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Linux用户基础与系统管理实训任务书、指导书(编写:张传立)福州大学北京软件人材培养基地2007年12月目录一、实训简介-1二、实训考核办法-3三、有关表格格式-3四、实训项目-5实验1 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环境-5实验2 编辑器 vi 的使用-7实验3 在Bash中操作-9实验4Linux 文件系统-11实验5管理启动-12实验6用户和组管理-13实验7静态网络设置-15实验8调度任务工具-15实验9 逻辑卷和RAID阵列-16实验10X window 系统-18实验11 BASH编程-18第19页任 务 书 根据福州大学北京软件人材培养基地2006级网络管理专业Linux用户基础与系统管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经软件办和计算机系教研室研究,定于第16-18周实施Linux用户基础与系统管理实习,具体安排如下:一、 实训简介1组织 实习领导小组:组 长:张玉华副 组 长:张 涛 实习项目小组: 组 长:张传立成 员:张传立 (讲师)2实习目的:通过Linux用户基础与系统管理的实习,使学生在完成Linux用户基础与系统管理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更加熟悉Linux的操作,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将所学知识实用化,以总结、拓宽原有的操作系统知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以使理论和实际更好的结合起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3实习地点计算中心机房4实习方案学生以班为单位实习,每人一机。每个班由指导教师和机房管理员共同指导学生的操作。实习中用到的工具软件由指导教师或机房负责提供。5实习基本要求1、 实习学生应按时完成实习内容。2、 每次实习后学生要认真编写本次的实习日志、整个实习结束后要认真编写实习报告。3、 教师审阅与批改学生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要求。4、 学生实习成绩的核定方法和标准,根据实习学生完成题目内容情况、实习日志、实习报告以及考勤综合核定实习成绩。6实习纪律5、 学生应按时到达指定的实习机房,不得迟到早退;6、 学生实习期间不得做与实习内容无关的事情;7、 指导教师必须按时到达指定的实习机房,不得迟到早退;8、 指导教师或参加指导实习的管理员应事先准备当天要进行的实习内容,认真解答问题。二、 实习考核办法:1、实训成绩由课堂考勤抽查、平时完成情况抽查和学生最终上交的实训报告三部分成绩构成。2、指导教师和班干部要不定期的抽查学生的课堂考勤并记录在案计算成绩,该部分占总成绩的20%。3、指导教师要不定期的抽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并根据其表现打分,该部分占总成绩的20%。4、学生在完成实训的三天内要上交详细的实训报告(要求必须手写),报告要详细的记录本人在晚上实训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要求在实训项目中有“注意”和“试试看”的必须记录结果)三、有关表格格式附:学生实习报告表格式:实习内容(通过实习,写出自己在实习中所做的工作内容,自己收到的收获,不够另加页。)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成绩学 生 实 习 报 告四、实训项目:实验1 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环境1 实验目的 学会系统的登录操作。 学会Linux的命令执行。 掌握几个基本的Linux命令。 学会多个虚拟控制台的使用。 使用退出命令安全退出系统。2 实验内容练习1 执行Linux命令按以下步骤操作可以执行一个Linux命令:(1) 在一个空的命令行上,在系统提示符“#”的后面键入Linux的命令,例如“ls”。(2) 按Enter键,向系统提交命令,请求执行。(3) 随后,屏幕上将输出命令的执行结果。ls命令将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4) 再输入“ls /bin”,按Enter键。