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管理沟通》课程之主体沟通教学环节下的挫折教育初探.docx_第1页
基于《管理沟通》课程之主体沟通教学环节下的挫折教育初探.docx_第2页
基于《管理沟通》课程之主体沟通教学环节下的挫折教育初探.docx_第3页
基于《管理沟通》课程之主体沟通教学环节下的挫折教育初探.docx_第4页
基于《管理沟通》课程之主体沟通教学环节下的挫折教育初探.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管理沟通课程之主体沟通教学环节下的挫折教育初探摘要:我们生活在充满机会和挑战、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下,挫折对于个人而言是不可避免的。在传统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如何在挫折教育中使学生懂得挫折的必然性和普遍性,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在MBA必修课管理沟通课程中的主体沟通教学环节下,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改变挫折认知,从而提升挫折容忍力,更好地应对挫折。 关键词:主体沟通;挫折教育;挫折认知;挫折容忍力;MBA;管理沟通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在社会生活中很难事事如意,在学校学习阶段如此,出来社会工作、生活之后更是如此。人在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工作、生活之后,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遭遇挫折在所难免。笔者在高校长期从事在职MBA必修课管理沟通教学工作,在讲授沟通策略专题的沟通策略分解过程中,包括了主体沟通与客体沟通等环节,其中“主体沟通”策略实际上就是一个“自我沟通”的过程,也就是通过自我认知与自我定位来认识自我的过程。笔者尝试在这个主体沟通的过程引入挫折教育环节,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能够接受更加完整的挫折教育,从而能够有能力、有方法去应对即将纷至沓来的大大小小的挫折。笔者希望通过管理沟通课程学习让学生明晰自身优劣势,做到“知己知彼”,扬长避短,提升自身的挫折容忍力1,在应对挫折的过程中“百战不殆”。 一、教学对象的特点 笔者的教学对象大部分为在职攻读的MBA学生,他们的鲜明特点是一般都是大学毕业或者研究生毕业进入社会工作三年到十年的职场人士,人生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但面对的挫折较少或较小,很少遭遇过重大的挫折挑战,应对挫折的经验普遍不足,在遭遇重大挫折或连续遭遇挫折时可能无法承受。但他们有极大的学习热情,希望通过课程学习获得方法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在此一阶段,若能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念,习得正确的应对挫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耐挫力,对于他们的人生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可以帮助他们少走很多弯路,取得更大的成就。 二、面临的挫折类型 对于挫折,不少学者给出了不同的概念2,弗里德曼、阿克夫强调的是目的行为受到阻碍的情境,重视挫折与目的行为的关系。石蓉华、周宏、冯江平、彭聃龄更多地强调挫折的情绪状态,重视挫折与情绪反应的关系;而王以仁、杨国枢两位台湾的学者明确界定既是一种情境,又是一种情绪状态。笔者认为,挫折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挫折泛指干扰或阻碍人们实现目标,而且能够引起人们精神紧张,造成疲劳度和心理产生变化的刺激性生活事件;狭义的挫折是指人们在实现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或自以为难以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目标不能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 根据在MBA管理沟通主体沟通教学环节需要,笔者布置每位学生撰写命题案例我人生最大的一次挫折,到目前为止已经收集到原创的学生案例超过300份,根据这些案例的内容,考虑到分类的直观性问题,同时参照中国传统文化儒学八目当中的“修、齐、治、平”的人生修炼顺序,按照职场人士人生成长关键的四个阶段进行了分类归纳如下: 1、求学历程的挫折 开题报告 学业挫折包括诸多方面,包括了由于身体疾患、心理紧张导致的小升初、中考、高考与研究生考试甚至部队推荐上军校等过程中出现的挫折;有的则是求学过程中的违规退学、违规不能取得学位证等带来的挫折;大学或研究生毕业过程中毕业分配与保研等问题出现的期望与结果的落差。这些都将带来巨大的挫折感受和沉重的心理压力,影响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类案例在收集案例当中占到15%左右。 2、个人感情、家庭挫折 在个人的学习、工作历程中,或多或少都将经历一些个人感情或家庭方面的挫折。