圣的课后习题第四题要求学生“课外阅读西游记的相关部分,了解这场战斗的结局。”一方面是对学生阅读的拓展,鼓励阅读原著,另一方面也希望学生在阅读原著的过程中激活想象力,尽快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而苏教版对学生学习西游记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原著内容的阅读对小说情节发展加以拓展了解,而且要求学生“阅读原著的新版序言和注释,加深对原著的了解”,“了解作者吴承恩的生平、西游记故事的来历和发展演化”(在“附录 补充资料”中有相应的材料),“比较小说原著和电视剧的异同,尝试着评说电视剧的成败得失”等。甚至编者在“写作活动”板块中留下了这样的悬念:“有人说西游记不是吴承恩写的,它另有作者。从书刊、报纸、网络上收集资料,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见,西游记在这里成为一种供学生精读的文本,并不是为泛读而泛读的存在。编者有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钻研的学术精神和开放性思维。这些已然不是条条框框的任务,而是一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了。三、西游记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现状(一)西游记作为初中语文必读名著的教学现状学生对于西游记的学习,大多只停留于对该小说表层内容的了解。这样的状况应追溯到文学名著在中考试卷中,大多是以情节复述或以情节选择、判断的形式呈现的。以下为2013年部分省市中考名著阅读题对西游记的考查:(2013年河北省)6.根据你对西游记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下面问题。(共4分)(1) 简述美猴王练成“火眼金睛”的故事情节。(2分)答: (2) 从西游记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相关故事,根据下面的例句仿写句子。(2分)例句:鲁智深 倒拔垂杨柳 答: (2013年河南省)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1) 从下面两个故事中选择一个,结合相关情节,写出主人公是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获胜的。斗金角大王、银角大王 三打祝家庄答: (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18.下列名著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格列佛当了“羚羊号”船长,第三次外出航海,他的部下共谋不轨,把他长期禁闭在舱里,后来又把他抛弃在了小人国。B. 保尔在车站食堂当过杂工,又在发电厂当过伙夫,他后来参加了红军,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C. 祥子从农村来到军阀奋战的上海,省吃俭用,终于买了第三辆车,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然后主动追求并娶了虎妞。D. 悟空看见观音菩萨手中有一顶镶金花帽,连忙抢过戴在头上,从此头戴金箍;取经成功后,在悟空要求下,唐僧除去了悟空头上的金箍。目前学生对于文学名著阅读的最终目的仍旧指向考试,这样的考查形式容易使教师和学生将注意力偏向对西游记小说内容的重视,从而忽略了这部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和主题的理解与挖掘。甚至,有些学生认为仅仅为了了解西游记小说的内容,大可以通过观看由西游记原著改编的电视剧或者连环画获取小说内容的信息。“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使用电脑上网、多媒体、家庭影院等成为学生常用的学习辅助手段。这些现代科技为教学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也给经典名著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韩春萌.当前文学经典名著教学的误区J.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第3期.然而改编尽管在极大程度上尊重原著内容,但经过改编的影视作品等依然存在与原著之间的差异。例如对唐僧人物形象的刻意美化或对孙悟空武力的刻意夸大等。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直观性图像的传达消解了原著中语言的意蕴内涵,而这些意蕴只有在阅读中能够体悟得到。例如原著中有许多诗化的描写或精妙的诗词穿插,影视作品等是难以表现出来的。“我们既要承认文学与影视存在转译(改编)的巨大可能性,同时也应看到,这种转译是把双刃剑:影视改编对文学经典的消解性不容小觑。” 陈延荣.西游记影视改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12.受影视和网络的影响,不少学生对西游记的内涵产生歪曲的认识,诸如大话西游之类的改编作品“以商业盈利为目标,为了迎合大众口味,有的搞笑、搞怪,情节、人物形象、 思想情感等被修改得面目全非” 张海彦 周正梅. 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年第9期.。而这类哗众取宠的改编作品“对原著的消解、颠覆作用只发生在大众消费的娱乐性层面上,对作品的哲理、宗教、社会文化等广交、深邃的思想蕴藉基本没有涉及,也即没有指向作品文化精神的硬核” 竺洪波. 经典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命运“恶搞”版西游记之我见J.中文自学指导,2007年第5期.,对学生正确理解西游记实质及深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从教师在名著阅读实施教学的角度上看,“不少老师把导读当作对作品的权威的唯一的解读,并且只是简单地根据导读来检查学生对作品的掌握情况。也有一些勤快的教师到处搜罗名著阅读练习,根据许多大同小异的资料编写复习纲要,却懒得找来一本原著,静下心来细细阅读,咀嚼消化。” 蔡尉洁. 初中名著教学亟须走出认识的误区J.课程教学研究,2013年09期.教师一味以考试为纲,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为考试而阅读”的错误引导,却忽略了文学名著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实际上,出于应试目的的名著阅读已然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文学经典所要传达给读者的除了小说情节之外的更深含蕴。(二)西游记选段作为单元课文的教学现状教师过度阐释文本。西游记选段作为单元课文主要体现于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小圣施威降大圣这篇选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往往会无意间陷入过度的政治化阐释。“小说文本的解读往往被附加过多的政治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小说的审美效应。” 王吉. 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现状与策略J. 新课程导学,2013年24期.譬如有些教师将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斗法解释为一种政治斗争,认为孙悟空是不畏强权敢于反抗的象征,将政治化的内容作为课文的主旨。虽说教师可以将个人化的解读方式与学生交流分享,但若是太过夸大政治角度的诠释,小说本身的审美内涵就会相应地被削弱。