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员的选择相互支持及翻译的使用.doc_第1页
组员的选择相互支持及翻译的使用.doc_第2页
组员的选择相互支持及翻译的使用.doc_第3页
组员的选择相互支持及翻译的使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在上一讲中间,谈到了关于主谈人选的考虑,也谈到了关于谈判组成员应该怎么选择的问题,下面我们想谈一下日常和商务谈判中间,谈判组之间的成员,应该怎么相互工作。相互支持?这点,我觉得在中国是特别重要的。因为按照西方有几百年的商业传统,在很多情况下,尽管私人关系未必很融洽,但是在做一个工作的时候,上家下家可以配合的相当好,但是,中国有的时候情况不是这样,大家还记得姜昆曾经说过一段相声,比喻洋人之间,在办事的时候是打桥牌,尽管咱俩是对手,但是为了对付另一个人,咱俩能不能联手对付另一个人。中国人与人之间是打麻将,你是看着上家,注意下家,还得和了左家,还得想法自己的牌和了,这比较累。所以这样过程中间,事实上 我在谈选择谈判组组员甚至主谈的时候,应该说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人的素质,应该在这儿提一下。就是合作精神。 今天这个世界说实在的,单打独斗已经很难了,绝大多数的科研成果,绝大多数的商务谈判的结果,都是一个合作的产物。所以这个人,除了自己要有自己发展的空间,自己给自己设计我怎么发展之外很多程度上还必须有合作精神。具备了合作精神,你才能够在广阔的商务领域中间,跟不同的人才会出现很好的团结,跟不同的人才会出现特有的赶超力。所以在这儿先提一下,把合作精神摆在非常高的一个位置上。 谈判组组内的相互支持,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做?我想大概有以下这些事儿?咱们可以琢磨一下,第一是夸大的介绍本组的成员,夸大不是吹的没边了,在可控的范围内,适当的夸大一点,比如说你跟着另外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领着他去谈判,我通过两种不同的介绍,你看一下这个小伙子成什么地位了?第一个介绍,这是小李,是中国最有名的大学毕业的学财会的,在我们的厂里现在是财会方面的一把好手,别看今天是咱俩谈,没准下次就独当一面来跟你谈了,所以今天特定我把他带过来介绍给您。这是我的一种介绍。另外一种介绍,这是小李,新来的大学毕业生,没什么经验,出来跟我走一走,看一看,这个就算实习了请多关照。你说这个小伙子怎么办,是坐在这儿,还是不坐在这儿,坐在这儿,对方肯定拿他什么也不当,所以我说夸大的介绍,是有分寸的。 比如说,你带着会计去了,你说这是我们公司主管财务的官员,这一点没错。甚至你可以说,包括我的用钱不经过他都用不成。这是废话。但是你这么介绍,他的地位就起来了。所以,你怎么样子夸大的介绍本组的成员,只要在一个可行的范畴呢,说话不一样,你小伙子在对方心目中的分量就不一样。这个是第一条。咱们叫做夸大的介绍本组的成员。 第二条,也是必须的。叫做必须肯定本组成员提出来的论题。这个东西就显示出什么问题?显示出一个组的不掉是一致的,彼此是团结的,出手是合作的结果。这个非常重要,这个就牵扯到我上次讲的一件事情。比如说,你这个组里偏巧就有一位脑子不好的,他给你打横炮,谈判中间最怕的就是出现这么一个打横炮的。什么是打横炮的?你在说东,他偏跟对方说,这个东就这么回事了,这个西特别重要,咱俩得谈谈西的问题。你说他有几个主题,有几个主谈,一下就乱了。比如我参加的谈判中间,就有这样的情况,在中美经济学的谈判中间,我跟人家专心致志的谈钱,钱很重要,我派出来的访问学者,我多给他争一千美元的话,就把少这一千美元的日子好过,所以我专心一志的在争钱,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位打了个横炮,你们最近派的这个教授质量比不如过去了,这个美国人,我告诉你,我在逼他让他出钱,那个说,你来的教授质量不行了,他愿意听哪个?这下很清楚,立刻美国人就把话茬接过去了,如果顺着他的杆爬的话,我这个主题要争钱这个事就落空了。跑题了。怎么办?你还不能说你老兄瞎说什么,不能说,你底下踢他一脚,他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你说你累不累?这个时候的处理,我是这么处理的。跟美方主谈讲,我们这位先生提出来一个非常的问题,这个问题重要到什么程度?