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爆胎谁应承担责任.doc_第1页
新车爆胎谁应承担责任.doc_第2页
新车爆胎谁应承担责任.doc_第3页
新车爆胎谁应承担责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车爆胎谁应承担责任日前,市民赵先生开着自家新购不久的私家车,载上妻子、孩子和几个亲戚出门游玩。“谁知,走到半路上,我们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汽车一下子就失去了平衡。我还来不及反应,车头就撞到了路旁的杆子上。” 事故发生后,新车车头被撞瘪,车上的家人也都不同程度地受了伤。事后,赵先生找到了向他销售汽车的4S店。但却被告知,轮胎的爆裂原因需要由轮胎公司鉴定部门来鉴定。 几天后,赵先生拿到了鉴定结果:认为爆胎的原因是由外物冲击导致,属于“使用不当”,责任应由消费者来承担。这位鉴定专家认为,赵先生的汽车轮胎是由于撞到路杆,才发生爆裂。就这样,赵先生与轮胎厂家,在汽车究竟是“先撞杆,再爆胎”还是“先爆胎,再撞杆”产生了分歧。 面对厂家的鉴定结果,赵先生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他不禁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这个鉴定结果到底有效吗? 巨额鉴定费让人望而却步 近日,带着赵先生的疑惑,记者采访了省消协副秘书长孙常军。 孙常军说,要判定这个专家的鉴定结果是否有效,首先要看他是否具备国家法定的资质。“现在,我国只有各地质检机关的检验机构,才是法定的鉴定单位,他们出具的检验报告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而为赵先生的汽车轮胎作鉴定的所谓专家,是轮胎生产厂家的工作人员,所以,他们出具的鉴定结果仅能看作是一种民事行为。而且,汽车爆胎让生产厂家做鉴定,这和让运动员当自己的裁判员有什么区别?” 既然如此,赵先生找法定的质检机构,让他们出具有效鉴定结果,一切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赵先生说:“做这样一个汽车轮胎的质量鉴定,费用大概要在万余元,而且,作出的鉴定结果还不一定是什么样。” 因为考虑到高额鉴定费用,在汽车发生故障后不得不打了退堂鼓的,还有省会的刘先生。刘先生告诉记者,不久前,他的汽车发生了自燃。在多次与厂家协商不成的情况下,他把这家汽车生产商投诉到了消协,但是,汽车自燃的原因同样需要做质量鉴定。“一个鉴定做下来,少说也得花三万多元钱。如果鉴定结果还是使用不当,那我的损失岂不更大,于是,我也不得不自认倒霉了。” “举证责任倒置”难施行 孙常军副秘书长介绍说,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汽车“三包”规定,因此,解决汽车质量纠纷就没有法定依据,双方如果意见分歧太大,往往使问题久拖不决,但吃亏的总是消费者。另外,除了高额的鉴定费用,有关汽车、汽配发生产品质量纠纷寻求质量鉴定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困难,如许多汽车的总成或配件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使质检站无法进行检测。使消费者往往处在不能举证证明购买时,产品已经存在瑕疵或缺陷的尴尬地位,使自身的合法权益难以保证。 同时,我国民法规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即提供证据的义务一般由起诉者承担。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民事纠纷中,由于双方当事人接触证据的难易程度以及收集证据的能力强弱不同,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难以或无法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为了救济特定条件下的受害者,规定将本属于原告应负的部分举证责任分配给被告承担,由被告举证反驳。这种情况就是“举证责任倒置”。 孙常军副秘书长认为,大部分消费者都只是会开车,很少有人能对汽车内部构造特别了解。与汽车生产商相比,消费者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汽车纠纷理所当然应该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应当由汽车生产商对其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证明。