(5) 屏幕上将显示“/bin”子目录下的文件。(想想这个操作和在/bin目录下运行“ls”有什么不同吗?这个操作和“ll”有什么不同?)(1) 执行date命令,查看当前的时间。(2) 执行cal命令,先显示本月的日历,再显示其他月份的日历。(如何显示本月和完整显示所有月,如何能分屏显示?)(3) 执行echo命令,显示一个任意字符串。(4) 执行echo $PATH命令,显示系统的环境变量。(5) 执行不带参数的passwd命令,改变当前用户的密码;执行“passwd 用户名”,可以修改指定用户的密码。只有以“root”身份登录,才能行使该项权力。(6) 执行clear命令清理屏幕。练习2 获取Linux的帮助(1) 执行无参数的help命令,可以列出许多内部命令。(2) 从中选出感兴趣的命令,如cd,想了解命令的功能和用法,可以执行命令语句“help cd”,便会有关于cd命令的帮助信息。(3) 外部命令,如ls可以用“ls -help”的形式显示出命令的帮助信息。(4) 外部命令是存在于磁盘上的程序,而内部命令是Shell可以解释的命令符号。 运行“whereis cd”,记录看到的信息。运行“whereis b cd”,记录看到的信息。运行“whereis ls”,记录看到的信息。运行“whereis b ls”,记录看到的信息。(5) 使用命令语句“man whereis”,可以了解关于whereis命令的详细介绍。会显示whereis的帮助信息,中间会停顿,按空格键显示下一屏,按q键退出man。想查看关于“一般使用者的命令”,用命令语句“man s l”;如果想知道man的用法,可以执行“man man”命令语句。注意:shell是Linux的命令行解释程序,负责解释并执行用户输入的命令,可参看“Shell”一章的讲解。练习3 使用多个虚拟控制台(1) 首先,以root身份登录(如果接着以上的练习,这步又完成)。(2) 在命令行输入“who am i”(或是whoami/who/w,看看有什么不同);可以显示出当前用户名称和所在终端(tty1)。(想想这两个命令有什么区别)(3) 按Alt+F2键,屏幕就会切换到另一个控制台。在该控制台以一个普通用户的帐号登录(如没有新帐号,可使用“useradd”和“passwd”建立并激活一个以完成下面的实验,如“xxx”),注意观察进入系统后系统提示符是“$”。(4) 执行“who am i”,显示当前用户名和所在终端(tty2)。(5) 按Alt+F2键,回到tty控制台,执行以下命令:wall “Hello everyone”屏幕上接着会显示这条信息。切换到tty1,也会看到这些信息。(6) 在tty2中,执行命令“mesg y”允许别的用户向自己发消息;切换到tty1,执行“mesg y”命令,也允许别人向自己发消息(7) 在tty1中,执行命令“write xxx”。向在tty2登录的用户“xxx”发送消息,接着输入“Are you all right student?”。按Ctrl+D结束输入,开始发送消息。(8) 切换到tty2中,会收到上述消息(注意“EOF”是结束的标志符)。可以执行“write root”命令,输入“I am fine And you?”按Ctrl+D键结束输入,回送信息。注意:一般tty设备步允许其他组的用户向自己发送消息,可以修改tty的使用权限或将普通用户加入到本组中。(试试看在tty2,使用“write xxx”,会有什么效果?)(9) 在tty1中执行命令“mesg n”,不允许别的用户向自己发消息。切换到tty2,再次执行“write root”,屏幕将显示root已经无法接收信息了。练习4 退出系统(1) 在命令行上执行命令logout,则注销了自己,屏幕上显示重新登录的提示。(2) 再次登录,以exit命令退出,将注销用户,屏幕上提示登录。该命令和logout命令都只是注销用户,但不关机。(3) 可以用普通用户的身份登录,执行“shutdown r now”命令,可看到系统提示找不到该命令。(4) 再次以“root”身份登录,执行“shutdown r now”命令,系统将会先关闭,再重新启动。(5) 再次以“root”身份登录,执行“shutdown h +1 Please logout right now!”命令,屏幕上将给出关机的消息(注意这时tty2上能看到这个警告消息吗?),1分钟以后系统将会关闭,不再启动。(6) 再次以“root”身份登录,执行“shutdown r -k now Please logout right now!”和“shutdown r -k now Please logout right now!” 命令,屏幕上将给出关机的消息,注意这是一个模拟关闭事件的命令。