课文助读系统对学生的探究性要求有所欠缺。教材的助读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在人教版小圣施威降大圣课文的助读系统中,复述情节和品味语言是两个重点。同时,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板块中,编者提出了拓展阅读的要求:“课外阅读西游记的相关部分,了解这场战斗的结局。”然而,这仅仅止步于还原原著第六回的相应内容,并没有更深层的探究性。因而学生也就将此当做一项即时任务,读完、了解完也便罢了。课文下方的注解对于吴承恩的介绍仅一句:“吴承恩(1500-1582),山阳(现在江苏淮安)人,明代小说家。”这样的介绍是过于笼统的。吴承恩是怎样被发掘为西游记百回本的作者,在此之前谁又被认为是西游记的作者,并没有交代。此外也没有对学生提出探究西游记作者及西游记成书过程的建议。另外,文言文教学日益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主要角色,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文言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投入很多的注意力。因而,文言文、古诗词教学所用的课时往往容易超出计划课时。此时诸如小圣施威降大圣之类的小说型名著型课文的课时受到压缩,在教学过程中潦草读过,解决几个课后习题便结束,精读课文硬是被上成了略读课文。更有甚者,这类课文直接被忽略。四、西游记在语文教学中的应对策略其一,教材的编者在编写教材的助读系统时,可增添部分探究性的内容。例如人教版小圣施威降大圣的课后“探讨与练习”可以参照苏教版的名著推荐,给出作者的多重可能等探究性的内容,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的文献参考资料,扩展知识面,养成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其二,教师对学生的名著阅读和名著课文掌握情况应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当前,教师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一部名著,一般采用出题对学生进行笔试考查的方式。然而这类题目一般为填空题、选择题或者情节复述题、情节判断题为主。这类题目考查了学生对于名著情节的掌握程度,却很难了解学生对名著主旨究竟又有何等程度的理解。因而若是采用笔试考查的方式,可以将考题更多地转向考查学生对名著的主旨内涵理解中。例如可以提问学生:“你认为西游记这部小说反映了怎样的主题?”或者让学生自选角度写西游记的书评或读后感。但单纯的笔试考查毕竟还是具有局限性的,教师可以通过组织随堂讨论、研究报告展示等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评价。例如,教师布置学生对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过程进行文献资料或者网络资源的查阅,随后便可组织一场研究成果报告展示会,在此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探究能力、研究潜力,另一方面则可以锻炼学生对文献资料的筛选及文本的研读能力。其三,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以“导”带“读”。教师本身对名著的深入研读和理解是引导学生的重要基础,从而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正视学生对于文本的多样化解读。文学名著导读中,“导指教师的启发引导,规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因势利导,引领、激趣,而不是灌输式的讲;读指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是独立、主动地进行的认识活动” 张海彦 周正梅. 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年第9期.,亦即师生之间不仅具有交互联系,而且各自在名著阅读中承担了责任。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西游记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提供相应的学术资料供学生参考和对照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其对主旨内涵的理解。然而教师的引导不仅仅止步于引导学生去阅读作品,还要关注学生对于作品的判断是否受到媒体等外界事物的影响。我们无法阻拦中学生接受大众媒体的信息,如对西游记原著的各种戏谑化的改编,但是在这些改编的渲染下,学生对于西游记原著文本的解读方向是否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是我们必须关注的。教师本身应持有一种理性的态度,并引导学生严谨地对待文学,正确筛选多元化的信息。综上,西游记作为初中语文课标的建议读物,虽在一定意义上得到了相应的重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旧存在改进的余地。而学生对于西游记的具体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如何,教师又是如何看待西游记作为名著阅读及课文选段的教学等问题,仍有必要进一步的调查研究。附录附录1 初中生西游记阅读情况学生调查表1.你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西游记的?A.阅读原著 B.观看电视剧或动画片 C.翻阅漫画 D.其他 2.你曾认真读过整本西游记原著吗?A.阅读了 B.阅读了课本的节选片段 C.挑选自己喜欢的部分章节阅读 D.从未阅读3.你认为是否有必要阅读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安全检查员培训课件
- 医疗器械经理工作汇报
- 东北师范大学民俗馆讲解
- 新旧技术合作协议更替原协议作废确认书
- 节假日租车合同终止及车辆返还标准范本
- 私立幼儿园教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指导聘用合同
- 离婚协议书中双方共同财产分割方案示范
- 离异父母子女抚养费增加及支付条件变更协议
- 离婚子女抚养费支付及探望权调整补充协议
- 夫妻关系修复后再破裂协议书范本
- 2024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 2025年体育组织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4年永州市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
- 推进文旅医养融合发展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弹跳的小球教学课件
- 2025年山东快递工程专业职称考试(快递设施设备知识·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反洗钱身份识别培训课件
- 2025年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真题
-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生物试卷(含答案)
- 妊娠与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断指南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知识测评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