重要到这次我都跟你说不清楚,所以现在咱这样,把刚才那个事儿谈完了,咱们回过头来专门讨论这个教授提出的问题。现在咱俩回来接着谈钱。我既肯定了他的话题,我们这位同志脸上觉得也不会没有光彩,很重要了,同时又把话题拉回来,接着谈钱。主谈必须清楚。 所以无论如何我想说的是,你要肯定本组同事给你提出来的这个论题。这是一个办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办法,就是怎么能够显示出咱这个组是团结一致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合作精神的结果。 第三个也就是说要对主谈表示出某种程度的尊重。大家都知道,在谈判中间,主谈实际是灵活人物,你对主谈的尊重,就会使得对方感觉,主谈提的问题都重要,第二,这个组的所有成员都是帮着主谈完成统一任务的。你怎么表现出对主谈的尊重呢?在实践中间,做起来有这样的办法。一个你可以不断的对主谈所说的事情,表示赞同的点头。就跟你现在似的,你现在一点头,就好象特同意我说的。但实际你脑子里是怎么想的,那是另一回事儿。但是无论如何在面上你必须点头,表示对他的一种赞同。这是一个办法。第二个办法就是你看着主谈,不过你别把主谈看毛了,最好的办法是看着他点头,这个对方肯定会觉得你们团结如一人,剩下的他就没有什么办法了。当然还有其他的办法,比如时不时的给主谈提供一些对分的背景资料,谈到哪了,我这儿有资料送过去,主谈一看,立刻把你的资料作为炮弹打出来了。这个事儿比较好办。组内只能补台绝不能拆台。 我也说句老实话,有些有劣根性的人,他看着别人强,不是自己努力把别人超过去了,是想方设法把你踩过去,这个思想不好。一定是相互补台,才能完成你所要完成的商务大业。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这个是我记得很深的。那时候我还是研究生,还不是教员,一次国际研讨会,当时讨论合资法。外商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的合资有没有年限?我记得当时有这么一位,我也不说是谁了,地位非常高的一个人。他说我们对外开放政策就决定了,我这种合资是没有年限的。这事儿一听坏了,哪能没年限呢?咱发的合资法也有年限,我就看那几个老外互相一看,人家学过合资法,我琢磨着他学过合资法,知道它有年限,这话说漏了,怎么办?谁给他往回拉,谁拉都不合适,大家地位都差不多,最后我的导师一捅我,你说说,我当时跟我导师说,这事儿我不能说,能说吗?那都不是属于师叔辈的了,那属于师祖辈的了,我说什么说。您的老师的话,我说合适吗,后来我一看,就我说合适。全是老头,就我一个小孩,其实也不是小孩了,也30多岁了,但相比之下,就差好几辈了,那就说。我站起来我说几句,合资有年限吗?我说这法律上写的那它是一回事儿,但是从我们开放的角度,我们想做的事,是一旦到了年限之后,双方合作的这么愉快,然后又延长了。所以从精神上讲没有年限。这么着凑合的把台扛过去了,打了个圆场。这就是补台。那如果我们说当时他说错了,我们的合资法说了15年,后来改30年,能行吗?这事儿就不好办了。一定说从精神上,我们实际的希望,大家合作到了年限的时候,是肯定有年限的,合同也规定有年限的,到那个时候,大家合作的很愉快,又延长了。是这样给他打圆场,所以这个说起来,我后面会说,人不可能没错误,关键是你怎么把圆场给他打过来,我觉得这是重要的一个事儿。 最后组内相互配合。还有一个互相通气的问题,你了解的情况,未必同组的成员了解,所以在这个时候,你把你了解的情况,跟组内的成员通气,让大家在一个平台上有相同的信息资料的时候,大家说话的步调就比较容易一致。你别到时候我成心瞒着点,你不知道,你不知道才对呢,就我知道,那说话的时候,显出我多能耐,这种思想不行,是不属于相互合作精神。所以我们讲,组内的相互支持请大家注意,一定是我们讲的这个情况。想方设法要夸大的介绍成员,想方设法要肯定同事的问题,过去由于搞商务的人,外文的水平不是很高,所以往往出国的商务代表团,有个团长带着个翻译,基本上团里的情况,叫做翻译领导下的团长负责制,翻译说上哪就上哪,团长你话不通,你没有什么办法,今天不一样,今天商务人员说话良心话,岁数都不大,外语也都不错,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还要不要翻译?你要从我的经验讲,还是那句话,老客户传统商品、小金额,不要翻译也罢,你自己就讲了,直接就谈了,那个同志讲的一对一解决问题,如果涉及到特别重大的问题,哪怕你主谈的英文再好,我建议还是有翻译。 