实验总结(1) 系统登录时,如果是装了多种操作系统的计算机,需要选择所要使用的 操作系统的名字。登录时,需要帐号和口令。(2) 在命令行上练习使用几个基本命令。(3) 用man和help命令获取关于命令的帮助。(4) 用whereis命令验证了内部命令与外部命令的不同。(5) 用发送信息的命令演示了多用户系统中用户之间的通讯。(6) 用shutdown命令验证了超级用户和普通用户在系统操作权限上的差别。(7) 练习注销用户和关闭计算机的命令。实验 2 编辑器 vi 的使用1 实验目的 掌握vi中的文件操作:创建一个文本文件,打开一个已有的文件,保存编辑的文件。 掌握vi中的编辑命令:移动光标,插入、删除、修改文件。 掌握vi中文本复制的命令和技巧。 能够运用vi的查找和替换技巧,完成大量的修改任务。2 实验内容 练习 1 创建一个新的文件(1) 执行无参数的vi命令,直接进入vi。(2) 在命令模式下按i键,进入文本输入模式,可以随便输入一些文字。(3) 按Esc键,输入如下的末行命令:w file1将文件存为“file1”(4) 再输入一些文字,然后执行如下的末行命令:wq file2将文件存为“file2”后退出(退出的两个命令是什么?)。(5) 用ls 命令检验“file1”和“file2”文件是否存在。 练习 2 在vi 中移动光标(1) 执行如下命令,打开文件“file1”。# vi file1(2) 增加文件内容,使其超过一屏。为使以后能清楚地看到文本的文件,可以用“set number ”命令给文本加上行号(注意要在命令状态下,试试看set nonumber命令)。(3) 在命令模式下,练习用键盘的光标键移动光标。(4) 练习用hjkl键来移动光标。(5) 练习用Ctrl+pCtrl+nSpacbarbackspace键来移动光标,可以看到上面四个操作效果是一样的。(6) 用HomeEnd$-键来移动光标达到行首和行尾。(7) 用G命令跳到指定的行上。(注意两个实现办法ESC/G/:行号以及ESC/nG)(8) 操作H、M、L命令,看一下命令执行的效果并记录。(9) 练习按字移动光标的命令w和W ,b和B ,e和E 。(10) 练习按句移动光标的命令“(” 和 “)”。(11) 练习按段移动光标的命令“”和“”。(12) 练习滚屏的命令,按Ctrl+uCtrl+dCtrl+fCtrl+b键。练习 3 插入文件(1) 练习使用i和I 命令插入文本。(2) 练习使用a和A命令添加文本。(注意和上面有什么不同)(3) 练习使用o和O命令插入新行文本。在练习中请注意这三组命令中每两个命令之间的区别。练习 4 删除和恢复文本(1) 练习使用x和X命令删除字符,练习使用dd命令删除文本行,练习使用dw命令删除文本字。(2) 重复练习上面的命令,只是在命令前先输入一个数字,一次删除多个字符、文本行和字。(3) 配合移动光标的命令,重复练习上面的删除命令。(4) 使用np命令恢复,用dd命令删除的文本行。(5) 练习使用U和u命令撤消上一次的编辑命令。(6) 使用o命令重复一次的编辑命令。例如用o命令输入一行新文本,多次执行命令后,将在文件中添加多行文本。 练习5 编辑多个文件(1) 使用“vi file”命令时,vi将同时打开多个文件。(2) 在vi 中的末行执行“:e file2”命令,可以在不退出vi的情况下,打开新的文件。(3) 使用 arg xxx、n、e、rew等末行命令切换编辑不同的文件。(4) 在“file1”中,用y命令复制一块文本(注意用“v”和箭头帮助选中要复制的文本)到缓冲区a。(”a y)(5) 在“file2”中,用Y命令复制一块文本到缓冲区b。(6) 在“file3”中,用Y命令复制一块文本到缓冲区c。(7) 在“file4”文件中,用p命令粘贴缓冲区a、b、c的内容到“file3”中的任意位置。(”a p)(8) 联系在不用“v”和箭头帮助选中要复制的文本时,用“y/nyy”和“p/np”来实现复制和粘贴。(9) 3、实验总结 经过以上的实验操作,应该掌握vi的如下操作:(1) 文件的打开和保存。(2) 文件的编辑操作:移动光标,插入、删除、恢复、修改、替换文本。(3) 字符串的查找和查找替换。(4) 文本的复制。实验3 在Bash中操作1实验目的 熟悉Shell中的命令使用方法,掌握Shell中特殊字符的含义。 掌握输入、输出、重定向和管道的使用。 能够利用命令替换、命令和文件名自动补全、历史命令等Bash的特性,来方便地对命令进行操作。 能够设置系统提示符和别名,并将某些人的个人习惯设置定制到Bash中。2实验内容 练习1 通配符的使用 通配符有“*”、“?”、“ ”,主要是用来描述文件名的模式。在这个练习中随便挑选一个目录,最好文件多一些。