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成“观念内化”教学的实验报告.doc_第1页
促成“观念内化”教学的实验报告.doc_第2页
促成“观念内化”教学的实验报告.doc_第3页
促成“观念内化”教学的实验报告.doc_第4页
促成“观念内化”教学的实验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促成“观念内化”教学的实验报告广东省佛山市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手段、目标与德育实效性”实验组何礼垣执笔知识、情感、能力、理论与思想认识有机结合的教学实验报告 目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历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要求历史学科发挥 德育功能,国家教委有关文件又一再强调要寓德育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注意学科的德育渗透,发挥学科 的德育功能。许多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掘教材素养,并利用乡土教材,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注意教 学方法、手段,以情感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寓论于史;注意利用图片、挂图、表格、实物和投影、录像 等手段,增强学科德育功能,以便更好地达到学科教学的目标。历史同行者的教学文章,总结了“寓教于史, 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寓教于形”以及“启疑、生疑、释疑、解疑”的教学经验,研究了“观察法”、“启导 法”、“讲述法”、“谈话法”、“阅读法”、“比较法”、“图解法”、“专题论证法”、“归纳论证法” 、“研究法”等教学方法以及直观、电教、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但如何用现代教育教 学技术手段和启发式教法,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能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的教学模 式,达到知识、情感、能力、理论与思想认识的有机统一,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与效 率,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开展“科研促教”的活动。 思路:依据历史教学的目标、内容及其特点,遵循德育规律、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贯彻启发式教学总精 神,抓住其若干特征,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媒体,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德目(即德育目标)启发式教学模 式,德目“知情意行”统一教学模式,历史教学的思维过程、论从史出、价值评价的理论,运用到中学历史教 学之中,开展促成“观念内化”教学实验,形成德目碎步启发式教学(含碎步启发教学,碎步启教法为主体的 教法、手段优化组合的教法,四环节、多类型的碎步启发教法)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统一的教学模式,促使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形成促进“观念内化”的教学机制,力求达到知识、 情感、能力、理论与提高思想素质的有机统一。 定义:“观念内化”,在这里是指教师把握教材的基本观点,设计若干问题组,通过提问,启发诱导学生 阅读教材,思考、回答问题,教师从中点拨、讲解。让学生有一个思维过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 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知情意行的过程,思维方法和思维方式以及思维品质训练的过程,论从史出的过 程,认知、理解、运用教材的基本观点的过程。使教材的基本观点渗入人心,被学生认知、理解、应用,内心 接受,成为自己的观点,提高“寓德育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之中”的效益、效率。 促成“观念内化”的课堂教学方法 1.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对教材的历史知识有一个分析、比较(纵向、横向)、综 合归纳概括的过程,系统化、具体化和表述的过程,有一个运用观点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 ,或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概括历史知识得出观点的过程。例如,教师诱导学生回答92年历史高考第48题时, 为开启学生的思路,设问发问如下:A.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杨贵妃误国,还是另有原因? B.是什么原因 使唐朝由盛转衰?(经济原因及其后果怎样?政治原因及其后果怎样?军事原因及其后果怎样?根本原因是什 么?) C.如何评价杨贵妃在历史上的作用? D.赵翼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判断错误,原因是什么? E.唯物辩 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是什么?根本分歧又是什么?(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 是由什么决定的?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有何重要意义?)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如何 ?(此点由教师自问自答) F.这条驳论题,应如何表述?学生在教师的讲解、点拨、诱导下,通过自己的阅 读、思考,有一个运用思维方法的思维过程而得出结论或观点,能促成学生观念的内化。相反,如果教师重点 讲解历史知识而轻综合归纳概括观点、结论,但一些学生会领会出观点,得出结论,一些学生则会模糊。如果 教师重自己的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概括而轻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就有点“包打天下”了,一些学生会 模仿教师的思路,接受教师讲述的观点,但因未经观念内化的过程而未在头脑扎根,容易遗忘,而且思维能力 进步较慢。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竞争激烈的高考场上,会显得被动,甚至会被高考的指挥棒“当头一击” ,吓出一身冷汗。实验表明,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要在促成观念内化上下功夫,使历史课的思想教育 植根于历史教学过程之中。 2.