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香弥漫校园.doc_第1页
让书香弥漫校园.doc_第2页
让书香弥漫校园.doc_第3页
让书香弥漫校园.doc_第4页
让书香弥漫校园.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书香弥漫校园,让经典浸润人生 平凉五中 岳琼 “语文新课程标准”说:“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和谐发展。”新课标明确提出了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我认为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就是要平时多读经典。那什么样的文章才可成为经典呢?所谓“经典”,就是一个民族美好情感和博大智慧的结晶,是载着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光芒,是那些超越时空局限,对人类社会引起持续震撼力的伟大著作。一、阅读经典的意义经典是文化的传统根基,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即相对永恒的真理性、高度的人民性、强烈的时代性、进步内容与优美形式的和谐统一性、权威性与社会影响力。一个人如果能在他童心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就可以奠定他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的基础;成为一生去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根基。国学经典不仅展示了历代大家在人生旅途上的心路历程,而且形象地记录了民族在历史风云中的艰辛跋涉。阅读经典名著,诵读优秀诗文,建设书香校园,是文学在文化冲击和碰撞中得以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强国文经典教学,可以使学生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鸿沟,穿透文明与种族的壁垒,吸收人类的文化精粹,激发全人类的共通人性。中华五千年,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而文学作品是一种以情动人的东西,它通过打动读者的感情,而使读者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愉悦。五千年中华文化中,最能打动读者的是什么呢 是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的经典作品。这些中国古代文学凝聚着几千年来优秀的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它铸造了文明古国的民族灵魂,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其人文和人性的品质经过几千年历史长河的冲刷洗涤仍熠熠生辉,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例如两千多年前记载孔子语录的论语,共有166个成语,500多条的格言,它告诉我们的都是生活中的智慧。我们现在的许多思考方式,我们中国人的思想,我们的道德规范,都是在用论语的思想指导着我们,我们在运用着书中的智慧,但是我们往往不知道原文中的语境是什么,对它的深刻思想内涵不特别清楚。联合国大楼八个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出自于论语。可见加强国学经典教育对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正如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所说: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受传统文化资源熏陶得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文学经典孕育出来的,一个处在当今信息滔滔、知识爆炸时代的中国人,如果从来没有读过论语、诗经、唐诗、宋词、汉赋如果对于“以民为本”的理念、“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胸怀、“路漫漫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老当益壮,不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志向,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教训,“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这一切都一无所知,那么,如何懂得什么是“中华民族”?如何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皇天后土担有一份责任?二、中学生经典阅读中存在的问题鉴于阅读经典的意义,目前许多专家、学者呼吁对高中学生加强国文经典教学,其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当今的中学生平时读书少,写作能力大大下降,“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太差,不能满足社会、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二是中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普遍呈现出低俗化的趋势,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冲击,国学经典的阅读量太少。网络文化的及时快捷,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准呈狭窄和浅薄的趋势,削弱了人们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和探究。部分学生片面求新、求快、求时尚,具体表现为欣赏影视文化日益卡通化、浏览书籍报刊日益快餐化。大学生中,追求深沉的浪漫和高雅的幽默少了,表现浮躁和媚俗多了;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追求少了,及时行乐、贪图享受的倾向多了。在平面化、快餐化、批量化的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逐渐陷入被动的文化消费模式,放弃了思考、放弃了对终极价值的追求,也放弃了对国学经典的阅读。需要通过经典教育来引导和提升;三受“科技至上”的影响,很多学生对国学经典兴趣不足,缺乏阅读动机。只有高技能没有人文底蕴,最多是人手不是人才。三、开展国学经典阅读,建设书香校园的途径高中学生的文学经典教学,是提升学生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的重要教育教学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高中阶段的经典教学,丰富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感知和理解,完成对学生语文素养、文化品位以及精神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成为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面对着高中语文教材中大量的诗文辞赋,经典美文,我们如何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既可获得读书的乐趣和美感,激发学语文兴趣,又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恰是语文的核心所在。