然后用cd命令将当前工作目录转到那里。之后执行下述操作:(1) 用“ls -a”命令列出当前目录中所有文件和子目录,从中随挑挑选一个文件。(2) 以所挑选文件的名字为参考,将名字中的若干字符去掉,用“*”、“?”、“ ”以及它们的组合来代替名字中去掉的字符,形成查找文件名的模式。练习2 引号的使用在命令行中,引号一般用来将字符串括起来,不同的引号对字符串有不同的处理办法。对于字符串中的特殊字符,可能需要用“”转义符来帮助,才能表达正确的意思。本练习中完成以下的操作:(1) 执行命令 echo “$PATH”(注意“$PATH” 显示的是系统中的环境变量)(2) 执行命令 echo “PATH”(3) 执行命令 echo “$PWD” (注意“$PWD”显示的是当前的路径)(4) 执行命令 echo “PWD”(5) 如果想用echo输出:The value of “SPATH” ls “?”,其中“?”代表$SPATH的具体数值,而使用双引号括起来的&SPATH就显示为$SPATH,而且双引号也保留。该如何做呢?请试一下吧。练习3 输入、输出、重定向(1) 执行“cat file1”(试试看和有什么不同)命令可以将键盘输入的文本存在文件“file1”中。输入文本如下所示:Apple 5Tomato 1Orange 4Pear 2Watermelo 1按Ctrl+D键结束输入,产生文件“file1”。(2) 执行“sort file 1file 2”,产生文件“file2”.(这个命令的用途是什么?)(3) 执行“cat file1 file2|sort u file3”(这个命令的用途是什么?-u用来干什么?)(4) 执行“diff file2 file3”命令,比较一下“file2”和“file3”的不同。 练习4 重定向到设备文件(选做)事实上,由于Linux把所有设备都当成了文件,因此,可以将终端作为重定向的目标。以可像下面这样来完成用户之间的通讯,实现类似write的功能。(1) 以“root”身份登录系统,用“who am i”命令显示自己所处的终端,假设为“tty 1”。(2) 按Alt+F2键,切换到控制台“tty2”,以一个普通用户的身份登录。(3) 在“tty1”控制台上,执行命令who,可以查看出“tty2”控制台的用户,假定是“xxx”。(4) 执行如下命令: #echo “Hello xxx!I am root”/dev/tty2(5) 按Ctrl+F2键,可以在“tty2”控制台上看到“Hello xm!I am root”的信息。(6) 在“tty2”控制台上,执行命令:$echo “Hello root! I am xxx”/dev/tty1 系统提示访问权限禁止。(7) 切换到“tty1”,使用如下命令改变“/dev/tty1”的访问权限,使得其他用户可以访问“tty1”。# chmod o+w /dev/tty1 (注意0、+、w的含义)(8) 然后,切换到“tty2”,使用向上的光标键,找到原来向“tty1”发送消息的命令来执行。(9) 回到“tty1”,可以看到用户“xxx”发送来的消息。练习5 使用命令行的自动补全功能和历史命令(1) ls命令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2) 在命令行输入“mk”后,按Tab键,系统会响铃,在输入d,按Tab键,系统自动补全命令为“mkdir”。(3) 在“mkdir”后面输入“-p mydoc/doc1/doc2”,按enter键执行。(注意“-p”参数的含义:如果没有父目录的话创建父目录)(4) 按一下向上的光标键,命令行上会显示出上次执行过的命令:“mkdir mydoc/doc1/doc2”。(5) 将光标移到“mkdir -p”处,删除“mkdir -p”,将其换成命令cd,按enter键执行命令。(6) 执行pwd命令,查看当前目录。(7) 重新返回主目录,执行“cd ”命令。(试试看“cd”和“cd .”)(8) 用history命令查看一下刚才使用的命令。(9) 在命令行输入“cd”然后空格,再按tab键,系统响铃。在输入“mydoc/”, tab键,命令行上会显示“cd mydoc/doc1/doc2”,执行该命令,又回到“mydoc/doc1/doc2”目录。练习6 定制Bash(1) 用vi打开/root目录下的“.bash_profile”文件。(2) 在注释“#User specific environment and starup programs”的下面添加如下命令:PS1=”/t/w”PS2=”More information:”Alias myhome=cd $Home(3) 保存“.bash-profile”文件后,退出系统。