在启发式教学中,注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互促并茂” ,抓住“情”、“意”环节,促成观念内化。为此,我们注意了以下四个问题。 动之以情。在教学过程中,以物(图片、实物等)激情,或以景(录像片、幻灯片的情景等)激情,或 以史料激情,或以情节激情,或以人物语言、表情激情,寓情于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概 括之中,叙述或描述之中,以形成“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互促并茂”的教育格局。在此,传统的教学手 段与现代教学手段得以综合运用。例如,佛山一中林永星老师在教甲午中日战争时,播放黄海海战、 马关条约录像片的有关片断,通过录像片的声像和教师讲解中的古语、成语、警句及语言技巧,激发情感 。宁老师在提问复习旧课后,播放法国马赛曲录像片和实物投影片,产生历史情境,引出新课革命 战争和王位倾覆。 晓之以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观点,把理论渗透到历史知识教学之中,力求做 到观点与材料统一、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使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掌握理论的基本内涵,运用它来 分析历史现象,阐释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例如,在分析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拿破仑夺取法国政权的原因 时,佛山一中辛晓燕老师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当时法国内忧外患的形势:面对国内保王党人的暴乱和国外第二次 “反法同盟军”的进攻,督政府束手无策,资产阶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障他们的既得利益,“恰巧拿 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 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恩格斯语)可见,拿破仑的上台,并不只 是他本人的因素,而是法国当时阶级斗争形势造成的。这说明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拿破仑能够夺取法国政权, 既是个偶然现象,又是当时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在这里,辛晓燕老师是以“时势造英雄”和“历史发展过程 中必然性总是居支配地位”的理论为指导进行教学的。通过这样的寓论于史,史论结合,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教 材的理解,掌握了基本的理论,而且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习了理论,并用它来分析历史现象,阐释历 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提高了素质。 史实、情感、理论交融。首先,历史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情、理要寓于历史事件 、人物的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概括之中,系统化与具体化之中。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引发学生 喜、怒、哀、乐之情,以震撼心灵,留下烙印。一位教师在讲明清文学与艺术的圆明园时,挂出圆明园全 盛时的图片与被毁后的残墙断垣的图片,当说明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和被毁的原因时,学生纷纷起立观看,发出 了一片赞叹声、责骂声,有点群情激昂了。当教师点出“当今世界,政治腐败导致落后,落后就意味着挨打” 这一哲理时,学生小声附议:“无能,落后,当然被人食了,被人欺了!”当教师点出:“中华民族要自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任重而道远”时,课堂气氛变得严肃了。再次,要晓之以理,是因为感性认识只是反 映事物的个别的表面的现象,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点出历 史的哲理、启示,归纳概括出结论、观点,或运用历史理论评价事件、人物,或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 质,阐述历史的发展规律。 导之以行。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从历史事件、人物的产生原因、经过、结果、作用、地位和后人的 种种评价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得到启示和带规律性的认识,在观察、处理问题时变得聪明些,学会学习 ,学会发展,学会做人,以便“学习历史,创造明天”。 3.在德目“知情意行”统一教学过程中,吸取德目启发式教学模式的长处,让学生有一个思维过程、观念 内化的过程。 佛山市中学历史教师通过长期的教学实验,总结了“碎步”启发式教法(参见中学历史教学1997年第 1期)。该项目获1993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三等奖,1994年广东省中小学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1993年 和1995年佛山市教育基金三等奖。这一项目总结了“碎步”启发式教学法的方法、形式、理论依据、原则、目 的以及培养思维能力的层次、阶梯、角度。它从启发教学的方法与能力培养上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 效率。 这一教法,重视诱导学生内部动因作用,重视诱导学生自己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去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内化观念,重视注意规律和心理成功感等,即重视学生在掌握知识时的心理发展规律,实施教学过程的最优 化。 4.多种传播媒体教学手段(含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启发式教法、“知情意行”统一教法以及思维教学紧密 结合。 设计、制作、选择电脑软件,要考虑教学内容、计算机特性和认识科学三者的有机结合。例如,林永星 老师在教“人民解放军突进中原”这一内容时,其软件设计首先是在大幅银幕上显示人民解放军突进中原示 意图的空白底图,然后对于在讲课过程中才需要逐一显示的文字(如大别山、南京、武汉,晋冀鲁豫军主力 、鄂豫皖,太岳兵团、豫陕鄂,华东军、豫皖苏)作如下设计处理:当讲到某一地点或军队名称时,银幕首先 是同步原位显示出该地点或军队名称的文字,然后将文字放大,颜色由原来的黑色变为红色,这样反复闪示三 次,每次闪动约三秒,最后才还原;对于该图中的三路大军驰聘中原的箭头,则统一作动画处理,并有三种不 同颜色加以区分。