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分析.docx_第1页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分析.docx_第2页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分析.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分析 实施股权激励,逐步建立起以津贴、年薪、股权等多种方式长短期结合的薪酬体系有利于更好地、更长期地提高公司绩效,实现公司长期价值的最大化。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激励方式,对于激励对象而言,其关注的是“激励”,但是对于股东和国资委而言,其关注的是“约束”,决定能否取得收益的业绩考核条件成为双方关注的焦点,设计科学、有效的业绩考核指标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设计一个由七项指标组成的股权激励效应的业绩评价体系并用于实证分析,目的是为上市公司在设计股权激励的业绩考核体系提供有益的指导。 下载 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评价体系构建的制度依据 对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后推出的股权激励法规制度进行梳理,其中基于股权激励效应的业绩评价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其一,导入期。2005年12月31日,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下简称管理办法)对股权激励的适用范围、激励对象的范围、股票来源和数量、绩效考核、购股资金来源、实施程序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使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成为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指引性文件。2006 年9 月30 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颁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规定:实施股权激励应具备的条件是内部控制制度和绩效考核体系健全,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劳动用工、薪酬福利制度及绩效考核体系;上市公司应建立规范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以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为基础对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动态管理;企业年度绩效考核达不到股权激励计划规定的绩效考核标准者中止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其二,成长期。2007 年11 月,国务院国资委和财政部联合向中央企业下发了关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规范实施股权激励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特别提到上市公司授予股权时业绩不应低于公司近3 年或同业平均水平;按照上市公司股价与其经营业绩相关联、激励对象股权激励收益增长与公司经营业绩增长相匹配的原则,实行股权激励收益兑现与业绩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挂钩的办法等。2008年9月颁布的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3号再次提高行权业绩标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应明确,股票期权等待期或限制性股票锁定期内,各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均不得低于授予日前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平均水平且不得为负。 其三,成熟期。2008年12月11日,国务院国资委和财政部联合颁布了关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1)业绩考核指标原则上至少在以下三类指标中各选一个:反映股东回报和公司价值创造等综合性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ROE)、经济增加值(EVA)、每股收益等);反映公司赢利能力及市场价值等成长性指标,如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公司总市值增长率等;反映企业收益质量的指标,如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现金营运指数等。(2)股权激励授予和行使条件均应设置应达到的业绩目标,业绩目标的设定应具有前瞻性和挑战性,并切实以业绩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作为股权激励实施的条件。(3)实行股权激励收益兑现与业绩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挂钩的办法。即在达到实施股权激励业绩考核目标要求的基础上,以期初计划核定的股权激励预期收益为基础,按照股权行使时间限制表,综合上市公司业绩和股票价格增长情况,对股权激励收益增幅进行合理调控。 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评价体系的构成 根据关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的业绩考核指标的三种基本类型,结合2006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的通知中规定的的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的8项基本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构建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对此股权激励效应评价体系说明如下:第一,该业绩评价体系设计了四类指标:反映总体规模和盈利状况的指标(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反映公司赢利能力及市场价值等成长性指标(净利润增长率);反映企业收益质量的指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反映股东回报和公司价值创造等综合性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第二,该业绩评价体系的第三层次评价指标均由指标值,行业名次和行业相对百分比组成,有利于激励公司于非激励公司的对比分析股权激励的价值创造效应;第三,该业绩评价体系的不足是考虑到分析中报现金流量的可比性问题,没有设计现金流量的相关评价指标。 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评价体系的应用 本文采用上述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评价体系,选取我国具有股权激励概念的6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SPSS13.0对样本公司2010年的中报数据进对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的描述统计结果见表24所示。 股权激励概念上市公司2010年中报数据的七项业绩评价指标值进行分析,得到其主营业务收入平均为66.02亿元,净利润增长率平均为101.51,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6.78%,每股收益平均为0.26元,其他描述统计结果详见表2。 由表3可知,股权激励概念上市公司业绩指标的行业排名的均值(Mean)分布在6.6314.10,中位数(Median)的取值区间为48,众数(Mode)均小于5,偏态系数(Skewness)均大于1,表明上述指标的行业排名均属于高度右偏分布。峰态系数(Kurtosis)均大于0,为尖顶分布。 由表4可知,股权激励概念上市公司在主营业务收入行业相对百分比平均达到1.5倍的情况下,销售毛利率的行业相对百分比平均仅为10.97%,销售净利率行业相对百分比平均也达到为56.24,表明股权激励概念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对盈利能力的贡献较大,有利于保持该类公司业绩的持续稳定。但净利润增长率的行业相对百分比平均为50.54%,销售净利率的行业相对百分比中位数为21.80%,有一半的股权激励概念上市公司的销售净利率未达到行业平均水平,表明股权激励概念公司的盈利成长性同行业比较欠佳,公司趋于成熟阶段,其余指标的行业相对百分比均大于10,即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四、结论 本文利用设计的由七项指标组成的反映盈利状况和价值创造等四方面能力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评价体系应用于股权激励概念公司2010年中报的分析,得出股权激励的价值创造效应反映在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上效果明显,但反映在短期的净利率增长率和销售净利率的行业相对百分比效果不明显,这主要受股权激励是长期效应、激励概念的上市公司销售具有季节性等因素影响。股权激励的价值创造效应是股权激励的核心目标,也是股权激励效绩考核的标准,完善该指标体系还需要广大理论实践工作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邓新荣、张晔林: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综述,管理观察2009年第8期。 2黄洁、蔡根女:股权激励效果和影响因素经验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第3期。 3戴克翔: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股权激励研究,合作经济与科2010年第1期。 4汪洋:我国股权激励计划中业绩考核指标的评价与改进,企业导报2009年第12期。 5顾斌、周立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研究,会计研究2007年第2期。 6祝瑞敏、李长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及其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上海金融2007年第11期。 7刘凌云:股改后我国股权激励机制设计的理论分析,企业经济2007年第4期。 8赵金玉:试探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制度,商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