(4) 重新以刚才的身份登录。(5) 可以看到系统提示符的变化。(6) 随例进入一个子目录,执行myhome命令,可以回到主目录。3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做到了:(1) 熟悉和掌握了Shell中通配符和引号的用法。(2) 掌握了输入、输出、重定向的多种使用方法。(3) 使用了Bash的历史命令和命令自动补全功能。(4) 尝试了对Bash的定制。实验4 Linux文件系统目的:熟悉文件系统相关知识和技能,注意先创建一个512M大小的硬盘并挂载用以实验步骤一:创建和加载文件系统任务: 1 使用fdisk l 得到dev/had和dev/hdb的分区尺寸信息。计算硬盘上没有分区的空间尺寸2 使用fdisk对/dev/hdb分区,要求:分3个主分区(必须含有swap分区),大小各为100M,一个扩展分区,两个逻辑分区, 大小各为100M。步骤: fdisk /dev/hdb (几个常用的命令,p:参看当前分区情况 t:修改 l:查看分区代码 w:保存 d:删除)3 重启以确定改动后的分区表被读入4 使用mke2fs,在新建的分区上创建一个新的ext2文件系统。创建时使用2k的块,每4k一个inode的设置。可能需要查看mke2fs的man pagemke2fs b 2048(2k=2*1024)i 4096 /dev/hdb55 创建目录/data,作为该文件系统的加载点mkdir /data6 使用mount命令把新文件系统加载到/data。把/etc/passwd复制到/data,检查确认复制成功mount /dev/hdb5 /datacp /etc/passwd /data7 Umount /data8 使用e2label为新分区指定卷标:e2label /dev/hdb5 /data 注意:/data 即是你指定的卷标9 在/etc/fstab文件中为加载/data加入以下行:LABEL=/data /data ext2 defaults 1 2“LABEL=/data”是用卷标指代1:设备号,如e2fsck命令(见书P250)检查时的顺序号2:备份的周期注意:用“tab”键移动,1和2之间用空格或者/dev/hdb5 /data ext2 defaults 1 2“/dev/hdb5”使用物理位置指代以上两行的实际效果相同。但是,如果更换了硬盘的总线或者是更改了主从的顺序,在fstab中使用卷标仍然可以定位这个设备 10 加载新的分区mount /data 注意系统为什么能自动知道用什么物理位置加载,加载在什么地方11 复制文件或使用touch 创建文件实验5 管理启动目标: 定制系统服务的技巧步骤一: 使用chkconfig禁用服务1. 使用chkconfig检查系统服务的状态: chkconfig -list2. 使用以下示例将isdn在所有runlevel关闭并恢复chkconfig -del chkconfig -add3. 使用-help 查看chkconfig语法信息 chkconfig -help. 关闭runlevel3和runlevel5的kudzu服务Chkconfig level 35 kudzu off4. 观察 on 和 -add 的差异, off 和 -de 的差异chkconfig isdn -listchkconfig isdn on默认在2、3、4、5级别都打开了(0是停机,6是重启动)chkconfig isdn -listchkconfig isdn off在各个级别都被关闭了,但还可以查看状态,这个时候用“on”可以恢复chkconfig isdn -listchkconfig isdn del在所有启动级别中都被删除了,不能用“chkconfig isdn list”查看了chkconfig isdn -list chkconfig isdn -add 在所有的启动级别中添加这个服务chkconfig isdn -list5. 使用chkconfig查看系统服务的状态和改变状态步骤二: 更改系统登录标题1. 我们将设置rc.local脚本用于每次重启时出现登录标题. 打开/etc/rc.local文件找到以下行:touch /var/lock/subsys/local 2. 在后面插入以下行:echo “ Welcome to n” /etc/issueecho “All access to this computer is monitored” /etc/issueecho “Unauthorized access is prohibited” /etc/issue echo /etc/issueecho “Last reboot complete at $(/bin/date)” /etc/issue3. 