上述处理实际上是既选用了认知规律中的差别律、活动律,又发挥了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 图像、动画的功能,使对象和背景的差别,通过颜色、形态大小的变化,变静为动,变动为静,突出重点,略 去次要因素,使学生清楚地、形象地看到了人民解放军突进中原的过程示意图。 设计、制作、选择现代传播媒体,要考虑投入与教学质量、效益、效率的关系;计算机教学媒体、电教 媒体与其他教学媒体的关系;教师媒体、课本媒体与教学媒体的关系。例如,林永星老师在解决“人民解放军 为什么选择中原地区作为主攻方向”这一问题时,采取了下面的方法在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上,如果没有计算机辅助,教师就不可能把毛泽东这一比喻显示 得这样形象、直观。另一方面,计算机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如果没有教师巧妙的软件设计和计算机编程人 员的工作,计算机本身具有的功能又怎会充分发挥?没有教师在课堂上的启发诱导,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 等思维能力又怎样培养?其感性的认识又怎样上升到理性认识?我们要发挥好教师、教材、教学手段和学生的 各自作用。 教法、手段的有机结合,力求出色地达到教学目标。为此必须要加强“情”、“意”的教学,寓德育于 历史知识传播之中。并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利用多媒体或多种传播媒体的教学手段,“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 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受到感染和教育。由于电影剪辑、电视录像、历史革命歌曲录象带(碟)等有生动 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感人的音响,加上教师的解说,启发诱导。学生在理解教材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对真善 美的爱,对假恶丑的恨,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如谭嗣同、孙中山、甲午风云、风雨下钟 山、西安事变、大决战等许多影片都可以通过剪辑,联系教材的内容,把历史上许多光辉、高尚的 人物形象具体、生动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受到震撼。下面以林永星老师教第二次世界 大战的“大战的新阶段”一课为例。 电教、电脑显示最突出的特点是直观、生动、形象、具体,正好解决了历史知识过去性这一特点所造成的 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受影响的矛盾,对学生发展智能、提高思想认识有很大帮助。林老师抓住了电教这些 有利于德育的特点,在实现德育目标的方法上,采取了“创设问题情境的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录像机、电视 机、实物投影仪等工具和电影报刊新闻、图片、音乐史诗等材料,设计了五个德育情景。随着生动画面,鲜明 色彩,感人音响,教师适当的富有激情的语言描述,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器官,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 从而被感染和受教育,唤起情感上的共鸣。 4.运用多种传播媒体,要注意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特别是语文、地理、政治、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横向 联系。 吴秋莹老师在教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一课时,用电脑显示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从“惜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词句中,联系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引出宋太祖。当讲到南 唐亡国时,多媒体播放一曲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历史知识与语文、音乐知识横向联系,既加深了学生对诗词中历史人物的理解,又培养了 学生多情境、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5.要防止几种倾向。 运用现代媒体,要抓住教学重点、难点内容,使学生易于掌握、理解,防止显示出一大堆现象而又抓不住 要领的做法。 运用现代媒体,是为了掌握、理解教学内容,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要防止红火热闹、情节新奇而忽视教学 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要让学生有一个观察、思考、掌握、理解的时间,防止将现代媒体的显示变成形式好看,匆匆而过却不求 实效的“玩具”。 为教学目标服务,与横向学科地理、语文、政治、音乐、美术等联系,但要防止“喧宾夺主”。 6.根据教学目标,依托教材,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媒体,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每一种思维工具和思维手段都有其特殊的功能。思维工具的多样性决定了思维方法的多样性。对于不同的 对象和不同的思维目的,固然需要不同的思维工具,发挥其不同的功能,但更重要的是根据教学目标,把多种 思维工具动员起来,优化组合。不但要对一节课,一个单元的教学来设计安排,优化组合,而且要对一年、二 年、甚至三年的教学综合设计安排。运用语言、板书、图表、地图、材料、实物这些传统的教学手段,以及幻 灯、投影、录音、录像、电脑等现代教学设备、手段,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媒体来设计课堂教学,使各种教学手 段相互沟通,分合相宜,相互补充,功能互补,形成一个协同工作、相承相继的统一整体,更有效地发挥思维 工具的整体功能,做到“多兵种立体战”,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目前,要大力倡导多媒体教学,但也要认识 到,在教学中不能离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去孤立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 7.加强历史室的建设。历史室一般包括多媒体演示区和文物教具陈列区。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 力,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历史室的电教设备,既要先进,又要使用方便。电教设备先进,为教学、为学生的 思维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手段。历史文物教具陈列区能使学生目睹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