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旅游营销对策浅析——以古镇青岩为例.docx_第1页
贵州民族旅游营销对策浅析——以古镇青岩为例.docx_第2页
贵州民族旅游营销对策浅析——以古镇青岩为例.docx_第3页
贵州民族旅游营销对策浅析——以古镇青岩为例.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民族旅游营销对策浅析以古镇青岩为例摘要:国发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对贵州在2020年之前的整体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旅游业作为贵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的方向和方式就成为贵州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之一。本文将在对贵州古镇青岩旅游开发现状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青岩旅游营销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实现民族旅游营销开发与发展的意义,对实现青岩旅游营销的产业化经营提出自己的思路与对策,运用有效的营销策略开拓潜在的需求市场,推动青岩旅游营销的销售以及旅游营销的繁荣与发展,从而最终推动贵州民族旅游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贵州 民族旅游 营销对策 贵州省地处中国的西南,处于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共有49个民族在这片土地聚居,其中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38%。独特的自然风光、地理环境、民族风情,以及独特文物古迹,使得贵州省具有发展民族旅游业的特色优势。 古镇青岩,位于省会城市贵阳市近郊的花溪区,建于600多年前的明洪武时期,历史上是集民族、军事、宗教文化于一体的商贸重镇,是贵州省现存比较完整的文化古镇之一,2005年9月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相对于国内其他名村名镇和贵州省其他风景区而言,古镇青岩并不具备非常独特的优势。选取青岩古镇作为贵州旅游营销发展对策的研究对象,就拥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于贵州省其他风景区的旅游营销发展就可以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古镇青岩旅游市场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古镇青岩的旅游目前正处于从导入期到成长期的发展阶段,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没有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优势。 贵州省2010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约12913万人次,旅游收入1061.23亿元。古镇青岩2010年接待总人数约177万人,门票收入419.1万元,相关收入2395.4万元,总收入2814.5万元。青岩接待游客的人数占贵州省的1.37%,但是收入却只占到0.027%,青岩古镇的旅游收入与接待游客人数的比例,和贵州省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简历大全 1.对旅游产品开发不够重视 古镇青岩现有的旅游规划大部分侧重于某个景区的规划、侧重于大规模的建设性规划,旅游营销规划一般只是作为景区规划的附属部分,很少被单列出进行详细的研究。缺乏对本地旅游营销资源系统的认识,缺乏对潜在客源市场需求特征的了解,导致旅游营销的策划设计、生产营销彼此脱节。 2.旅游购物环境亟待规范 购物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硬环境方面,青岩大部分旅游景区缺乏上档次、上规模的旅游购物中心。旅游景区个体摊贩过滥,购物环境比较“混乱”,尾随旅游者兜售和强买强卖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游客的游览情趣,打消了游客的购买欲望,反过来也影响了当地的旅游收入。软环境方面,据有关调查,旅游从业人员引导游客消费、增加购物次数和时间,收“回扣”的现象仍然存在,从而导致游客对购物产生抵触情绪,降低了旅游消费中的购物支出。 3.经营方式单调,缺少完整产业链和营销渠道 整个景区的经营方式仅侧重于餐饮和简单的民族工艺品的销售,旅游景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如景区特色、人居环境、服务水平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受到旅游相关产品单一、雷同的影响,古镇旅游营销渠道也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旅游产业链没有得到完整的发展,加上营销手段的缺失,游客停留的时间很短,使得古镇的旅游始终停留在主要接待省内游客特别是贵阳游客的水平,而不能成为一个有特色的旅游产业带,带动景区周围经济的发展,后续发展也显得很无力。 总结大全 二、古镇青岩旅游营销开发现存的问题 1.旅游系列产品开发、创新的力度不够 作为旅游营销应是具有代表性,并能表现当地文化特色的产品。青岩旅游营销的生产企业缺乏特色和创新,大家抓住一个新产品就一哄而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缺乏“独此一家”创新开发的观念,做工粗糙、包装一般、缺乏特色的产品比比皆是。经营者们几乎把全国的“特色”都网罗过来,于是造成了青岩旅游营销最大的特色就是“没特色”,游客找不到特色商品,自然也失去购物的兴趣。 2.