保存文件,把/etc/issue复制为/etc/issue.orig4. 重启动系统5. 当系统启动后,切换到虚拟控制台确认登录标题出现了. 打开/etc/issue, 注意mingetty把n扩展为你的主机名步骤三: 更改默认runlevel1. 编辑/etc/inittab文件,将默认runlevel从3改为5,如下:id:3:initdefault: 注意:id(唯一的标识符,最多4个字符):level:action(如何运行进程的关键字):process(执行命令的完整路径和参数)2. 重启动系统.发生了什么?5是图形化模式,重启动后进入了图形界面3. 把默认runlevel改为3,重启动系统步骤四: 增加当天的消息1. 编辑/etc/motd文件,默认应为空. 增加以下行:# # Welcome to station xx #The sysadmin is playing today.Expect frequent system downtime. 2. 切换到虚拟控制台登录.实验6 用户和组管理目标: 用户和组管理的技巧步骤一: 创建用户和组1. 使用useradd命令,为以下用户创建帐号:Joshua, alex, dax, bryan, zak, ed, manager. 为每个用户设置一个密码.2. 使用groupadd命令,增加以下组: 并使用 g 选项设定对应的GIDgroup gidsales 10000hr 10001web 10002 为什么不用系统默认的gid?见书P132groupadd g “号码” “组名”查看文件group中组帐号的相关记录3. 使用usermod命令把joshua和alex增加到sales组, dax和bryan到hr组, zak和ed到web组. 把manager加入所有组. 使用 G选项.usermod g sales joshuausermod G hr,web,sales manager也可用“gpasswd a”,见书P137-g: 私有组 创建文件(夹)时由私有组的身份决定拥有者的组-G: 公有组4. 用各帐户登录,使用id命令确认组成员身份.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确认?groups步骤二: 设置共享文件夹1. 创建/depts目录,在目录下创建sales, hr, web文件夹mkdir p /depts/ 2. 使用chgrp命令设置对应组拥有对应文件夹chgrp /depts/ 3. 设置/depts目录的权限为755, 子文件夹的权限为770chmod 755(4+2+1,4+0+1,) /depts. (读取,写入,执行)chmod 770 /depts/*拥有者(创建者),拥有者组,其他用户和组4. 设置各部门的子文件夹的sgid, 使得创建的文件所有权为对应的组chmod g+s /depts/sales chmod g(group)+s(sgid) /depts/sales5. 使用各个帐号登录,并在对应位置创建文件,检查效果.只有manager可以进入所有的目录.也可以使用su -命令,但是要加上-,并且su下一个帐户之前要退出前一个帐户.步骤三: 设置磁盘配额格式化 mkfs.ext3 /dev/hdb1 (或是 mke2fs j /dev/hdb1) -j:指定使用ext3,默认是ext2mkdir /quotamount t ext3 /dev/hdb1 /quotavi /etc/fstab/dev/hdb1 /quota ext3 defaults,usrquota(对用户设置)/grepquota(对组设置) 1 1mount o remount /quotaquota cu (对用户) /quota 告诉系统启用磁盘配额,生成相应的配额文件(quota cg(对组) /quota)mount oremount /quotauseradd hy passwd hyedquuota hy 编辑hy的配额属性soft - 10(k) 注意前两个是磁盘空间,后两个是文件数hard - 20(k) quotaonquotaon v /quota-v 目录 / -a 打开所有文件系统的限额 / -u “指定用户”su hy用cp或是touch命令测试(注意用chmod改变文件的属性 chmod 777 /quota)实验7 静态网络设置目标: 手动配置网络设置的技巧步骤一: 设置IP地址1. 使用ifconfig查看当前配置2. 使用ifdown命令关闭网卡ifdown eth03. 