现在我就讲讲开展国学经典阅读的途径。第一注重高中新课改人教版语文必修课本后的名著导读。每一册后面都有名著导读,它们是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高老头、莎士比亚戏剧、谈美、三国演义、堂吉诃德,并且在梳理探究中也要学到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中华文化的浓缩景观、姓氏源流和文化寻根、走进文学大师等这些都是文学经典中的精华,都是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的优秀文学作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牢牢抓住这些经典,有些老师以为这些是课外的部分,可以不给学生布置任务,很多老师不闻不问。其实“名著导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的重要栏目,与“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并列而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被老师遗忘。这些名著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开拓全新的生活领域,领略精妙的艺术世界,充实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精神,带给他们以人生的愉悦。如论语,其本身就承载着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了解它们,有助于学生奠定自己的精神地基。像红楼梦大卫科波菲尔等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以真善美为目的的理想的艺术,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启迪人生,熏陶品德,塑造和净化心灵。而且这些文学作品都讲究以情动人,寓教于乐,通过形象的故事与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情感和人格的陶冶。尤其是经典小说,像高老头三国演义往往有较丰富的生活场景、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阅读时要善于将抽象的文字在脑海中及时地转化成具体可感的形象,将分散的生活场景、细节整合起来,进而理解作品的内在意义。在这个过程中,读者需要调动各种思维活动,尤其想象和联想,扩大心灵空间,达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境界,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激发和锻炼。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名著导读。现在我就讲讲我是如何去指导学生进行名著导读的教学。读书要想有收获,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因此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如果听任学生自己盲目阅读,很可能收益甚微,而且还往往使学生产生误会观念,以为课外阅读只是粗略的阅读,不需要精研,久而久之养成不良习惯,读任何书都马虎了事,这样就终身难以从阅读方面获益了。我首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参考教材中“名著导读”部分的书目,选定一定数量的书推介给学生,每学期12部为宜,要求在一定的时限内读完。可以分为必读书和选读书。必读书要求全班学生共同阅读,以便教师进行统一的指导和检测,也方便同学之间的讨论。选读书可以由学生自行选读。如果学有余力,还可以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另外选择读物。这个工作宜在学期之初进行,并且明确阅读的要求和进度。不过要注意,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有限,课外阅读一定不能贪多,分量不宜太重,否则很容易有始无终,反倒养成不良习惯,要力求作到读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收获。星期天和寒暑假可以充分利用起来。 其 次,要对学生进行一些读书方法的指导。如读书之前先翻翻前言、后记和目录,对书的背景、作者和大致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略读和精读相结合;做点读书笔记,可以写摘要,做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后面的名著导读包括全书的介绍、阅读建议、精彩片段以及对这些片段的点评,实际上是起个示范作用,引导学生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不同类型的书,要介绍不同的阅读方法。对小说类的图书,学生最易为其中曲折的故事所吸引,但不能就此止步。可以先让他们理出小说的情节线索,掌握故事的大概,然后引导他们关注其中的人物性格和小说的深层内涵,以及小说艺术上的突出特色,这样才能在多方面受益,提高文学欣赏能力。再比如诗歌,要注重诵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感受诗的意境,进而与诗人产生心灵的共鸣,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对于必选书,在读过一遍,明了全书的大意之后,要再细细地读一遍,仔细体会其中的精彩章节,探究书中的疑难问题,领会书中的深意,最后要求他们写出自己的读书报告或读书笔记。这样,日积月累,必能有所收获。 最后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进行一些阅读后的活动,如开展读书报告会、辩论会、诗歌朗诵会、戏剧表演、编文艺墙报等。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积极性,一方面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检测他们阅读的效果。第二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拓展国学经典阅读途径,要营造氛围,多请专家、学者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的专题报告、讲座活动;我们学校就参加了由平凉市教育局和平凉市作家协会组织的“2010年艺术精品进校园活动,学生通过和朦胧派诗人梁小斌,圆明园诗派代表诗人黑大春等的交流,激发了学生创作诗歌的兴趣,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第三就是要加强文化环境建设,通过校园内的壁画、雕塑、版报、墨迹乃至建筑设计等方式对国学进行渲染;我们学校随处可见这样的名言,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等。第四组建文学社,引导学生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知识为内容,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进行研究、讨论、宣传、相互教育;我们学校创办了校刊烛光和学生刊物向阳花,师生快乐阅读,健康写作。向阳花文学社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演讲比赛、辩论赛、读书报告会、经典诗文朗诵会等等。以经典诗文诵读为载体,引导师生与经典对话,让经典滋润师生精神生命、养育心灵睿智,不断丰富和拓展书香学校的文化内涵和外延。以上就是我对建设校园文化的几点看法,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