可是,在现实当中“举证责任倒置”用在消费投诉中的事例实在太少。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省消费者对汽车质量问题的申诉和起诉,几乎还没有一例胜诉。 汽车行业需更多关注和规范 “汽车是具有一定合理危险性的产品,它一旦发生故障,消费者轻者财产受损失,重者家破人亡。”因此,孙常军副秘书长呼吁,这一行业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注。 他说,企业市场经营的主体,是消费维权的第一责任人。作为汽车生产厂家来说,他有责任从设计、生产等各个方面保障消费者在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样,汽车出现故障后,他还要勇于承担自己应尽的法律责任,而不是通过推诿责任、拖延时间,来增加消费者的维权难度。我们盼望汽车“三包”规定的尽快出台,从政策和法规上完善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和维权工具。 孙常军副秘书长还呼吁,各相关的行政执法单位、新闻媒体以及法律界人士,要都来关注汽车方面的投诉。特别是质量检验部门,要尽快建立一支更加廉洁、公允、负责任的鉴定队伍,不要再让消费者“维权难”! “爆胎第一案”月底审理 或将改写安全责任划分 10日,记者从“爆胎第一案”新闻发布会获悉,本月31日上午,一位“爆胎狂人”将于与知名汽车厂家东风日产在浙江杭州对簿公堂。届时,双方将就因爆胎而引发的轮胎安全责任问题展开交锋。一旦“爆胎第一案”胜诉,整个汽车安全技术领域的责任划分将被重新改写。 据了解,交警通常予以此类事故“爆胎后司机操作不当而承担爆胎主要责任”的普通事故认定,此案因当事人敢于挑战此项惯例而堪称“中国爆胎第一案”。2008年7月31日,当事人李强以60码左右的速度驾驶一辆东风日产轩逸汽车,路经浙江金华武义东升东路桥段时,前左轮突然发生爆胎,虽然车毁人未亡,但刚买几个月的新车几近毁坏需担负9万元的修理费,而“爆胎后司机操作不当”的事故认定更令其费解。他认为,现行规定对车企的责任追究几乎为零,车辆爆胎和车辆提供厂家毫无关系,因为不服,年仅22岁的他提出了诉讼。根据国家交管部门相关统计,2006年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378781起,89455人死亡。而40%的交通事故是由轮胎发生故障引起的,其中爆胎引发的事故更是占了70%以上。“在现有法律法规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情况下,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汽车企业的法律约束,提高汽车市场的准入标准,选择行业标准或者规范进行强制执行。”该案当事其主办律师戴和平表示,愿以一己之力做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虽然厂家不是生产轮胎,但使用了该轮胎,就要对其负责,涉及到责任归属问题相关法律也应该有一个安全认定的标准。”“我就是想要改变爆胎后受伤害的总是司机的这种被动局面,这也是我站出来起诉厂家的根本目的。”当事人李强表示,汽车厂家至今未把轮胎列入整车安全技术标准,因此轮胎爆炸不承担安全责任,爆胎后,厂家一句“符合现有标准就可以把责任推掉”。“有人说我是80后的冲动,也有人说我是爆胎狂人,如果可以改写目前的汽车安全技术领域的责任划分,我愿意承受这样的说法。” “轮胎是汽车的高危部件,虽然受爆胎事故偶然性和不可预见性影响,但汽车厂家对其危险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专家表示,从技术角度来说,厂家可以通过技术来提升对车身的控制,从而使爆胎后的汽车不会因人为控制而翻车。“而且这种技术成本不高,但厂家至今没有把该技术配装在车子上,这还需要不断通过完善法律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业内人士分析,此案的审理,看似是个体与企业法人之间的诉讼,实质上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博弈,“以李强为代表的汽车消费群体、以日产为主的汽车生产企业以及法院的判决意识方向,势必将对行车安全责任的划分带来巨大的影响。”当这一纸诉讼递交给东风日产时,预示着“爆胎狂人”李强与世界知名汽车厂家之间的博弈开始,而这一场博弈无论鹿死谁手,都将对整个汽车领域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