用文本编辑器打开/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按以下内容更改(x为你的座位号)DEVICE=eth0设备号BOOTPROTO=none启动协议onBOOT=yes随系统的启动而启动IPADDR=192.168.0.x(x可任意取值)IP地址NETMASK=255.255.255.0GATEWAY=192.168.0.254 4. 使用ifup启动配置好的网卡ifup eth0 5. 重启动系统,使用ping hostname或是ping 192.168.0.x 确认网络配置实验8 调度任务工具目标: 掌握系统管理工具的使用以及对CUPS的管理步骤一: 使用at和cron1. 设置两个个提示,分别提醒今天中午12:00去吃午餐和马上显示到桌面上一个消息. 在root提示符下.使用以下命令:at noon; (回车)echo “Time for lunch with Joe.” (回车) ctrl+Decho “Hello,everyone!” /dev/console 重定向到桌面显示ctrl+D2. 使用atq命令检查任务队列,确认3. 使用at命令在5分钟后运行 df k命令注意为什么没有看到效果,可以在哪里看到效果?如果要看到效果应该怎么办?实验9 逻辑卷和RAID阵列目标: 在安装后创建逻辑卷和阵列的技巧建立一个新的虚拟硬盘以完成该实验,hdd(注意为什么不是hdc?)步骤一: 使用LVM创建逻辑卷基本框架如下图所示:原磁盘 pvcreate pvdisplay物理卷 /dev/hdd1 vgcreate vgdisplay 卷组 test0 lvcreate 逻辑卷 /data步骤二: 使用RAID创建磁盘阵列步骤一: 使用LVM创建逻辑卷1. 使用fdisk在未分区空间创建四个新分区,类型为Linux LVM (0x8e), 尺寸一样,为了加快速度,不要大于1G. 退出时使用w保存更改.不要重启动.0x8e是LVM分区的类型ID,必须要用t命令转换成这个格式2. 编辑/etc/modules.conf中包含以下行:alias block-major-58 lvm-modalias char-majot-109 lvm-mod 使用当前内核创建initrdmkinitrd f v /boot/initrd-$(uname r).img $(uname r)这个命令将使系统在启动时加载lvm-mod模块,启用LVM3. 重启动系统4. 用root登录, 运行vgscan初始化LVM配置文件5. 使用pvcreate将LVM分区初始化为物理卷.假设分区为 /dev/hdd1 /dev/hdd4命令为: pvcreate /dev/hdd1 /dev/hdd12 /dev/hdd3 /dev/hdd4可以使用pvdisplay查看分区信息6. 然后创建卷组test0. 使用默认4MB的扩展尺寸,只包含一个物理卷vgcreate test0 /dev/hdd1 可以使用pvdisplay查看信息7. 创建一个小逻辑卷,不要占用所有空间. 使用vgdisplay的VG size和 PE/size信息,比如创建一个40M的逻辑卷: VG size: 卷组总大小PE/size:一个物理区域的大小lvcreate L 40M n data test0L 40M:指定大小是40M -n data:指定逻辑卷的名称是datatest0:指明使用的是test0这个卷可以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茶旅一体化行业市场运行分析及竞争策略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生态旅游产业融合-洞察及研究
- 护理工休座谈会
- 客服销售方案模板
- 会议座椅采购方案
- 生活临时用水方案
- 河堤绿化修剪方案
- 装修活动奖罚方案简单
- 水电总包分包方案
- 车辆产权转让方案
- 中国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奖励制度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 AI+Agent与Agentic+AI的原理和应用洞察与未来展望
-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艾青诗选】批注
- 房屋建筑构造(地基与基础)课件
- 《机械通气基本知识》
- 《高分子取向结构》PPT课件.ppt
- 一本万利-连锁餐饮菜单制作
- 青海省最新版劳动合同书(全日制用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