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石门坎导游词_第1页
贵州石门坎导游词_第2页
贵州石门坎导游词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 贵州石门坎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你们好 !欢迎你们来到大别山游览观光。经过长途的跋涉,大家一路辛苦了。我叫贺捷,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贺。这位是司机赵师傅,他开车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乘坐他的车,请大家放心。如果你们有什么需要或要求请尽管提出,我会竭尽所能的为你们服务。愿我的服务能够让你们渡过一段愉快美好的旅程。 石门坎是贵州近百年来最有文化活力和创造力的地区之一,是特定历史条件下,西方与东方、本土和世界文化交流的奇异花朵。 在生态版图上,石门坎原本边远洪荒之地,位于贵州接 近川滇最边缘的西北角,古时被称作乌撒蛮的乌蒙山区腹地,属威宁,距县城 140 公里。平均海拔 2200 米,最高处薄刀岭 2762 米,最低河谷 1218 米。生态恶劣、稼穑艰难 ;古来瘴疠之地,贫病交加,生计难 ;大雾阴雨、沟壑纵深,行路难。到了机动车时代,石门乡处在贵州公路网末梢,与云南路网不衔接,退居边缘之边缘。至今,乡村交通仍然羊肠细路,村民往来依旧人背马驮。石门坎溯源碑曰:“天荒未破,畴咨冒棘披荆,古径云封,遑恤残山剩水”。 在文化版图上石门坎曾是茅塞未开的村落,居住着所谓“晦盲否塞”、结绳刻木的苗族。 苗语称石门坎为“卯岭2 / 3 南”,苗文写作 有两种解释:一说意为像岭南那么兴旺的苗族居住地 ;另一说为从利亚那搬迁来的苗家,二者都寄寓对好生活的向往。苗族苦难数千年,迁到黔西北、滇东北的一支称大花苗,栖身在彝族土目的地盘上,刀耕火种,受土目和官府的歧视盘剥,被官府划为尚未教化的“生苗”。处于半农奴半奴隶境地。迁来石门坎时,大花苗是汉字文盲,汉语语盲和数字数盲。 石门坎近百年历史令人叹为观止:这个从物质角度观察近乎“炼 狱”的地方,在文化视野中别有一番景致,这里曾经是文化“圣地”,一个蛮荒不驯的小村落,异军突起,带领苗族和周边川滇黔十多个县少数民族扫除文盲,勃兴教育,风云叱咤,成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关于石门坎教育和卫生的成就,文献这样记载: 创制苗文,结束了苗族无母语文字的历史。这种文字以石门坎语音为滇东北方言区的标准音,在川滇黔苗族中广泛传播。 100 年前创办乌蒙山区第一所苗民小学,也是第一所新式教育学校。 兴建威宁县第一所中学,也是西南苗疆第一所中学。 培养出苗族历史上第一位博 士,以及一批苗族知识分子。 3 / 3 中国第一个倡导和实践双语教学的双语学校。 中国近代开男女同校先河的学校。 倡导民间体育运动,石门坎被称为贵州足球的摇篮。 发育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西南最大的基础教育网络,管辖川滇黔地区 100 余所学校和机构。 创建乌蒙山区第一个西医医院。 乌蒙山区第一个接种牛痘疫苗预防天花的地方,最终控制了天花。 中国境内首次发现和报告地氟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