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语法研究》大纲.doc_第1页
《古汉语语法研究》大纲.doc_第2页
《古汉语语法研究》大纲.doc_第3页
《古汉语语法研究》大纲.doc_第4页
《古汉语语法研究》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汉语语法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古汉语语法研究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级本科)总 学 时(学分):16学时(1学分) 理论学时:16学时 实践学时:0学时一、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古汉语语法研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非师范类)2007级本科培养计划中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文科C组课程),它的具体教学目的和任务如下:1、使学生了解古汉语语法的基本理论知识。2、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古汉语语法知识进行文献阅读和语句分析的基本方法和能力,为汉语言运用、中学语文教学和进一步的专业深造准备基本条件。3、拓宽学生语言文化视野,增加学生语法学的相关知识,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进修语法学,从事语法学等相关教学和研究,推动语法学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二)课程的教学要求1、教学要求(1)古汉语语法研究课的教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为指导,贯彻古为今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注重联系和吸收当代语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运用语法学方法解决相关问题的实例。(2)我校以培养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因此,古汉语语法研究课的教学应侧重于语法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研究方法的运用,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3)了解和研究汉语语法学,需要经常运用各种方法。古汉语语法研究课的教学应坚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力求讲、学、用三者结合,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2、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加强学生对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发展过程、发展成就和发展规律等的了解,明确语法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在古文献阅读和语言表达时加以运用。(2)教学难点:增加学生汉语语法学的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的语言文化视野,形成初步的运用和研究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进修语法学,从事语法学等相关教学和研究,推动语法学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3、教学建议(1)古汉语语法研究课的教学要贯彻古为今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紧跟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将语法学的民族性与国际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继承性与发展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与综合素质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正确地看待汉语语法学的发展过程、研究历史,广泛地继承不同时期的语法学研究成果,为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服务,为推动学术研究服务。(2)为了提高古汉语语法研究课的教学质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注意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真实、全面、丰富、生动,适应时代发展和学术进步的需要,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使教学取得实效。(3)加强古汉语语法研究课教师队伍建设,逐渐形成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通过脱产和在职进修培训,加强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4)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把课堂讲授和学生实践结合起来,把书本知识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把课内讨论、课外作业和课外研究结合起来,把知识学习和问题研究结合起来,把对汉语语法学的学习、了解和运用、发展结合起来。使古汉语语法研究课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使优秀的语法学研究传统在新的时代得到新的发展方面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5)院、系要加大教学管理和经费投入,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和教学基本建设落到实处,保证教学能够取得实效。教学经费主要用于购置必要的图书资料、教学音像资料,用于师生语言调查和研究,用于聘请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用于教师进修培训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4、与培养计划中前后课程的联系古汉语语法研究课在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级本科学生的第5学期开设,本门课程的学习与培养计划中前期开设的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同时开设的汉语史、语言学史、训诂学、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以及后期开设的文献学、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文言虚词研究、汉语修辞研究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还可以指导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方言调查”、“语言文字规范化调查”等专业调查活动,在学生教育实习和专业实习的实施、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撰写、素质拓展与创新活动的开展上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总之,古汉语语法研究课和培养计划中开设的很多课程都有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都有相辅相成的关系,需要学生兼收并蓄,融会贯通。5、教材编选的原则古汉语语法研究课推荐使用的教材是白兆麟教授的文法学及其散论,该教材由九州出版社2004年出版。该教材是国内高校古汉语语法研究方面的优秀教材之一,其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十二章全面介绍了古汉语语法的概念、规则、特点等,有大量理论阐释和具体例句分析;下编是作者先后公开发表或在大会上宣读的十五篇语法学论文。该教材做到材料与理论、感性与理性、知识与能力相结合,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践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教师使用和学生学习。特别是下编对学生理解汉语语法理论和进行研究性学习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当然,教师还应该在所使用教材的基础上,参考其他同类教材,吸收古汉语语法研究课教学与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学生熟悉和关心的语法学问题,编写教案,自制课件,开展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音像教学,还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开列一些参考书目,提供相关学术刊物和专业网站的信息,便于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三)课程考核办法古汉语语法研究课的考核类型是考查,采用的考核方法是开卷考试,由授课教师命题,学生在规定的两节课时间内集中进行答题。本课程成绩的评定方式是:平时作业(不少于三次)成绩占最后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最后成绩的70%。分数登记采用百分制。以上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方式要在第一次上课时向学生宣布,并提出相关要求。二、讲授内容第一章 语法概述教学目标及要求:使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目的和任务有所了解;掌握教材的编写体例、内容组成、使用要求;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便于学生以后搞好古汉语语法的学习、研究和运用。同时对语法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学时安排:2学时一、词素和词二、词类三、词组四、句子五、句组阅读书目:1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2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一至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3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4马建忠.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5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再版.7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8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9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0邓文彬.中国语言学史.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有关学术刊物:1、中国语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研究所主办.双月刊.2、方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研究所主办.双月刊.3、古汉语研究.湖南师大中文系主办.季刊.4、修辞学习.复旦大学主办.季刊.5、语言教学与研究.北京语言大学主办.双月刊.