缺乏旅游业内的专业人才 这是制约青岩旅游营销开发档次、凸显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青岩从事旅游营销设计开发的,很少有系统地受过旅游专业教育的人,其中大多是半路出家。而旅游院校又没有开设旅游营销工业专业的,这就导致了青岩旅游营销开发专业人才的缺乏。培养中高级专业人才,增强青岩旅游营销的开发科研力量,已是一项紧迫任务。 3. 缺乏区域一体化开发机制 青岩旅游资源紧密相连,相似性很大,容易造成地区间恶性竞争,如争夺游客,价格大战,以及相似景区的重复建设等。因此,重视旅游营销资源的区域共性和地方特征,整合旅游产品和旅游营销资源,形成区域一体化格局,打造区域规模经济,开发独具青岩特色的旅游营销势在必行。 三、古镇青岩旅游营销开发的思路与对策 1.根据青岩地方文化开展系列特色旅游营销 古镇青岩有很多闻名于世的地方物产,历史悠久,做工考究,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备,充分反映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以及世代传承的制作工艺和古老质朴的民俗民风。青岩的独特与丰富,汇集和牵引了非常多的历史脉络。这种文化现象,既代表了贵州历史的人文环境,也代表了贵阳周边文化沉积、演变的一种形态,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旅游营销开发要研究旅游者的购物动机,如旅游购物一般有纪念动机、馈赠动机、实用动机、文化动机和享受动机等,都是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是设计的源泉。青岩旅游营销开发可以重点开发具有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的旅游产品。 2.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为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地方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对青岩具备的民族旅游营销资源进行系统调研和论证,制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二是加大政府各部门对古镇旅游业发展的支持。旅游营销开发,涉及产品设计、原料供求、产品生产、市场销售等方面都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三是对古镇的民间民族艺人以及旅游业内人员进行培训,为旅游营销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3.注重旅游产品特色,提升古镇旅游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青岩古镇因其地 思想汇报 处省城近郊的区位优势和独特丰富的文化魅力、山青水秀的自然风貌而成为贵州高原万山丛中一支独秀,而古镇旅游发展了得的显著成效又依靠“三大旅游资源优势”来支撑的。 一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品牌的优势,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青岩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从建镇开始至今600余年的历史,府学、青岩书院、广州顺学曾在此立足;保存完好的民间民族传统艺术、明清时期的军镇文化、贵州特有的饮食文化等。这些文化的积淀,使得古镇成为名符其实的历史文化名镇。 二是近郊型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大的优势,多年来,青岩镇的农业基础得到进一步的夯实,为乡村旅游带来了发展机遇,特别是谷通、新哨万亩花梨基地,思潜无公害早熟基地,大坝新农村等己具备了“果园农家乐”休闲园的开发条件,并且在新哨村的农家乐乡村旅游试点也已成功,在今后的旅游发展中将全面启动,走好农民增收致富的这条路子。 三是自然资源丰富与民族风情多彩多姿的优势,青岩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有杨眉湖、山王庙九眼井、思潜河、青岩玉带河至摆早、摆托、杨眉苗族风情,山王庙、龙井、新关的布依族风情等美丽的湖光山色的自然风光,为发展“山水田园”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以上的分析情况看,青岩古镇在各个方面发展都还有较大的潜力,旅游收入也有大幅提高的前景。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当地居民增加收入,又能够促进对古镇的建设和保护。 因此,我们将充分利用好古镇的“三大”旅游资源优势,使古镇旅游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真正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做好做强古镇旅游。 参考文献: 1. 文军. 论我国旅游营销的开发 J .商业研究 2006(8):169-172 2. 苗学龄. 旅游营销概念性定义与旅游营销的地方特色 J . 旅游学刊. 2004 19(1):27-31 3. 马治鸾. 我国旅游营销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D . 四川: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2005(1) 4. 李翠林. 旅游营销需求与商品深度开发J . 集团经济研究 , 2006,(1). 5. 杨昌才. 中国苗族民俗 M . 贵阳 : 贵州民族出版社 1990 6. 崔玲萍. 旅游购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M .商业时代学术评论, 2006,15. 7. 付思丹,姚惠棋. 浅析我国乡村旅游营销及其开发 J . 商业经济与管理 , 2001,(10) 8. 张蓓.我国旅游营销发展问题探析与策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