这么说,咱们都看到了,在WTO的谈判中,龙永图的英语是非常好的演讲很自如,在国际会议上,说明中国的市场,讲入时以后的影响和注意事项,很自如。佟志广部长干脆他本身出身,他就是最早的时候就是英文翻译,一步一步的干上去的。石广生部长他不太一样,石广生部长的老根儿是学法语的,不是学英语的,你们注意到入时他一天,石部长先用汉语讲的,然后用英语念的,然后用法语念的,最后用西班牙语谢谢人家,什么道理呢?因为WTO三种官方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跟联合国其他组织六种语言不太一样,这些首长的语言好极了,但是你也注意到了,在日内瓦谈判的时候有翻译,甚至这个翻译,是从联合国那个地方雇过来的,不是大陆人,台湾人,是惯常的那种同译水平非常高的,你可能问为什么?我想在一般的商务谈判中,有翻译跟没翻译不一样。我这么讲,一下可能这事儿就说清楚了,我觉得翻译有这样几个好处。 第一,如果配备翻译的话,你总算有了错误,你能找一个推托错误的地方,换句话说,人在紧张的谈判中,不敢保证每一句话都到位和正确,如果有错误,没有翻译的时候,你直接就暴露在对方面前了,如果这个时候有翻译,你的思维上的缺陷,算是找到一个替罪羊了,你琢磨一下,一下说错了,翻译过去了,因为你也懂这个语言,你说坏了,说错了,人家也翻译过去了,这个时候,你马上跟对方说,他翻译的不对,我不是那个意思,是这个意思,刚才是翻译的问题,他给我搞错了,现在我特意向你更正。但是这事儿你得事先跟翻译说一下,你说昨天晚上我多喝了点酒,今天脑袋瓜直转,可能净是错,你多担待点,有错我就推你身上,回头咱俩接着喝酒。这样的话,这说明找了一个替罪羊,就容易把已经犯了的错误从某种程度上拉了回来,从被动变成主动。这是一个好处,所以带着翻译就是替罪羊,所以你必须事先跟他打招呼,你他说,他就是这么说的,那这事儿就完了。你这是一个要说的。 第二个,你想一想在谈判中间,对方说完了有一个翻译给你翻,这个时候实际给你一个充分的思考的时间。你一句话说完了,他正在翻译,然后你想下句话,这个时候,你有一个充分思考的时间,所以翻译给你翻,对于一个双倍的时间,你有双倍的思考,你说话的错误率就极大的降低了。所以翻译非常有必要。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你说完了翻译在给你翻的时候,你可以特别全神贯注的看对方的反应,因为如果说,翻译不存在,你又要想事,又要表达,又要看对方的反应,一心三用。指不定在什么地方,智者前虑,必有一失。你输在那个地方了。有一个翻译的话,你说的话他给你翻,你可以看着对方,究竟对我提出的这些条件,会产生什么反应,有好处。所以翻译从这个角度也是有作用的。 最后一个作用,就是在正式场合,应该说的是你本国的语言,而不应该在这个地方讲好多的,除非特殊场合,比如像讲主席在人家的国会,胡副主席在人家的国会,那个一般的惯例就是对你的国家表示尊重,我用你的语言来讲我的致词这个是可以的。但正式场合,你比如人家国家元首到咱们国家来访问,一字排开,这个时候进行会谈的时候,总是有一个翻译,比如我们人民大学,我们人民大学主管外事的校长,都是国外留学回来的,也是海归,洋文都是相当好的,但是每年在欢迎外国的专家和留学生的招待会上,校长一定是由汉语讲,由翻译给翻。等完了,大家说可以,冷餐会开始了,走到这个教师这儿敬杯酒,走到那个留学生那儿问寒问暖的时候,绝对是用洋文问的,所以你说他会不会洋文,他洋文好着呢,但是正式的代表学校欢迎人家的时候,有一个规格的问题,一定是用本国的汉语在讲。 所以从翻译的角度讲,给你一个把错误拉回来的机会,给你一个反应的机会,给你一个观察对方想法的机会。同时,正式场合,还是应该有这个翻译。当然你可以说,如果是个很简单的生意的时候,自己谈就算了,这是另一回事儿。 最后我想用几分钟谈一谈对于谈判人员管理的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怎么对谈判人员进行相应的管理和培养。我想是这样的,作为一线谈判人员,需要的是外在的奖励和内在的鼓励的这种结合,所谓外在的奖励主要是指经济上,责任制,奖金,比较便利的工作条件提供给他,他可以更好的为你这个达到来从事这方面的谈判工作。这是属于外在的。我们说内在的鼓励,就是那些奖励等等,但最重要的是你给他压担子,让他在谈成一件事的时候,有相当的成功感,有成功感的时候,你再给他压担子,让他自觉的产生压力感,你能够做到让他既有成功感,又感觉相对的挑战又来了,你的管理就到位了。这些人也愿意给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