有关专业网站:1、中国语文杂志网址:2、古汉语研究杂志网址:.hk/b36672413、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的网址:/dept/LAS/ealc/IACL4、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网址:/yys/index.htm5、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网站:http:/C/hyzhongxin/思考与练习:1、在本学期或课程结束以后,尽量找到并阅读以上阅读书目所列书籍或其他相关书籍,加深对汉语语法理论的理解,增加对语法学的了解和认识。2、课后全面浏览教材,了解教材编写体例、章节安排、学习内容、学习要求。3、比较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英语语法的不同,进一步理解古代汉语语法的特点。4、就某一个有争议的汉语语法问题,写一篇小论文。也可以做进一步研究,将来写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第二章 实词的活用教学目标及要求:使学生对古汉语语法中的特殊现象实词的活用有所了解;并能运用到古汉语文献的阅读、研究和运用之中去。学时安排:2学时一、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动词二、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三、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四、为动用法五、处动用法六、名词、动词作状语阅读书目:1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2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3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4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5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6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 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7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思考与练习:1、阅读有关汉语语法著作,加深对汉语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2、比较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在词类活用上的不同,进一步理解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特点。3、就词类活用中某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写一篇小论文。也可以做进一步研究,将来写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第三章 代词教学目标及要求:使学生对古汉语代词的用法有所了解,并能和现代汉语代词联系起来,追源溯流,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代词。学时安排:1学时一、人称代词二、指示代词三、疑问代词阅读书目:1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再版.2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3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4邓文彬.中国古代语言学史.成都:巴蜀书社.2002.5高小方.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6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7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 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思考与练习:1、谈谈人称代词的发展规律。2、谈谈指示代词的语用功能。3、谈谈疑问代词的修辞功能。第四章 副词教学目标及要求:使学生对古汉语语法中副词的用法有所了解;并能运用到古汉语文献的阅读、研究和现代汉语副词的运用之中去。学时安排:2学时一、程度副词二、范围副词三、数量副词四、时间副词五、否定副词六、情态副词七、语气副词八、谦敬副词阅读书目:1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再版.2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3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4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6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7高小方.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8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思考与练习:1、阅读有关汉语语法著作,加深对汉语副词的理解。2、比较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中副词理论的不同,进一步理解古今汉语词类的不同,并在语言学习和运用中加以体现。3、就某一个有争议的副词语法问题,写一篇小论文。也可以做进一步研究,将来写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第五章 介词教学目标及要求:使学生对古汉语语法中介词的用法有所了解;并能运用到古汉语文献的阅读、研究和现代汉语介词的运用之中去。学时安排:1学时一、“以”二、“于”、“於”、“乎”、“诸” 三、“为”阅读书目:1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再版.2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3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4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5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6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7高小方.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8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思考与练习:1、谈谈介词的语法功能。2、谈谈古今汉语介词的异同。第六章 连词教学目标及要求: 使学生对古汉语语法中连词的用法有所了解;并能运用到古汉语文献的阅读、研究和现代汉语连词的运用之中去。学时安排:1学时一、“而”二、“以”三、“则”四、“虽然”、“然而”、“然则”阅读书目:1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3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4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高小方.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6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思考与练习:1、阅读有关汉语语法著作,加深对汉语连词的理解。2、比较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中连词理论的不同,进一步理解古今汉语词类的不同,并在语言学习和运用中加以体现。3、就某一个有争议的连词语法问题,写一篇小论文。也可以做进一步研究,将来写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第七章 助词教学目标及要求:使学生对古汉语语法中助词的用法有所了解;并能运用到古汉语文献的阅读、研究和现代汉语助词的运用之中去。学时安排:1学时一、结构助词二、语气助词三、衬音助词阅读书目:1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再版.2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3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高小方.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思考与练习:1、谈谈助词的语法作用。2、谈谈古今汉语助词的异同。3、谈谈汉英助词的异同。第八章 宾语的位置和性质教学目标及要求:使学生对古汉语宾语的位置和性质有所了解;并能运用到古汉语文献的阅读、研究和现代汉语宾语的运用之中去。学时安排:2学时一、有“是”、“之”、“焉”等为标志的叙述句宾语前置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四、结构上没有特殊标志的其他类型的宾语前置五、宾语的性质阅读书目:1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再版.2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3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思考与练习:1、阅读有关汉语语法著作,加深对汉语宾语的理解。2、比较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中宾语理论的不同,进一步理解古今汉语宾语位置和性质的不同,并在语言学习和运用中加以体现。3、就某一个有争议的宾语语法问题,写一篇小论文。也可以做进一步研究,将来写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第九章 词组的特殊形式教学目标及要求:使学生对古汉语词组的特殊形式有所了解;并能运用到古汉语文献的阅读、研究和现代汉语词组的运用之中去。学时安排:2学时一、加“之”的主谓词组二、凝固的动词性词组三、隐含中心语的偏正词组四、定语后置的偏正词组五、名词性的“者”字词组六、名词性的“所”字词组阅读书目:1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再版.2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3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高小方.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思考与练习:1、谈谈你对词组的特殊形式的理解。2、比较古今汉语词组形式的特殊性。3、试从古文献中查找古代汉语词组的特殊形式,并加以解释。第十章 单句的特殊形式教学目标及要求:使学生对古汉语单句的特殊形式有所了解;并能运用到古汉语文献的阅读、研究和现代汉语单句的运用之中去。学时安排:2学时一、判断句式二、被动句式三、动量句式四、兼语句式五、疑问句式阅读书目:1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再版.2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4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5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高小方.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7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