有的恋爱双方情投意合,只因身体缺憾、学历、地位、家庭门第等其中某项条件不足,而不被对方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所接受,使有情人难成眷属;有的恋人或夫妻随时间流逝或某些条件而导致一方变心,喜新厌旧;有的或由于家庭琐事的突发事件导致和谐美满的家庭出现变故;有的是兄弟朋友结伴创业失败导致的友情梳理;有的是80后与父母的沟通出现的困境导致冲突不断;有的是高考填报志愿与父母沟通不良导致意外结局;有的是挚友突然去世带来的感情一时难以接受的打击。可想而知,在爱情之火熄灭或朋友兄弟友情以及亲情、家庭出现裂缝或变故的同时,随之产生的便是极度难忍的愤怒、痛苦、失望、仇恨等负性情感合成的挫折感。这类案例在收集案例当中占到15%左右。 3、初入职场的挫折 大学毕业或者高中毕业等方式初入职场的人士,容易在工作中面对许多不同类型的优秀人才时自惭形秽,做事畏首畏尾没有活力与朝气;过于追求个性发展受到同事之间议论和不满;工作出纰漏经常受到上级批评;在个人发展方面目标制定过高,耗费过量心血导致工作状态不佳;不明白职场潜规则,个人职业发展受到限制。在人际交往方面,对多角色人际交往不擅长,交际手段不合适,导致沟通交流失败,影响工作生活。主要包括了期望升职、加薪、岗位调整过程中遇到的挫折;这类案例占到收集案例40%左右。 4、走上管理岗位后挫折 经过几年的职场磨练,一部分人可能走上管理岗位,这时他们将面临新的挫折挑战。有些人只适合于干技术活,对组织人事管理毫无头绪,一旦走上管理岗位将无所适从;一些人被提拔后易受到同事的排挤和刁难,工作无法开展;一些人管理方法使用不当,易于引发下属的不满情绪;一些人无法适应工作事务的大量增加导致焦头烂额等。如此种种困难,让刚走上管理岗位的人遭受极大的挫折打击,而上级领导也会对此人的工作组织协调能力重新进行审视,当事人将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这类案例主要包括了初上管理岗位带来的不适应、技术岗位转管理岗位带来的困难以及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不如意的挫折等等。这类案例占到收集案例的30%左右。 开题报告 三、主体沟通应对挫折 挫折所刻画的是一种行为目标受阻后的情绪状态,包含三个因素: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挫折情境是指需要不能获得满足的内外障碍或干扰所实际呈现的情境状态或情境条件。挫折认知是指对过往情境的知觉、认知和评价, 思想汇报 是主观反映。挫折认知既可以是对实际遭遇到的挫折情境的认知,也可以是对想象中可能出现的挫折情境的认知。挫折反应即主体伴随着挫折认知,对自己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时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它包含主观体验,常见有焦虑、愤怒、攻击或躲避等。三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作文 作文 图1 挫折成分的关系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挫折情境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至于情境产生之后发生怎样的挫折反应,则是由挫折认知所决定的。 面对学习、工作、生活中出现的诸多挫折,笔者尝试在管理沟通课程主体沟通教学中,引导学生首先从自身因素出发思考问题,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即从主体沟通的角度对挫折进行充分的认知,从而在应对挫折的过程中寻求更好地对策和沟通方式。 1、自我定位 自我定位是分析“我处于什么位置”,就是要对自身的地位、能力、个性特点、价值观和形象等方面进行客观的定位,从而正确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摆正自己的位置。自我定位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可获得的资源、组织传统与价值观、人际关系网络、领导的利益与偏见、沟通渠道、与竞争者之间的经营现状、文化环境等等。 2、自我沟通 准确自我定位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的自我沟通。首先把自己调适好,才能适应职场的挫折和挑战。自我沟通的目的是在取得自我认同的基础上,更有效率、更有效益地解决现实问题,从而使内在和外在得到统一。俗话说:“要说服他人,首先要说服自己”,笔者认为“要有效应对挫折,首先要说服自己”就是自我沟通在应对挫折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现实概括。 相对于人际沟通过程,自我沟通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一,自我沟通的主体和客体都是“我”本身;其二,沟通的目的在于说服自己;其三,沟通过程中的反馈来自于“我”本身;其四,沟通渠道也通过“我”自身,可以是自言自语、日记、随感或心理暗示。 3、应对挫折 有了正确的自我认识,还要勇敢地战胜自我,这是提升挫折容忍力的有效手段。自我的不断学习和交流、不断思考和总结,使自身的沟通技能得到不断提高、更加从容对待挫折的过程,是管理沟通技能的自我修炼,也是挫折容忍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正如自我的发展是一个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自我沟通技能的提高、挫折容忍力的提升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三阶段”过程3。 (1)合理地审视自我动机,精心思考挫折产生的原因,是个人准确认知自我,从而改变挫折认知的重要基础,此为挫折容忍力提升的第一阶段。 (2)有目的地修炼自身意志,善于积极倾听周围意见,转换视角,以开放的心态正视挫折的产生,这是提升自我、降低挫折感的必经阶段,此为挫折容忍力提升的第二阶段。 (3)为自己设定超越性的目标和愿景,以自我为目标设计合理的应对挫折的对策和措施,这是超越自我、锻炼坚强意志从而对抗挫折的最终归宿,此为挫折容忍力提升的第三阶段。 开题报告 t 图2 自我沟通技能提升三阶段过程 四、教学方法和意义 在传统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在管理沟通课程中开设自我沟通(挫折教育)课时达到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自我定位和自我沟通的理论内容学习是一个方面,让学生撰写自身案例则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的另外一个重要举措。让学生撰写自身案例类似于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这种方法称之为系统脱敏疗法4(交互抑制法),是指通过情境再现方式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消除焦虑、恐惧状态及其他不适反应的一种行为疗法。 通过案例撰写,学生可以在情景再现过程中进行充分的自我认识和反省,重新面对自身长期不愿意面对的挫折情境,认识到此类挫折产生的主观和客观原因,重点是思考如何在自我沟通过程中正确地认知类似的挫折,在减轻心理焦虑与恐惧的同时,以便更好地应对此类挫折或更进一步地做到避免此类挫折再次出现。 此外通过学生之间案例分享、借鉴,让大家看到在职场初期比较容易碰到的一些挫折事例,互相评点其他人在处理挫折过程中成功的地方与欠缺的方面,让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反思和对比,这对于进入职场的初期与中期的的在职MBA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综上所述,在管理沟通课程中利用主体沟通策略来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正视自身,进行准确地自我定位,培养其坚强的意志,从而在面对挫折的过程中有更加客观的认识,有更加理性的对策,从而达到更好地应对挫折,在职场中自由平衡各方利益的目的,这既是笔者希望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带来的帮助,也是基于管理沟通课程之主体沟通教学下的挫折教育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杜慕群编著.管理沟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林彦甫.大学生幽默风格、情绪智力与学业挫折容忍力关系之研究.D台湾朝阳管理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3何春丽,邓永斌.关于管理沟通课程教学和考试改革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0(14):2834张耀东,张婕,张宝魁.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11):152-1545陈酉宜.管理沟通课程本科教学的探索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2):95-966刘飞燕,杨瑛.情境教学法在管理沟通课程中的教学实践J.消费导刊,2010(1):176-1777张飞燕.青少年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其教育途径J.湖南社会科学,2010(1):167-1708夏茂香.浅谈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9(11):177-1789康青.管理沟通案例教学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9(3):64-6710胡韬.国外主要挫折理论及其教育启示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13-1611陈汉红.关于大学生耐挫力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8):134-13512张旭东.论抗挫素质及其教育J.社会科学战线,2006(1):243-245 作文13胡伟.论大学生挫折教育. D.武汉大学硕士论文, 2005年.14邱梅生.新时期研究生挫折教育略论J.现代大学教育,2005(6):95-9815廖小龙,赵俏华.走进挫折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4):24-26 汪新建、管键,试析系统脱敏法和合理情绪疗法之异同,J,医学与哲学,2002.08 注释: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